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文榮 Su Wen-Jung |
---|---|
論文名稱: |
在家自行教育的想像與真實-一位在家自行教育媽媽的心路歷程 The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of home schooling –a mother of home schooling in her mental course |
指導教授: |
潘裕豐
Pan, Yu-F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在家自行教育 、生命故事 、敘事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Home schooling, Life course, narrative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0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面對現在社會、教育環境的變化,一位在家自行教育的媽媽如何帶領著女兒走向在家自行教育?本研究之目的為透過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的敘說,理解其走向在家自行教育的心路歷程與背後因素。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為策略,以敘事研究方法,並以「整體---內容」模式與Crossley(2000)敘事心理分析步驟,進行資料分析。研究對象為蘇菲媽媽,她如何從過去教育子女的經驗中找到自己的方法?本研究主要發現與結果如下:
一、蘇菲媽媽走向在家自行教育源自於:
(一)對學校的不信任(二)無法接受老師處理方式(三)對主流教育的挑戰
二、影響蘇菲媽媽教養蘇菲的內涵是:
(一)從小讀經的興趣(二)讀經教育的影響(三)對讀經的堅持
三、蘇菲媽媽對在家自行教育的想法包括:
(一)規劃整個在家自行教育計畫(二)尊重蘇菲的選擇(三)在家自行教育實現蘇菲媽媽的理想
Facing the change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nowadays. A mother how did she take her daughter to the journey of home school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realize the mental course and reason of narrator, who went on the home schooling.
The research adopts a strategy of the quality. The methodological thesis is narrative research. The narrative interview data is analyzed with the holistic-content metho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ophie’s mother. How did she find the way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er teaching? Several finding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1.The reason of home schooling for Sophie’s mother is from:(1) She didn’t believe school anymore.(2) She can’t accept the method of teacher:(3) For the challenge of mainstream education.
2.The influence on Sophie’s education is from her mother:(1) The interest of childhood.(2) The influence from instr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s.(3) Persistency of Chinese classics.
3. The thinking of home schooling from Sophie’s mother is included:(1) She planed whole the home schooling. (2)She respected Sophie’s choice.(3) The home schooling made Sophie mother’s dream can come true .
一、中文部分
丁莉杰(2002)。國民教育階段在家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校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慧琴(1999)。台北市在家自行教育實施現況與省思。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主編,在家自行教育的評估與省思(79-83頁)。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方慧琴(2002)。台北市實施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中華基督教慕真在家教育協會(2008)。各縣市實施辦法及現況。檢索自2009年8月30日http://www.mujen.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Itemid=65
李天堯(2007)。國民中學階段在家自行教育數學學科教學與學習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林生傳(2000)。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 Patton,M.Q.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清山(1995)。美國學校經營型態的新實驗:談「公設民營」的革新方式。比較教育通訊,36,2 3 - 3 7 。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17-26。
吳清山、黃久分(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4,1-26
吳清山、林天祐(1997)。在家自行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6,8。
吳璧如(1998)。在家教育之概念、演進、及法律問題。教育研究雙月刊,6 4 ,3 6 - 4 8。
金樹人(2007)。生涯諮詢與輔導。北京:高等教育。
洪國本(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在家自行教育學童生活適應學習適應與社會適
應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許育光(2000)。敘事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
發。輔導季刊,36(4),17-26。
許瑋庭(2007)。台灣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再版二刷)。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統計處。97學年度各級教育狀況-國民中學學生人數,2009年6月30日,檢索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publication.aspx?publication_sn=133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紅葉。
陳琇玲和許晉福(譯)(2006)。不連續的時代( Peter F. Drucker著)。台北:日月文化。
陳瑞桂(2004)。我國在教育制度之法律地位與實施現況之探討-以台北縣市國中在家教育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華(2004)。聖經中的子女教養觀--基督徒選擇在家教育的原動力。國教新知,
50( 4),105-112。
張芬芬(2001)。台北與美國在家自行教育家長的意義型態比較。初等教育學刊,10,
57-88。
張明輝(1998)。美國磁力學校計畫及其相關研究。比較教育,45,61-71。
張德銳(1998)。教育選擇權與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21,1-7。
曾琦芳(2004)。英語輔系之國中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的初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8)。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七刷)。台北:心理
楊巧玲(2001)。從在家教育看教育行政的鬆綁與再規範。教育行政論壇研討會議手冊,237-253。
鄭玉卿(1999)。學童在家自行教育之歷史淵源。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主編,在家自行教育的評估與省思(3-15頁)。
鄭新輝(1997)。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性分析,初等教育學報,10,389-145。
劉春榮(2000)。在家自行教育的困境與展望。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附設實驗
國民小學(主編),在家自行教育的共識與再出發(51-57頁)。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劉蕙敏(2001)。伊里斯反學校化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之研究。教育研究,9 229-238。
蔡佳霖(1998)。國民小學階段實施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盈方(2002)。我國實施在家教育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Alex, N. K. (1994). Home schooling and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2460).
Cochran, L. (1997). Career counseling : A narrative approach. 黃素菲譯 (2006)。敘事取向生涯諮商。台北:張老師文化。
Crossley, M. L. (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
Good, T. L., Braden, J. S.(2000). The great school debate: Choice, vouchers, and charter. New Jersey : Mahwah
Friedman, M.(1962).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sselson, R., & Lieblich, A. (1995).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 Thoundsand Oaks, CA: Sage.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
Lines, P.M.(1987).Home instruction: The size and growth of the movement. In J. Van
Galen & Pitman (Eds.), Home schooling: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pedagogical
perspectives (pp. 9-41). Norwood, NJ: Ablex.
Mayberry, M.(1995).Conflict and social determinism: The reprivatization of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Meeting, Chicago
Mayberry. M., Knowledge. J. G., Ray. B., & Marlow, S.(1995). Homeschooling parents as educators. New York: Cow in Press
Preiss, J. S. (1989). Home schooling. What’s tha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4856).
Ray, B. D.(1988). Home school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er
outcome.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1(1).16-31.
Stake, R. E. (1994).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236-247). Newbury Park, CA: Sage.
Taylor, J. W. (1986). Self-concept in home-schooling childre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ndrews University, Berrien Springs, MI.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Thousand Oaks,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