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浩宇 Lin, Hao-Yu |
---|---|
論文名稱: |
藝術與政治-解嚴前後台灣藝術的政治批判(1983-1992) Art and Politics – Political Criticism in Taiwanese Art during Pre- and Post-Lifting of Martial Law Era (1983-1992) |
指導教授: |
白適銘
Pai, Shih-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0 |
中文關鍵詞: | 民主化 、台灣藝術 、解嚴 、政治批判 、批判理論 、社會運動 |
英文關鍵詞: | democratization, Taiwan art, lifting of Martial Law, political criticism, critical theory, social movemen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51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3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藝術史發展以來,藝術與社會關係長期的疏離,導致台灣的政治發展一向被藝術所關注的議題排除在外,藝術創作者本質上具備的批判性格在台灣的藝術史發展上缺了席,而如此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創作圭臬,來到了八〇年代解嚴前後時期,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開放的氛圍以及現代化的趨勢,有了顯著的轉向。
這個時代,台灣經濟條件逐漸改善,美術館相繼成立,藝術展覽的威權正式與官辦美展以及市場機制脫鉤,同時,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相對包容、前衛且具開創性的思潮隨著社會運動的興盛得已開展,更加上國際上具有批判性的思想理論進入台灣的知識領域,「批判理論」的介入令社會運動有了更積極的底本以及經驗,「批判」成為民主化的基調,也成為時代的代表,而此時台灣的藝術風氣也受其影響,發展出以「政治批判」為主體的風氣。
解嚴前後的台灣藝術家,一別以往地以台灣社會為主體,以作品與政治議題進行多方對話、反思以及批判。而這股力道,隨著逐漸成功的民主化而在藝術領域消退。從峰值來看,台灣藝術在政治批判的激烈程度,解嚴前後達到了最高峰,是一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時代現象。本研究關注於解嚴前後的台灣藝術關懷政治議題的批判特質以及根源,探討何種客觀因素及狀態,讓八〇年代之前台灣藝術的政治批判不得發展;又是何種條件因素、歷史情境,使得解嚴前後的台灣藝術界出現了大量具政治批判性的作品以及風氣的形成。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art, long-term isolation between art and society has led to the exclusion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art world. The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of art creators was abs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art history. However, with the gradual openness and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society around the time of Martial Law in 1980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urn in the art creation guideline of "art for art's sake".
In this era, Taiwan's economic conditions gradually improved, art museums were established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authority of art exhibitions was officially decoupled from government-run art exhibitions and market mechanisms.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atmosphere was opening up, and relatively inclusive, avant-garde and pioneering ideas spread as social movements flourished. In addition, Taiwanese people began to be exposed to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s and theories, therefore the intervention of "critical theory" provided a more aggressive reason and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for social movements. "Criticism" finally became the basi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symbol of the era, and the art environment in Taiwan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is trend,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riticism" as the main theme.
Taiwanese artists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past. Through their artworks and political issues on the theme of Taiwan's society, the artists during the period engaged in dialogue,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However, this force receded in the field of art with the gradual success of democratization. The intensity of political criticism in Taiwanese art reached its highest peak before and after Martial Law was lifted, and became an epochal phenomenon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the critical nature and roots of Taiwanese art reflecting political issues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Moreover, it further investigates what objective factors and conditions prevente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riticism in Taiwanese art before 1980s, and what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politically critical artwork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e of political criticism in Taiwanese art during the period.
中文
(一)專書
Aristotle著,馮國超主編,《政治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
Crane , Diana著,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轉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Gablik , Suzi著,滕立平譯,《現代主義失敗了嗎》,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
Gablik , Suzi著,王雅各譯,《藝術的魅力重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
Habermas , Jürgen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Hauser , Arnold著,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年。
McLuhan , Eric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2006年。
Meecham , Pam & Sheldon, Julie,王秀滿譯,《現代藝術批判》,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
Miles, Malcolm,簡逸珊譯,《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景》,台北:創興出版社,2000年。
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
王志健,《三民主義文藝運動-兼對中共文藝統戰的批判》,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
李宜修,《台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吳國華執行編輯,《高美館元年》,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1994年。
李欽賢,《高彩・智性 李石樵》,台北:雄獅美術,2000年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年。
林宗義、蘇南洲、林淑芬著,《邁向公義和平之路:弱者的苦難與策略》,台北:林茂生基金會,1999年。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台北:木馬文化,2002年。
姚瑞中,《台灣行為藝術檔案 1978-2004 》台北市:遠流,2005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陳芳明,《我的家國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17年。
陳忠信:《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89。
陳香君,《梅氏解讀玩-梅丁衍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2001年。
陳香君,《藝術檔案社會閱讀》,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4年。
陳樹升,《世紀刻痕-台灣木刻版畫展(1945-2005)》,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年。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市:雄獅圖書,1995年。
張景涵(張俊宏)、張紹文、包青天(包奕洪)、許仁真(許信良)著,《台灣社會力分析》,台北:大學叢刊,1971年。
黃光男總編輯,《台北市立美術館10週年專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
黃英哲,《台灣文化再構築1945-1947的光和影:魯迅思想受容的走向》,東京:創土社,1999年。
黃富三編著,《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七○年代文獻專輯:美麗島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黃瑞祺,《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廖新田,《藝術的張力:台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台北:典藏,2010年。
廖新田,《痕紋・印紀・周瑛》,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8年。
鄭定國主編,《台灣省社教機構》,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年。
謝義勇總撰,《高雄市美術館籌建工作報告》,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1989年。
蕭新煌,《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
蕭瓊瑞,《戰後台灣美術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
(二)期刊與專文
Horkheimer , Max著,白森譯,〈批判理論之今昔〉,《當代》,第 157 期,2000年。
王秀雄,〈美術館負有社會教化責任〉,《雄獅美術》,第86期,1978年。
王俊明,〈洋畫壇の權威──李石樵畫伯を訪ねて〉,《新新》,第7期,1946年。
王品驊,〈準策展狀態-一九八〇年代的策展空間生產〉,收錄於呂佩怡編《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台北:典藏藝術,2015年
白適銘,〈走向自由體制的文化內視-談八〇年代台灣美術的脫體制現象及街頭精神〉,《台灣美術》,第112期,2018年。
呂佛庭,〈省立美術館回顧與展望〉,《台灣美術》,第5期,1989年。
吳步乃,〈難忘四十年前舊游地—木刻家朱鳴岡憶台灣之行〉,《雄獅美術》,第210期,1988年。
吳步乃,〈思想起—黃榮燦—一位被歷史遺忘的木刻版畫家〉,《雄獅美術》,233期(1990年7月)、242期(1991年4月)、273期(1993年11月)。
吳慧芳,〈活力澎湃的文化活水:記高雄市立美術館開幕〉,《炎黃藝術》,第59期,1994年。
林惺嶽,〈「紅顏」惹禍—美術館的「退展」、「改色」事件的透視與評析〉,《文星》,復刊號,1986年。
南方朔:〈如何看待民間社會〉(座談會),《中國論壇》,第336期,1989年。
孫立銓,〈美術創作中的「台灣版圖」—談台灣的政治性藝術〉,《炎黃藝術》,第82 期,2010年。
夏亞拿,〈戰後初期 1945-1949- 李石樵的寫實群像畫與台灣社會〉,《議藝份子》,第10期,2008年。
倪再沁,〈論雄獅品味-看雄獅美術與台灣美術之互動〉,《雄獅美術》,第241期,1991年。
倪再沁,〈西方美術・台灣製造-台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第242期,1991年。
倪再沁,〈在政治漩渦中的台灣美術〉,發表於「戰後台灣美術與環境的互動」學術研討會,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年,後收錄於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市:雄獅圖書,1995年。
倪再沁,〈幻象空間的開拓者-曲德義的抽象繪畫〉,《典藏今藝術》,2012年。
徐賁,〈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70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2年。
高燦興,〈經濟奇蹟同步並進的藝術殿堂: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第51期,1993年。
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上)〉,《現代美術》,第67期,1996年。
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下)〉,《現代美術》,第69期,1996年。
梅丁衍,〈戰後初期台灣「新現實主義」美術之孕育及流產—以李石樵畫風為例〉,《現代美術》,第88期,2000年。
梅丁衍,〈由「光復初期」的美術現象環視二・二八風景〉,《歷史月刊》,第217期,2006年。
郭少宗,〈80年代現代美術史新頁:裝置空間的多元化面貌〉,《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8期,1985年。
郭少宗,〈八十年代台灣美術現象的橫剖與縱切〉,原刊載於《現代美術》第28期,後收錄於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陸蓉之,〈探詢台灣八〇年代藝術風格〉,《藝術家》,第176期,1990年。
許嘉猷,〈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第34期,第3卷,2004年。
陳佳宏,〈解嚴前後台獨運動之匯聚〉,《台灣文獻季刊》,第58卷,第4期,2007年。
張錦華,〈從公共領域理論及多元化報導觀點探討我國選舉新聞報導〉,《新聞學研究》, 第55集,1997 年。
陳樹升,〈魯迅.中國新興版畫.台灣四0年代左翼版畫(上)〉,《台灣美術》,第44期,1999年。
陳樹升,〈魯迅.中國新興版畫.台灣四零年代左翼版畫(下)〉,《台灣美術》,第46期,1999年。
陳樹升,〈典藏版畫作品現象描述〉,《從國美館典藏看台灣現代版畫的發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年。
陳瑞文,〈藝術表現裡的文化批判-從台灣當代的社會性藝術之現實意識論起〉,《現代美術學報》,第2期,1999年。
盛鎧,〈叛神之神:解嚴前後台灣美術中的中國神話之變相與解構〉,《台灣美術》,第111期,2018年。
傅月庵,〈三本書的回憶〉,《思想-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黃光男,〈美術館10年〉,《現代美術》,第51期,1993年。
黃英哲,〈黃榮燦與戰後台灣的魯迅傳播〉,《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
雄獅美術編輯社,〈是成立現代美術館的時候了〉,《雄獅美術》,第67期,1976年。
萬笠卿,〈普設「文化中心」推展國民精神建設〉,《台灣省政》,第2卷,第2期,1978年。
蔡石山〈一九二〇年代全球社會主義的興起與台灣的農民運動〉,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制《三代台灣人》,台北:遠足文化,2017年。
蔡其達,〈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第336 期,1989年。
賴明珠,〈八〇年代台灣藝術面貌一瞥-看「時代與創新」展創作群〉,《雄獅美術》,第214期,1988年。
賴明珠,〈風土之眼-藝術遠則與實踐〉,《風土之眼-呂鐵州、許深州膠彩畫紀念聯展》,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2015年。
賴明珠,〈自由脫逸-域內/外的發聲〉,《機制‧移行.內外—重建台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2019年。
濱田隼雄,〈木刻畫〉,《展》,第3號,仙台:明窗社,1982年。
謝里法,〈中國左翼美術在台灣〉,《台灣文藝》,第101期,1986年。
謝里法,〈台灣美術發展史上的國家認同意涵 ──以二十世紀東方媒材繪畫的命名為例 〉,《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 :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出版 : 翰蘆圖書總經銷, 2006年。
鎮時,〈文化中心的共同問題〉,《台灣月刊》,第41期,1986年。
關秀惠,〈宣稱見證二二八事件的木刻版畫:黃榮燦〈恐怖的檢查〉暨其木刻創作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第21期,2015年。
顏娟英,〈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反省與幻滅〉,收錄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頁79-92。
蘇新,〈也漫談台灣藝文壇〉,《台灣文化》,第2卷,第1期,1947 年。
(三)學位論文
余佳燕,《台灣三大現代美術館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夏亞拿,《暗潮洶湧的藝壇: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動盪與重整(1945-1954)》,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學位論文,2012年。
賴瑛瑛,《展覽反思與論述實踐:台北市立美術館歷任館長展覽方針與策略之研究1983-200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四)訪談錄
王拓,〈訪省議員張俊宏〉,《黨外的聲音》,台北:自刊,1978年。
〈留念與再發現(周子荐訪蕭勤對談錄)〉,《周瑛畫旅:山外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3年。
(五)報紙
王白淵,〈永遠に藝術なるもの----第一次省展を見て〉,《台灣新生報》,1946 年。
王嘉驥,〈藝術在政治左右──解嚴後的台灣藝術現象〉,《自立晚報》,1994年10月24 日19 版。
林惺嶽,〈台灣美術自主意識出頭天〉,《中國時報》,1993年11月18日。
陳知青,〈美展先睹記〉,《台灣新生報》,1946年10月22日。
(六)網路
廖新田,〈後解嚴:台灣藝術更自由、更自主、更自信?〉,《關鍵評論》,2017年,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1987dml/73035。
外文
Bourdieu , Pierre . The Rules of Art :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First published in France as Les Regles de I' art by Editions du Seuil ,1992.First published in the U.S.A. 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Bourdieu , Pierre .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Easton , David .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