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淑芬 XIE,SHU-FEN |
---|---|
論文名稱: |
人際問題解決之認知歷程、攻擊信念與攻擊行為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秉華
Chen, Ping-Wh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畢業學年度: | 7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人際問題 、認知歷程 、攻擊信念 、攻擊行為 、國中男生 、社會線索 、意圖歸因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以深入訪談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目的為:( 一) 探討引起國中男生使用攻擊
行為之情境及反應型式,( 二) 探討國中高、低攻擊男生解決人際問題解決之認知歷
程。此認知歷程包括社會線索的使用、提出需要的社會線索、解釋歷程、反應搜索、
反應決定與行動,( 三) 探討國中男生之攻擊信念及對攻擊行為的歸因與結果預期。
本研究對象為台北市三所國中二、三年級男生,晤談得有效樣本共60人。研究結果為
:
一、引起攻擊行為之情境及反應型式
當受試者感受到受威協的情境或處於生氣情緒狀態下兩組反應型式有差異,高攻擊組
常使用攻擊行為;而低攻擊組則較以採避免衝突最多。
二、人際問題解決之認知歷程
( 一) 登錄社會盄索、訊息的搜尋
1.社會線索使用:兩組皆有線索應用不足的現象。
2.提出需要的線索:兩組提出需要的社會線索有差異。
( 二) 解釋歷程
1.意圖歸因:高攻擊組在暖昧情境下有敵意歸因偏差的現象。
2.高、低攻擊組意圖歸因與使用攻擊行為之關係:高攻擊組不論做任何歸因,大多數
都會採取攻擊行為。
3.目標的設定:高、低攻擊兩組之目標設定有差異,只有高攻擊做不合宜的目標。
( 三) 反應搜尋歷程
高、低攻擊組在變異性、有效性、攻擊性及反應型式有差異。
( 四) 反應決定歷程
最有效、第二有效的解決方法:高攻擊組在兩種情境下選擇皆以攻擊行為最多,低攻
擊組則以避免衝突、勸阻、溝通最多。
( 五) 實際行動
高攻擊組實際上會採攻擊行為者的比率非常高。
三、攻擊信念
( 一) 高、低攻擊組之攻擊信念有差異。
( 二) 高攻擊組預期攻擊行為會受到成人處罰、遭受報復與同伴排斥等負向結果,可
以獲得的正向結果有自我及具體酬賞。
#50008955.abs
#50008955.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