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玲君
Ling-Chun Wu
論文名稱: 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與特優學校辦理特色之研究
A Study on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chools’ Achievement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陳昭儀
Chen, Chao-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66
中文關鍵詞: 資優教育評鑑特優學校辦理特色課程與教學鑑定安置與輔導團隊分工資源運用
英文關鍵詞: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chools’Achievement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lacement of Gifted Students, Teamwork, Resource Utiliz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3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與特優學校辦理特色之研究
                  中文摘要
                (吳玲君,2006)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辦理情形與獲得該年度國小一般智能類資優教育「總特優」其中五所學校辦理特色,並探討其受肯定之原因。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參與者為一位評鑑作業承辦人、五位評鑑委員及五所總特優學校資優班全體教師,運用個別訪談、焦點團體訪談方式蒐集資料,佐以參考文獻及各類文件資料,以質性研究法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資優教育評鑑方面

    (一)籌畫與辦理概況
      本次評鑑係依據臺北市資優教育白皮書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1年度計畫辦理,於民國91年初開始籌畫,91年下半年邀請專家學者和資優教育實務老師等相關人員召開7次規劃、籌備會議,擬定評鑑辦法,經教育局局務會議確認後頒布實施。評鑑期間為92年4至5月間,業務主要由臺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四位老師負責辦理,支出經費約90萬元。此次評鑑參考過去經驗與實務界建言,擬訂評鑑項目與內容,評鑑過後並舉辦特優與績優學校觀摩研討會,教育行政單位與專家學者均認為此次評鑑達到預期效果。

    (二)評鑑委員與特優學校教師對評鑑的看法與建議
      受訪委員們與特優學校教師對於評鑑方案、評鑑報告,以及如何準備評鑑等議題,均提出許多看法和建議。委員普遍認為半天之評鑑時間,雖不足夠但可接受;他們認為評鑑小組均以客觀審慎、認真的態度評鑑,經再三斟酌才確定得獎名單,評鑑結果客觀公平。委員及評鑑報告書之編輯者,大多肯定評鑑報告書之內容,但仍有局部不滿意之處。

    (三)評鑑委員對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的觀感
      受訪委員對於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大多抱持正面評價與觀感,但也認為仍有少數學校需要給予協助及輔導。此外,還有許多問題仍待大家一起去關注。

    二、特優學校辦理特色方面

    (一)師資與研究
      特優學校教師之學歷均在大學以上,其中多半為碩士,少數正進修博士學位中。教師們皆積極進修、熱衷研習,體認研究之重要,認真投入研究,對資優教育看法多元、深入,並具批判性。

    (二)教師與學校行政部門之互動
      教師團隊善盡職責辦理資優班事務,努力與學校行政部門溝通,維持和諧關係,主動讓學校瞭解資優教育,以獲得各項行政支援,並積極幫助學校推動各項事務,使普通教育優質化。

    (三)教師團隊的分工與運作
      團隊相處和諧、愉快、合作、有默契、彼此互相影響,凝聚力強;分工佳、運作順暢、自然、良好,經營用心深入;定期或經常開會,保持密切溝通;利用網路功能存取公共檔案,協助資料流通;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與興趣,激發學生潛能,注重情意輔導,培養其關鍵能力與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四)鑑定、安置與輔導
      認真執行鑑定、觀察工作;努力編排彈性課程,適性安置資優生;重視情意輔導,經常利用各種機會與課程實施情意教育,另利用多元管道與親師生溝通、聯繫、輔導。

    (五)課程與教學
      體認區分性課程之重要性,實施彈性、活潑課程適性安置學生;不斷調整、改善課程;課程架構完整;充分利用學校環境與各項資源;進行多元評量;教學成果豐碩、學生表現優秀;課程與教學各具特色;課程與教學品質良好,但仍努力精益求精。

    (六)家長資源與社會資源的運用
      與家長建立和諧關係,互動密切;建立家長組織,充分運用家長與社會資源協助教學、擴充設備,提昇資優教育品質。

    (七)與普通班互動交流
      主動並密切與普通班教師溝通聯繫,樂於分享教材和資源,將資優教育普及,嘉惠普通班學生與老師,並引領資優生認識且關心身障班學生。

    (八)推廣資優教育
      具備足夠自信,歡迎外界參觀訪問與實習研究;樂意分享成果,推廣資優教育理念,且有心將影響力擴散出去,提昇普通教育品質,造福廣大學子。

    (九)自認成功的地方與最大進步空間
      五校教師皆認為團隊相處和諧,團結合作,凝聚力強,不斷的專業成長,每一個環節都認真用心是獲得成功的主因;他們虛心檢討,認為在區分性課程與課程架構等部分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尚待努力。

     統整歸納特優學校之所以辦理績效優異,「人」的因素佔了很大的成分。由優質、肯上進的教師組成和諧、團結的工作團隊,與學校行政部門、普通班教師、學生家長、專家學者、社會人群等各方人士都建立良好關係,運用正確理念設計課程,認真教學、愛護學生,推展資優教育,因此能獲得社會大眾的讚賞與肯定。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一些省思,以及對於辦理資優教育評鑑、準備評鑑、辦理資優教育和未來研究等四大類提出建議。

    A Study on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chools’ Achievements in Taipei City

    Ling-Chun Wu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presents findings of the outcome of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of 2002-2003 in Taipei City and five schools that received thi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ward to discover the factors attributing to the success of these gifted program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clude an evaluation coordinator, five evaluation committee members and all the teaching staff of the five outstanding schools. It wa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and current documents coupled with interviews that gathered data from the individual teacher and focus groups. Data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ts purpose was to discover: First, the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including (1) the overview of the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2) th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mmittee members an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chools’ teachers, and (3) the committee member’s opinions of primary school’ s gifted program in Taipei City. Seco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chools’ achievements including (1) teac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desires, (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chool administration, (3) the responsibility sharing and teamwork of the teachers, (4) th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placement and counseling, (5)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6) the association of resource of parents and society, (7) the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resource with regular program teachers, (8)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gifted program, (9)the future improvements and most satisfactory succes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key factor attributing to a successful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 is human resource.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team organized by excellent and willing teachers to make progress and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school administration, regular program teachers, parents, scholars, specialists implementing an ideally designed curriculum, earnest teaching and caring for students, th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 surely can obtain the public’s affirmation and appreciation.

    At last, this study presented some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enforcement of gifted program, and the suggested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與特優學校辦理特色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6 第三節 名詞釋義………………………………………………………………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09 第一節 資優教育評鑑之功能與實施…………………………………………09 壹、資優教育評鑑之功能及其重要性……………………………………09 貳、資優教育評鑑模式的建立…………………………………………11 參、資優教育評鑑之實施…………………………………………………16 第二節 資優教育評鑑之相關研究…………………………………………… 20 壹、國外資優教育評鑑相關研究…………………………………………20 貳、國內資優教育評鑑相關研究及報告…………………………………20 第三節 資優教育辦理情形與特色……………………………………………33 壹、國外資優教育辦理情形與特色…………………………………33 貳、國內資優教育辦理情形與特色………………………………………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6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76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80 第四節 資料蒐集………………………………………………………………82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90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信賴度………………………………………………9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99 第一節 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的辦理情形……………………………………99 壹、評鑑的籌畫與辦理……………………………………………………99 貳、評鑑委員與特優學校教師對評鑑的看法與建議……………………106 参、評鑑委員對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的觀感……………………………137 第二節 特優學校的故事與特色……………………………………………146 壹、合作愉快,盡心盡力的S1……………………………………………146 貳、朝氣蓬勃,銳意創新的S2……………………………………………166 參、資深專業,熱衷研究的S3……………………………………………197 肆、自信團結,樂於分享的S4……………………………………………233 伍、年輕與熟練兼容,理想與務實並蓄的S5……………………………276 第三節 他們為什麼受肯定…………………………………………………299 壹、評鑑委員對五校辦理情形與特色的看法……………………………299 貳、五校特色分析與比較…………………………………………………306 一、師資與研究……………………………………………………307 二、與學校行政的互動……………………………………………319 三、教師團隊的分工與運作………………………………………323 四、鑑定、安置與輔導………………………………………………330 五、課程與教學……………………………………………………337 六、家長資源與社會資源的運用…………………………………350 七、與普通班互動交流……………………………………………356 八、推廣資優教育…………………………………………………361 九、自認成功的地方與最大進步空間……………………………365 第五章 結論、省思與建議………………………………………………………371 第一節 結論…………………………………………………………………371 第二節 省思…………………………………………………………………379 第三節 建議…………………………………………………………………389 與研究邂逅繾綣(代研究後記)……………………………………………………407 參考文獻……………………………………………………………………………425 中文部份……………………………………………………………………………425 英文部分……………………………………………………………………………435 附錄…………………………………………………………………………………439 附錄一 臺北市91學年度國小一般智能類資優教育評鑑項目與內容………439 附錄二A 第一階段訪談(個別訪談評鑑承辦者)大綱…………………………442 附錄二B 第一階段訪談(個別訪談評鑑委員)大綱……………………………443 附錄三 第二階段訪談(焦點團體訪談特優學校)大綱…………………………444 附錄四 第三階段訪談(個別訪談資優班老師)大綱……………………………445 附錄五 研究同意函………………………………………………………………447 附錄六 S1的學習評量表示例…………………………………………………448 附錄七 S2-T3的聯絡簿示例……………………………………………………449 附錄八 S2人文課程(中年級)學習評量單……………………………………451 附錄九 S3三年級資優資源班「家長知性園地」第三期部份內容……………454 附錄十 S4週一教學研討會會議流程示例……………………………………455 附錄十一 S4資優資源班第○屆新生進班觀察評量指標說明………………456 附錄十二 S4資訊課程寄給三年級家長的上課重點信………………………457 附錄十三 S4資優班第○屆五上網頁自我評量表……………………………459 附錄十四 S4資優班91學年度下學期聯課活動課程計劃……………………460 附錄十五 S4高愛迪斯題目卷(高年級)示例……………………………………461 附錄十六 S4高愛迪斯題目卷(中年級)示例……………………………………462 附錄十七 S5資優班新生觀察教學綜合與分析能力學習單…………………463 附錄十八 S5資優班新生入班觀察評量表……………………………………465 附錄十九 論文研究每日行事備忘表(部分摘錄)………………………………466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73 圖3-1-2 研究流程圖………………………………………………………………75 圖3-6-1 資料分析架構……………………………………………………………93 圖4-2-1 S1的課程架構…………………………………………………………155 圖4-2-2 S2的課程架構…………………………………………………………176 圖4-2-3 S3資優教育目標………………………………………………………209 圖4-2-4 S3的課程架構…………………………………………………………210 圖4-2-5 S3資優教育課程統整…………………………………………………210 圖 4-2-6 S3「網路新世界」學習社群網站系統架構……………………………230 圖4-2-7 S4資優教育願景………………………………………………………240 圖4-2-8 S4的課程架構…………………………………………………………247 圖4-2-9 S5的課程內容…………………………………………………………284 圖4-2-10 S5單科統整圖…………………………………………………………287 圖4-2-11 S5跨科統整圖…………………………………………………………288 表  次 表2-1-1 理性學派與自然學派之差異……………………………………………12 表2-1-2 Stufflebeam模式在資優教育評鑑的運用………………………………13 表2-1-3 臺北市、桃園縣、臺中市與高雄市資優教育評鑑項目表比較…………19 表2-2-1 我國資優教育評鑑之相關研究及報告一覽表(一般智能及學術性向類)……………………………………………………………………………………25 表2-2-2 我國資優教育評鑑之相關研究及報告一覽表(藝術才能類)…………27 表2-2-3 我國資優教育評鑑之相關研究及報告一覽表(綜合類)………………29 表2-3-1 綜合充實模式……………………………………………………………61 表3-1-1 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評鑑項目和我的研究問題之對照………………70 表3-2-1 臺北市91學年度資賦優異教育評鑑績優及特優學校名單格式………76 表3-2-2 第一階段訪談(個別訪談評鑑委員)次數與人數表……………………77 表3-2-3 試探性焦點團體訪談次數與人數表……………………………………77 表3-2-4 第二階段訪談(焦點團體訪談特優學校)次數與人數表………………78 表3-2-5 第三階段訪談(個別訪談資優班教師) 次數與人數表………………79 表3-4-1 轉譯符號表………………………………………………………………83 表3-5-1 資料文件編碼與意義……………………………………………………90 表4-2-1 S2教師的協同情形……………………………………………………172 表4-2-2 93學年度上學期S2資優資源教室諮詢服務時間表…………………189 表4-2-3 S3「綜合活動」各主題與Renzulli三合充實模式之間的關係…………213 表4-2-4 S3的三Q課程…………………………………………………………215 表4-2-5 S4資優班91學年度教師課務分工情形………………………………237 表4-2-6 S4第○屆新生進班觀察指標統計……………………………………242 表4-2-7 S5的課程架構…………………………………………………………284 表4-3-1 五校「師資與研究」之分析與比較……………………………………308 表4-3-2 五校「與學校行政互動」之分析與比較………………………………319 表4-3-3 五校「教師團隊的分工與運作」之分析與比較………………………323 表4-3-4 五校「鑑定、安置與輔導」之分析與比較……………………………330 表4-3-5 五校「課程與教學」之分析與比較……………………………………337 表4-3-6 五校「家長資源與社會資源的運用」之分析與比較…………………350 表4-3-7 五校「與普通班互動交流」之分析與比較……………………………356 表4-3-8 五校「推廣資優教育」之分析與比較…………………………………361 表4-3-9 五校「自認成功的地方與最大進步空間」之分析與比較……………36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3)。Vaughn, S., Schumm, J. S., & Sinagub, J. (1996)原著。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初版二刷)(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台北:五南。
    王振德(1988)。我國資賦優異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我國特殊教育的回顧與展望。79-100。
    王振德(1991)。我國資優教育相關問題及教學狀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49-264。
    王振德(1994)。我國資優教育的發展與回顧。載於臺灣師大特教系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開創資優教育新世紀, 21-34。
    王振德(1996a)。國民中小學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07-227。
    王振德(1996b)。我國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之問題與改進芻議。資優教育季刊,59, 11-15,38。
    王振德(1996c)。資優教育的師資培育。教育資料集刊,21,125-143。
    王振德(1997)。臺灣地區資優教育的實施與改進策略。載於1997.04.25—1997.04.26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大學研究中心與澳門教育暨青年司聯合舉辦的《優質教育:傳統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檢索日期:2006.04.29。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schoolnet.edu.mo/msnvc/vc013/b22.htm。
    王振德(1999a)。不同任教年資、專業訓練資優班教師專業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7,33-50。
    王振德(1999b)。資優教育課程發展及其相關問題。載於國立臺南師範學院87學年度特殊教育研討會專輯。
    王振德(2004)。我國特殊教育評鑑及相關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9,341-358。
    王淑怡、徐緯平(2001a)。超越自我、領先卓群:校務評鑑與校務發展。教育研究月刊,91,5-9。
    王淑怡、徐緯平(2001b)。從智慧中挖掘寶藏:專訪國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吳明清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1,10-16。
    王天苗(2004)。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省思。教學講義。
    王俊傑(2004)。高雄市國民小學資源班運作現況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琡棻(2004)。臺北市、高雄市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琡棻(2005)。是亂象,還是一種調適的過程--由高雄市國小教育階段資優教育實施困境談起。資優教育季刊,96,31-36。
    毛連塭(1987)。綜合課程的發展。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399-430。台北:心理。
    毛連塭(1988)。綜合充實制資優教育。台北,心理。
    毛連塭(1989)。資優學生課程發展。台北,心理。
    朱進財譯(1982)。評鑑的問題及程序。國教天地,47。10-12。
    池榮尉(2004)。國民小學教師團隊發展歷程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 (1990)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台北:桂冠。
    吳怡萍(1996)。我國與美國小學資優鑑定方式之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武典(1983)。我國國中資優教育之評鑑。資優教育季刊,10,1-9。
    吳武典(1986)。重視資優的殘障者之教育。特殊教育季刊,21,1。
    吳武典(1994):資優世界有情天----寫在資優教育季刊進入第五十期之際。資優教育季刊,50,2、14。
    吳武典(1996a)。我國資優教育政策分析與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179-206。
    吳武典(1996b)。資優教育行政與體制。輯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編印,全國資優教育會議會議手冊,9-28。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
    吳武典(1999)。修正特殊教育法的特色與檢討。師友,390,5-11。
    吳武典(2000)。資優教育全方位發展策略的整合型研究。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台北:心理,1-23。
    吳武典(2003)。三十年來的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59,1-5。
    吳武典(2006)。亞太地區資優教育的展望。教育研究,143,119-125。
    吳武雄(2003)。資優教育評鑑的精神與內涵。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報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 2。
    吳清山(1987)。郭爾堡的道德兩難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137-176。台北:心理。
    吳清基(2003)。局長序。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淑敏(1995)。資優教育課程類別及實施現況。載於陳長益、陳正芬、陳美麗、吳淑敏合著:資優路逍遙遊,7-8。台北:山群(Accrete)無腦工作室。
    吳鐵雄(1983)。資優教育評鑑後的深思。資優教育季刊,8,1。
    李玉嬋(2000)。焦點團體研究法-----評估輔導需求的利器。輔導季刊,4(36), 41-46。
    李明珠(1982)。資優教育評鑑。國教天地,47,2。
    李明堂(2004)。校長是領導乎?管理乎?--談領導與管理在學校行政的運用。國教天地,157,79-82。
    李緒武(1997)。教育評鑑的意義與發展。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台北:南宏,1-12。
    李偉俊(2002)。國中小教師應用資優教育全校性充實模式於九年一貫課程之質的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呂勝瑛(1983)。資優教育的評鑑。資優教育季刊,8,5-9。
    呂錘卿、林生傳(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7,45-64。
    呂金燮(2002a)。資優兒童鑑定觀察期的定位與設計。資優教育季刊,83,1-9。
    呂金燮(2002b)。我國國小資優教育課程的發展與調適。資優教育研究,2:2,1-22。
    呂金燮(2003)。「問題本位學習模式」在資優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主編,問題本位學習模式資優教師創意教學行動成長團體研習會手冊,1-11。
    呂金燮(2004)。給資優生一個展現實力的舞台----問題本位學習。資優教育季刊,92,01-11。
    汪榮才(1985)。國小資優教育效果之評鑑。國教之友,37(1),11-13。
    林文言(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資優資源班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幸台(1983)。資優學生的甄選工作與資優教育的規劃與評鑑。資優教育季刊,8,1-4。
    林幸台(1995)。資優學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務。資優教育季刊,56,1-3。
    林本炫、何明修(2004)。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序)。載於林本炫、何明修編,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之「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i-vi。
    林佩瑩(1996)。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建平(1987)。塔巴的教學策略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237-289。台北:心理。
    林雍智、葉芷嫻(2004)。國小資優班級經營戰略探究--建構新世紀的資優班級與培育新世紀的資優生。國小特殊教育,38,29-34。
    林寶山(1984)。資優教育的評鑑模式。資優教育季刊,13,20-26。
    周淑卿(2004)。教師的課程知識內涵及其對師資教育的意義。課程與教學,7(3),129-142。
    花敬凱(2002)。資優學障生鑑定上的問題、方法與對策。資優教育季刊,85,1-10。
    邱錦興(1995)。淺談目前國小資優教育課程之缺失與改進之道。研習資訊,12(3),25-28。
    胡幼慧(2001)。焦點團體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223-237。
    胡永崇(2000)。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實施現況及改進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3,75-110。
    洪志成、廖梅花合譯(2003)。Krueger, R. A.與Casey, M. A.(2000)原著。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嘉義:濤石。
    范國祥(2002)。什麼是評鑑、為什麼要評鑑。竹縣文教,25,38-40。
    柯裕棻(2006)。午後的陽光。檢索日期:2006.07.21。取自:World Wide Web:http://blog.chinatimes.com/yufen/archive/2006/07/21/80742.html
    柯麗卿(2004)。資優生父母的特殊需求。屏師特殊教育,8,72-79。
    高新建(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相關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44,1-13。
    高博銓(2000)。資優學生鑑定停看聽。師說,141,51-52。
    高博銓(2002)。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103,101-110。
    高雄市政府(2001)。高雄市九十年資優資源班評鑑報告書。高雄市政府編印。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孫沛德(1983)。國小資優兒童實驗班實驗成果報告摘要。資優教育季刊,10,10-11。
    孫敏芝譯述(1982)。評鑑的行政與推廣。國教天地,47,13-14。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3)。桃園縣九十一學年度各級學校特殊教育(資賦優異類)評鑑報告書。桃園縣北門國小編印。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4)。桃園縣九十二學年度特殊教育評鑑報告。桃園縣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東門國小)編印。
    陳白玲(2003)。國民小學校長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長益、陳正芬、陳美麗、吳淑敏合著(1995)。資優路逍遙遊。台北:山群(Accrete)無腦工作室。
    陳長益(1995)。資優教育的精緻化與普及化。載於陳長益、陳正芬、陳美麗、吳淑敏合著:資優路逍遙遊,243。台北:山群(Accrete)無腦工作室。
    陳長益(1995)。資優鄉間小路。載於陳長益、陳正芬、陳美麗、吳淑敏合著:資優路逍遙遊,2。台北:山群(Accrete)無腦工作室。
    陳長益(1996)。資優教育方案設計。教育資料集刊,21。55-77。
    陳美芳(1985)。我國資優教育師資培育的現況與檢討。資優教育季刊,15,3-6。
    陳美芳(2002)。給91年特教教學碩士班資優組二年級的回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九十一學年度。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資優組。「資賦優異兒童評量專題研究」作業回饋信。
    陳昭儀(1997)。「良師引導」對國中數理資優生的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昭儀(1999)。迎向千禧年的資優教育:美國資優教育學會第四十六屆年會紀實。資優教育季刊,73,29-34。
    陳昭儀(2000)。優秀國小資優教育教師教學生涯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327-346。
    陳昭儀(2006)。解讀資優.與書為友。教育研究,143,5-18。
    陳迺臣(1987)。布魯姆與克瑞斯沃的認知與情意分類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16-49。台北:心理。
    陳照雄(1987)。布魯納的學科基本結構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51-82。台北:心理。
    陳蕙君(1998)。運用社區資源,充實學習內容。資優教育季刊,67,28-31。
    陳龍安(1987)。基爾福特的智力結構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83-135。台北:心理。
    許怡婷(2004)。資優班教師教學效能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信雄(1987)。威廉斯的思考與情意教學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359-398。台北:心理。
    郭為藩(1992)。從人文主義觀點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42,1-6。
    郭為藩(1996)。全國資優教育會議開幕詞。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編印,全國資優教育會議會議實錄,1-8。
    郭靜姿(1987)。泰勒的多元才能發展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291-321。台北:心理。
    郭靜姿(1987)。崔分格的自我引導學習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323-357。台北:心理。
    郭靜姿(1994)。八十二學年度全國高中數理資優教育評鑑報告。資優教育季刊,51,1-8。
    郭靜姿(1996)。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與教育安置。教育資料集刊,21,27-54。
    郭靜姿(1997)。出席第十二屆世界資優教育會議紀實。資優教育季刊,65,23-27。
    郭靜姿(2004)。英才教育三十年----資優追蹤研究的發現與啟示。載於何英奇主編:心理與特殊教育新論。台北:心理。
    張玉燕(1987)。帕恩斯的創造性解決問題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177-207。台北:心理。
    張世彗(1996)。我國一般能力資賦優異教育的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集刊,21, 145-154。
    張秀敏譯述(1982)。評鑑的意義和重要性。國教天地,47,4-5。
    張美都(1993)。淺談資優教育方案之評鑑。資優教育季刊,47,13-15。
    張英鵬(2002)。從高高屏資源班評鑑談資源班老師如何面對資源班評鑑工作。屏師特殊教育,3,66-75。
    張春波、張疆譯(2005)。富爸爸銷售狗:培訓No.1的銷售專家。台北:高寶國際。
    張煌熙(1997)。國小資優教育評鑑模式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執行單位: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計畫編號:NSC 85-2511-S-133-008)。
    張郁樺(2003)。桃園縣國民中小學資源班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7)。特殊教育法修正條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a)。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教育部(1998b)。發展與改進特殊教育六年計畫。
    教育部(1998c)。教育部八十七年國民小學美術班評鑑報告。教育部特教小組編印。
    教育部(1998d)。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a)。教育部八十七年國民中學美術班評鑑報告。教育部特教小組編印。
    教育部(1999b)。八十七學年度國民小學音樂班評鑑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編印
    教育部(1999c)。八十七學年度國民中學音樂班評鑑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編印
    教育部(1999d)。八十七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舞蹈班評鑑報告書。教育部特教小組編印。
    教育部(200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教育部臺(九一)參字第九一™六三四四四號令訂定發布全文二十條。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概要內涵/修訂背景。檢索日期:2006.05.21。取自:World Wide Web: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1.php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 
    教育部統計處(2004)。教育統計指標----教育發展。檢索日期:2004.07.30。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user1/index02.htm?open
    章昆超(2002)。國小資優班學生家長對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態度與需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編譯(1989)。Daniel L. Stufflebeam與 Athony L. Shinkfield(1985)原著:教育評鑑的模式(Systematic Evaluation)。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3)。課程評鑑(再版三刷)。台北:師大書苑。
    黃純敏(2000)。教育民族誌寫作。教育研究資訊,8(5),80-92。
    黃碧玲(2002)。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榮(1984)。中學資優教育課程與評鑑。高雄:復文。
    黃麗娟、王振德(2003)。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指標之研究-以北區七縣市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27-41。
    游家政、曾祥榕(2004)。教育評鑑的後設評鑑。教育資料集刊,29,53-94。
    葉匡時(2001)。迷人又迷惑的領導。載於哈佛商業評論,3-12。台北:天下。
    楊振昇 (2000)。教育研究與教育評鑑之反省與展望。暨大學報,4(2),27-49。
    楊惠琴、王文科、張昇鵬(2002)。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2,25-66。
    鄒小蘭,張芝萱(2006)。從NAGC資優方案標準談資優教育教師之專業標準。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會主編:中華資優教育學會第四屆二次會員年會暨研討會會議手冊,9-19。
    臺中市政府(2002)。臺中市九十學年度資賦優異類特殊教育評鑑報告。臺中市政府編印。
    臺北市政府(1999)。臺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
    臺北市政府(2004)。臺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修訂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992)。臺北市八十學年度國民小學資優班訪視結果報告。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報告。
    臺北市資賦優異教育資源中心網站(2005)。資源中心簡介。檢索日期:2005.07.22。取自World Wide Web:http://trcgt.ck.tp.edu.tw/index.htm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5):臺灣省音樂資賦優異班評鑑報告。
    廖榮啟(2002)。國民中小學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特教園丁,17(3),17-26。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教研所,1-18。
    蔡秋桃(1983)。美國資優教育評鑑計畫。資優教育季刊,10,23-25。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台北:桂冠。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Clandinin, D. J.與Connelly, F. M.(2000)原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心理。
    蔡進雄(2004)。學校行政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1:1 ,55-59。
    蔡典謨(1997)。資源整合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4,6-10。
    蔡典謨(2006)。變質的資優班把孩子變笨了。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會主編:中華資優教育學會第四屆二次會員年會暨研討會會議手冊,7-8。
    蔣明珊(2002)。臺北市國小資優生入班觀察活動實施方式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235-257。
    潘慧玲(2003)。社會科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裕豐(2006)。資優是專才非專才。2006.05.20聯合報/A19版/民意論壇。
    鄭聖敏、林幸台(2002)。資優教育教師教學歷程及感受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2(2),75-102。
    劉正鳴(2002)。特殊教育評鑑的精神與內涵。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九十學年度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評鑑報告,3-4。
    劉貞宜、王曼娜、陳冠華(2003)。本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特色。載於吳武雄主編: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報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3-10。
    賴明珠譯(村上春樹著)(2001)。聽風的歌。台北:時報。
    盧台華(1994)。我國近十年來資優教育重要研究成果剖析。資優教育季刊,50,15-19。
    盧美貴(1987)。阮汝禮的三合充實模式。載於毛連塭等編譯:資優教育教學模式,209-235。台北:心理。
    盧增緒(1997)。教育評鑑的問題與趨向。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台北:南宏, 13-38。
    謝建全(1995)。高中數理資優教育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建全(1996)。資優教育的評鑑----以臺灣省高中數理資優教育評估為例。教育資料集刊,21,79-110。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輯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305-346。台北:康軒。
    顧瑜君譯(2002)。Wolcott, H. F. (1990) 原著。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Alkin, M. C. (1969). Evalu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omment, 2(1), 2-7.
    Arcadia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Website---CA U.S.A. “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 Program---ELD” Retrieved August 2,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district.ausd.net/home/index.asp?page=67
    Arcadia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Website---CA U.S.A. “Notes from the Elementary GATE Parent Meeting 2003” Retrieved August 2,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district.ausd.net/home/index.asp?page=66
    Arcadia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Website---CA U.S.A. “Parents & Students---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district.ausd.net/home/index.asp?page=74
    Beck, L. C., Trombetta, W. L., & Share, S. (1986). Using focus group sessions before decisions are made. North Carolina Medical Journal, 47(2), 73-74.
    Borland, J. H. (1997). Evaluating gifted programs. In N. Colangelo &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2nd ed.) (pp. 253- 266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aggett, E. J., & Moltzen, R. I. (2000). Programs and practices for identifying and nurturing giftedness and talent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779-798). Oxford : Pergamon Press.
    Camelot Elementary School Website--- Federal Way, WA U.S.A.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schools.fwps.org/cam/
    CAT6 Knowledge Base Website Retrieved August 2,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at6.com/?gclid=CNifkJWKw4YCFRQOGAodOjmRPQ
    Eco, U. (1992) . In S. Collini (Ed.),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deral Way School District Website--- WA U.S.A. “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Program (G.A.T.E.)”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fwps.org/dept/gate/
    Gallagher, J. J. (2000). Changing paradigms for gifte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681-694). Oxford : Pergamon Press.
    Heller, K. A., Monks, F. J., Sternberg, R. J., & Subotnik, R. F. (Eds.). (2000).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Oxford : Pergamon Press.
    Leroux, J. A. (2000). A study of education for high ability students in Canada: Policy, programs and student needs.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695-702). Oxford : Pergamon Press.
    Lincoln, Y. S. (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0).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erit and worth in evalu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s and Policy Analysis, 2(4), 61-72.
    Lindsey, M. (1980). Training teachers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 L. Soriano de Alencar, E., Blumen-Pardo, S., & Castellanos-Simons, D. (2000). Programs and practices for identifying and nurturing giftedness and talent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817-829). Oxford : Pergamon Press.
    Passow, A. H. (1993). National/State policies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In K. A. Heller, F. Monks, & A. H. Passow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pp. 29-46). Oxford: Pergamon Press.
    Passow, A. H., & Rudnitski, R. A. (1993). State policies regard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s reflected in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Storrs, CT: NRCGT.
    Persson, R. S., Joswig, H., & Balogh, L. (2000). Gifted education in Europe: Programs, practices, and current research.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703-734). Oxford : Pergamon Press.
    Renzulli, J. S., & Reis, S. M. (1985).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educational excellence. Mansfield,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enzulli, J. S., & Reis, S. M. (1997).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A how-to guide for educational excellence. Mansfield,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enzulli, J. S., & Reis, S. M. (2006).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 May 19,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gifted.uconn.edu/sem/semexec.html
    Rudnitski, R. A. (2000). National/provincial gifted education policies: Present state, future possibilities.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673-680). Oxford : Pergamon Press.
    Scriven, M. (1983). Evaluation ideologies. In G. F. Madaus, M. S. Scriven, & D. L. Stufflebeam(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pp.229-260). Boston: Kluwer-Nijhoff.
    Shi, J., & Zixiu, Z. (2000).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and edu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in China.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757-764). Oxford : Pergamon Press.
    Sisk, D. (1975). Teaching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teacher: A training model.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 81-88.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rt, W.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 H. O., & Provus, M. M.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s and decision-making. Itasca, IL: F. E. Peacock.
    Subhi, T., & Maoz, N. (2000). Middle-East region: Efforts, policies, programs and issues.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743-734). Oxford : Pergamon Press.
    Taylor, C. A., & Kokot, S. J. (2000). The status of gifted child education in Africa.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799-816). Oxford : Pergamon Press.
    The Mirman School Website---Los Angeles, CA U.S.A.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mirman.org/
    U.S.A. California Commission on Teacher Credentialing Website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tc.ca.gov/credentials/default.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ebsite “Award-Winning Schools-editor’s picks”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d.gov/parents/schools/awards/edpicks.j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ebsite “No Child Left Behind - Blue Ribbon Schools Awards” Retrieved July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d.gov/programs/nclbbrs/awards.html
    VanTassel-Baska, J. (2004). Introduction to the William and Mary eclectic model of gifted program evaluation. In J. VanTassel-Baska & A. X. Feng (Eds.), Designing and utilizing evaluation for gifted program improvement (pp.1- 21 ). Waco, TX: Prufrock Press.
    Windham, D. M., & Chapman, D. W. (1990).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efficacy : Constrains, issues, and policies. Greenwich, CN: JAI.
    Wu, W. T., Cho, S., & Munandar, U. (2000). Programs and practices for identifying and nurturing giftedness and talent in Asia (outside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765-778). Oxford : Pergamon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