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佳恬 Lee, Chia-Tien |
---|---|
論文名稱: |
我國TFT-LCD產業專利佈局之研究 The Patent Deployment of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胡茹萍
Hu, Ru-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6 |
中文關鍵詞: | TFT-LCD產業 、專利佈局 、專利分析 |
英文關鍵詞: |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patent deployment, patent analysi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6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社會對無形資產的重視提高,尤其對於智慧財產權方面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競爭力核心要素,如何利用專利佈局在競爭態勢中取得優勢,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議題。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產業為國家兩兆雙星計畫之重要產業之一,臺灣平面顯示器產值已於2006年10月底正式突破1兆894億元,成為繼半導體產業之後的第二個兆元級新興產業,但由於臺灣進入此產業較晚,故常被日本、韓國等競爭國家提出專利訴訟,導致我國需付鉅額的授權金或訴訟費用。
本論文主要目的是瞭解企業在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的專利佈局的要素、方法及策略,以我國前三大面板廠商為對象,藉由訪談A、B、C公司及運用專利分析方法探討此三家公司於美國及臺灣的專利之分析圖,加以討論,最後,針對我國TFT-LCD產業之專利佈局提出建議。
本研究結論分為以下三點:在專利要素方面,暸解到專利數量為公司內重要因素,且專利是高層相當重視策略。另外,在專利方法方面,公司內皆以跨部門的評定方式去判斷是否申請專利,且皆不使用時間佈局。最後,在專利策略方面,三家公司皆認同產業鏈共同佈局具有威力且應當執行,但目前尚有必須突破點,其突破點大致分為兩點:第一為不同組織間仍有其決策者,無法完全跨越組織去共同執行專利佈局。第二為專利訴訟時仍必須以公司對公司去面對判決,故即使共同有佈局,面對訴訟時仍然以單獨個體為主,母公司只能在背後支持。
本研究建議分為以下三點:1.確實運用TFT-LCD產業聯盟的力量2.建立企業與國家差異化策略3.產業鏈的專利共同佈局,我國若能結合國家與企業間的力量,確實提昇我國於TFT-LCD產業的專利數量與品質,便能漸漸地提升我國在專利佈局的不足之處,亦能減少被控訴的機會,提升我國TFT-LCD產業之價值。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ics era, our society increases attention to intangible assets, especially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IP has become enterprise's important key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how to stand on a vantage point in competition situation by patent deploy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essential issues.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industry belongs to one of the “two trillion and double stars” industry,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At the end of October 2006, it’s output value broke through NTD 1 trillion and 89.4 billion, and TFT-LCD industry become the second following industry of semiconductor which get to 1 trillion. However, our country enters TFT-LCD industry later than other countries, such competition countries as Japan and Korea. It led to our country need to pay huge charge in authorization or expenses in litig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our enterprise’s patent deployment, especially about important fators, process, and stragegy in TFT-LCD industry. This study applys the interview method and patent analysis to inguire situation toady and suggest strategy for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reaserch has three conclusions, as follow as below: first, numbers of patent is very important, and high level managers also focus on patent strategy. Second, these three companies used different people of department to decide whether claiming patent or not. Finally, they all thought that patent deployment with industry value chain must to do, but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wo points, first is barriers of frame from different organization and which company should face up to litigation.
This research also has three suggestions, as follow as below: first, using our TFT-LCD industry association as more as possible. Second, making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between companies or other competitive countries. Finally, if we could combine country and company’s power to make patents with industry value chain, it will create more powerful patents in the world.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經濟部工業局(2007)。2007上半年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現況。2007年7月19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display/eedisplay309.htm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泓翔(2003)。專利分析應用於專利策略選擇之探索性研究。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中壢市。
世界專利商標事務所(無日期)。知識經濟時代/您應該知道,申請專利的好處和佈局策略面面觀。2007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wpto.com.tw/news/news_3.php#top01
石岱勳(譯)(2006)。平面顯示器技術及未來趨勢2005分析篇(Flat panel display 2005)。臺北縣:龍璟。
吳季庭(2002)。資訊用顯示器技術發展藍圖。臺北市 : 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吳念祖(2006)。技術創業之專利管理策略。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Michael Quin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市: 桂冠。
李政賢(譯)(2006)。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台北市:五南。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Uwe Flick著。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Soziaforschung)。台北市:五南。
周延鵬(2006)。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台北市:工商財經數位。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揭開面板產業戰國時代。台北市:拓墣科技。
林義琛(2003)。TFT-LCD產業APS系統導入回顧。鼎新企業通電子報,42期。2004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dsc.com.tw/newspaper/42/42-2.htm
徐作聖、陳仁帥(2005)。產業分析。台北市:全華科技。
袁建中(2007)。科技管理。台北市:雙葉書廊。
袁建中、張建清、邱泰平(2004)。科技管理:觀念與案例。台北市:聯經。
財訊出版社(2005)。臺灣面板產業版圖。台北市:財訊。
張永強(2006)。專利管理模組化之研究與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立昕(1998)。智價經濟時代的智慧財產權管理-科技業產學研合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俊宏(2003)。臺灣光電產業之發展與競爭優勢。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家駿(2000)。專利管理高手。臺北市: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
陳達仁、李思宏(2005)。由專利指標看TFT-LCD中段製程技術之國家競爭力與研發特性。智慧財產權月刊,79,49-69。
陳賜賢(2007a)。臺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現況。2007年7月30日,取自: 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A07E608265F2F3BB4825732500316F40
陳賜賢(2007b)。日本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現況。2007年7月30日,取自: 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ADADD534F33EC8314825731E00351920
陳賜賢(2007c)。韓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現況。2007年7月30日,取自: 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31BA1383363DD6084825731E003521BB
賀華谷(1996)。企業對專利權如何經營管理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馮震宇(2003)。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台北:元照。
黃俊英、劉江彬(1998)。智慧財產的法律與管理。台北:華泰。
黃哲(2004)。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教育趨勢導報,第9期,頁1-3。
黃朝義(2000)。力鞏寶座的日本液晶產業。2007年7月10日,取自: http://www.pida.org.tw/optolink/optolink_pdf/89032603.pdf
黃朝義(2000)。韓國TFT LCD 產業分析。2007年7月19日,取自: http://www.pida.org.tw/optolink/optolink_pdf/89012502.pdf
黃靖萱(2007)。勝華買瀚宇彩晶 面板五虎走入歷史。天下雜誌,第378期。
楊國梁(2005)。知識經濟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經濟部工業局(2008)。2007年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成就。2008年2月1日取自:http://www.moeaidb.gov.tw/external/ctlr?PRO=news.NewsView&id=4536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6)。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與管理。中小企業服務報導,5月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2)。企業之專利管理。台北市:經濟部中央標準局。
葉明祥(2007)。專利創新的管理方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會計與管理決策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葉玟妤(2005)。智慧的財產?-瞭解智慧財產權。台北市:元照。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周天(2000)。科技管理vs.法律策略。臺北市: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
廖文璋(2001)。智慧財產權管理策略研究--以模具業及其關連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廖和信(2003)。專利,就是科技競爭力。台北市:天下遠見。
廖顯奎(2005)。我國影像顯示產業之專利佈局、困境及其因應對策。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趙中興(譯)(2004)。岩井善弘、越石健司著。平面顯示器的關鍵元件、材料技術(ディスプレイ部品. 材料最前線)。臺北市:全華。
劉江彬、黃俊英(2004)。智慧財產管理總論。台北市:政大科技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劉尚志、陳家麟(2001年9月)。全球知識競爭時代之專利發展策略。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005001版。
劉承愚(2002)。電子商務時代智慧財產權之管理。2007年1月10日,取自: http://www.is-law.com/OurDocuments/IP0002BE.pdf
劉信宏(2007)。全球TFT-LCD產業發展及搬運機器人市場分析。2007年7月14日,取自: 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942B94FF14A213D5482573150010A031
劉博文(1999)。智慧財產權資產管理。智慧財產權月刊, 8月號。
鄭紹君(2007)。光電(TFT-LCD)產業概況與市場分析。台中市: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鄧宜菁(2003)。高科技公司法務與研發部門之互動行為與協調模式-以臺灣IC設計公司之智慧產權管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魯明德(2006)。解析專利資訊。台北市:全華。
蕭智宸(2003)。科技產業專利管理之資訊系統發展策略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賴佳宏(2003)。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產業之技術發展趨勢研究—以專利分析與生命週期觀點。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戴子峻(2004)。組織專利管理制度對專利產出之影響─ 以知識創造觀點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謝佳雯(2007)。平面顯示器 年產值1.4兆。2007年7月15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714/2/haeq.html
鍾俊元(2007,6月13日)。中、韓由政府主導,臺灣平面顯示器業陷苦戰。經濟日報,E14版。
藤堂安人(2006)。為什麼日本功能材料廠商的國際競爭力高?(上)。2007年7月10日,取自: http://china5.nikkeibp.co.jp/china/news/news/200606/mech200606060120.html
鐘俐娟(2007)。我國TFT-LCD材料市場現況與展望。2007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EAA57D8EE478C6624825730F002601DA
Amber(2006a)。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一)。2007年7月8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32.htm
Amber(2006b)。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二)。2007年7月8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33.htm
David (2005)。LCD-TV專利經營困境與挑戰。2007年8月8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058.htm
二、英文部分
Ashton, W. Bradford,Sen,& Rajat K.,(1988). Using Patent Information in Technology Business Planning.Rea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31(6),42-46.
Barney, J. B. (1997). Gaining &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63.
Benbasat, I., D. K. Goldstein, & M. Mead (1987).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11(3), 369-386.
Devlin G. and M. Bleackley (1988). Strategic Alliances: Guidelines for Success, Long Range Planning, 21(5), 18-23.
Grupp, G. and Schmoch U. (1999). Patent statistic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Policy, 28, 377-396.
Hall B.H., Griliches Z. & Hausman J.A. (1986). Patent And R&D Is There A Lag?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7, 265-283.
Holger Ernst (2003). Patent information for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25,233-242.
Jakki Mohr, Sanjit Sengupta, and Stanley Slater (2005). Markerting of High-Technology Products and Innovations. Pears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econd edition).
Marinova, D., & McAleer, M. (2003). Nanotechnology strength indicators: International rankings based on us patents. Nanotechnology, 14 (1), R1-R7.
Mogee, M. E. and Kolar, R. G. (1994). International patent analysis as a tool for corporate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planning.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6(4), 485-504.
Porter, M.E. and R. Fuller (1986).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Shanklin, W. L., & Ryans, Jr. (1984). Marketing High Technology. Strategy Management Jounal, 3, 35-52.
Sherman, B. (1982). Successful Marketing Strategy for High Tech Firms. Jounal of Retailing, 58, 25-43.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Ziedonis, R.H.(2000). Patent protection and firm strategy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lter A. Haas School of Bi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