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詩瑜
Lin Shih-yu
論文名稱: 都市郊山空間的轉變與意涵—以台北市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為例
The Change and Meaning in the Urban Edge-Hills Space:A Case Study of Chih Shan Ye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ark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芝山岩空間空間生產名山里都市郊山
英文關鍵詞: Chih Shan Yen, Spac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ingShan Li, The Urban's Edge-Hill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6下載:10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透過都市郊山空間的轉變,來闡述都市空間生產所呈現的空間性是歷史性與社會性交織的結果。主要藉由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來分析芝山岩自清代以來,歷經日治殖民統治,光復後國民政府遷台迄今景觀的疊置、空間的改造。不同時期的空間性展現是一連串動態過程的影響結果;相對地,空間記錄了不同時間、不同社會結構互動下所建構出的特色與風貌。空間的生產涉入了歷史的創造、以及社會關係或社會的組成。
    清代時的芝山岩呈顯的「拓墾空間」至後期的「文教空間」,是清代歷史發展脈絡下的空間特色,而空間的表象乃地方菁英,地方菁英影響著空間實踐,表現了前現代社會的庶民的生活受到地方菁英的指揮之社會關係運作型態。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的國家力量進入,芝山岩雖成立第一所現代教育之學校,但此後的空間呈現濃厚的「殖民空間」特色。地方菁英們被收編入正式的地方行政組織內,國家奪取了對空間規劃支配的力量。光復後的芝山岩,空間仍然受到國家力量的支配,空間的實踐因空間表象的為與不為而有不同的呈顯。因此拔去殖民者所賦加的空間,因應保衛中樞的「軍事空間」出現;但外省軍民及城鄉移民陸續在芝山岩及其附近形成大量違建,直至民國69~70年,才予以搬遷拆除,違建戶所遺之房屋基座與「雨農化」之地名,仍然在空間實踐上可見。面積不大的芝山岩長久以來,就這樣不斷地被地方菁英、國家賦予新的空間實踐與意涵。
    解嚴後的芝山岩的空間演變,在國家權力的下放,環境保育、古蹟保存風潮帶領下,市民社會興起、社區意識、民眾參與日漸熱絡的時代背景中,空間的表象與再現的空間等不同主體:國家、空間專業規劃者與不同角度取向的當地居民們密切而複雜的互動,促使了史蹟公園的成立與空間規劃方向。作者希望指出芝山岩史蹟公園的規劃與施工期間,雖然各種不同主體在不同層次,有著彼此合謀或鬥爭的複雜關係,但因為期間能有民眾不斷地加入,終能使芝山岩愈顯多元,符合更多使用者的期待,在空間生產中空間再現之民眾力量也終於得以顯現。芝山岩的空間既是這些歷史性與社會性的複雜互動下的結果,也是歷史的創造及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的工具。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s a historical and social result. The thesis depends on Henri Lefebvre's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o analyze the urban's edge-hills and the space reconstruction in the Chih Shan Yen from Qing Dynasty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present. A series of dynamic processes result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addition, space records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verse period and diverse social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highly relates to history, social relation and social composition.
    First of all, the Chih Shan Yen displayed from cultivated spac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o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was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Qing Dynasty. Local leaders influenced spatial practice. Spatial practice showed vulgar life, which is affected by local leader, in different periods. Secondl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985 to 1945), Local leaders entered local government and Japanese colony’s strength expanded. The Chih Shan Yen showed strong colonial characteristic although it made the first modern school. Kuomintang Government still dominated the Chih Shan Yen after 1945. Therefore, spatial practice showed diverse appearance for space representation. For military space, Kuomintang Government removed colony characteristic and then citizen and soldier constructed a lot of illegal houses. Until 1981, Kuomintang government demolished illegal houses. The leaving foundation and name, Yu Nong, showed spatial practice. Therefore, the Chih Shan Yen showed new spatial practice and meaning, which were made by local leader and government.
    After 1987, Because of the demising government pow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ommunity, and the excav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professionals planned the Chih Shan Ye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ark by interaction with citizenship. This thesis expresses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h Shan Ye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ark. Moreover, citizen took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h Shan Ye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ark to make it diverse and citizen satisfied.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result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re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structed the present Chih Shan Ye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14 第二章 多樣性空間的建立與疊置: 從清領到解嚴前 第一節 原始的芝山岩…………………………………………16 第二節 清領時期:拓墾空間→文教空間……………………23 第三節 日治時期:文教空間的政治演變……………………30 第四節 光復~解嚴時期:軍事空間…………………………40 第三章 空間的再造:芝山岩史蹟公園 第一節 解嚴後~改造前:不確定的空間……………………47 第二節 第二節 史蹟公園的經營……………………………66 第三節 第三節 轉型後的民眾利用…………………………80 第四章 誰來生產空間 第一節 清代:地方社會………………………………………92 第二節 日治~解嚴前:現代社會……………………………96 第三節 解嚴後:後現代社會…………………………………10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111 參考文獻………………………………………………………………113 附錄……………………………………………………………………121

    參考文獻
    一、書籍、期刊、論文
    (一)作者姓氏為中文或日文部分
    又吉盛清
    1995〈臺灣教育會雜誌-再版記及內容介紹〉,潘淑惠譯,收錄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3(2):67~88、3(3):76~90
    大屯山人
    1954〈士林人物簡輯〉,《臺灣風物》4(5):25~28。
    士林鎮誌編纂委員會
    1968《士林鎮誌》,士林鎮誌編纂委員會印行
    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2001《芝山岩步道》,臺北:貓頭鷹
    方孝謙
    1994〈「內涵化」與日據芝山岩精神的論述—符號學概念的試用與評估〉《臺灣史研究》第一期,中研院臺灣史籌備處
    王巧寅、王巧莉
    1995〈談芝山公園二、三事〉,方鶴德口述,王巧寅、王巧莉採訪整理,《芝山岩之友》第4期:8~9,臺北: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包亞明主編
    2003《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教育出版社
    芝山岩惠濟宮(編輯室)
    1991《芝山岩惠濟宮簡介》,臺北:芝山岩惠濟宮
    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5《芝山岩之友》第1期 1995年1月25日
    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5《芝山岩之友》第2期 1995年4月30日
    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5《芝山岩之友》第3期 1995年8月10日
    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5《芝山岩之友》第4期 1995年11月20日
    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6《芝山岩之友》第5期 1996年4月30日
    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7《芝山岩之友》第6期 1997年8月15日
    呂明憲
    2003《考古遺址博物館展示之研究-以芝山岩文化展示館設計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怡儒
    2001《臺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添春
    1962〈臺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臺北文獻》1:67~76
    李騰嶽
    1954〈士林雜纂〉,《臺灣風物》4(5):37~43
    吳莉莉
    1998《都市郊山之人與環境研究: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以臺北市象山為例》,臺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林尤麗
    2005《芝山岩生態社區建構歷程之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海音
    1950〈芝山巖的國語精神〉《地方自治週刊》2509期,4(2):9,臺北:地方自治社
    林欽榮
    2006《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臺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臺北‧新竹‧高雄》,臺北:新自然主義
    林衡道
    1986《臺灣史蹟源流》,臺北:青年日報社
    林滿紅
    1974〈士林的史蹟〉,《臺灣文獻》
    林萬傳
    1986〈士林人物誌略〉,《臺北文獻》77:55~63。
    1986〈士林區地名沿革〉,《臺北文獻》77:65~124。
    杜武志譯
    2002〈士林街要覽〉《臺北文獻》142:201~236
    卓克華
    2002〈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兼及北臺仕紳交往之網絡關係(上)〉《北縣文化》74期:82~112
    2002〈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兼及北臺仕紳交往之網絡關係(下)〉《北縣文化》75期:86~105
    施百鍊
    1991《建宮二百四十年紀念-芝山岩惠濟宮簡介》,臺北:芝山岩惠濟宮
    1995〈施老師講古①〉《芝山岩之友》第4期:32~33,臺北: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6〈施老師講古②〉《芝山岩之友》第5期:26~30,臺北: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1998a《士林文化縮影》第一輯,臺北:芝山岩惠濟宮
    1998b《芝山岩之古蹟與傳說》,臺北:芝山岩惠濟宮
    2000《芝山岩的故事-芝山岩惠濟宮建廟二百五十年紀念特刊》,臺北:芝山岩惠濟宮
    高明智
    1994《芝山岩的植物與史蹟》,國北師數理系教育部科學教育專案計劃
    高賢治
    1997〈士林惠濟宮與開漳聖王〉,《臺北文獻》120:133~164。
    翁佳音
    1998《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徐春雄
    1978〈士林今昔〉,《臺北文獻》45/46:411~426。
    徐裕健
    1992《臺北市三級古蹟芝山岩隘門及惠濟宮修護規劃建議》,臺北:臺北市政府
    徐裕健、陳成章
    1993《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規劃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華梵建築系之研究報告
    邱美利
    1998《女性里長與名山里的故事》,臺北:稻鄉
    何開泰
    1954〈士林鎮鄉土坐談會-惠濟宮沿革〉,《臺灣風物》4(5):60
    莊展鵬主編
    1991《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
    張雙利
    2002〈列斐伏爾:驅逐現代性的陰影〉,《現代性現象學—與西方馬克斯主義者的對話》,上海社會科學院
    許佩賢
    2000〈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治初期國語傳習所的成立〉,《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95~22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許惠傑
    2000《臺北市都市郊山休憩空間之形塑與發展—圓山風景區個案研究》,臺北大學都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士強
    1984《臺北芝山岩遺址發掘報告》,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1988《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史前文化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94《臺北市史前文化遺址》,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孫權
    1997《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臺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臺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黃瑞祺
    2001《現代與後現代》第二版,臺北:巨流出版社
    傅人偉
    1839收錄於《淡水廳志》,卷十五,附錄一:407~408
    廖依俐
    2001《都市景觀詮釋論~以桃園市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溫振華
    1988《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城市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9〈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88:1~42。
    1989〈清代後期臺北盆地士人階級的成長〉,《臺北文獻》90:1~31。
    溫振華、戴寶村
    1999《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連照美
    1981〈臺北盆地史前文化〉,《臺北市發展史》1:865~904,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郭岱宜
    1999《生態旅遊》,臺北:揚智書局
    郭城孟、袁孝維、劉聰桂
    1996《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植物、動物、地質等資源調查》,臺北:臺北市民政局
    郭城孟、劉益昌、林大元
    2002《芝山岩史蹟文化公園資源維護展示計劃》,臺北:臺北市民政局
    郭城孟、陳來紅總策劃
    1991《芝山岩自然步道解說手冊》,臺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臺灣教育會
    1936《芝山岩の由來》,李佩芳譯,刊載於《芝山岩之友》第1、2期
    劉益昌、陳儀深、詹素娟、陳亮全
    1996《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史前文化、人文歷史、視覺景觀等資源調查及居民資源之培育》,臺北:臺北市民政局
    劉益昌、郭素秋
    2000《臺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劉益昌等
    200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第七期-臺北縣、基隆市、臺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劉聰桂
    1997〈芝山岩是怎樣形成的〉《芝山岩之友》第6期,臺北: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
    劉聰桂、劉益昌、陳儀深、陳亮全、詹素娟、袁孝維、郭成孟
    2002,《臺北市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營運策略暨經營管理計畫報告書》,臺北:臺北市文化局委託臺灣大學報告書
    劉克襄
    1997〈臺灣自然生態運動的發展與演變〉,《環境教育季刊》(34):p108~115
    盧建名
    2002《誰統治士林—士林地區權力結構與權力菁英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漢光
    1954〈士林鎮地名研究〉,《臺灣風物》4(5):57~58
    潘玉芳
    2003《臺北市古蹟保存歷程的回顧與探討》,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光楷
    1954〈芝蘭新街移建及其他〉,《臺灣風物》4(5):20~21。
    潘朝陽
    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臺灣師大大學地理學系
    戴炎輝
    1979《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謝淑芬
    1997〈邊走邊玩的綠色革命〉《光華雜誌》22:5
    蔣秀純
    1986〈士林耆老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77:1~14。
    蔣秀純、林萬傳
    1986〈耆老個別訪談問記〉,《臺北文獻》77:14~53。
    蔡惠萍
    2002《龍應臺當官-一位記者的三年採訪實錄》,臺北:聯經出版社
    鄭秀蘭
    2001《都市郊丘綠地資源利用的時空變遷—以臺北四獸山市民森林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碩斌
    2002《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臺北,左岸文化
    蘇萍 主編
    1998《走訪桃花源-芝山岩》臺北:臺北市政府

    (二)作者姓氏為西文部分
    Edward Relph
    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臺北:田園城市
    Edward W.Soja
    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臺北:桂冠
    Francis,Mark
    1983〈Community design〉《Foum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37(1):14-19
    Johnston, RJ., Derek Gregory, Geraldine Pratt and Michael Watts
    200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Oxford(UK),
    Malden ,Mass:Blackwell.
    Lefebvre, Henri
    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UK), Cambridge,Mass:Blackwell.
    1994a〈空間政治學的反思〉陳志梧譯,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p31~46,臺北:明文。
    1994b〈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王志弘譯),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p19~30,臺北:明文。

    二、報紙:
    聯合報,民國78年7月14日
    聯合報,民國79年3月6日
    聯合報,民國80年3月15日
    聯合報,民國80年4月3日
    聯合報,民國83年2月7日
    聯合報,民國89年12月12日
    聯合報,民國89年12月13日
    聯合報,民國90年5月9日
    聯合報,民國90年8月1日
    中國時報,民國83年1月23日
    中國時報,民國83年1月31日
    中國時報,民國83年6月9日
    中國時報,民國83年2月18日
    中國時報,民國86年2月13日
    中國時報,民國86年9月29日
    中國時報,87年6月15日
    中國時報,民國89年12月9日

    三、網站或網頁:
    OURs 都市改革派通訊 http://www.ours.org.tw/epaper/011101/011101~3.htm
    士林區公所/認識士林 http://www.sld.gov.tw/index2.htm
    臺北市士林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slhr.tcg.gov.tw/service/count.asp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 http://163.29.37.148/culture/02~24/index.htm
    芝山岩自然步道http://forum.yam.org.tw/women/backinfo/recreation/nature/trail_1.htm
    芝山岩風雲 http://www.slps.tp.edu.tw/cyberfair/therock/
    暢遊網路芝山岩http://www.ynes.tp.edu.tw/dolphin/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http://www.culture.gov.tw/culture/
    臺灣社區通http://sixstar.cca.gov.tw/community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http://www.huf.org.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