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緯文
論文名稱: 美容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能力指標
A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e criteria of the Class C Certified Teachnic Cosmetologyian for Skill Test Specifications
指導教授: 宋修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美容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能力指標
英文關鍵詞: Class C certified technician Cosmetologyof, skill test specifications, competence criteri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內美容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之現況,並蒐集國內外文獻,分析美容從業人員須具備之專業技術能力與相關知識,以建構美容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之能力指標,以作為學校及職訓單位在推動及敎授專業美容技能時之參考。
    本研究以德懷術進行,研究工具為自編之「美容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能力指標研究問卷」,共邀請九位產學領域專家學者進行來回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指標構面及指標項目個別之重要程度與適切程度並進行柯-史無母數單一樣本適合度考驗。
    本研究之結果顯示:在美容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能力指標中,除了構面六「手足部保養與美化」之重要程度未達顯著水準外,其餘構面的重要程度及適切程度均達顯著水準,顯示專家們看法對指標構面看法趨於一致。在指標項目方面,共發展出51項的指標項目。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domestic test for Class C certified technician of cosmetology. It collects domestic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an individual in the Cosmetology industry must be equipped with,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competence criteria for the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Class C certified technician of Cosmetology. Schools and occup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s can refer to this research when promoting and instructing professional beauty skills.

    The Delphi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this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tools are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called the “Class C certified technician of Cosmetology test specifications competence criteria research uestionnaire.” Nine professional scholars in the industry were invited to take three Delphi techniqu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Kolmogorov-Smirnov one sample test was performed to find the importance and appropriacy of the index dimensions and index item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among the indexes for the Class C certified technician of Cosmetology
    test specifications. Except the importance level of dimension six “Beautification and care of hand and feet” not reaching significant standards, the importance and appropriacy levels of all other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 This shows that the experts consider more and more unanimously about the index dimensions. Among the index dimensions, a total of 51 index items were developed.

    目 錄 摘 要 ……………………………………………………………Ⅱ 謝 誌 ……………………………………………………………Ⅳ 目 錄 ……………………………………………………………Ⅴ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Ⅹ 第一章 緒論 …………………………………………………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0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0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08 第四節 研究問題……………………………………………… 0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08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技能檢定之理論基礎 …………………………………13 第二節 美容技能檢定之現況 …………………………………25 第三節 美容技能檢定之建構與評量 …………………………42 第三章 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5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8 第二節 美容技術是丙級技能檢定規範能力指標之建構 ……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的發展 ………………………………………61 第四節 德懷術問卷的發展與實施 ……………………………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73 第一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73 第二節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92 第三節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109 第四節 綜合歸納………………………………………………126 第五節 研究發現………………………………………………1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7 第一節 結論……………………………………………………147 第二節 建議……………………………………………………151 參考文獻 …………………………………………………… 153 中文部分……………………………………………………… 153 英文部分……………………………………………………… 161 附錄 ………………………………………………………… 164 附錄一 我國與澳洲、英國美容丙級檢定能力指標對照表…164 附錄二 技術士技能檢定辦理流程……………………………176 附錄三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180 附錄四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190 附錄五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204

    一、 中文部分
    丁俊武(2007)。動作技能學習理論的演變及發展展望。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王慶芷(2002)。新彩妝.讓你一天一色。2010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apl/25/life/fashion-3.htm.
    台北市政府(1992)。台北市衛生營業管理規則。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2001)。台北市營業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皮連生譯(1999)。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江文雄(1996)。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成露茜(1999)。落實基本能力教育的一個實驗方案。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2—九年一貫課程與能力指標。台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文鉅(1996)。德國技職教育學制。技術及職業教育,33,2-5。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何美玥 (2007)。打造台灣為健康美麗產業重鎮。台灣服務業發展簡訊雙月刊,14,1。
    李大偉(1986)。技職教育測量與評鑑,44-49。台北市:三民書局。
    李大偉(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李玉龍( 1990)。人體工學概論。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李堅萍(1996)。提升技能教學的練習教學法。技術及職業教育,31,40-41。
    李基常、田振榮(1998) 。我國機械加工類技能檢定職類分級依據之研究。載於第「十三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97-106。台北:景文工商專科學校。
    李堅萍 (2000)。Simpson, Harrow 與 Goldberger 心理動作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坤崇(2006)。情意技能教學目標分類與評量。教學研究,144,123-133。
    呂宗耀(2010)。醫學美容發燒生技業大吸金。2010年6月7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calvin_scyen/article?mid=5104&next=5103&l=a&fid=17
    胡瑕玉(1999)。技能檢定與職業證照制度。造園季刊,33,9-13。
    林淑萍等(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
    月刊,105。
    東方消費者行銷電子資料庫(2005),E-ICP(Eastern Integrated Consumer Profile),EICP。全球化妝品市場調查。2010年5月11日取自
    http://www.isurvey.com.tw/1_about/1_company.aspx
    東方消費者行銷電子資料庫(2010),E-ICP(Eastern Integrated Consumer Profile),EICP。開架彩妝讓女人PayEasy。2010年5月12日取自 http://www.isurvey.com.tw/1_about/1_company.aspx
    施良方(2001)。學習理論。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璽曜(2009)。台鹽拓展國外市場,與太和集團簽署合作意向書,健康
    美麗事業結盟 。2010年5月11日取自
    http://uutw.com.tw/shownew.asp?id=3308&model=B&page=11
    高尚仁 (1996)。心理學新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市政府(2003)。高雄市營業衛生管理自治條例修正。高雄市:高雄
    市政府。
    財政部(2005)。工業生產統計。台北市: 財政部。
    徐碧君(2001)。二專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
    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昊杲、邱佳椿(2002)。教育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11 for Windows 的實例與操作。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徐女琇(1996)。美容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女琇、邱素沁(1998)。美容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技術學刊,13。
    郭馬修等(2002)。行銷金亞洲~環亞各國消費勢力大解析。台北:商智文
    化出版公司,513。
    林三貴(2009)。體系一元化-服務地方化-勞動力永續發展。訓練與研發,
    7。
    康自立(1978)。工業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設計之理論與實務。台北: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康自立(1979)。簡介心理動作領域之教育目標。中學公益教育月刊,12 (3),2-5。
    康自立等(1990)。建立我國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訓局。
    康自立等(1991)。德、日等國實施技術職業證照制度的作法。就業與訓練雙月刊,9,3。
    康自立(1994)。我國技術職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國立
    教育資料館。
    康自立(1997)。加強技能檢定提升產業技術與服務品質。就業與訓練,15( 2 ),3-5。
    商業周刊(2005)。彩妝保養品消費者分析。台北: 商業周刊。
    陳繁興等(1999)。高職機械科專業師資專業教學能力培育與檢定模式研究。載於「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323-329。台南:崑山技術學院。
    陳繁興(2000)。高職機械科專業師資專業教學能力培育與檢定模式之研究。載於「第十五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531-540。台南:崑山技術學院。
    陳惠邦(2001)。德國職業教育與職業繼續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
    公司。
    陳聰勝等(1994)。結合學理培養實用技能。技術及職業教育,21,14-19。
    陳陹(1996)。改進職業學校實施在校生技能檢定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陳陹(2000)。技職院校類科課程與職業證照制度配合規劃工作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研究成果摘要。台北市:教育部。
    陳淑娟(2003)。美容證照制度改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8)。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波鋒(1988)。職業訓練。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大鈞(1999)。教育心理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天津(1983)。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三民書局。
    張芳全(2002)。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之傑(1985)。名楊百科大辭典(下冊)。台北市:名楊出版社。
    張霄亭等(1976)。教育工學研究。台北市:大聖書局。
    張霄亭等(2004)。教學原理。台北縣:空中大學。
    馬守智(1980)。我國技能檢定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守智(1989)。我國技術技能檢定規範之檢討與分級。就業與訓練,14, 6。
    教育部資料館編(199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2)。大專院校科系概況統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a)。高職美容科能力指標。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b)。美容科專業核心能力。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c)。群專業能力指標轉換之表現規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d)。科的專業能力指標轉為群的專業能力指標之轉換原則。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e)。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台北市:教育部。
    曹賜斌(2002a)。暑假整形去愛美的男人一窩蜂,2010年4月22日取自
    http://www. doctor.com.tw/20021108tsao/file-20.html.
    曹賜斌(2002b)。醫師指美容整形結合抗老化將成新熱潮,2010年3月21
    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20021021/health/can/3603052.html
    黃馬琍(1992)。魅力彩妝。台北市:培根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政傑、李隆盛(1996)。技職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承堯等(1982)。建立我國技能檢定制度之研究。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技
    能檢定組專案研究,未出版。
    黃承堯等(1984)。我國技能檢定制度之回顧與前瞻。就業與訓練雙月刊,
    1(4),36-41。
    曾國鴻(1997)。英國的科技與職業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彭玉文(2009)。年後減肥大作戰 抽脂行不行?2010年4月22日取自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0&id=4736
    彭仁桂(1995)。界定技能檢定之相關文獻及我見。就業與訓練,(4), 82-85。
    勞委會職訓局(1972)。技能檢定制度。台北市: 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1990)。技能檢定制度。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1992)。中華民國職業分類典。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0)。推展技能檢定暨建立職業證照制度獎勵要點。
    台中市: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業訓局(2002a)。能力本位訓練單元式訓練教材。台北市: 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2b)。男子理髮、女子美髮及美容業應雇用技術士比率及其實施進度。台北市: 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2c)。男子理髮、女子美髮及美容丙級學術科題庫。台北市: 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3a)。92年度公共職業訓練中心招訓簡介。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3b)。服務工作人員及銷售員職類對照表。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3c)。職類技術士技能檢定辦理流程。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3d)。技術士證照相關目的事業管理法規暨效用彙篇。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3e)。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3f)。職業訓練需求評估報告。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3)。職業訓練法。台中市: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職訓局(2005a)。工作大贏家-美容休閒業。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5b)。技術士技能檢定作業程序。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主計處(2006)。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台北:行政院。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7)。美容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台中市: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職訓局(2007a)。技能檢定統計-技能檢定合格數。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7b)。職業訓練概況。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2008)。「婦女職類開發之研發推廣」案期末報告。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08)。各區美容業求才求職前20名人數統計。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8a)。甲、乙級術科及丙級技能檢定學術科參考資料一覽表。台中市: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8b)。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台中市: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9a)。統計資料。台中市: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09b)。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台中市:勞委會中部辦公室。
    勞委會職訓局(2010)。技能檢定統計-技能檢定合格數。台北市: 勞委會職訓局。
    勞委會職訓局(2010)。各區美容業求才求職前20名人數統計。台北市:勞委會職訓局。
    詹慧珊(1990)。我國高職美容教育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經濟部統計處(2002)。商業動態統計月報,1-3。
    經建會(2006)。我國94至104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研究報告。 台北市:經建。
    經建會(2007)。歐盟職能標準架構。台北市:經建會。
    莊謙本(1998)。技能評量的內在與外在因素。教學科技與媒體,42,38-42。
    莊謙本等(1997)。我國電子、儀表類技能檢定職類別之建立與分級研究。151,8-11。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楊啟棟(1975)。技能檢定的定義範圍及功能。台北:全國職業訓練金管理委員會。
    楊朝祥(1984) 。技術職業教育辭典,209。台北:三民書局。
    楊志賢(2008)。整形。2009年2月12日取自 http://www health.yahoo.com. tw/2008/10/03 php?p=整形=181.
    綦丕珍(1987)。辦理技能檢定的功效人力規劃研究報告,6。台北: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潘一紅(2005)。全球化妝保養品產業及技術發展趨勢,化工資訊與商情,25,15-29。
    澳門勞工事務局(1997)。澳門職業分類。澳門:勞工事務局。
    衛生署(1999)。如何將中藥化妝品國際化。2008年11月8日取自 http://www.doh.tw/19990610/newverprog/proclaim/content.asp?class-no=79&now-fod-list
    衛生署(2001)。台灣省營業衛生輔導要點。台北市:衛生署。
    衛生署(2005)。台灣省衛生營業管理規則。台北市:衛生署。
    衛生署(2007)。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台北市:衛生署。
    盧一誠(2003)。全國技能競賽廣告設計職類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葉連祺等(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5,14-26。
    聯合報(2002)。日本國內接受美容整形手術的女性中小學生激增。2009
    年10月20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20021020/international/udn/ 3600373.html.
    蕭錫錡(1990)。如何倡導重視技能價值,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就業與訓練,8(6),17-20。
    蕭錫錡(1999) 。建立技能檢定規範的幾項芻議。載於作者著「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理念與實務」,111-122。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蕭錫錡、趙志揚(1998)。高職機械科專業教師技術能力內涵之研究。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出版「一九九八海峽兩岸技職教育與訓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39-49。
    譚仰光(1976)。職業訓練概論。台北:復興書局。
    饒達欽(1990) 。行為目標在教學上應用。載於作者主編「技術職業教育理念與實施」,461-462。台北:文景書局。
    饒達欽、曾淑惠(2000)。職業學校專業類科教師標準之研究。載於「第十五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511-520。
    饒達欽、張吉成(2003)。我國技術專業證照制度發展與未來展望。載於教育部主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承辦之「2003中澳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07-120。

    二、英文部分
    Aitken, J.(1993).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 Review NVQ Report. Electrotechnology, 93, 19-22.
    Airasian,P.E.(1994).The impact of the taxonomy o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 In L.W.Anderson &L.A.Sosniak(Eds.), Bloom's taxonomy :A forty- year retrospective,82-102.Chicago,IE: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erson,L.W.,&Sosnick L.A.(Eds.)(1994).Bloom's taxonomy :A forty- year retrospective. Chicago,IE: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erson,W﹔&Krathwohl,D.R.(Eds.)(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Longman.p46
    Anderson,W﹔&Krathwohl,D.R.(Eds.)(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Longman,67-68.
    Anderson,W﹔&Krathwohl,D.R.(Eds.)(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Addison Wesley ,Inc.
    Atkinson,J.W.,(1958).Motives Fantasy Action.AQF Advisory Board Secretariat;Introduction to the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Certificates, Diplomas, Degrees. Victoria, Australia.
    Adams, J. A. (1971). A closed-loop theory of motor learning.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3, 111-149.
    Bloom,B.S.(1956).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goals,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New York: Longoman.
    Bloom,B.S.(1956).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goals,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New York: David Mckay Co,Inc.
    Bloom,B.S.(1976).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
    Bloom,B.S.(1994).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taxonomy.In L.A.Sosniak(Eds.)Bloom's taxonomy :A forty- year retrospective , 8-40.Chicago,IE: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Cornbach1 .(1977).Educational psychology(3rd 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Dick, W & Carey, L (1985)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Harper College Publisher. New York , 228.
    Furst,E.J.(1994).Bloom's taxonomy :philoxophi.A.Sosniak (Eds.),Bloom's taxonomy:A forty- year retrospective,1-8.Chicago,IE: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Fits, P. M., & Posner, M.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rlnont, CA: Brooks /Cole.
    Gagnê,R.M(1975).Essesntials of Leanning for Instruction.
    Gagnê,R.M(1985).The Condition of Leanning,4th.ed.
    Harlow,H.F.(1949).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set.Psychological Review,l,56.
    Harrow, A.J(1971).The Accountable Curriculum : Is a Performance Contract Necessary ?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5(1), 62-70.
    Harrow, A.J(1972).A Taxonomy of the Psychomotor Domain. A guide for developing behavioral objectives. New York: David Mckay.Harrow, A.J(1996).Power and Politics: The Leadership Challenge. In P.T. Mitchell(Ed.),“Cracking the Wall: Women in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Part 11. Washington, DC: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ersonnel Association.
    Krathwhohl, D ,R; Bloom, B.S.; Masia, B.B.(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 Handbook II : Affective Damain. New York : David McKay.
    Lord, F. M. (1980). 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jor Categories in the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2001)http:// facuity.washington.edu/krumme/guides/bloom.html.ajor Simpson, E. J. & Ellis, M.L.(1971).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State of the Art and Developmental Needs. In R. N. Evans & D.R. Terry(Eds.),“Changing the Role of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hapter 4.IL:College of Education, Illinoiss University, Urbane.
    Simpson E.J.(1972).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the Psychomotion Domain.Washingtion,DC: Gryphon House.
    Simpson, E. J. & Weisburd, D.E.(1974). Career Awareness for Young Fry: The Kingdom of Could Be You.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7(3),39-44.
    Simpson, E. J. & Ellis, M.(1981). Some R and D Prioriti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isconsin Vocational Educator,5(3),6-7.
    Schmidt, R.A. & Wrisberg, C.A. (2004). Motor learning and erformance. (3rd ed.). Champaign , IL : Human Kinetics.
    Woolfolk, A. (1995). Education Psychology(6th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