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譽書
論文名稱: 零體罰政策政治效果之探究─以四所國民中學為例
Research on 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Take Four Ju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王麗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零體罰政策政治效果
英文關鍵詞: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the political effec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9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零體罰政策於民國95年12月12日通過實施,自此,往昔中小學教師可憑教學專業所裁量之管教措施,則被法令一分為二,若非合法管教,即為違法體罰。政策立法已達近6年之久,關於「體罰」及「零體罰」之相關研究多著重在教師對政策的認知度、支持度及政策實施成效的調查為主,少有系統化通盤檢視政策內涵─相關規定、教師認知、行動取向、動員力量及政策導致的政治效果之研究。近年媒體報導教師不當管教之爭議案例時,一旦消息見報,校方及教師則承受「教師是否具備專業管教能力」的莫大關注壓力。輿論關切了「是否造成體罰事實」、「老師體罰的動機與方式」,甚至於後續追蹤的「教師懲處」部分,卻鮮少有人深入探討:零體罰政策是否改變了第一線教學現場的管教品質與效能?教學現場因零體罰政策而產生哪些過往未曾所聞的實務問題?教師面對禁止體罰後的管教生態,究竟依循與持有多少合法的資源來因應被政策改變的教育環境?
    本研究以AERA理事長Lorraine M.McDonnell於2009年教育研究學會年會中發表之演說:《重新定義在教育知識圈內的政治》中所提出的政策之政治效果反饋模式之觀點,進行四所國民中學校園零體罰政策之政治效果探究,發現教師對政策的詮釋效果,形成自個人過往教學經驗與社區管教共識的交互作用,而又依身分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角色學習類別:學務人員區分為「政策宣導型」、「認命服從型」及「過客心態型」;一般教師則可區分為接受政策的「認同型」、「被動型」、「恐慌型」教師,及抗拒政策的「經驗型」、「責任型」教師。其次,不同類型的學務人員及教師以不同心態詮釋政策後,再依是否實施政策的選擇來區分為不同行動取向的行動者:學務人員分為「奉公守法,步步為營」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兩類型;一般教師則區分為「實踐取向」、「自保取向」、「棄守取向」及「自主取向」等四種類型,並依照不同的行動取向而動員不同的相關資源與社會力量協助管教。
    最後,不同行動者反饋至政策產生四所國民中學實施零體罰政策的政治效果:基層教師有人更精進管教知能,但也有人選擇將管教權繳械;不斷惡性循環的管教無效問題,消磨基層教師的教育信念,使教師們有意識的被零體罰政策與大環境異化,撤守管教;學務人員年年鬧空城,校園管教生態極其不穩定;管教結構中的利害關係人則處於互不信任的弔詭機制中,加深基層教師的異化現象。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was passed and implemented in December 12, 2006. Since then, discipline measures that could be judged by elementary/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their teaching expertise in the past have been divided into two dimensions; that is, they become either legal disciplines or illegal corporal punishment. This policy has been legislated for six years; however, most related studies on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have focused on survey of teachers’ cognition, support,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the policy. Researchers seldom examine the content of policy with systematic survey—such as studies on relative regulations, teachers’ cognition, action orientation, mobilization power, and political effects resulted from policy. In recent years, the media reported cases of teacher’s inappropriate ferule. Once the news appeared in the newspapers,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teacher had to endure incredible pressures and attention caused by the concern that “whether the teacher ha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disciplining students.” The public concerned “whether the case has led to the fact of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teacher’s motivation and method of corporal punishment.” They even tracked “the punishment for the teacher,” while people rarely further discussed: whether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has changed the ferule quality and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the frontline teaching scene? What kind of unheard disputes in the past are resulted from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Facing the ferule ecology after the policy of forbidding corporal punishment, how much legal resources can be utilized to cope with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d by such polici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speech,"Politics in education's circle of knowledge," of AERA director Lorraine M.McDonnell in AERA Annual Meeting, in which the political effect of policy feedback perspective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effect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in campus in four junior high school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achers’ interpretive effect of policy form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community’s consensus on ferule. In addition, different identities result in different political role-learning categories: Administrators are classified into “Policy Promotion Type,” “Earnest Obedience Type,” and “Passer-by Type”; the general teachers who accept the polic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Identified Type,” “Passive Type,” and “Frightened Type”; as for teachers who resist the policy,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Experience Type” and “Responsibility Type”. Different types of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interpret the policy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so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actors with different action orientations by whether they carry out the policy: the administrators ar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those who are “Loyal, lawful, and careful; at every step,” and those who have “different reactive ways to different policies”; general teacher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practice orientation,” “self-protection orientation,” “task-abandonment orientation,” and “autonomy tendency.” Various resources and social power are mobilized to assist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with diverse action orientations for disciplining the students.
    Finally, different actors with feedback to policy result in 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put into practice in four junior high schools: some basic-level teachers further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ferule, while some choose to give up their right to do so. Ceaseless vicious cycle of ineffective ferule disputes has worn out basic-level teachers’ educational belief. Teachers have been alienated by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and the surrounding consciously and therefore have surrendered in disciplining their students. There are insufficient school administrators every year. Campus ferule ecology becomes extremely unstable. The interested people in ferule structure are situated in the paradoxical mechanism, not trusting one another, which worsen the alienation phenomena among basic-level teachers.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零體罰政策內涵之探究 11 第二節 基層政策實施及其政治效果 19 第三節 零體罰政策相關研究之分析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程序 4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9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校園相關規定與管教結構之分析 53 第二節 零體罰政策後基層詮釋之探究 65 第三節 利益動員之探究 112 第四節 校園政治效果之探究 14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75 第二節 建 議 181 參考文獻 187 壹、中文部份 187 貳、西文部份 190 附錄一 訪談同意函 191 附錄二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192 附錄三 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204 附錄四 紙本資料代碼表 214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古麗如(2004)。臺北市政府「市長信箱」處理機制與案件內容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未出版。
    朱賡忠(2005)。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現況與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未出版。
    李宗誼(2003)。國中教師體罰學生成因及處置措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未出版。
    李秀娟(2006)。臺北市小學現任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的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未出版。
    李政賢(譯)(2009)。I.Seidman著。訪談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U. Flick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
    李臺榕(2011)。基層官僚組織回應性及其影響因素之檢證:民意電子信箱之測試。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臺北市,未出版。
    何昭伶(2009)。教師對落實零體罰政策之態度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未出版。
    何健豪(2010)。零體罰立法後台北縣國中教師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未出版。
    周怡君(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未出版。
    林美秀(2008)。國小教師體罰態度及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未出版。
    邱毓玫(2007)。基層官僚政策執行裁量行為之研究-以基層員警執行交通違規舉發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新北市,未出版。
    洪依如(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法規之認知與管教學生情形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未出版。
    洪健哲(2008)。政策設計與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未出版。
    徐艾倫(2009)。國中教師對有效管教策略知覺之調查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未出版。
    高麗英(2011)。國小教師執行零體罰政策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台中市,未出版。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俊坤(2009)。政策分析的架構─政策分析的形式。載於張世賢(主編),公共政策分析(二版)(頁109-118)。臺北市:五南圖書。
    林憲聰(2002)。教師懲戒行為與刑法。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台南市,未出版。
    陳怡璇(2011)。零體罰政策對國民中學學務人員管教方式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未出版。
    陳玲芳(2008)。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未出版。
    陳慧玲(2009)。零體罰立法對國小教師教學實務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台東縣,未出版。
    陳寶山(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未出版。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6)。教育部九十五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摘要)。臺北市:無作者。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7)。教育部九十六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摘要)。臺北市:無作者。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8)。教育部九十七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摘要)。臺北市:無作者。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9)。教育部九十八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摘要)。臺北市:無作者。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10)。教育部九十九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摘要)。臺北市:無作者。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注意事項說帖。2007年6月22日,取自http://140.111.34.180/news_list.php?code=05
    教育部(2007)。範例─國民中學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參考範例。2007年7月9日,取自http://140.111.34.180/news_list.php?code=05
    教育部(2010)。99.09.28修正─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2010年9月28日,取自http://140.111.34.180/news_list.php?code=05
    教育部(2011)。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2011年1月31日,取自http://140.111.34.180/news_list.php?code=05
    張世賢(主編)(2009)。公共政策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蔡志和(2009)。導論─政策調查的過程。載於張世賢(主編),公共政策分析(二版)(頁5)。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琡雯(2009)。台南市國中教師法治態度與行為相關之研究─以對零體罰政策之因應作為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未出版。
    楊佩茹(2009)。國中教師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教師效能、教師專業認同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四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未出版。
    楊鎮宇(2008)。教師工會運動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的體罰論述:從批判教育學觀點的反思。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新竹市,未出版。
    廖志恒(譯)(2007)。U. Flick著。半結構式訪談法。載於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編譯)。質性研究導論(頁121)。臺北市:五南圖書。
    鄧淑方(2008)。國中學生家長零體罰知覺與對教師管教行為看法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未出版。
    劉秀美(2010)。花蓮縣公立國中師生對校園零體罰實施後的意見調查。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未出版。
    劉筱慧(2009)。導論─政策制訂的過程。載於張世賢(主編),公共政策分析(二版)(頁19)。臺北市:五南圖書。
    潘志賢(2006)。國小教師對體罰行為的態度即體罰法令認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縣,未出版。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謝明昌(2008)。高雄縣國中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未出版。
    謝孟勳(2007)。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嘉義縣,未出版。
    龍祈安(2011)。小學校園零體罰政策執行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南投縣,未出版。
    顏若瑾、林曉雲(2011)。孩子重大違規,家長得去上課。2011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10/today-life6.htm
    顏崇禮(2011)。國民小學體罰問題之探討-國小學童的觀點。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未出版。

    貳、西文部份
    Hamilton, L. S., Stecher, B. M., Marsh, J. A., McCombs, J.S., Robyn, A., Russell, J. L., Naftel, S., Barney, H. (2007).Standards-Based Accountability under No Child Left Behind─ Experiences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three states.(2007).Retrieved n.d.,2007, from 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s/2007/RAND_MG589.pdf
    McDonnell, L. M. (2005). No Child Left Behind and the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0(2), 19–38.
    McDonnell, L. M. (2009). Presidential address repositioning: Politics in education’s circle of knowledge. Educational Research, 38(6), 417–42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