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銀峰
Hsieh, Yn-Feng
論文名稱: 經典閱讀課程對大學生經典閱讀投入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s Reading Courses on Taiwa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lassics Reading Engagement
指導教授: 陳昭珍
Chen, Chao-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7
中文關鍵詞: 經典閱讀投入閱讀行為閱讀動機閱讀策略
英文關鍵詞: classics, great book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9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經典被視為保存、傳承人類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所謂經典,就是在文化或對人類思想有重大貢獻、且能經得起時代與眾人的檢視與考驗的作品,能成為人生的指引,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知識份子養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為了回應大學教育過於專科化的弊病,美國在二十世紀興起現代型的經典教育,台灣也開設許多經典閱讀課程。

    為了了解經典閱讀課程對大學生的影響,本研究以台灣公、私立大學各十所的大學生為對象,從經典閱讀投入的三個構面--閱讀行為、閱讀動機與閱讀策略,進行問卷調查。探討瞭解大學生閱讀經典的情形,並分析有修過經典閱讀課程與沒修過課的學生在經典閱讀投入上是否有差異。

    調查對象為181名大學生,有修過經典閱讀課程的為81人,沒修過的有100人。結果發現,大學生閱讀經典的頻率與時間都偏低。此外是否修過課在閱讀動機的「態度」、「好奇心」以及「重要性」面向有差異,有修過課的學生會樂於閱讀經典,而不只是只當成一項閱讀任務。在閱讀投入的三個構面中,是否修課造成的差異在閱讀策略的表現最為明顯。然而在最高閱讀層次的策略使用上,是否修課並未造成差異,推測這樣的閱讀技巧可能需要更有系統的課程來訓練學生。

    本研究發現整體的閱讀投入,是否有修課會造成差異,即是有修課與沒修課的學生在閱讀經典投入的總體表現上有差異,有修過課的學生可能在經典閱讀的表現上比沒修過課的學生好。經典閱讀課程也可視為幫助學生克服閱讀經典障礙的方法之一,並且為未來作準備。

    Classics are works tha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culture or human thinking, and could be tested over time, also could be human life’s guide. Reading classics was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elite cultivation no matter in ancient eastern or western socie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inclination to professionalis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U.S. developed the modern classics education in 20th century. Taiwan now also has many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to undergraduates, this study distributed a reading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to 181 undergraduates from ten Taiwan public and ten private universities. About the 181 undergraduates, 81 are taking or has taken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while the others have never taken such courses. The reading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has three facets, including reading behavior, read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strategies. The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classics reading engagem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and discover whether if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made a difference in undergraduate performance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zes, the conclusions were summarized below: First, the reading classics frequency and time which belong to reading behavior facet are both low. Moreover, the attitudes, curiosity and importance which belong to reading motivation facets make a difference between undergraduates who take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and who don’t take. Students who take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would take reading classics as a pleasure rather than merely finish a reading assignment. Among the three facets of reading engagement, reading strategie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et. Undergraduates who take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use more reading strategies than those who don’t take such courses. However,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don’t make students’ performance different in the top level of reading strategies. The reason may be the students need more systematic courses training to master the reading strategy.

    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make students different in the overall reading engagement performances. That means students who take reading classics courses may have better reading classics performances than those who don’t take such courses. Reading classics course are also regarded as a way to help students overcome the barriers of reading classics, and also a preparation for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何為經典? 6 第二節 高等教育的經典閱讀課程 16 第三節 閱讀投入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4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5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4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5 第一節 大學生閱讀經典行為的差異分析 55 第二節 大學生閱讀經典動機的差異分析 61 第三節 大學生閱讀經典策略的差異分析 64 第四節 大學生閱讀經典投入差異的分析 6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結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77 第四節 研究貢獻 77 參考文獻 78 附錄一 84 第一部份:基本資料 84 第二部份:閱讀投入 85

    一、 中文部分
    中華書局編輯委員會(1980)。辭海。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王中江(2002)。經典的條件:以早期儒家經典的行成為例。中國哲學史,2,48-54。
    尹子玉(2002)。「臺灣文學經典」論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王豐瑋(2010)。大學生英文課外讀物之閱讀動機、閱讀焦慮與閱讀策略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史國興(2005)。蘇軾經典與經典蘇軾。載於殷善培、周德良(主編),叩問經典(413-430頁)。臺北市:臺灣學生。
    向鴻全(2012)。經典與反經典-臺灣高等教育中經典閱讀活動的省思。通識教育學刊,9,69-83。
    何飛鵬(2014)。自慢7:人生國學讀本。臺北市:商周。
    吳宏一(2014)。談詩憶往記前塵--我大學時代所認識的葉老師。文訊,343, 46-54。
    李怡萍(譯)(2010)。孤雛淚(原作者:C. Dickens)。臺北市:聯經。
    李桂蜜(譯)(2005)。為什麼讀經典(原作者:I. Calvino)。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德高(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學刊,50(1),47-71。
    周慶華、王萬象、董恕明(2004)。閱讀文學經典。臺北市:五南。
    林玫儀(2013)。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林清山、程炳林(1995)。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調整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28期,15-58。
    高志仁(譯)(1998)。西方正典(上)(原作者:H. Bloom)。臺北縣:立緒。
    洪櫻芬(2008)。通識課程中的經典教育--以「《大學》、《中庸》之研讀」課程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3),153-170。
    鄒川雄(2006)。通識教育與經典詮釋:一個教育社會學的反省。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教所。
    許智香(2009)。慈濟大學生經典認知與閱讀習慣之調查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5,141-182。
    許智香(2011)。經典閱讀教學的歷程分析。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7,201-239。
    陳彥伶(2011年7月29日)。培養競爭力 大學推經典閱讀。Your News。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
    陳超明(2011)。一生必讀的英文小說:經典大眾小說導讀賞析。臺北市:聯經。
    陳德和(1999)。通識教育中的文化經典。鵝湖月刊,25(4),29-33。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14年10月1日)。民眾愛電視,上網 每人平均月讀1.7本書。取http://eradio.ner.gov.tw/news/?recordId=4032&_sp=detail
    張亞薇(譯)(2011)。世界名家的閱讀教育:打開人生格局、下一代翻身成材的祕密(原作者:崔孝燦)。臺北市:先覺。
    張廣奎、王光英(2010)。經典的動機與流變。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6),134-137。
    黃千純(2010)。《春秋左氏傳》閱讀新視角之研究--以學習風格之四個象限為範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坤錦(1999)。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昭儒(2014)。從大學經典閱讀課程思考國小讀經教育之實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2),132-134。
    黃美鈴(2010)。通識文學教育的核心能力培育--以交通大學文學經典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學刊,6,29-52。
    黃俊傑(2002)。從東亞儒家思想史脈絡論「經典性」的涵義。中國哲學史,2,35-47。
    黃德興(譯)(1996)。學科•知識•權力(原作者:D. R. Shumway & E. Messer-Davidow)。香港:牛津大學。
    彭歌(譯)(1983)。改變歷史的書(原作者:R. B. Downs)。臺北市:純文學。
    馮建三(譯)(2006)。資訊社會理論(原作者:F. Webster)。臺北市:遠流。
    曾守正(2007)。經典、去經典、重讀經典--大學通識教育中經典教育的若干思考。鵝湖月刊,387,51-64。
    張貴琳(2011)。閱讀習慣的另類檢視--PISA閱讀投入因素。教師天地,第172期,77-83。
    張惠卿(編譯)(1984)。如何閱讀一本書(原作者:M. J. Adler)。臺北市:桂冠。
    彭鏡禧(1999)。西洋文學大教室:精讀經典。臺北市:九歌。
    鄭美珍(2011)。台北市高職學生網路休閒閱讀動機與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惠生(2005)。經典名著留給大學生的印象探討--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六。美與時代,9,80-83。
    莊雅琇(譯)(2013)。古典力(原作者:齋藤孝)。臺北市:天下雜誌。
    駱淑萍(2015)。亞洲華僑青年閱讀投入度之比較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錢穆等(1978)。國學導讀。臺北市:牧童。
    嚴媚玲(2000)。大學生的閱讀行為概述。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月號,12-15。
    嚴韻(譯)(1999)。華麗的探險:西方經典的當代閱讀(原作者:D. Denby)。臺北市:麥田。
    蘇正隆編(2008)。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臺北市:麥克米倫出版社及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龔鵬程(2000)。經典與現代生活。臺北市:聯合文學。

    二、西文部分
    Columbia University (2015. Jan 11). Explore the literatu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conciv/texts
    Casement, W. (1996). The Great Canon Controversy: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Casement, W. (2002). Whither the great books? Academic Questions, 15(4), 36-51.
    Gould, J. (1970). Classics at the University. Didaskalos, 3(2), 218-226.
    Guthrie, J. T. (2001). Contexts for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reading. Reading online, 4(8).
    Guthrie, J. T., Meter P. V., Hancock G. R., Alao S., Anderson E., & McCann A. (1998). Does Concept-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 increase strategy-use and conceptual learning from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2), 261-278.
    Guthrie, J. T. & Wigfield, A. (2000).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reading. In M.L. Kamil & P. B. Mosenthal (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3, pp.403-422). Mahwah, NJ: Erlbaum.
    Hartley, J. E. (2001). The Great Books and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2(2), 147-159.
    Hutchins R. M. (1952). The great conversation : the substance of a liberal education.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Kermode F. (2004). Pleasure and change : the aesthetics of canon. New York, NY : Oxford University.
    Lau, K.L. (2004).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reading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6), 845-865.
    O'Donnell, H. (1983). ERIC/RCS Report: Death to the Classics? The English Journal, 72(3), 48-50.
    OECD. (2010b).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Key competen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Rule, W. S. (2009). Seventy Years of Changing Great Books at St. John's Colleg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Atlanta, GA。
    Tomcho,T. J., Norcross, J. C. & Correia, C.J. (1994). Great books curricula: what is being read?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43(2), 90-101.
    Withowsky, K. (1999). A quiet counterrevolution. In W. H. Trombley, T. Sallo (Ed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pp.3-8). San Jose, CA: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and Higher Edu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