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家勝
論文名稱: 京房八宮卦序思想之傳承與演變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卦序京房漢代易學象數易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8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京房《易》學是漢代象數《易》之重要學流,其說上承先秦以迄漢初之《易》學傳統,並雜揉其他思想文化,形成一套獨特的《易》學體系。「卦序」自先秦以來,即有諸多不同之排列方式,歷來學者雖亦注意到此問題,卻僅有一本學位論文就此議題展開討論。可見,「京房八宮卦序」是一個具有研究價值,並仍待耕耘之論題。
    本論文之研究重心是「京房八宮卦序」於先秦、漢初《易》卦序之傳承與演變。首先,筆者茲就《連山易》、《歸藏易》、今本《周易》、帛書《周易》四種卦序之內容及其思想,依照時間先後順序,敘述其要並提出個人看法。然因此四種《易》卦序之排列,本身涉及時代先後及成書真偽等複雜的問題,故筆者於此著墨較多篇幅,以求客觀地呈現目前學術界對這些問題之看法。其次,筆者在第三章敘述京房八宮《易》學之卦序排列以及主要理論--飛伏、納甲、世應、建候、積算、時中,以緊扣本論文之主旨,完整敘述「京房八宮卦序」之實際面貌。再次,筆者以為京氏《易》之卦序排列,主要是上承先秦、漢初的陰陽思想、五行思想、天人感應和卦氣說。故於第四章針對此四種學術思想,討論其源起、主要理論和京氏《易》所繼承之部分。最末,筆者欲就京房八宮卦序之影響,總結朱伯崑、林忠軍和高懷民等前輩學者之說法,提出公允之評論。另外,後世多謂《火珠林》與京氏《易》之關係密切,故於第五章另就《火珠林》對京氏《易》之繼承提出討論。
    京房《易》學旁及占驗、災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是一門內含豐富的《易》學流派,欲掌握此門學術必須具備充足之《易》學知識,並對先秦以至兩漢之學術潮流有一定程度之了解。礙於個人學力不足、資質駑鈍,對於許多複雜難解的問題僅能點到為止,未能有更深入之剖析,此為筆者之憾。期望藉由本文之整理,作為日後進一步討論歷代卦序演變之基礎,以釐清《易》學史上相關之繁雜問題。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一、 前學之卦序研究成果………………………………………………001 (一)沈有鼎……………………………………………………………001 (二)黎子耀……………………………………………………………001 (三)張政烺、于豪亮…………………………………………………001 (四)李尚信……………………………………………………………002 二、陰陽五行之思想傳承………………………………………………002 三、京房《易》學之豐富內涵…………………………………………003 第二節 研究範圍……………………………………………………………0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004 一、時代法:京氏《易》學的時代意義………………………………005 二、歸納法:各家《易》說之理論歸納………………………………005 三、比較法:研究材料之比較與擇取…………………………………006 第四節 研究步驟……………………………………………………………006 一、對於《易》學知識的加強與補足…………………………………006 二、研究開展及主題界定………………………………………………006 三、卦序資料之蒐集與閱讀……………………………………………007 四、既有研究成果之運用………………………………………………007 五、前期《易》卦序與「京房八宮卦序」的資料整理………………007 六、綜合研究,完成呈現………………………………………………007 第五節 論文大綱………………………………………‧…………………008 第二章 先秦漢初《易》卦序述評………………………….……………009 第一節 《連山易》卦序述評…………………………….………………009 一、《連山易》卦序…………………………………………….………009 二、歷史上出現的四種《連山易》……………………………………011 (一)東漢桓譚《新論》中的《連山》…………………………………011 (二)梁元帝《連山》……………………………………………………014 (三)隋代劉炫《連山》…………………………………………………015 (四)《古三墳》之《連山》……………………………………………018 第二節 《歸藏易》卦序述評………………………………………………021 一、前言:《歸藏易》卦序概述…………………………………………021 二、王家臺秦簡《歸藏》……………………………….………………025 (一)來源………………………………………….…………………026 (二)內容………………………………………..…………………028 (三)王家臺秦簡出土的反向思考:「三《易》」之說不可信…………034 第三節 今本《周易》卦序…………………………………………………038 一、從「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關係解釋卦序……………………038 二、從「卦象」解釋卦序………………………………………………041 (一)說明〈乾〉〈坤〉兩卦與〈屯〉卦的接續關係…………………042 (二)〈咸〉卦是《易經》下篇的起首…………………………………042 (三)〈鼎〉〈震〉〈艮〉三卦的連接…………………….……………042 三、從「卦名」解釋卦序………………………………….……………043 第四節 帛書《周易》卦序……………………………….………………043 一、前言:帛書《周易》卦序概述…………………….……………043 二、帛書《周易》卦序之排列………………………….……………045 三、帛書《周易》卦序和今本《周易》卦序的先後問題……………053 (一)贊成帛書《周易》卦序早於今本《周易》卦序………………054 (二)贊成今本《周易》卦序早於帛書《周易》卦序………………058 第三章 京房八宮卦序思想…………………………………………………063 第一節 京房傳略及其學術背景……………………………………………063 一、京房傳略……………………………………………………………063 二、學術背景……………………………………………………………065 第二節 八宮卦序排列………………………………………………………067 第三節 八宮卦序之主要理論………………………………………………071 一、飛伏…………………………………………………………………071 二、納甲…………………………………………………………………076 三、世應…………………………………………………………………081 四、建候…………………………………………………………………082 五、積算…………………………………………………………………084 六、時中…………………………………………………………………085 第四章 京房八宮卦序之傳承……………………………‧………………093 第一節 陰陽思想……………………………………………………………094 一、先秦之「陰陽」概念…………………………………………………094 (一)先秦典籍記載……………………………………………………094 (二)「陰陽」與「氣」的結合…………………………………………096 二、漢代「陰陽」觀念之呈現——以董仲舒《春秋繁露》為代表……097 (一)「陰陽」的對立與共存……………………………………………098 (二)據「陰陽」言寒暑變化……………………………………………098 (三)以「陰陽」災異解經……………………………………………101 三、京氏八宮卦序所繼承之「陰陽」思想……………….…………104 (一)對立轉化…………………………………………………………104 (二)卦變思想…………………………………………………………105 (三)喜推災異…………………………………………………………105 第二節 五行思想……………………………………………………………110 一、五行起源 ……………………………………………………………110 二、五行相勝相生………………………………………………………112 三、京房八宮卦序對五行之繼承………………………………………114 (一)五星配卦說………………………………………………………116 (二)五行爻位說………………………………………………………118 (三)五行生克說………………………………………………………119 (四)五行休王說………………………………………………………120 第三節 天人感應……………………………………………………………121 第四節 卦氣說………………………………………………………………123 第五章 京房八宮卦序之影響…………………………….………………127 第一節 各家對京房易學影響之論述………………………………………128 一、朱伯崑:京房卦氣,引領後世……………………………………128 二、林忠軍:重視卦氣,忽略義理……………………………………129 (一)考天時,察人事:重卦氣的政治哲學…………………………129 (二)重象數,忽義理:複雜牽強的易學結合………………………130 三、高懷民:卦象納甲,別有新意……………………………………131 (一)卦象:文王之後最為整齊之卦象排列…………………………131 (二)納甲:京房首創納甲一說………………………………………132 (三)土王四季說源於京房……………………………………………133第二節 《火珠林》法於京氏《易》的繼承………………………………134 一、《火珠林》與京氏《易》…………………………………………134 二、以錢代蓍為其最大特點……………………………………………136 第六章 結論……………………………………………………………………137 第一節 本文之研究回顧……………………………………………………137 第二節 本文之研究限制……………………………………………………142 第三節 本文之研究檢討……………………………………………………143 一、第一章檢討…………………………………………………………143 二、第二章檢討…………………………………………………………144 三、第三章檢討…………………………………………………………144 四、第四章檢討…………………………………………………………144 五、第五章檢討…………………………………………………………145 六、檢討總結……………………………………………………………145 參考書目…………………………………………………………………………147

    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一)易類專書

    01.(漢)京房:《京氏易傳》,《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2.(漢)鄭玄注:《易緯八種》,臺北:新興書局,1966年。
    03.(漢)鄭玄:《易緯.乾鑿度》(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4.(漢)鄭玄:《易緯.乾坤鑿度》(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8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5.(漢)鄭玄:《易緯.稽覽圖》(據清同治十二年「古經解彙函」本合刊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6.(魏)王弼:《周易略例》(據明萬曆二十年刊「漢魏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7.(魏)王弼:《周易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08.(魏)王弼、(宋)朱熹:《周易兩種-周易王韓注、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09.(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0.(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1.(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12.(宋)朱震:《漢上易傳》(據宋刊鈔補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0、21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3.(宋)麻衣道者:《火珠林》,臺中:瑞成書局,1987年。
    14.(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15.(宋)張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6.(宋)劉牧:《易數鉤隱圖》(據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7.(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18.(明)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9月。
    19.(清)王謨:《京房易傳》(據清嘉慶三年刊「漢魏遺書鈔」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0.(清)王謨《京氏易傳》,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1.(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2.(清)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23.(清)尚秉和:《焦氏易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24.(清)胡渭《易圖明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25.(清)胡煦:《周易函書:附卜法詳考等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26.(清)孫馮翼輯、臧庸述:《子夏易傳》(據清嘉慶十二年刊「問經堂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7.(清)惠棟:《易漢學》(據清光緒二十二年「彙文軒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8.(清)惠棟:《易漢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9.(清)惠棟:《周易述》(據清康熙二十一年「雅雨堂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0.(清)焦循:《易圖略》(據清光緒二十二年「彙文軒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6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1.(清)黃奭:《孟喜易章句》(據民國二十三年刊「黃氏逸書考」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二)經部

    01.《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南昌府學重刊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初版。
    02.(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3.(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04.(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05.(宋)王應麟:《玉海》,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06.(宋)金履祥:《尚書表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7.(宋)蔡沈:《書經集註》,臺北:新陸書局,1975年。
    08.(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09.(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三)史部

    01.(周)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02.(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03.(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04.(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2008年10月。
    05.(唐)杜佑:《通典》,臺北:大化書局,1968年。
    06.(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07.(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08.(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09.(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宋)鄭樵撰、(明)陳宗夔校:《通志二十略》,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11.(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2.(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13.(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4.(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15.(清)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3月。
    16.(清)紀昀、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

    (四)子部

    01.(東周)孫武:《孫子兵法》,臺北:東門出版社,1988年。
    02.(漢)王充:《論衡》,《縮本四部叢刊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3.(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4.(漢)桓譚:《新論》,《四部備要》,臺灣中華書局據問經堂輯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05.(晉)王弼注:《莊子》,臺北:先知出版社,1965年。
    06.(晉)王弼注:《老子》,臺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
    07.(晉)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8月。
    08.(梁)梁元帝撰:《金樓子》,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09.(隋)蕭吉:《五行大義》,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10.(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四部叢刊》本,上海涵芬樓景印明趙氏脉望館刊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1.(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12.(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13.(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宋)張行成《元包數總義》,收入《叢書集成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
    15.(明)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年。
    16.(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17.(清)孫詒讓:《札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8.(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9.(清)黃鼎編:《天文大成管窺輯要‧五星占》,臺北:老古出版社,1984年。

    (五)集部

    01.(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02.(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03.(清)王謨輯:《增訂漢魏叢書》,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
    04.(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楊州:廣陵書社,2006年。
    05.(清)崔東壁撰,(日)那珂通世點校:《崔東壁先生遺書十九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06.(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

    二、民國後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易類專書

    01.《中華易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易學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02.尹寶生:《易經的應用哲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03.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9月。
    04.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2月。
    05.朱伯崑主編:《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出版社,2004年。
    06.曲辰:《解《易》諸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07.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臺中:瑞成書局,1996年8月。
    08.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09.李申、郭彧編:《周易圖說總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李尚信、施維整理:《周易圖釋經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6月。
    11.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說》,臺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1967年。
    12.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3.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14.何世強:《京房易占術語詳解》,九龍:中國哲學文化協進會,2002年。
    15.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5年。
    16.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17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18.金景芳:《周易通解》,吉林:長春出版社,2007年。
    19.林尹:《周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出版社,1982年。
    20.林政華:《易學新探》,臺北:文津,1987年。
    21.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22.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23.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冊,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5月。
    24.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周易》,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12月初版。
    25.杭辛齋著、周易工作室點校:《杭辛齋易學七種:周易杭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
    26.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27.屈萬里:《先秦兩漢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4月。
    28.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29.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30.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31.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32.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33.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年。
    34.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35.徐芹庭:《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臺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36.徐芹庭:《易經詳解》,桃園:普賢出版社;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37.徐芹庭:《易學源流》(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月。
    38.徐芹庭:《易圖源流》(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
    39.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40.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
    41.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42.唐林:《朱震的易學世界》,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43.高懷民:《兩漢易學史》,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1970年12月初版。
    44.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東吳大學出版,1975年6月初版。
    45.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46.梁韋弦:《漢易卦氣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47.許老居:《京氏易傳發微》,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48.郭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49.尚秉和:《易說評議》,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4月。
    50.常秉義:《易經圖典精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51.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52.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53.張其成:《易圖探秘》,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54.張其成:《象數易學》,臺北:志遠書局,2003年。
    55.張曉雨:《納甲筮法》,臺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56.張善文:《象數與義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57.張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58.張善文、黃壽祺:《周易譯註》,臺北:鼎淵,2004年。
    59.張善文:《周易辭典》,北京:中華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60.張善文:《歷代易學集要提解》,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61.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62.章克明:《周易道術通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63.郭文友:《周易辭海》,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64.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65.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66.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
    67.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3月。
    68.陳立夫主編:《易學應用之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6月。
    69.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70.劉大均主編:《象數易學研究》第三輯,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71.劉大鈞:《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2.劉大鈞《納甲筮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73.劉大鈞《大易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4.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冊,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75.廖名春、康學偉、梁書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76.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
    77.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78.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79.潘雨廷:《周易表解》,臺北:建安出版社,1997年11月。
    80.潘雨廷:《易學史發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81.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82.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83.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証》,臺北:萬卷樓,2000年。
    84.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
    85.蒙傳銘:《易學新探》,香港:廣華書店,1978年。
    86.鄧立光:《周易象數義理發微》附:〈五行探原〉,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87.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88.盧央:《京氏易傳解讀》上下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
    89.賴貴三主編:《易學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 年2月。
    90.戴君仁:《談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91.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92.藍甲雲《周易卦爻辭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93.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1994年。

    (二)其他

    01.王婷、王田心點校:《朱震集》,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02.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
    03.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04.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05.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06.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07.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08.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09.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0.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11.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2.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3.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長沙:岳麓出版社,2005年。
    14.姚春鵬:《《黃帝內經》—氣概念下的天人醫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15.胡楚生:《潛夫論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16.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7.高政一:《四書讀本》,台南:大孚書局,1990年。
    18.高明:《高明文輯》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3月1日。
    19.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出版社,2006年3月。
    20.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21.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22.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3.張心澂:《偽書通考》,臺北:宏業書局,1970年。
    24.張岱年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25.張豈之:《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26.張濤:《經學與漢代社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7.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28.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9.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30.楊家駱主編:《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3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32.劉文典:《淮南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33.鍾肇鵬:《求是齋叢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34.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導論》,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年。
    35.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36.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
    37.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
    38.顧頡剛等編纂:《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博士論文

    01.李尚信:《今、帛、竹書周易卦序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02.徐芹庭:《漢易闡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
    03.陳明彪:《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04.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從《呂氏春秋》到《太平經》》,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05.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二)碩士論文

    01.江婉玲:《易緯釋易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02.陳明恩:《氣化宇宙論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03.陳惠玲:《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三)周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04.許朝陽:《胡渭《易圖明辨》易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05.喬家駿:《《焦氏易林》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06.曾宣靜:《《周易》經傳方位觀念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07.楊素珍:《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08.廖伯娥:《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又名:帛書周易〈易之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09.劉馨潔:《易傳陰陽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0.劉健海:《帛書《易經》異文研究》,臺灣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1.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基因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臺灣師範大學中國研究所碩試論文,1992年。
    12.龔鵬程:《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四、期刊學報論文

    01.于豪亮:〈帛書《周易》〉,《文物》,第3期,1984年,頁15-24。
    02.王青:〈「太玄」研究〉,《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03.王寧:〈《歸藏》卦名辯證〉,《周易研究》,第2期,1995年,頁14-20。
    04.王開府:〈思想研究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
    05.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第6期,2002年。
    06.李學勤:〈出土文物與《周易》研究〉,《齊魯學刊》,第2期,2005年,頁5-9。
    07.杜正勝:〈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第8期,1988年9月。
    08.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的趨向〉,《中國哲學》,第12期,2002年。
    09.胡化凱〈論五行說的歷史批判〉,《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一期,頁186。
    10.高懷民:〈西漢孟喜改列卦序中的哲學思想〉,《周易研究》,第2期,2000年,頁14-21。
    11.唐蘭等:〈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第9期,1974年,頁45-53。
    12.崔波:〈京房易學思想述評(上)〉,《周易研究》第四期,1994,頁17,18。
    13.程二行、彭公僕:〈《歸藏》非殷人之易考〉,《中國哲學史》,2004年 第2期,頁100-107。
    14.黃沛榮:〈論馬王堆帛書易經之卦序〉,《書目季刊》,第18卷第4期,1985年3月,頁139-149。
    15.黃琪莉:〈帛書《周易》研究現況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5卷第4期1995年1月,頁95-117。
    16.張其成:〈漢代象數學家的人文關懷〉,《周易研究》,第43期,2000年。
    17.張政烺:〈帛書《六十四卦》跋〉,《文物》,第3期,1984年,頁9-15。
    18.張善文:〈論「帛書周易」的文獻價值〉,《中華易學》,第16卷第10期,1995年12月,頁12-23。
    19.張家勝:〈帛書《周易》卦序及其時代問題〉,《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四期,2008年六月,頁107-130。
    20.梁韋弦:〈孟京易學的來源〉,《中國哲學》,第11期,2003年。
    21.許朝陽:〈漢易象數中的五行觀念-以筮法為考察進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1期,2004年7月,頁125-140 。
    22.戢斗勇:〈易經形成不可能早於西周晚期〉,《中國哲學史研究》,第2期,1988年。
    23.劉大鈞:〈帛《易》初探〉,《文史哲》,第4期,1984年,頁53-59。
    24.廖名春:〈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新論〉,《哲學與文化》,第10期,2004年,頁15-28。
    25.樓宇烈:《易卦爻象原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6年,頁19-29。
    26.廖伯娥:〈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集刊》,第45號,2001年,頁7-189。
    27.劉慧珍:〈漢代易學的特殊問題-易象陰陽五行化試論〉,《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1998年10月。
    28.曉菡(韓仲民):〈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文物》,第9期,1974年,頁40-44。
    29.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重卦和卦序問題〉(上),《東方雜誌》,第18卷第8期,1985年2月,頁12-20。
    30.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重卦和卦序問題〉(下),《東方雜誌》,第18卷第9期,1985年3月,頁12-21。

    五、網路資料
    01.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
    02.智識學術網:http://www.zisi.net/htm/ztzl/lswxx/2006-08-09-35194.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