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仰哲
論文名稱: 國中生友誼與學習諮詢網路之社會網路分析
指導教授: 邱貴發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資訊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社會網路分析法學生友誼網路學生學習諮詢網路
英文關鍵詞: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tudent's friendship networks, student's learning advice network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3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利用社會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調查國中生班級內與課後的友誼網路和學習諮詢「獲得」以及「付出」網路,利用大小、強度、密度、相互性、中心性、結構洞與子群組七個社會網路分析指標進行分析,並針對社會網路指標分析中表現較為特殊的學生訪談該班導師。

    本研究分析了台北縣兩個八年級的班級,使用UCINET 6 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國中生班級內的友誼網路大小、強度、密度與相互性皆高,但子群組的分佈呈現不明顯,學習諮詢網路的子群組較明顯。2.學習諮詢網路的網路大小、密度、相互性都明顯小於友誼網路,「學習諮詢付出網路」的大小、密度、相互性小於「學習諮詢獲得網路」。3.班級內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有顯著正相關。4.同學課後的友誼網路大於學習諮詢網路,在課後學生社會網路的交往類別中與學校同學關係較為密切。
    根據社會網路指標分析,確實可以找出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中關係表現特殊的學生。對於幫助老師在班級內找出核心人物或對於學生行為的了解,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透過社會網路分析法能讓老師更清楚班級內學生的情況。建議後續的研究可以針對研究對象做長期追蹤,或進行班級經營的社會網路準實驗,將社會網路分析用於學生輔導工作。

    目錄 附表目錄 ii 附圖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定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社會網路分析 5 第二節 社會網路與學生相關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23 第三節 資料整理 25 第四節 分析工具 2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28 第一節 學生友誼網路 28 第二節 學生學習諮詢網路 46 第三節 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 83 第四節 個案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3 參考資料 96 附錄一 社會網路問卷 101 附錄二 A班班級內友誼網路子群組分佈表 110 附錄三 B班班級內友誼網路子群組分佈表 112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謝亞恆,林俊營(民96)。社會網絡、學校教學品質與學校滿意度之關聯性:以台灣地區大學生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卷1期。

    羅梅香(民95)。國中生英語補習、家庭英語學習資源與英語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銓鴻(民94)。應用結構洞與小世界理論分析供應鍊資訊流通性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江釗(民94)。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所碩士論文。

    邱建璋(民93)。組織內同儕關係類型、形成歷程及其互動內容之質性研究:社會網絡之觀點。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榮德(民93)。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文益、黃毅志(民9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卷2期。

    郭玉辰(民93)。國中班級運作脈絡之民族誌探究。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德(民93)。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行程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劭純(民92)。我們是好朋友----進入國小二年級兒童的友誼世界。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議德(民92)。以社會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國立中正大
    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家富(民92)。師範生的社會網絡資源、教師職業取得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台東大學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雪華、陳端容、李蘭、柯姍如(民91)。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人際網路位置與吸菸行為的關係。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1卷3期。

    鄭尹茹(民91)。探索線上學習與課堂學習互動網絡差異與相互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齊殷、 李文傑(民90)。青少年友誼網絡的特質與變遷: 長期追蹤研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青少年生命力成與生活調適」研討會。

    吳齊殷、李珮禕(民90)。友誼網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之影響。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青少年生命力成與生活調適」研討會。

    英文部份
    Barnes, J.A.(1954),“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Human
    Relations7(1): 39-58.

    Borgatti, S.P. (1998), “What 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ttp://www.analytictech.com/networks/whatis.htm.

    Burt R.(1992),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13 pages.

    Freeman, L. C. (1979).”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 215-239.

    Borgatti, S. P., Everett, M. G. and Freeman, L. C.(2002) Ucinet for Windows: 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rvard, MA: Analytic Technologies.

    Granovetter, M.S.(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Garton, L., Haythornthwaite C., and Wellman, B.(1997), “Study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Journal of Comup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1), June 1997.

    Hanneman, R.(499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vailable:
    http://wizard.ucr.edu/~rhannema/networks/nettext.pdf.

    Mitchell, J. C. 1973. Networks, norms, and institutions. In Boissevain, J. and J. C.
    Mitchell (Eds.), The Hague: Mouton.

    Pattison, P.(1993), Algebraic Models for Social Networ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jek . http://vlado.fmf.uni-lj.si/pub/networks/pajek/

    Scott, J. (1991).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Wellman, B.(1996), “For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Computer Network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llaborative Work and Virtual Community,” ACM.

    Wasserman, S. & Faust, K. (1994).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llman, B. and Carrington, P. and Hall, P.(1988),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0-184.

    Wiseman, J.(1990), “Friendship: Bonds and Binds in Voluntar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June, 191-2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