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廷威
Fan, Ting-Wei
論文名稱: 傅蘭雅譯《治心免病法》之研究
A Study of John Fryer's Translation of Zhixin Mianbingfa (Methods for Healing the Heart and Averting Disease)
指導教授: 黃克武
Huang, Ko-Wu
口試委員: 黃克武
Huang, Ko-wu
雷祥麟
Lei, Hsiang-lin
巫毓荃
Wu, Yu-chuan
口試日期: 2024/05/2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3
中文關鍵詞: 傅蘭雅《治心免病法》Henry Wood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轉型時代《衛生學問答》
英文關鍵詞: John Fryer, Zhixin Mianbingfa, Henry Wood,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Transitional Era, Weishengxue Wenda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7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探討《治心免病法》一書的翻譯過程,從文本產生的時代背景、譯文對照以及相關影響做一綜合性的討論。過往談到《治心免病法》的研究,多半是作為譚嗣同思想的陪襯出現,箇中原因在於譚嗣同曾經親至上海拜訪傅蘭雅,除了見識到 X 光照片、化石等先進的西方儀器,還獲得了傅蘭雅剛翻譯出版的《治心免病法》。在這本書中,他發現了西方富強的原因,並影響了他的《仁學》思想形成。由此來看,《治心免病法》似乎是一本相當重要的著作。但是,清末民初的史料有關於《治心免病法》的反饋是相當稀少,使人不禁好奇為何是這樣的結果。
    當我們將焦點置於《治心免病法》的底本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時,便會發現作者 Henry Wood 及其作品是屬於美國新思想運動的脈絡;新思想運動盛行於十九世紀的美國,此一運動思想的內涵相當複雜,跟正統的基督宗教之間也有些距離。當我們再進一步對照底本與譯本時,也會發現傅蘭雅在當中做了許多改寫,有些敘述甚至是直接忽略,比如催眠術或精神醫學的討論。因此,這樣不禁會讓人思索,為何一名基督教的傳教士會接觸新思想運動的著作?傅蘭雅進行改寫的動機為何?更進一步來說,經過改寫後的譯作,是否為傅蘭雅試圖與某些領域進行對話,如傳統思想下的善書、靜坐;抑或是傅蘭雅在回應晚清中國的社會問題,如鴉片煙癮。種種問題所涉及的面向,其實涉及到兩個層面。其一,在翻譯的過程中,概念的流失或創新是譯本為了適應當地話語而有的反應。其二,譯本進入的時間點正巧是轉型時代,在一切價值被重估的時代下,這樣的譯本是否符合時代所需?最後,本文通過 1901 年的《衛生學問答》與《治心免病法》之間的聯繫,藉此思考轉型時代下的傳統思想是如何延續自身的生命。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Zhixin Mianbingfa (Methods for Healing the Heart and Averting Disease), offering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that includes the historical text of its creation, a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s, and the associated influences. In the past, discussions about Zhixin Mianbingfa have often been presented as an accompaniment to Tan Sitong’s thought. This is largely because Tan Sitong once visited Shanghai to meet with John Fryer. During this visit, he not only witnessed advanced Western instruments such as X-ray photographs and fossils, but also got a book of John Fryer’s recently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work, Zhixin Mianbingfa. In this book, he discovere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strength and prosperity of the West, which influenced of his Ren Xue (Theory of Benevolence). From this perspective, Zhixin Mianbingfa seems to be a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work. However, historical records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regarding feedback on Zhixin Mianbingfa are rather scarce, arousing curiosity about why this is the case.
    When we focus on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the base of Zhixin Mianbingfa, we find that the author, Henry Wood, and his work belong to the context of the New Thought Movement in the America. The New Thought Movement flourished in the 19th century in America, and the thought behind this movement is quite complex, with some distance from orthodox Christian beliefs. Furthermore, when we compare the original text with the translated version, we can see that John Fryer made many alterations, including the omission of certain narratives, such as discussions on hypnosis or psychiatry. Why would a missionary engage with works from the New Thought Movement? What motivated John Fryer to undertake the rewriting? Does the translated work suggest that John Fryer attempted to engage in dialogue with certain areas, such as traditional notions of virtuous literature, meditation practices, or even address social issues in late Qing China, such as opium addiction? These questions involve two dimensions. Firstl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loss or innovation of concepts reflects the response of the translated work to adapt to the local discourse. Secondly, the tim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ed work coincides with a transitional period, wherein all values were being reassessed. Thus, does such a translated work meet the needs of the era? Lastly,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1901 Weishengxue Wenda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Hygiene) and Zhixin Mianbingfa, to contemplate how traditional ideologies continue their vitality in the Transitional Era.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傅蘭雅生平簡介 19 第一節、 家庭背景 19 第二節、 中國之行 20 第三節、 轉折點:1865 21 第四節、 1865-1868 英華書院 22 第五節、 1868-1896 廣西學於中國 25 第六節、 1896-1928 加州時期 26 第三章、《治心免病法》的翻譯背景 29 第一節、 道德呼求:清末與美國的背景 29 第二節、 科學福音: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37 第四章、《治心免病法》的文本對照與翻譯 43 第一節、 翻譯成功的原因 43 第二節、 翻譯偏差的原因 47 第五章、《治心免病法》的影響與延續 63 第一節、 製作中國式的善書 64 第二節、 超越的詮釋:《治心免病法》與傳統思想的比較 70 第三節、 延續:丁福保《衛生學問答》與近代身體觀轉化 75 第六章、結論 83 徵引書目 89 一、中文部份 89 二、外文部分 97 附錄 99

    一、中文部份
    (一)一手史料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卷三》,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明]袁黃,〈靜坐要訣〉,收入《新刻養生導引法.靜坐要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明]劉宗周,〈人譜〉,收入《劉宗周全集 第三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美]丁韙良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花甲憶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美]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宗教經驗之種種》,台北:立緒,2001。
    [美]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湖濱散記》,新北:野人文化,2021。
    [美]盧公明 (Justus Doolittle),《勸善良言》,福州:亞比絲喜美總會,1856。
    [美]盧公明,《醒世良規》,福州:亞比斯喜美總會,1856。
    [英]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親歷晚清四十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英]理雅各 (James Legge),《中國人關於神與靈的觀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清]于寶軒,《皇朝蓄艾文編》,上海:上海官書局,光緒二十九年。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序例〉,收於氏著《漢學商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
    [清]王清任,〈醫林改錯‧腦隨說〉,收入李作仁編《王清任與醫林改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清]朱大文,《萬國政治藝學全書》,上海:鴻文書局,1902。
    [清]林則徐,〈重禁吸煙以杜弊源片〉,收於葛士濬編《皇朝經世文續編‧卷八十五‧刑政二律例上》,上海:文盛書局,1898。
    [清]徐維則,《增版東西學書錄》,出版地不詳:1902。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泰州學案一》,台北:世界書局,1973。
    [清]慎獨齋主人,《惜字良規》,北京:琉璃廠中間路北奎光齋刻本,咸豐九年。
    [清]雙管閣主人,《萬國分類時務大成續集》,上海:上海書局,1903。
    [清]顏伯燾,〈奏為遵旨酌議查禁鴉片意見仰祈聖鑒〉,道光18年06月07日,故宮107672 號,《宮中檔奏摺-道光朝》,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義]利瑪竇、金尼閣,《利瑪竇中國札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傅蘭雅檔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丁福保,《衛生學問答》,上海:廣業書局,光緒28年
    王國維,《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作者未知,〈勸人不可吸鴉片煙〉,《敝帚千金》,9(天津,1905),頁27-28。
    作者未知,《指迷編》,福州:福善堂,1868。
    符璋,《符璋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8。
    陳獨秀,〈今日中國之政治問題〉,《新青年》,5:1(北京,1918.7),頁6-9。
    劉紹寬,《劉紹寬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8。
    潘飛聲,〈戒鴉片煙會序〉,《湘報文編》,刊期不詳(湖南,1902),頁12-13。
    蔣維喬,《因是子靜坐法》,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
    顧燮光,《譯書經眼錄》,收入熊月之主編《晚清新學書目提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二)中文專書
    [日]中鳩隆藏,《靜坐:實踐與歷史》,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日]酒井忠夫,《中國善書研究(增補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加]伯納德‧萊特曼 (Bernard Lightman),《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傳播:為新觀眾 “設計” 自然》,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22。
    [法]謝和耐 (Jacques Gernet),《中國文化與基督教的衝撞》,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美]包筠雅 (Cynthia Joanna Brokaw),《功過格: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遷與道德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美]艾爾曼 (Benjamin A. Elman),《從裡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美]胡思都‧岡察雷斯 (Gonzalez, L.),《基督教思想史‧第三卷》,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美]范發迪,《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科學、帝國與文化遭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美]理查.霍夫士達特 (Richard Hofstadter),《美國的反智傳統》,台北:八旗,2018。
    [美]凱倫‧帕斯托雷洛 (Karen Pastorello),《進步派:行動主義和美國社會改革,1893-191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美]戴維‧考特萊特 (David T. Courtwright),《上癮五百年:癮品與現代世界的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美]魏若望 (John W Witek),《耶穌會士傅聖澤神甫傳:索隱派思想在中國及歐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美]羅伯特‧達恩頓 (Robert Darnton),《催眠術與法國啟蒙運動的終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美]羅芙芸 (Ruth Rogaski),《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健康與疾病的含意》,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
    [英]凱倫・阿姆斯壯 (Karen Armstrong),《為神而辯: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台北:八旗,2019。
    于恩德,《中國禁煙法令變遷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王中江,《進化主義在中國的興起——一個新的全能式世界觀(增補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王揚宗,《傅蘭雅與近代中國的科學啟蒙》,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皮國立,《近代中醫的身體觀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的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皮國立,《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新北:臺灣商務,2019。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呂妙芬,《多元視域中的明清理學》,新北:聯經,2023。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台北:聯經,2017
    李潤虎,《近代醫學革命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
    李顏偉,《知識分子與改革:美國進步主義運動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林滿紅,《銀線: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中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段煉,《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台北:秀威,2012。
    韋以希,《美國近代社會思想發展史》,台北:聯經,1981。
    高瑞泉,《天命的沒落:中國近代唯意志論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張邦彥,《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台北:聯經出版,2020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2000。
    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台北:聯經,1988。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陳志強,《晚明王學原惡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傅德元,《丁韙良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單德興,《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2009。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15。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文化,1998。
    雷祥麟,《非驢非馬:中醫,西醫與現代中國的相互形塑》,新北:左岸文化,2024。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趙稀方,《翻譯現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譯研究》,台北:秀威,2012。
    劉玄,《通俗知識與現代性──丁福保與近代上海醫學知識的大眾傳播》,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
    劉紀惠,《心之拓樸》,台北:行人文化,2011。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1。
    潘鳳娟,《孝道西遊:孝經翻譯與歐洲漢學的源起》,新北:聯經,2022。
    黎子鵬,《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鍾仁立,《中華聖公會華南教區百年史略》,香港:香港鐵崗中華聖公會會督府,1951。
    顧長聲,《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來華新教傳教士評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三)期刊論文
    [日]千葉謙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藏傅蘭雅文庫(John Fryer Collection)目錄(上)〉,《或問》,36(大阪,2019.12),頁 115-144。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 (台北,1993.9),679-712。
    王德昭,〈書評:班乃特:傅蘭雅譯著考略〉,《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2(香港,1971.12),頁 545-549。
    王樹槐,〈鴉片毒害──光緒二十三年問卷調查分析〉,《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台北,1980.7),頁183-200。
    李融冰,〈晚清西方公共衛生觀念之傳入——以傅蘭雅《居宅衛生論》為中心〉,《中國科技史雜誌》,40:4(北京,2019.4),頁 430-442。
    孫邦華,〈寓華英人傅蘭雅的宗教與科學觀芻議〉,《學術月刊》,8(上海,1993.8),頁 65-73
    祝平一,〈身體、靈魂與天主:明末清初西學中的人體生理知識〉,《新史學》,7:2(台北,1996.6),頁 47-98。
    郭至汶,〈上帝為體,西學為用——晚清傳教士李提摩太傳播西學的挑戰與回應〉,《新史學》,30:3(台北,2019.9),頁 147-184。
    陳丰盛,〈傳教士與近代溫州醫藥事業〉,《中國基督教研究》,10(上海,2018.6),頁 4-20。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台北,2002.6),頁 1-27。
    陳秀芬,〈治病、強身與改造國民性──蔣維喬靜坐法與民初的身體實驗〉,《新史學》,34:1(台北,2023.3),頁 95-512。
    雷祥麟,〈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台北,2004.6),頁 17-59。
    廖赤陽,〈東亞語境與內證體驗中的近代性構築與批判:蔣維喬與岡田氏靜坐法〉,《思與言》,59:1(台北,2021.3),頁 99-154。
    韓曉華,〈論顏山農的「七日閉關法」:兼論明代中後期的儒學宗教化傾向〉,《清華學報》,48:3(台北,2018.9),頁 457-487。

    (四)論文集論文
    [日]坂元弘子(坂元ひろ子),〈譚嗣同的《仁學》和烏特亨利的《治心免病法》〉,收於中國哲學編輯部編《中國哲學 十三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頁 264-275。
    [日]馬淵昌也,〈宋明時期儒學對靜坐的看法以及三教合一思想的興起〉,收入楊儒賓等編《東亞的靜坐傳統》,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 63-100。
    [日]馬淵哲也,〈明代後期「氣的哲學」之三種類型與陳確的新思想〉,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 161-202。
    [美]喬伊斯.馬丹茜 (Joyce A. Madancy),〈罌粟、愛國主義和公共領域〉,收於卜正民、若林正編《鴉片政權》,合肥:黃山書社,2009,頁251-270。
    [美]戴沙迪 (Alexander Des Forges),〈鴉片.休閒.上海:城市的消費經濟〉,收於卜正民、若林正編《鴉片政權》,合肥:黃山書社,2009,頁 186-205。
    王文基,〈民國時期的神經衰弱與精神科學的興起〉,收入王文基、巫毓荃主編《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新北:聯經,2018,頁152-184。
    王文基,〈知行未必合一──顧頡剛與神經衰弱的自我管理〉,收入《衛生與醫療》,台北:中研院,2013,頁65-99。
    王汎森,〈「心力」與「破對待」〉,收入氏著《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台北:允晨文化,2014 ,頁 73-108。
    王汎森,〈方東樹與漢學的衰退〉,收入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2003,頁 3-22。
    王汎森,〈如果把概念想像成一個結構: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收入思想史編委會《思想史6》,台北:聯經出版,2016,頁239-249。
    王汎森,〈明代心學家的社會角色〉,收入氏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 2-28。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收入氏著《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增訂本)》,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22,頁 39-90。
    王汎森,〈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收入氏著《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2019,頁252-275。
    王汎森,〈道、咸以降思想界的新現象──禁書付出及其意義〉,收入氏著《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台北:聯經,2014,頁 605-645。
    王東杰,〈反求諸己——晚清進化觀與中國傳統思想取向(1895-1905)〉,收入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2007,頁315-351
    古清美,〈劉宗周實踐工夫探微〉,收入氏著《慧菴論學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頁 183-218。
    古清美,〈蕺山學的儒釋之辨〉,收入氏著《慧菴論學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頁 219-261。
    呂妙芬,〈〈西銘〉為《孝經》之正傳?: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收入氏著《多元視域中的明清理學》,台北:聯經,2023,頁 453-497。
    呂妙芬,〈顏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禮實踐與「家庭」的意涵〉,收入氏著《多元視域中的明清理學》,台北:聯經,2023,頁 117-174。
    車錫倫,〈中國寶卷概論〉,收入氏著《中國寶卷研究論集》,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頁 5-34。
    林月惠,〈太極與萬物一體:利瑪竇對宋明理學的詮釋與批判〉,收入鍾振宇、陳威瑨編《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頁 161-209。
    胡衛清,〈近代來華華傳教士的科學觀〉,收於章開沅、馬敏主編《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叢刊 第3輯》,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頁 217-260。
    范純武,〈五四時代中國社會「靜坐」風潮〉,收入呂妙芬、康豹編《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頁281-313。
    孫江,〈翻譯宗教──「中國宗教」在 1893 年芝加哥萬國宗教大會〉,收入氏著《作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宗教──孫江自選集》,台北:博揚文化,2016,頁18-47。
    徐復觀,〈心的文化〉,收於氏著《中國思想史論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頁 293-302。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收入氏著《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頁 37-60。
    張灝,〈扮演上帝:二十世紀中國激進思想中人的神化〉,收入氏著《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頁 141-160。
    黃克武,〈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收入氏著《反思現代:近代中國歷史書寫的重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頁 147-181。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之分析〉,收入黃自進主編《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台北縣:稻香,2006,頁1-26。
    黃克武,〈靈學與近代中國的知識轉型──民初知識分子對科學、宗教與迷信的再思考〉,收入思想史編委會《思想史2》,台北:聯經,2014,頁 121-196。
    楊儒賓,〈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裏的兩種身體觀〉,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3,頁 415-449。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後中國的心理危機與宗教興趣〉,收入王汎森等著《近代中國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2007,頁 201-240。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 203-246。
    潘鳳娟,〈張君勱與玄學鬼──五四新文化及其獻祭〉,收入呂妙芬、康豹編《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頁73-109。
    鍾采鈞,〈陳白沙的自得與自然之學〉,收入鍾采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頁 56-89。
    (五)學位論文
    王紅霞,〈傅蘭雅的西書中譯事業〉,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6
    宋昕,〈從翻譯操控理論看晚清英國傳教士醫學翻譯的科學性與宗教性〉,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7
    林滿紅,〈清末社會流行吸食鴉片研究──供給面之分析(1773-1906)〉,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85。
    高黎平,〈傳教士翻譯與晚清文化社會現代性──以中國第三次翻譯高潮中譯壇美士”三杰”個案等為例〉,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論文,2011
    黃宏昭,〈消費、身體、生命政治:鴉片與中國救亡現代性〉,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11。
    楊珂,〈從傳教士到文化使者——傅蘭雅個案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二、外文部分
    1.史料
    Fryer, John. A Beautiful Life: Memoir of Mrs. Eliza Nelson Fryer, 1847-1910. California: private circulation, 1912
    Whitman Walt. Democratic Vistas.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10
    Wood, Henry. God’s Image in Man. Boston: Lee and Shepard Publishers, 1892
    Wood, Henry.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Boston: Lee and Shepard Publishers, 1904
    “OBITUARY: Dr. John Fryer, Well Known Worker in China”, South China Moring Post (Shanghai), 07 July 1928, p. 15

    2.專書論文
    Alan Baumler, Modern China and Opium: A Reade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Albanese, Catherine L. A Republic of Mind & Spirit: A Cultural History of American Metaphysical Relig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Bennett, Adrian Arthur.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67
    Dresser, Horatio W. A History of the New Thought Movement.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1919
    Haller Jr., John S. The History of New Thought: From Mind Cure to Positive Thinking and The Prosperity Gospel. West Chester: Swedenborg Foundation Press, 2012
    Luis Fernando Bernardi Junqueira, The power within: Mass media, scientific entertain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psychical research into China, 1900-1920,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s, 59:2 (April: 2023), pp. 193-216
    Mosley, Glenn R. New Thought, Ancient Wisdom: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The New Thought Movement. Pennsylvani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2006
    Sech Junior, Alexandre., Araujo, Saulo de Freitas., Moreira-Almeida, Alexander. William James and psychical research: towards a radical science of mind, History of Psychiatry, 24:1 (March, 2013), pp. 62-78.
    Spence, Jonathan. 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 1620-1960. Boston; Torono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Sutton, Emma Kate. “Interpreting “Mind-Cure”: William James and The “Chief Task…of The Science of Human Natur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48:2 (April, 2012), pp. 115-133
    Whtie, Richard. The Republic For White it Stands: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Reconstuction and the Guilded Age, 1865-189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Wright, David. Translating Sci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Chemistry into Late Imperial China, 1840-1900. Leiden; Boston; Koln: Brill, 2000
    坂元ひろ子,《連鎖する中国近代の“知”》東京都:研文出版,2009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7/06/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