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永和的韓國街,為一條因韓國華僑(簡稱韓華)聚集而形成具有異國風味的街道,韓華們以成衣批發為多。本研究藉由族群經濟與族群網絡觀點,以兩者的運作與其所型塑的地景變化來了解韓華回台後的調適歷程。由地景的變化可將調適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回台初之摸索期,韓國街成型之調整與適應期,以及韓國街轉變的融入期。
先由「推拉理論」和「網絡理論」來了解韓華遷台的時空歷程與韓華的特質。韓國的排外政策與社會風氣所形成的「推力」,我方政府僑教的實施與對華僑的禮遇等措施所形成的「拉力」,以及網絡之牽引,使得1970年代以後陸續有韓華回台就學與定居。韓華多為山東省籍人士,在口音、性格與生活習慣上,具有韓國或山東地方之色彩,與台灣本地住民略有差異,而有調適之需要,但其對中華民國在台灣已有一定的認同,且多為具有一定積蓄之移民,有助於調適的進行。
接著本研究依韓華回台最初的目的,劃分為兩種屬性,一為就學,一為直接定居。回台初之摸索時期(約1970~1980年代初),兩者相比較,來台就學的韓華,在求學期間,較有機會拓展在台灣的人脈關係,以致可運用之社會資源較多,在職業的選擇與分布上也較廣,而直接來台定居的韓華,立即面臨謀生與居住的問題,在沒有台灣的人脈之下,使其在台擁有的社會資源較少,故多依附族群網絡的協助,然由於多攜帶資本而來,故在創業資金上對族群的依賴較低。直接定居的韓華們在回台初期利基的支持下(台灣法令使華僑較易進出台灣、台灣民眾喜愛使用舶來品),多從事著跑單幫的買賣,或經營著接受跑單幫物品的韓國商品店,亦多從事老本行之餐飲業。
韓華回台後之初期調適,雖不致封閉,但也非如想像中的容易與順利,韓華們在人際關係上仍較為侷限,職業上的發展亦不如預期,再加上1987年左右,韓國成衣批發成為韓華的利基,因而促使了韓華調整其規劃,多數韓華們透過親朋好友的網絡牽引,聚集於永和韓國街(中興街),轉以從事韓國成衣批發為主。此時期的韓華們,不僅在生活、資金與技術的交流上有得自在台韓華的網絡資源,在韓國成衣包裝上,更依賴在韓華僑的協助。永和韓國街的韓華們,在此階段的調適歷程中,不僅在經濟活動上有了更佳的發展,也拓展了在台的社會資源而逐漸適應,且造就「韓國街」的地景,也將韓國成衣大量地帶入台灣,使韓國成衣在1980年代末期以後普遍流通於台灣的成衣消費市場之中。
1990年代末,由韓華族群網絡經濟的運作,可知韓華們隨著在台時間的增長與適應,已逐步融入於台灣社會。90年代末,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韓國量販成衣的競爭力逐年降低,轉由新興的中國大陸所取代,使得韓華原有得之於族群網絡上的協助,降低了營生上的助益;至中國大陸批貨,則無韓國一般具有制度性,因而更突顯台灣本地人網絡之優勢性,與韓華網絡之侷限性;再加上台灣從事成衣批發業的業者增加,競爭更為激烈,因而使得韓華的經濟活動再轉變。雖然第一代韓華之「韓國」色彩依然濃厚,但二、三代在口音、習慣與網絡關係上,已與台灣本地人之差異不大,顯示韓華二、三代的在地化,有的接手韓國成衣批發之意願不高,有的則同樣前往中國批貨,影醒所及的是,韓國街之韓華比例已不到五成,且「韓國」街色彩已不再濃厚。
由韓華族群網絡經濟的運作與韓國街轉變,可知韓華之調適阻力不大,與其他如外勞、外籍新娘、海外華人等國際遷移者不同,其原因在於韓華在韓國強烈之排外與僑教實施的影響下,使得韓華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且與台灣本地人有可溝通之語言,而似在台之外省人而非外國人,再加上韓華為有一定資本之移民,使韓華們的經濟與網絡體系並非為了滿足自我族群所需的封閉系統,因此不會使韓華侷限於我族群之中,而是有助韓華們逐步融入台灣的生活。
1.外文部分
‧Anderson, K.(1988):Cultural hegemony and the race-definition process in Chinatow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 6, p.127-149.
‧Bonacich, E. and Modell, J.(1980): 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urdieu, P.(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ughlan, J.E.(1989):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Australia’s Three Indochinese-born Communities: 1976-1986, Australia-Asia Papers, 44, Griffith University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ustralian-Asian Relations, March.
‧Feige, E.(1990): How big is the irregular economy?, Challenge, 22, p.5-13.
‧Freeman, M.(1983): The Labor Market for Immigrants in New York, New York Affairs 7(4): 94-111.
‧Grigg, D.B.(1977): E.G. Ravenstein and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 p.41-54.
‧Gordon(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ebert, D.(1990): Discontinu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flexible production: Garment production in Toronto, 1901-1930, Economic Geography, 66, p.229-253.
‧Hyland, G.A.(1975): Social Interaction and Urban Opportunity: the Appalachian Immigrant in the Cincinnati Central City, Readings in social geography, by Emrys Jone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250-263。
‧Kuznets, S.(1964): Introduction: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Mi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United States, 1870-1950 Vol. 3, by Eldridge, H. T. & Thomas, D. S., Philadelphia: America Philosophical Society.
‧Lee, E.S.(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January(3), p.47-57.
‧Mabogunje, A.L.(1970) : Systems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Geographical Analysis, January(2), p.1-17.
‧Massey, Arango, Hugo, Kouaouci, Pellegrino and Taylor(1993):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3), p.431-751.
‧Massey, Arango, Hugo, Kouaouci, Pellegrino and Taylor(1994):An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ory:the North American Cas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4), p.699-752.
‧McDermott, M. And Young, S.(1989) : South Korea’s Industry-New Direction in World Market, New York, p.2.
‧Mitchell, K.(2000) :Networks of Ethnicity,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Edited by Eric Sheppard and Trevor J. Barnes, USA:Blackwell, p.392-407.
‧McDermott, M. and Young, S.(1989):South Korea’s Industry, New Direction in World Market, New York。
‧Ogden, P.(2000):migration,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R.J. Johnston et al., USA: Blackwell, p.504-506.
‧Petersen, W(1958):A General Typology of Migr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 no.3, p.256-266.
‧Price, C.(1969):The study of assimilation, Migration, Edited by Jackson ,J. 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81-237。
‧Piore M. J.(1979):Birds of Passag : Migrant Labor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rtes, A.(1994): The informal economy,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by Smelser, N.J. and Swedburg, R.(e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426-449.
‧Portes, A.(1995): 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A conceptual overview,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by Portes, A.(ed.),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1-41.
‧Rappaport, R.(1979): Ecology, meaning and religion, Richmond: North Atlantic Books.
‧Sauvy, A.(1969): 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immigrants, in Sauvy (ed)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p.460-466.
‧Sassen, S.(1989): New York City’s informal economy, The informal Economy: Studies in Advanc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by Portes, A., Castells M. and Benton, L.A.(ed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57-72.
‧Shannon and Shannon (1973): Minority Migrants in the Urban Community: Mexican-American and Negro Adjustmen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Skeldon, R.(1997): Migrants on a global stage: the Chinese, In Pacific Rim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Era , Rimmer,P.J.(ed.) Australia: Allen & Unwin, p.222-239。
‧Stouffer, S.A.(1940):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p.845-867。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R.J. Johnston et al., Blackwell:USA.
‧Todaro, M. P.(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American Review, 59, p.138-148.
‧Todaro, M. P.(1976):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Van Hear, N.(1998): New diasporas: the mass exodus, dispersal and regrouping of migrant communiti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Watt, M.(2000): adaptation,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R.J. Johnston et al., USA:Blackwell, p.6.
‧Williamson, O.(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 New York: Free Press.
‧Wolpert, J.(1972): Behavioural Aspects of tthe Decision to Migrate,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15.
‧Zhou, Y(1998): Beyond ethnic enclave: Loc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producer services firms in Los Angeles. Economic Geography, 74, p.228-251.
‧Zipf, G.K.(1949):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New York: Hafner。
2.報紙部分
‧中央日報,1954.1.23
‧中央日報,1997.8.8,20版
‧中國時報,1953.11.09,2版
‧民生報,2000.8..21,C2版
‧民生報,1988.8.15,17版
‧星報,2000.1.1,8版
‧經濟日報,1989.12.1,17版
‧聯合報,1969 2.1,2版
‧聯合報,1975.2.21,3版
‧聯合報,1976.1.28,5版
‧聯合報,1978.7.11,2版
‧聯合報,1981.1.19,3版
‧聯合報,1986.3.4,3版
‧聯合報,1988.1.11,22版
‧聯合報,2000.1.21,19版
‧聯合報,2000.9.22,19版,中部生活圈
‧聯合報,2002.10.24,19版,桃竹苗生活圈
‧聯合報,2001.11.24,19版
3.中文部分
‧王梅影(1984):在台灣的韓僑—國際移民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1979):影響農村勞動力遷移之因素分析,思與言,16:5,p.60-79。
‧方慧(1996):臺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調適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1):台北市西門市場更新改建(第二次期中報告書)。
‧台北市溫嶺同鄉會‧永和大陳義胞新村合編(1969):大陳義胞來台溫嶺同鄉會成立十四周年紀念特刊,台北市:編者。
‧台灣經濟研究院(1990):國內紡織業上、中、下游產銷體系之研究,台北市:編者。
‧申柱植(1989):中韓兩國織布工業產銷結構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美玉(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朱慧玲(1997),東北亞華僑社會的現況及其未來,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701,p.51-61。
‧李效再、朴銀瓊著,叢成義譯(1984.12):旅韓華僑及其流動之研究,韓國學報,第四期,p.79-121。
‧李廣均(1996.05):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三期,p.367-389。
‧李盈慧(1997.03):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的華僑教育政策,暨大學報,第一卷第一期,p.165-194。
‧李納德(2000):澳洲台商經濟探討—以布里斯本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花(2002):高中僑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芬(1986):僑生社團之研究---「馬來西亞同學會」個案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豪哲(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學明主編(1986):永和市志,台北縣:永和市公所編纂委員會。
‧阮金蓮(2002.01):韓國紡織業政策,絲織園地,39期,p.60-67。
‧沈在薰(1998):朝鮮半島,收錄於海外華人百科全書,潘翎主編,香港:三聯書店,p.1-3。
‧林義男譯(1987):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秋山(1968):中、韓兩國學術文化及留學生交流問題之探討,韓國研究,第八期,台北市留韓同學聯誼會,p.12-15。
‧柯志明(1992):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五以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約翰‧魏克斯著,徐肇慶譯(1990),人口學─觀念與研究課題導論,台北:桂冠。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金印(1979):中永和地區商業之空間結構,台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洪瑞璘譯;L eslie Davis Burns, Nancy O. Bryant原著(2000):服飾事業經營,臺北市:商鼎文化。
‧姜蘭虹、趙建雄、徐榮崇(1998.7):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4,p.59-84。
‧秦裕光(1983):旅韓六十年見聞錄,台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
‧徐榮崇(2002):澳洲台灣移民居住地的選擇與決策過程─以雪梨、布里斯本及墨爾本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陸緋雲(2001):同鄉關係網絡與中國大陸的民工潮,收錄於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台北:生智,p.181~192。
‧張玉法(2000.09):1949年來台的山東人,歷史月刊,152期,p.115-121。
‧張永恒(1975):大韓民國的現代化,台北市:臺灣商務。
‧張維安(2001):台灣客家族群的經濟活動,收錄於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台北:生智,p.169-179。
‧張漢璧(2000):桃、竹、苗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經濟生活間的關係,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台灣省文獻會編,2000,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p.88-121。
‧張曉春(1970.01):台北縣永和鎮都市化之研究(上),思與言7:5,P22-34。
‧張曉春(1974.03):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上),思與言,11:6,p.1-21。
‧張曉春(1974.03):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下),思與言,12:1,p.27-37。
‧盛清沂編(1965):永和鎮志,台北縣:永和鎮公所編纂委員會。
‧盛清沂編(1973):重修永和鎮志,台北縣:永和鎮公所編纂委員會。
‧郭妙瑛(1968):永和中和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台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58):華僑志:韓國,台北市: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華僑經濟年鑑,1996年版,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p.322-323。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探就:以印尼與越南為例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源在(1991):臺北都會區外環都市人口遷移的決策與適應﹣﹣以新莊市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2,169-207。
‧陳清福(1999):我國入出境管理法制化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康(1988):大韓民國與華僑狀況,台北:正中書局。
‧陳國章、陳憲明(1983):台北市書店的區位與消費者購買行為,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九期,p.1-19。
‧項飆(1996):傳統與新社會空間的生成:一個中國流動人口聚居區的歷史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六期,p.
‧項飊(1998):社區為何─對北京流動人口聚居區的研究,社會學研究,1998年6期,p.54~62。
‧經濟部商業司(2000):服飾業經營管理實務,台北市:經濟部。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廖盈琪(1999):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
‧殷章甫譯(1978.04):韓國引進加值稅而招致的問題,臺灣經濟金融月刊,14:4,p.52-54。
‧崔志鷹(1993):韓國華僑的歷史與現狀,〈史林〉30,1993年2期,p.77-83、95。
‧董玉梅、宋嗣樞(1994):台灣成衣內銷市場需求面分析,紡織中心期刊,第四卷第五期,p.378-379。
‧黃素卿(1987):臺北市已婚婦女成衣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嬿芬(1999):跨國資本與族群關係:印尼台商的研究,台商跨國發展研討會,台大社會系。
‧曾嬿芬(2001):族群與經濟,收錄於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台北:生智,p.157-167。
‧楊宗惠(1996):小鎮人口空間移動研究—桃園縣大溪鎮為例,地理學研究叢書第25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楊秀玲主編 (1985):中華民國紡織工業年鑑1985年版,台北市:台灣經濟研究院。
‧楊秀玲主編 (2001):中華民國紡織工業年鑑2001年版,台北市:台灣經濟研究院。
‧詹炳發(1974):臺灣地區消費者對外國產品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炯民(1988):都市地區高山族移入者集居現象與適應情形之研究─台北縣兩社區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明(2002.03):由兩岸三地的經濟交流觀察未來香港中介角色的發展,港澳季報,94期。
‧潘瑾怡(2001):西門文化空間轉化、國家與社會,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僑生輔導委員會(1970),僑生指導手冊,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翟振孝(1996):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冠群(1956),韓國華僑經濟,台北市:海外。
‧趙建民(2001.02):齊魯飲食風俗對山東人群體性格的影響,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7:1,p.4-9。
‧鍾基年(1993):族群特質與職業生涯-外省籍族群從事軍公教行業原因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韓民國海外公報館編(1975):韓國簡介,漢城:編者。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收錄於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p.195-221。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網站部分
‧于心華(1999.0917):韓國華僑教育的現況與展望(http://www.seoulchinatown.com/china_jt/seminar_hwakyo_contents1_7.htm)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韓國地區僑情簡介(http://www.ocac.net/newocac/point/point-5/point-5_12.htm)
‧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
‧中華民國招商網(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
‧入出國及移民法(http://www.thpb.gov.tw/thpb/immirration.htm)
‧李竹清(年份不詳):從全球化看海外華人經濟,中國網(http://202.130.245.40/ch-jingji/jinji1/29.htm)
‧林祖得、樂以媛(2001):我國流通業電子化現況與展望-成衣服飾業(http://www.find.org.tw/)
‧林怡芬:打扮好咱們 window shopping,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r/21/life/family-1.htm)
‧周濟、彭素玲(1996):1996年台灣經濟與未來展望(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322.htm)
‧商時新聞網(http://www.b-times.com.tw/94b.htm)
‧張希哲(2001):我推動逢甲校友組織校友會往事述要(下),逢甲人月刊,103期,(http://www.fcu.edu.tw/then/alwww/html/103fm/103fm51.htm)。
‧紡織拓展會TTF NET(http://ttf.textiles.org.tw)
‧韓國華僑經濟人協會(http://www.kcba.net)
‧聯合知識庫-520一年大事紀(http://udn.com/SPECIAL_ISSUE/520/ep2.htm)
5.未出版報告
‧中華民國紡織拓展協會(2002):台灣、大陸及韓國三大競爭國紡織業競爭趨勢與策略分析,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