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思源 Wu Szu-yuan |
---|---|
論文名稱: |
國中體育班實施現況與發展困境之研究-以新北市立永和國民中學為例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which an athletic class in junior high faces-A case study in Yong-ho Junior High School,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石明宗
Shih, Ming-Ts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9 |
中文關鍵詞: | 實施現況 、發展困境 、發展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current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development dilemma, development strateg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0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永和國中體育班實施現況與發展困境,並具體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提供新北市永和國中體育班未來執行之策略。本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永和國中體育班之相關行政人員、導師、各代表隊教練、家長後援會會長及學生等。研究結果如下:一、實施現況分為七個面向:(一)永續發展;(二)行政組織;(三)教練及師資來源;(四)經費來源;(五)學生來源;(六)訓練情形;(七)學生課業輔導。二、發展困境包括:(一)經費不足;(二)學生招收不易;(三)課業輔導績效不彰。三、發展策略為:(一)確立學校運動發展方向;(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三)爭取教育主管機關經費及招募地方資源。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the athletic classes in Yong-ho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when they want to get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thesis was progressed wit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affs, tutors, coaches, parents, and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The consequences are as follows:
1. The current situation are divided into seven aspects. Eternal development; The organizaion of administration; Coaches and teachers; Fund; Students; Training; Guidance for lessons.
2. There are three difficulties: The shortage of money; The difficulty to attract students; The low achievement of the students’ studies.
3. The research provides three strategies: To make sure of the direction to develop school sports; To elevate the grades of the students. To ask the government for more money and get money from local area.
一、中文部分
王宗進(1992)。東海大學運動代表隊組成概況。大專體育,1(2),38-41。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全國體院統編(1991)。學校體育學。北京:人民體育。
余美麗(1991)。學生運動代表隊的組訓。大專體育,1(4),3-6。
李俊杰、林東興(1998)。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之探討。台灣體育,95,33-38。
李坤培(1999)。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活適應及影響選讀體育班因素之調查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179-238。
李坤培 (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脈絡與課業規劃之研究。台大體育
學報,6,1-26。
吳萬福(1996)。我國精英運動選手的培訓理念與具體做法。國民體育季刊,25(4),25-29。
林幸台、王振德、郭靜姿、陳美芳、陳昭儀、潘裕豐(1999)。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林德隆(1987)。中華民國成棒代表隊選拔之研究。體育學報,9,14-156。
邱金松(1990)。中等學校運動聯賽經營管理。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姜茂勝(1992)。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代表隊組成概況。大專體育,10,33-34。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11(4),4-12。
孫顯鋒(2000)。學校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分析探討。大專體育,44,120-126。
徐元民(1985)。高級中學體育的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22-26。
徐郁婷(2006)。桃園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與問題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志成(1992)。我國大學生運動團隊的現狀與發展。大專體育雙月刊,3(2),88-93。
翁志成(1994a)。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翁志成(1994b)。運動團隊人力資源之任用。中華體育季刊,8(2),42-47。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師大書院。
張大昌(2003)。學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張天津(1989)。學校體育與校內外競賽。國民體育季刊,18(3),20-24。
張宏亮(1992)。運動教練與代表隊選手溝通行為。大專體育,10,54-60。
張浩桂(2003)。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勝輝(2003)。臺北縣立完全中學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與選手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雅棻(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許建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7(4),102-109。
許振明(1997)。大專組訓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有遹(1994)。文藝與音樂才能。資優教育季刊,52,1-9。
郭靜姿(1986)。資賦優異與特殊才能之區分。測驗與輔導雙月刊,74,69-71。
陳玉娟(1994)。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秉洋(2009)。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實施現況及發展困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建森(1997)。台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建興(1989)。論目前國中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8(3),106-110。
陳政雄(1984)。如何加強體育教學之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3(1),22-27。
陳炳楓(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縣。
陳朝陽(1987)。學校體育經營之籌措與運用。國民體育季刊,16(1),14-19。
陳龍安(1983)。如何鑑別資賦優異兒童。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陳龍雄(1987)。學校體育經費之籌措與運用。國民體育季刊,16(1),20-21。
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18(3),44-51。
彭煥章(1995)。竹東國小體育資優班(羽球)發展計畫,載於林任淳編竹東國小校務發展計畫,34-38。新竹縣:竹東國小。
彭煥章(2006)。臺灣地區國小體育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曾瑞成(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漢琛(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運作現況及重點運動發展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葉憲清(2002)。九十一年度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學校體育暨衛生業務主管研討會手冊(未出版)。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師大書苑。
詹俊成(2003)。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清泉(1990)。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3),41-43。
劉仲成(1995)。學校體育與運動代表隊組訓。南投文教,8,77-85。
劉秋琴(1999)。我國學校運動教練專業能力分析與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建興(1995)。國小運動代表隊經營。台灣省學校體育,5(2),21-25。
蔡金霖(1996)。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訓問題與解決之道。大專體育,25,142-146。
蔡崇濱(1996)。正視學校運動團隊的組訓。臺灣省學校體育,6(3),34-37。
教育部(1984)。體育法規選輯。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1990)。國民中小學體育班實施計劃。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體育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1994)。體育法令彙編。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法規選輯。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高中體育班訪視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1990)。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臺北:教育部。
駱士傑(2008)。花蓮縣國民中學成立重點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鍾伯光(2000)。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2000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大會手冊,(42-48)。
韓大衛(1994)。學校體育運動如何爭取企業贊助。國民體育季刊,23(3),200-204。
簡茂發、蔡崇建、陳玉珍(1997)。資優概念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培育人才,30-20。臺北:心理出版社。
簡曜輝(2000)。我國學校體育與發展。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藍金香(1996)。學校代表隊組訓。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蘇秦玉(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常有的限制與困擾。聯合學報,16,217-211。
二、英文部分
Feldhusen, J. E., S Jarwan, F. A.(1993).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youth for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K. A.
Guilford, J. P.(1965).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2, 267-293.
Sternberg, R. J. & Davidson, J. E.(1986).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Taylor, C. W.(1968). The Multiple talent approach, The instructor, 7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