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愷葳
論文名稱: 水意悠悠-從表象手法看山水畫中的人文價值
指導教授: 梁秀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表象技法人文價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文從探討中國畫中一直居於陪襯地位的「水景」出發,思索中國藝術在整個文化體系中的精神本質與內涵,據以歸結創新方向,並以創作實踐作為立論之輔助。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重要名詞解釋。
    第二章以史料文獻概述山水畫的源流及發展面貌,在資料選取方面,以潛藏於表象技巧之下的、影響畫家個人思維與時代審美取向的內在因素為闡述重點,避免史料汲取時的重複敘述。
    第三章則進一步說明中國藝術的精神來源和本質:一是畫作主題、意義中的人文主義價值,二是此種內涵具體落於紙上時,所呈現的特質與面貌。
    第四章探討水景在畫作中對整體構圖、畫面氣氛所掌握的作用,並歸納整理傳統技法中的水紋描繪方式,以此對照近代諸位大家在水景表現上的透徹研究。
    第五章面對中國繪畫近代以來的發展現況,在價值混淆的潮流中,釐清迷惘與困惑,肯定中國繪畫中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認同藝術對「人」的關懷。
    第六章分述個人創作理念和作品分析,記錄創作歷程中靈感的觸動、題材的汲取等緣由。
    第七章為結論,條列本論文中歸結的各項論點,並提出對個人未來創作之期許。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developed from exploring the “water feature”, which has been serving as a contrast of Chinese drawings, to speculate upon the spirit and content of Chinese art within a whole cultural system, and thereby conclude a direction to creation and use creation implementation as assistance of argumentation.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at describes the motives and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nd keyword explan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As to data selection, my key point is the internal factors under the technical presentation that influence an artist’s personal thinking and the orientation of appreciation of beauty at that time and avoid repeatedly narration for collecting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s.
    The third chapter further explains the origin of spirit and substance of Chinese art: one is the humanity value inside the topic and meaning of the painting, and second 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appeared as physically expressing this intention on paper.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by using water feature to control overall composition and mood of painting and conclude the methods of water corrugation drawing in traditional techniques, by which to have thoroughly study on comparison to water feature appearances presented by modern well-known artists.
    The fifth chapter aims at the circumstances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development, clears out the perplexity and confusion from the trend of value puzzle, and positively approves the heavy humanism color within Chinese paintings that identify art with carefulness to “human”.
    The sixth chapter describes personal concept of creation and works analysis, keeps track of the causes of connection to inspiration and subject derivation in creation progresse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summary, which lists various opinions concluded in this essay item by item and proposes the expectation to my personal creation in the future.

    目次 謝誌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4 第二章 山水畫的源流與概況 第一節 山水畫的起源………………………………………………6 第二節 早期山水畫…………………………………………………8 第三節 繪畫風格的成熟……………………………………………10 第四節 文人畫興起…………………………………………………18 第三章 山水畫中的人文價值 第一節 中國藝術特有的人文思想表徵……………………………22 第二節 表象手法的獨特性…………………………………………23 第四章 寫實與寫意風格中水景意象的呈現 第一節 山水畫中水景佈局的意義…………………………………26 第二節 歷代水紋描繪方式整理……………………………………27 第三節 近代繪畫中的水景表現……………………………………36 第五章 傳統人文精神所面臨的困境與現況 第一節 傳統繪畫發展的停滯………………………………………48 第二節 繪畫發展現況的觀察………………………………………49 第六章 個人創作理念及作品分析 第一節 創作理念自述………………………………………………52 第二節 作品分析……………………………………………………55 第七章 結論……………………………………………………………73 參考資料…………………………………………………………………77

    參考資料
    一﹑史料部分:
    唐 于安瀾編《畫史叢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商務,1983。)
    荊浩《筆法記》,(于安瀾編撰畫論叢刊本,台北,華正,1984。)
    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誌》
    《宣和畫譜》,(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本,台北,世界,1974。)
    米芾《畫史》,(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本,台北,世界,1992。)
    米芾《宋人畫學論著》,(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本,台北,世界,1992。)
    明 董其昌《畫旨》,(增訂本,于安瀾編撰畫論叢刊本,台北,華正,1984。)

    二﹑論文:
    金維諾,〈談馬王堆三號墓漢帛畫〉,《文物》,一九七四年十一期。
    張安治,〈西漢帛畫的藝術成就〉,《文物》,一九七三年九期。
    鈴木敬,〈試論李唐南渡後重入畫院及其畫風之演變〉(上,下),《故宮季刊》,17:3,17:4,1983。
    王耀庭,〈從芳春雨霽到靜聽松風:試說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馬麟繪畫宮廷背 景〉,《故宮學術季刊》,1996年10月。
    何惠鑑,〈元代文人畫序說〉,《新亞學術集刊》,第4期,1983。
    李鑄晉,〈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上,下),《故宮季刊》,3:4,4:1,1969。
    石守謙,〈盛唐白畫之成立與筆描能力之擴展〉,《故宮學術季刊》,1985,第3卷,第2期。
    石守謙,〈文化史範疇中畫史五變之研究〉,《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1992。
    石守謙,〈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當代》,1990,第45期。
    蘇瑩輝,〈敦煌及施奇利亞壁畫所用凹凸法淵源於印度略論〉,《故宮季刊》,第4卷,第4期。
    劉軍,〈繪畫中的“黑”與“白”〉,《美術大觀》,2003,第12期。
    陳葆真,〈從陸治的《溪山仙館》看吳派畫家摹仿倪瓚的模式〉,《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994,第4期。
    陳葆真,〈從空間表現法看南宋小景山水畫的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96,第13卷,第3期。
    錢穆,〈理學與藝術〉,《故宮季刊》,1973,第7卷,第4期。
    江兆申,〈從畫家構圖意念來看中國山水畫的舊有進展〉,《故宮季刊》,1970,第4卷, 第4期。
    傅申,〈明末清初渴筆山水與石濤的早期山水畫〉,《中國文化研究》,1976,第2期。

    三﹑專書: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台灣商務,1948。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東大圖書,1992。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台北,商務,1968,1977,原1937。
    鈴木敬著,魏美月譯,《中國繪畫史.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李霖燦,《中國繪畫史稿》,台北,雄獅,1987。
    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學生,1991。
    俞劍華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84。
    何懷碩,《創造的狂狷》,台北,立緒文化,民87。
    何懷碩,《繪畫獨白》,台北,圓神,民76。
    郭繼生主編,《美感與造形》,台北,聯經,1982。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書林,1990。
    傅申,《傳統、現代藝術生活》,台北,歷史博物館,1997。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北京,1984/1987。
    楊新、高居翰、巫鴻、班宗華、聶崇正、郎紹君合著,《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6。
    石守謙等,《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1986。
    高居翰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1990。
    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台北,石頭,1994。
    高居翰,《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1368~1580》,台北,石頭,1997。
    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繪畫(1570~1644)》,台北,石頭,1997。
    黃蒙田,《漢唐美術雜記》,香港,大光。
    邵大箴,,《美術史論》,1993。
    李大釧,《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陸儼少、俞子才著,《怎樣畫雲水松石》,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
    陸儼少,《課圖山水畫稿》,上海書畫出版社。
    王耀庭編,《山水畫法123》台北,雄獅,1984。
    國畫研究院編,《李可染論藝術》,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許禮平主編,《名家翰墨》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6,吳冠中專號,香港,瀚墨軒, 1990。

    四﹑圖版參考
    《故宮書畫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
    《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篇,台北,錦繡,1989。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篇—兩宋繪畫 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中國名畫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李可染書畫集》,台北,歷史博物館, 1994。
    《李可染畫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
    《李可染書畫全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1。
    《傅狷夫書畫選集》,台北,華正,民70。
    《黃君璧百歲紀念畫集》,台北,國父紀念館, 1997。
    《彩墨千山 : 馬白水九十回顧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