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群
Yen, Chun
論文名稱: 千分之一風景 - 顏群繪畫創作研究
Millesimal Scenery -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by Yen Chun
指導教授: 朱友意
Chu, Yu-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痕跡移情作用微觀
英文關鍵詞: Trace, Empathy, Microcosmic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15.2019.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4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漫漫時日底下的千分之一時段裡,存有著對象物的一部分,而凝視片段的它,可藉其上的氣味、紋理或壓痕等……來追回已逝的所有樣貌。因此片段亦包容了整體,而所有的過去、當下甚或是未來,都不再是單一的。千分之一風景,是透過微觀日常中的各種對象物去放大審視其上的痕跡,並以此為線索,進一步推測其中曾經的樣態及形變的成因,自微小的景觀裡淬煉出宏觀的意象。「推想」使時間開始流動,而事件得以延伸,在有意識、無意識和直覺、非直覺的錯置之間,交織出可能的知覺景觀。

    本論文首先探討作品中所蘊藏的不可視之內涵,包括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審美經驗中的移情現象,以及具有敘事性的痕跡,接著於第三章回歸探究繪畫上可見的視覺形式、手法等論題,包括觀看的尺度、擬像和後現代主義之於藝術的各種交互關係、聯畫的發展進程和轉變等。筆者以各式的皺摺肌理以及物品的殘溫等特性堆疊出不斷延伸的風景。

    In a fleeting moment among a boundless time lies fragments of an object. By gazing into the fragment, the look of the lost can be recollected from its scent, texture, or indentation etc. Hence, a fragment contains the whole, and anything in the past, present, or even the future is no longer an individual. Millesimal scenary magnifies the traces of objects through observing various daily objects in microcosm, and use them as clues to further speculate what it used to be and what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Macroscopic imageries are extracted from microscopic landscapes. “Speculation” starts the flow of time; it thus extends events, and interlaces the misplacements of consciousness, unconsciousness, intuition, and non-intuition to form a possible perceptual landscape.

    The thesis first explores the imperceptible connotations buried in the art works,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jects and people, the empathy in aesthetics experiences, and the traces of narratives. Next, Chapter 3 goes back to exploring the visual forms and techniques in painting, including the scale of viewing, the various correlations between art and simulation as well as postmoder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panel painting. The author puts up boundless sceneries with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ssorted wrinkling textures and the residual temperature of items.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媒介 5 第二章 景觀的映射  第一節 物與人的交互映射 7  第二節 移情說 11  第三節 痕跡 14 第三章 感官的構成與迴盪  第一節 微觀與宏觀 18  第二節 擬像與後現代主義 23  第三節 聯畫 28 第四章 系列創作之實踐  第一節 構圖與前置作業 34  第二節 創作步驟與實踐 41  第三節 系列作品之解析 46 結論 60 圖錄 62 參考文獻 72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 余思穎 編,《真真:當代超常經驗》,臺北市:北市美術館,2013年。
    2. 汪民安 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市:麥田出版,2013年。
    3. 李足新 編,《揭露。存在—顧何忠個展》,南投縣:毓繡文化,2017年。
    4. 侯俊明 著,《以腹行走:六腳侯氏每一日的心靈梳寫》,苗栗縣:阿麗神宮,2005年。
    5. 華諾文學編譯組 編,《文學理論資料匯編》,臺北市:華諾文化,1985年。
    6. 陳淑華 著,《油畫材料學》,臺北市:洪葉文化,2006年。
    7. 陳永賢 著,《英國當代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2014年。
    8. 彭修銀 著,《美學範疇論》,臺北市:文津出版,1993年。
    9. 劉昌元 著,《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出版,1994年。
    10. 鄭金川 著,《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市:遠流出版,1993年。

    二、中譯書目

    1. 大竹伸朗 著,西島秀 譯,《看不見的聲音,聽不到的畫》,臺北市:臉譜出版,2016年。
    2. Chris Horrocks、Zoran Jevtic 著,王尚文 譯,《布希亞》,新北市:立緒文化,1998年。
    3. E.H.Gombrich 著,雨云 譯,《藝術的故事》,臺北市:聯經出版,2008年。
    4. Fredric Jameson 著,吳美真 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臺北市:時報文化,1998年。
    5. Francoise Barbe-Gall 著,王文佳 譯,《讀懂印象派》,新北市:閣林文創,2016年。
    6. Gilles Deleuze 著,陳蕉 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苗栗縣:桂冠圖書,2009年。
    7. John Berger 著,吳莉君 譯,《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人文,2005年。
    8. Jean Baudrillard 著,車槿山 譯,《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2006年。
    9.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 著,陳品秀、吳莉君 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市:城邦文化,2013年。
    10. Walter Benjamin 著,許綺玲 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三、原文書目

    1. Lubar,S.and Kingery,W.D.(1993). 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London, 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pp.23.

    四、期刊論文

    1. 孫伶、許望 著,〈蒂姆·馬洛:沒有一種媒介是藝術創造中的「霸主」〉,《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市:21世紀出版,2016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