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帆
Chen Yi-Fan
論文名稱: 游泳運動績優生就讀體育/非體育科系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The case study of adaptation of elite student swimmers in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游泳運動績優生學校適應學業適應人際關係國家訓練中心
英文關鍵詞: elite student swimmer, school adaptation, academic adapt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ational Sport Training Cent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9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針對就讀體育/非體育科系之績優游泳運動員男、女各一名(共四名),經半結構式訪談得知其成長經歷及進入大學後之學校適應情形。研究發現:一、即便運動表現再優異也需提早為就業做準備,四位運動員在選擇就讀校系時,皆優先考慮將來就業能力,其次為個人興趣;二、專長訓練方面則因個人興趣與生涯規劃而選擇持續或退出運動競賽;三、學業適應部份,就讀體育系之游泳保送生在術科修習上出現適應不良,非體育科系之運動員皆出現學業適應不良情形,通常採自我努力或求助於同儕解決之;四、運動員人際交往受限於訓練、比賽與個人特質,導致與同儕間之人際關係不甚親密,加上游泳選手逐年流失,易使研究對象產生孤獨感;五、各運動項目間應能有相輔相成之功效,然而許多游泳運動員於培訓期間不被允許從事其它運動項目,以致游泳以外之運動表現低落;六、運動員的本質相當聰穎,若能加以琢磨,很多困難是可以靠努力來克服。

    This study was a case study of one male and one female elite swimmer who studied in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total of four cases). Their background and adapting condition after entering university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preparation for obtaining employments in advance was demanded no matter how good the sport performance is. Four athletes all put their prior considerations at the ability of employment rather than personal interests when selecting the department of study;
    2. As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s, the participation of sports competition might be continued or withdrawn due to personal interests and career plan;
    3. University entrance recommended student swimmers showed ill-adaptation on skill trainings while athletes in department of non-physical education were academically ill-adapted. The solutions were commonly self-endeavoring or asking for the assistance of peers;
    4.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athletes were limited by trainings, competitions, and personalities and result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peers.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swimmers have been decreasing through years which cause the sense of isol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5. Each sport activity should have the efficacy of complement on each other however swimmers were not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other sport activities during the trainings therefore their sports performances other than swimming were poor;
    6. Athletes were smart, and with deliberations, there were many difficulties could be conquered by striving;

    第壹章 緒論 3 第一節 問題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影響運動員抉擇之內在心理因素及理論 10 第二節 我國運動員培訓與升學輔導 17 第三節 運動績優生之生涯規劃 22 第四節 運動績優生學校適應之探討 25 第五節 本章總結 4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角色 46 第四節 研究信效度 52 第五節 資料蒐集方法 53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6 第肆章 他/她們走的路 58 第一節 佑昕之成長記錄 58 第二節 朵朵之成長記錄 72 第三節 阿尹之成長記錄 85 第四節 小瀞之成長記錄 101 第伍章 對四位游泳運動員的分析與理解 120 第一節 他/她們選擇就讀科系之原因 120 第二節 游泳績優運動員選擇繼續或退出訓練之原因 127 第三節 游泳績優運動員保送大學後之學校適應 134 第四節 研究者經驗反思 141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2 附錄一:研究參與同意書 163 附錄二:訪談大綱(一) 164 附錄三:訪談大綱(二) 166

    一、中文部分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1版)。臺北:五南。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行向。臺北:五南。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運動員選、訓、賽之策略訂定(初稿)。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2006)。認識國訓-中心沿革。2010年1月26日引自http://www.nstc.org.tw/
    何全進、杜登明(2001)。運動績優保送生的回顧與展望—以中興大學籃球運動績優生為例—。大專體育,55,72-76。
    余傳韜(1984)。建立完整之運動員培訓制度。國民體育季刊,13(4),16-20。
    吳長展(2005)。中國優秀運動員獎勵制度之探討。大專體育,78,1-5。
    吳海助(2002)。師院體育系學生如何充實現在、準備未來。大專體育,61,17-21。
    吳海助(2003)。優秀游泳選手的成長歷程—以台中師院黃嘉君的個案分析。中華體育,17(1),110-118。
    吳國銑、魏士欽(2007)。推展海洋運動面臨之課題與可行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54,15-21。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運動選手與非運動選手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萬福(1982)。日本儲訓優秀運動選手之措施。國民體育季刊,11(1),41-43。
    呂碧琴(1990)。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建興(2007)。落實運動選手培訓體制,重視績優選手生涯照顧—策略思維觀點。高峰論壇:臺灣體育運動10年之回顧與前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慶生(199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
    周文欽(1995):三因素之適應模式:適應問題、因應方式、適應情況。空大生活科學學報,1,25-44。
    季力康(2000)。應重視對大學學生運動員之輔導工作。大專體育,47,3-4。
    林世斌(1997)。我國競技運動發展戰略與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6(3),50-66。
    林以君(2009,12月28日)。光打球不念書,棒球從根爛。聯合報,A5。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林國棟(1984)。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4-49。
    林清江(1983)。家庭生活與社會適應—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市:五南。
    邱金松(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紀政(1984)。論運動員之學業及就業。國民體育季刊,13(2),45-46。
    胡業成(2005)。花東地區高中職運動績優生學校生活困擾與適應情形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徐壯法 (2003)。國訓中心辦理大學優秀運動選手課業輔導之研究—兼論其適法性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三福(1994)。自我效能與歸因的關係。中華體育,8(1),62-67。
    高俊雄(2000)。競技運動選訓賽制度與奧運會摘金。大專體育,50,20-22。
    高啟倫、許安東(2004)。競技游泳選才:以臺北縣秀朗國民小學為例。大專體育,75,84-88。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臺北市:心理。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An Interactive Approach. Joseph A. Maxwell.
    張永進(2003)。如何為大專院校體育保送生規劃一個整合式支持服務計畫。大專體育,66,111-116。
    張宏亮(1995a)。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下)。國民體育季刊, 24(3),156-164。
    張宏亮(1995b)。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上)。國民體育季刊,24(2),77-84。
    張宏亮(1995c)。運動績優保送生學習困擾及求助對象現況調查。大專體育,28,91-95。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鼎乾、陳忠誠(2003)。漫談運動教練對學生運動員課業的學習疑慮輔導。大專體育,68,51-53。
    教育部(1997)。教育部「社會變遷與體育革新」座談會—優秀運動員的培訓。國民體育季刊,26(3),49-73。
    教育部(2009)。教育部回應報載「將游泳能力納入申請加甄選入學加分條件」說明。教育及健康教育資訊網。 2009/11/04 18:17:09
    梁玉秋、陳保生(2008)。探討運動選手面對壓力因應之道。大專體育,86,101-105。
    莊翠玉 (1996)。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許凌岑(2006)。優秀運動員運動復出歷程之研究-一種情境兩樣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健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的角色衝突。中華體育,12(2),10-13。
    許義雄(1993)。1993海峽兩岸學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郭美華(2007)。阻礙國小學童參與運動代表隊之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又琪(2009)。運動績優保送大學非體育科系女性排球選手學校適應與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啟發(2006)。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詩欣(2005)。奧運金牌之路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4(4),64-67。
    陳榮華(1987)。大學生心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薇婷(2000)。談大專體育教育的盲點與學生運動員的困境。大專體育,50,16-19。
    傅俊騰(1999)。影響專甲組游泳選手訓練因素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譯箴、邱宗志(2006)。預防身心過度訓練。大專體育,86,168-175。
    彭譯箴、鄧碧珍(2007)。運動教練與選手身心倦怠之探討。大專體育,92,87-93。
    曾逸誠(2006)。大學體保生其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程瑞福、林玫君、張川鈴(2008)。各國游泳設施及課程比較分析。教育部。
    馮麗花(2003)。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馮麗花、李淑珍(2004)。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74,171-178。
    黃中興(1999)。臺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代表隊運動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雄、簡茂發(199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彥鈞(1996)。師範院校運動績優保送生的生活適應現況初探。臺灣體育,86,14-16。
    黃郁琦(1993)。從時間管理談學生運動員的訓練及學業。國民體育季刊,22(4),79-84。
    黃楗翔(2003)。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情形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明雄(1985)。我國運動績優學生升學輔導實施狀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12,245-267。
    葉憲清(1997)。優秀運動選手之獎勵與就業輔導。國民體育季刊,26(3),69-73。
    詹清泉(1984)。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1-43。
    雷寅雄(1994)。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國民體育季刊,23(3),193-195。
    廖逢錦(197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保送生」與 「非保送生」在學期間學科及術科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3,124-147。
    廖貴峰(1998)。升學輔導辦法應可修得更好。大專體育,40,24-25。
    廖貴峰(1999)。師院體育系畢業生之生路。大專體育,42,25。
    劉立宇(2000)。過度訓練。運動生理週訊。資料引自http://www.epsport.idv.tw
    樊正治(1984)。有感於運動員生活、學業與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25-30。
    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概念架構及其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蔣憶德、邱宗志(1999)。淺談競技運動中的「自我設限」。大專體育,88,116-121。
    蕭玉琴、呂宛蓁(2004)。運動教練及選手倦怠之成因與預防之道。大專體育,75,148-153。
    謝佳男(2000)。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卓君譯(2003)。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臺北市:麗文文化。Jack R. Fraenkel.
    鍾志強(1999)。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的關係。國民體育季刊,28(4),47-55。
    羅惠筠、陳秀珍譯(1994)。現代心理學:生活適應與人生成長。臺北市:美亞。

    二、英文部分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aillie, P. H., & Danish, S. J. (1992). Understand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of athlete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6, 77-98.
    Bandura, A. (1977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ob Bowman,& Michael J.Stott(2003). American Flyer. Swimming Technique,39(4),8-12.
    Brady Bingham(1996). Improving With Age. Swimming World And Junior Swimmer,37(4),20-22.
    Bromwell, P. & Gensler H. (1997). The Student Athlete’s Handbook. NY: John Wiley & Sons.
    Bruno, F. J. (1977). Human adjustment and personal growth: Seven pathway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alhoun, J. F., and Acocella, J. R.(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New York:Random House.
    ED Odeven(2003). Standing Tall.Swimming Technique,40(2),8-13.
    Felissa K. Lee, Guest Editor(1998). A Thematic Issue on Expanding Career Service Impa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Innovation, Outreach,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ou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5(2),123-134.
    Hollander, E. P. (1967).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rn,T.S., Glenn,S.D., & Wentzell,A. B.(1993). Sources of information underlying personal ability judgements in high school athlete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5, 263-274.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 Co.
    Kellmann, M.(1990). Assessment of overtraining. Abstracts of the 14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2-26.
    Kentta G., Hassmen, P., & Raglin, J. S. (2001). Training practices and overtraining syndrome in Swedish age-group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al of Sports Medicine, 22(6),460-465.
    Lazarus, R. S. (1969).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ness (2nd ed.),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Lazarus, R. S.(1990). Theory-based stress measurement. Psychological Inqui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er Commentary and Review. 1. 3-13.
    Maslow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organ, W. p.,Brown, D. R.,Raglin, J. S.,O’Connor, P. J. & Ellickson,K.A.(1987).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of overtraining and stale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1(3), 107-114.
    Norbert Agh(2005). Coming Of Age. Swimming World And Junior wimmer,46(2),16-18.
    Norman E. Wallen(2003)。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McGraw-Hill.
    Raedeke, T. D.(1997). Is athlete burnout more than just stress? A sport commit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396-471.
    Riemer, B. A. Beal, B., & Schroeder, P.(2000). The influences of peer and university culture on female student-athletes' perceptions of career termin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Jurnal of Sport Behavior,23(4),364-378.
    Scott B. Martin, Craig A. Wrisberg,Patricia A. Beitel,and John Lounsbury(1997). The Sport Psychologist,11(2),201-218.
    Smith, R. E.(1980). A cognitive-affective approach to stress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athletes. In C. Nadeau, W .Halliwell, K., Newell, & G. Roberts(Eds.), Psychology of motor behavior and sport-1979.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mith, R. E.(1986). Twoard a con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e burnout. Journal of Psychology, 8, 36-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