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凃素菱 Tu, Su-Ling |
---|---|
論文名稱: |
階級議題融入國中數學教學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一段從發現到愛的生命述/數說 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search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with Social Class Issue:One Step Experimences of Life and Math. |
指導教授: |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8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階級 、多元文化課程 、刻板印象 、自我認同 、生命述說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199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1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取質性的行動研究法,以國中九年級的一個班級,11位男生和13位女生,共24位學生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依照其學習狀況與家庭社經背景,建構並實施階級議題融入國中數學教學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取向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採取質性研究的觀察、訪談、檔案文件等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從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成效、及教師專業成長三個層面,探究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實施。
研究結果如下:一、課程由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取材,以「同心圓」方式向外擴張,建構有助於學生數學學習之階級議題多元文化課程。二、採用異質性分組合作學習,可凸顯階級文化差異性,並形成自然的互補現象,讓不同階級的學生都能參與及提供貢獻,增強自我價值感。三、多元的教學策略與評量方式,學生可展現多元的能力,提升數學課堂參與和學習成效。四、多元文化課程可提升學生正確的階級認知,培養尊重階級差異的態度,發展友善接納的階級關係,以及展現階級互助合作的關懷行動。五、階級議題融入國中數學課程與教學,能突破數學學習之多元文化視野,並加強數學能力與職業關係的連結。六、教師透過階級議題融入數學教學之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實施,得以提升多元文化教師專業成長。
This action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of a ninth grade class, a total of 24 students, including 11 boys and 13 girls. Based on each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this research constructed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with social class issue and implemented it in mathmetics teaching.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data of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this study inquired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the outcomes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s to be desig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life, expanding outwards in a form of concentric circles. It combines social class issue and contributes to disadvantaged social class students to learn math. 2.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eterogeneous groups highlightes the differences in class culture and causes a natural complementarity. Student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can participate and contribute in the classes. They can also promote their self-worth.3.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enable students to show a variety of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Participation in math course and effectiveness in math learning both increase.4.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enhances students' social class awareness, cultivates their attitude to respect class differences, developes friendly class relations, and has them take action on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5.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with class issue has breakthroughs in multicultural vision in mathematics. It also strengthens the link between mathema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6.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al curriculum with class issue, mathematics teachers can enhance professional growth in multiculturalism.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敎育硏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瑞賢(2003)。伯恩斯坦符碼理論、教育實踐與文化再製。臺南市:復文。
王瑞鶯(2012)。四位布農族高中生自我與族群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王巧亭(2013)。台灣與香港高中英語教科書之階級觀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南投縣。
白亦方(2008)。課程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見胡又惠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
實力。臺北市:巨流。
鄭琪芳(2016,7月)。最富與最窮5% 貧富差距飆至112倍。自由時報電子報。
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0928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OECD呼籲應支持弱勢學生與學校。就業市場情
報,10,26-28。
吳乃德(1997)。 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臺
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雅玲(2009)。以社會階級為主題之幼兒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發展。課程與教學季
刊,12(2),47-76。
巫有鎰(1998)。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
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李明政(1982)。貧窮問題與社會工作。中國論壇,14(12),45-50 。
李苹綺(譯)(1998)。James A. Banks 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臺北市:心理。
李婉瑜(2008)。勞工背景學童師生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
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李怡慧(2009)。不只學做工—回應勞工階級文化之教學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李家同(2010)。大量閱讀的重要性。臺北市:博雅書屋。
李家宜(2016)。國中特教班階級議題融入職業教育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汪淑慧(2006)。幼兒性別課程方案之探究與實施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花蓮市。
沈芳汶(2004)。師生言說型式及其對學習影響之個案研究—Bernstein言說符碼理
論的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
市。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
發展期刊,2(3),35-62。
沈姍姍(2006)。社會底層階級子女的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研究:貧窮與社會排斥
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413-H-134-
010)。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卓佩穎(2010)。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林生傳(1976)。影響學業成就的社會因素分析與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學報,
4,167-222。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義男(1979)。社經地位、價值取向與教育機會之關係。輔導學報,2,95-107。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清江 (1982)。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教育資料文摘,12,4-8。
林松齡(1991)。貧窮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正(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301-
326)。臺北市:巨流。
林明芳(2000)。泰雅族學童國語及數學學習式態之探究─以翡翠國小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市。
林煥民(2004)。常態編班問題之探討--政策分析的觀點。學校行政,34,165-183。
林雅倩(2007)。我國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幸蓉(2011)。新住民與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比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臺北市。
林松靖(2011)。國中英文教科書階級面向分析-以「佳音版」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市。
林芸伃(2015)。國中英文教科書中社會階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糾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
北市:高等教育。
洪萬生(1996)。數學課程的文化衝擊。科學月刊,27(12),1027-1032。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
96-139。
孫智綺(譯)(2002)。P. Bourdieu 著。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入侵。臺北市:麥
田。
秦麗花(2000)。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臺南市:翰林。
紐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翁福元(2016)。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機會均等的實踐。載於溫明麗(主編),教育
機會均等。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高嘉蔚 ( 2007 )。階級與國小生的學校學習:從生存心態來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高婉真(2009)。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新移民族群及其相關議
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臺北市。
張善楠、黃毅志 ( 1999 )。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制。載於
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49-178)。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維忠、唐恆鈞(2008)。民族數學與數學課程改革。數學傳播,32(4),80-87
張惠妹(2011)。多元族群學習不利學童數學學習特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所,屏東市。
張文哲(譯)(2013)。Robert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第三版)。臺
北市:學富文化。
張佩馨(2016)。從符碼論分析勞工階級學童的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台南市。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Glesne, Corrine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高等教
育。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莊素真(2012)。國小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職業類型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市。
郭奕伶(2003,3月)。一個臺灣兩個世界。商業週刊,800,76-86 。
郭建榮(2009)。家庭場域內不同階級家長的教育活動以及與子女語言表現之關聯
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台南市。
郭木山(2012)。學校課程知識-階級再製的隱形篩網?教育學誌,27,1-37。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建志 (1998)。族群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作比
較。教育與心理研究,21,85-106。
陳伶艷( 2000 )。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花蓮市。
陳彥竹(2001)。為何不再犯?少年時期進入矯治機構者離開後生活經驗之探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碧姬(2006)。排灣學童雙語數學學習網站之開發與研究¬¬¬¬—台灣民族數學網路化
教材的初步建置經驗。課程與教學季刊,9(1),123-141。
陳慧珍(2007)。魯凱族國中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兩位魯凱族國中生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市。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James A.Banks & Cherry
A.McGee Banks著。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臺北市:心理。
陳向明(2009)。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佳佳(2009)。穿越族群與階級的邊界-我與原住民學生師生互動之敘事探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淑珍(2013)。國中生家庭因素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TASA 2010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臺北市。
曾曉昱(2008)。國小社會課程中上階級意識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曾建銘(2014)。弱勢學生學習成就與評量相關議題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42,17-
30。
游美惠(2012)。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
元文化教育(三版)(頁89-112)。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富順 ( 1974 )。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毅志(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1):93-125。
黃毅志(2002)。 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
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
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瑞琴 (199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毓芬(2002)。探討貧窮青少年生活經驗及因應之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純敏(主譯)(2006)。Young Pai, Susan A. Adler著。教育的文化基礎。臺北市:
學富文化。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綺君(2006)。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黃志賢、林福來(2008)。利用活動理論分析泰雅族國中生的數學學習並設計教學
活動。科學教育月刊,14(4),467-491。
黃怡瑛(2009)。家長背景與居住地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臺中市。
黃貞蓉(2010)。國中英語教科書中社會階級意識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嘉苹(2012)。臺灣與香港小學國語教科書多元文化議題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嘉義市。
楊惇惠(2009)。國中英語教科書內容之階級意識型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楊巧玲(2016)。教學中的分配正義:從批判教育學觀點探討教學倫理。教育研究
月刊,272,74-87。
董之林、陳燕谷(譯)(1997)。C. Taylor著。承認的政治。載於陳清僑(主編),身
份認同與公共文化(頁3-46)。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詹念峰(2002)。語言階級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市。
詹文佐(2012)。國小教學中的文化回應探究─以「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靳淑梅(2010b)。多元文化教育對於推進教育公平的意義。教學與管理,36,13-
14。
劉美慧 (1999)。多元文化取向的社會科學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劉美慧(1999)。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Ⅲ)。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F8910-0061)。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劉美慧(2012)。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
文化教育(第三版)(頁295-325)。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康盛(2004)。學校潛在課程之民族誌研究-資本的差異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市。
蔡美娟(2012)。生命書寫:一段自我療癒之旅。臺北市:心靈工坊。
蕭玉佳、張芬芬(2013)。國小經濟弱勢生學習生活與學習文化之個案研究─凌寒
待暖陽。課程與教學季刊,16 (1),35-68。
蕭昭君(2001)。不同生命世界的跨越如何可能?―小學現場識字教育與社會正義
的思考。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市。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eter McLaren著。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臺
北:巨流。
賴啟源(2008)。霧台部落魯凱族貴族的美麗與哀愁—魯凱族貴族權力地位變遷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花蓮市。
蘇惠玉(2000)。多元文化數學的一個例子:布農族的木刻畫曆與時間、空間觀念。
HPM通訊,3(4),209-213。
蘇意雯(2009)。探索日本寺廟的繪馬數學。載於洪萬生、英家銘、蘇意
雯、蘇惠玉、楊瓊如、劉柏宏(合著),當數學遇見文化(頁184-193)。
臺北市:三民。
謝芝棋(2009)。社會弱勢學童課後照顧教師的教學經驗—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
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臺北市。
譚楚儀(2014)。國小國語文科教科書中社會階級意識型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龔元鳳(2016)。國小弱勢學生國語文補救教學課程方案設計與實施:文化回應教
學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英文部分
Asher, N. (2007). Made in the (multicultural) U.S.A.: Unpacking tensions of race, culture,gender, and sexuality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6(2), 65–73.
Ballanine,J.H.(2001).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Bank, J. A. & Banks, C. A. (Eds.). (2001).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Banks, J. A.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A.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pp.127).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oykin, A.W. (1994a). Afrocultural express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hooling. In E. R.Hollins, J. E. King, & W. C. Hayman (Eds.), Teaching diverse populatio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rooks-Gunn, J., Duncan, G. J. and Maritato, N.,(1997). Poor families, poor outcomes:
C.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pp.127).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heng, S. Y. and Jacob, W. J. (2008). American Indian and Taiwan Aboriginal Education:Indigenous Identity and Career Aspirations. Asian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9(3), 233-247.
Coleman,J.(1968).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7-22.
Coleman,J.(1990).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Westview.
Freire, Paulo.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New York,
NY: Bergin & Garvey.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y, G. (2010).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cGee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25-43).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Giroux, H.A. & Simon, R. I. (1989), Popular culture, schooling, and everyday life.Granby,
MA: Bergin & Garvey.
Hanson, T., McLanahan, S., Thomson, E.(1997).Consequences of Growing Up Poor.
New York,NY:Russell Sage Foundation.
Jagers, R. J., & Carroll, G. (2002). Issues in educating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and
youth.In S. Stringfield & D. Land (Eds.), Educating at-risk students (pp. 48–65). Chicago,DC: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McLoyd, V. C., & Wilson, L. (1991). The strain of living poor: Parenting, social support,
and child mental health. In Aletha C. Huston (ed.), Children in poverty: Child developmental and policy Issues (pp.105-135). New York,NY: Cambridge.
Oakes,J.(2005).Keeping track:How schools structure inequality(2nd ed.).NewHaven,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Designing Qualitative Studies (pp. 169-186). Beverly Hills, CA: Sage.
Rawls,J.(1972).The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ubie-Davies,C.(2009).Teacher expectationa and labeling.In L.J.Saha & A. G. D
Working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695-707).New
York, NY:Springer.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Inc.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4). Marking choices fro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ew York, NY: Merrill.Springer.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Inc.
Swartz, E.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Disrupting patterns of supremacy in school curricula, practice, and pedagogy.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2(4), 493-506.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4). Marking choices fro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ew York, NY: Merrill.
Tetreault, M. K. T. (1993). Classroom for diversity:Rethinking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In J. A. Banks & C. A. McGee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 (pp.129-148). Boston,PA:Allyn and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