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佳佳 Liu, Chia Chia |
---|---|
論文名稱: |
臺灣北管亂彈戲提弦伴奏研究─從謝顯魁所奏【二凡】曲腔看「托」的伴奏意涵 |
指導教授: |
許瑞坤
Hsu, Jui-Kun 鄭榮興 Cheng, Rom-S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6 |
中文關鍵詞: | 北管 、亂彈戲 、二凡 、謝顯魁 、提弦 、戲曲伴奏 |
英文關鍵詞: | Beiguan, Luantan, Erh-fan, Hsieh, Hsien-Kuei, kezixian, Drama Accompani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5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是一篇以臺灣北管亂彈戲曲腔【二凡】為例、謝顯魁先生為取樣對象,逕由「如何托」、「托得通」、「托得好」漸呈性的三個面向,分別探討「伴奏」這個音樂行為,所相對賦予琴師、前場藝師、後場樂師,以至於聽(觀)眾,相對不同的「伴奏」意義。
首先,我們將「托」視為在一個典型框架的結構下,所形成具有相對一致性的音樂伴奏行為;試圖從謝顯魁先生師承脈絡下的四十七個抄本書寫示例,對【二凡】曲腔曲文暨曲調框架的可然結構進行歸納,循線推想琴師「如何托」的操琴理路。再者,進一步對謝顯魁先生操琴的實錄聲響,進行分析;並從撣、揉、拈、墊、滑、虛、虛等複雜瑣碎的活奏技法,歸結得見琴師「托得通」的行弦規律。最後,對於伴奏現場中,操琴者、司鼓者、唱曲者、聽眾等不同立點,及其容又有別的互動關係,進行「伴奏」意涵的觀察分析。並從觀察中舉見,伴奏行為本身,即是一種以「音」達「意」為本性的對話傳譯,琴師能不能即席地掌握「字」韻、穩定「腔」格,在曲腔的可然結構下,藉由對聲音的或然選擇,將觀感訴諸於人,又實現自身心理定勢中,對聲音期待所依托的概然意向,這也就相對突顯琴師是不是「托得好」的伴曲功力。
Diane Macdonell. 《言說的理論》(Theories of Discoures: An Introduction, 1896)。陳墇津 譯。臺北:遠流,1990。
Donald A. Ritchie.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ing oral history, 1995)。王芝芝 譯。臺北:遠流,1997。
Hans-Georg. Gadamer.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Wahrheit und methode : grundzu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c, 1960)。洪漢鼎 譯。臺北:時報出版,1993。
Karl Heinrich Marx.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1987)。伊海宇 譯。臺北市:時報,1997。
______. 《資本論》(Capital :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906)。吳家駟 譯。臺北:時報文化,1990。
Leo. Graf Tolstoy. 《藝術論》(What is art ? 1898 )。耿濟之 譯。臺北:遠流,1992。
Max Weber. 《社會科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904-1917)。黃振華、張與健 譯。臺北:時報文化,1991。
Micheal C. Howard. 《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 1983)。李茂興 譯。臺北:弘智,1997。
William James. 《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1985)。蔡怡佳、劉宏信 譯。臺北:立緒文化,2001。
丁福保。《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1974。
尤海秋。〈淺談京胡伴奏〉。《戲曲藝術》。(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4:2):72-74。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王士昭。〈傅聰的情懷〉。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feature/138621.htm;摘錄於 28 October 2006。
王正強。《秦腔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王永昌。《實踐活動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文庫,1988。
王季烈。《螾廬曲談》。臺北:臺灣商務,1971。
王鳳桐、張林。《中國音樂節拍法》。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
王曉鷹。〈舞臺上的“假定性”與“環境”〉。http://www.tinglan.com/theatre/chinesetheatre/huaju/xueshu/056.htm;摘錄於 6 November 2006。
申小龍《語文的闡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白慈飄、林聰仁。《北管春秋─藝師王金鳳訪談錄》。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
安祿興。《京劇音樂初探》。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
江日新。〈缺乏與釋負─蓋倫的制度理論的哲學人類學基礎〉。《歐洲社會理論》。(黃瑞祺 主編,臺北:中研院歐美所,1996):191-232。
佚名。《安平縣雜記》。收錄於「臺灣文獻叢刊」第五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何大安。《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
何為。〈音樂在戲曲中的作用〉。《中國戲曲理論研究文選》。(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 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519-544。
何晨亮。〈黃梅戲主胡演奏之我見〉。《文化時空》。(安徽:文化時空雜誌社,2003:1):28-29。
吳長元,《燕蘭小譜》。收錄於「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第二十八輯。周駿富輯,臺北:明文,1986。
吳同賓、李光。《樂府傳聲譯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吳梅。《顧曲麈談》。臺北:臺灣商務,1988。
______。《曲學通論》。臺北:文星集刊,1965。
呂鈺秀。〈達悟meykaryag(拍手歌會)在口傳傳統下的音樂延續-2.歌詞與音樂思維〉。2005國際民族音樂學術論壇會議論文,(臺北: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國際會議廳,2005.10.06):14-15。
呂錘寬。《北管古路戲的音樂》。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
李子聯等 撰稿,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編。《彰化縣口述歷史(第四、五輯)》。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再版。
李斗。《揚州畫舫錄》。臺北:世界,1999。
李殿魁。〈從詞曲的格律探討詩詞的吟唱〉。《語言與音樂》。(楊蔭瀏 編,臺北:丹青,1988):173-200。
李漁。《閒情偶寄》。臺北:長安,1979。
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臺北:谷風,1987。
沈冬。〈先秦之「聲」-文學與圖像的觀察〉。2005國際民族音樂學術論壇會議論文,(臺北: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國際會議廳,2005.10.06):1-23。
沈寵綏。〈度曲須知〉。《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傅惜華 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51-170。
居文郁。《廣東漢樂胡琴古箏曲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林尹。《中國聲韻學通論》。林炯陽 注釋。黎明文化事業,1936。
邱火榮。《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姚眉平。〈不斷提高認識和運用規律的能力〉。收錄於《人民日報》 2004年02月23日 第九版。
洛地 主編。《戲曲音樂類種》。杭州:藝術與人文科學出版社,2002。
范揚坤。《雙桂長春─王慶芳生命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
______。《亂彈樂師的秘笈:陳炳豐傳藏手抄本》。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
______。《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______。〈亂彈戲福路系統之平板曲腔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論,1997。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徐大椿。〈樂府傳聲〉。《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傅惜華 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97-236。
徐永年。《都門紀略》。收錄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二輯。沈雲龍 主編,臺北:文海,1972。
徐宗澤。〈戲曲伴奏初探〉。《福建藝術》。(福建:福建藝術研究所,1997:2):26。
徐蘭沅 口述。《徐蘭沅操琴生活(第二集)》。唐吉 記錄整理,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
______ 口述。《徐蘭沅操琴生活(第三集)》。唐吉 記錄整理,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
海震。〈梆子、皮簧的胡琴伴奏〉。《戲曲藝術》。(中國戲曲學院學報,1995:2):32-36。
馬建忠。《文通》。臺北:臺灣商務,1978。
馬修。《音樂生活》。臺北:新路出版,1999。
高宣揚。《哲學人類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
______。《解釋學簡論》。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
涂宗濤。《詩詞曲格律網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張仁俊。〈縱橫臺灣戲曲音樂的民俗藝人─劉亦萬〉。《彰化縣口述歷史(第四、五輯)》。(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再版):277-306。
張炎。《詞源疏證》。蔡楨 疏證。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
張剛。〈一曲多用─從表象到本質〉。中國藝術研究所博論,2003。
張德林。《審美判斷與藝術假定性》。上海:上海文藝,1993。
梁祥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淺論越劇藝術中的“主胡”〉。《戲文》。(浙江:浙江省藝術研究所,2004:2):43-44。
莊雅如。〈臺灣北管藝人所唱幼曲初探─以曲文溯源及曲種比較為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論,2003。
許瑞坤。《音樂.文化與美學》。臺北:迷石文化,2004。
______。《論樂集》。臺北:冠志,1993。
連橫。《雅言》。收錄於「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______。《臺灣通史》(共六冊)。收錄於「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______。《臺灣語典》。收錄於「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一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1961。
陳幼韓。〈韻味論〉。《語言與音樂》。(楊蔭瀏 編,臺北:丹青,1988):121-144。
陳守仁。《香港粵劇研究.上卷》。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8。
陳怡如。《連雅堂音樂記錄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2003。
彭紀福。〈勤學苦練 提高“悟”性—談我對越劇主胡的認識〉。《戲文》。(浙江:浙江省藝術研究所,2003:4):19。
曾達聰。《南曲譜法─音調與字調》。臺北:文史哲,1996。
______。《北曲譜法─音調與字調》。臺北:文史哲,1979。
華連圃。《戲曲叢談》。臺北:臺灣商務,1974。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風雲時代,1993。
楊天基、王興武著。《秦腔板胡簡明教材》。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1983。
董崇選。“Imagin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想像力與文學創作過程)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1。
趙雅麗。〈符號版圖的迷思:影像化趨勢下語言的未來發展〉。《新聞學研究》No.77(臺北:政大新聞研究所,2003.10):187-215。
劉佳佳。〈臺灣北管亂彈戲提弦伴奏的「定弦」選擇與「線路」適應〉。2006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2006.12.08):69-76。
劉富琳。〈論“口傳心授”-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民族音樂研究.第八輯.中國傳統音樂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劉靖之、李明主編。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9):209-231。
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1965。
厲行佳。〈淺論越劇主胡演奏的情、氣、形〉。《戲文》。(浙江:浙江省藝術研究所,2004:6):86-87。
歐光勳。《客家平板唱腔及伴奏頭手弦之研究》。臺北市:學藝出版社,2004。
潘重規、陳紹棠。《中國聲韻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
蔡方鹿。〈中華和合文化及其研究簡述〉。http://www.riccibase.com/docfile/peace45.htm ;摘錄於 28 Auguest 2006。
蔡孟珍。〈曲韻與唱唸關係之探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論,1996。
蔡振家。〈試析歌仔調【慢七字】的四種胡琴伴奏〉。http://members.tripod.com/xiqu/schenker /main.htm;摘錄於25 August 2006。
______。〈臺灣亂彈戲西路鑼鼓的戲劇運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論,1996。
鄭特望。〈"合"為貴.伴當先—戲曲琴師伴奏體會〉。《當代戲劇》。(陝西:陝西省戲劇家協會,2004:1):129-130。
鄭喜夫。《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臺北:臺灣商務,1980。
鄭榮興 主持。《九十年度藝文資源調查推展計畫─傳統音樂類:論述稿》。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
______ 主持。〈「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計畫」傳習日誌〉(1999/10/15~2000/12/15)
______ 主持。〈「客家採茶戲藝人謝顯魁生命史資料研究保存計畫」期末報告〉。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______ 主持。〈走過八音與採茶的歲月荏光客家採茶戲藝人謝顯魁〉。「客家採茶戲藝人謝顯魁生命史資料研究保存計劃」。苗栗縣後龍鎮:榮興客家採茶劇團,1999。
______ 主持。〈客家採茶戲藝人:謝顯魁生命史〉「客家採茶戲藝人謝顯魁生命史資料研究保存計劃」。苗栗縣後龍鎮:榮興客家採茶劇團,1999。
______ 主持、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執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子項:「客家三腳採茶戲『曾先枝、謝顯魁等人』技藝保存案」(1996/6/16~1999/6/30)
鄭榮興。〈臺灣「北管」與「亂彈」的文獻思考─揭探日治時代(1901-1934)日人的書寫觀點〉。2006閩臺傳統音樂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福建省: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與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06.04.03-5):1-24。
______。《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慶美園文教基金會,2001。
______。〈客家音樂的「管路」與「線路」〉。《彈音論樂-音樂演出與音樂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羅基敏 主編。臺北市:高談文化,2000):237-264。
鄭漢禕。〈無限可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碩論,2002。
魯華。《京劇打擊樂淺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賴達逵。〈臺灣歌仔戲胡琴音樂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論,2003。
謝瓊崎。〈北管福路系統「反調」板式音樂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2002。
韓和元。〈再駁物質世界是偶然性和概然性並存現實世界〉。http://pierrehanson.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39893 ;摘錄於 28 October 2006。
韓鍾恩、蕭梅。《音樂文化人類學》。廣西: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韓鍾恩。〈中國樂器的“聲”況及其“情”況〉。http://musicology.cn/Article/thesis/aesthetics/200510/397.html;摘錄於 23 Augest 2006。
______。《音樂意義的形而上顯現並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______。《音樂美學與審美》。臺北:洪葉文化,2002。
______。〈臨響,並音樂廳誕生-一份關於音樂美學敘辭檔案的今典〉。《音樂文化2001》。(香港中文大學,2002):357-405。
羅映輝。《梆子腔唱腔結構研究》。北京:人民音樂,1994。
關志雄。《張炎詞源謳曲旨要考釋》。香港:香港詞曲學會,1969。
嚴立模。〈臺灣嘉義新港舞鳳軒北管官話的音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8。
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臺北市:桂冠,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