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惟双 Hsiao, Wei-Shuang |
---|---|
論文名稱: |
節遇謂之命—《荀子》命論思想研究 Opportunities Encountered Unexpectedly Are Called Fate—Research on XunZi’s Fate Theory |
指導教授: |
陳麗桂
Chen, Li-Kuei |
口試委員: |
伍振勳
Wu, Zhen-Xun 曾暐傑 Tseng, Wei-Chieh 陳麗桂 Chen, Li-Kuei |
口試日期: | 2023/05/3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4 |
中文關鍵詞: | 荀子 、命 、正名 、天人之分 、法後王 |
英文關鍵詞: | Xun Zi, Fate, Name Correcting, Division of nature from man, Modelled on the Later Kings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關於荀子的命論研究,學界多偏重闡發其「天人」關係,並將命視為「概念」或「定義」來看待。這種取徑,雖然有助釐清荀子與先儒間天人觀之別,容易建立「命」的討論支點。但也因為太重視天人闡釋,恐不能宏觀《荀子》對先儒「命」的承繼與真義。特別是當我們留意到荀子「節遇謂之命」與具有「正名」以「正政」的特點,便不難發現,「命」除去天人關係的討論外,尚隱含其對先儒命觀的承繼與為政層面的關注。因此,為了突破學界研究的限制,彰顯荀子命觀背後的主體形塑歷程。本論文將從「正名」與「積善成聖的個體完成」兩面向進行詮釋。一方面藉「節」、「遇」凸顯荀子在天道、人道的闡釋,以深觀其針對沒落之世斬截而出的「歷史典範」新銓。另一方面,將荀子的「命」視為由「自我價值意識的挑戰與建構」的觸發點,以深探用仕效驗的形成。以此兩種詮釋來建構本論文,不僅不會排除過去的研究成果,反而還能帶領我們進一步看到荀子對先儒命觀的繼承與開創,更能涵括為學意義、義利關係、人格境界等層面的討論。更關鍵的是,當我們將「命」與「自我價值意識」相連,便順勢帶出個體的價值認同,以及其實踐行動所代表「儒者之所以為儒者」的身份意義與價值。是以,透過以上梳理,個體也就能夠有機會從原先「以為神」的昏昧狀態,逐步轉化至積善成德的「義榮」境界。個體的自我價值認同,與「制天命而用」的事功行動,也正在這樣的轉化下成為可能。
In the study of Xunzi's theory of fate, most scholars have emphas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nd regarded fate as a "concept" or "definition." Although this approach helps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Xunzi's view of heaven and man and that of the pre-qin Confucist, making it easier to build up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of "fate," it focuses too mu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ccordingly, 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heaven and man, results in the limitation of offering a broader view of Xunzi's inherita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fate" from the Confucian scholars. Especially when we take a deeper look at Xunzi's idea that "opportunities encountered unexpectedly are called fate" and that it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ame correcting" and "correcting the politic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realize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fate" also implies the inheritance of Confucian concept of fate and the concern for the political aspect.
Therefore,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o highlight the process of subject shaped behind Xunzi's concept of "fat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name correcting" and the "correcting of politics," the concepts put forward in Xunzi's discussion of "fate." We will interpret Xunzi's concept of fate from two aspects: "name correcting" and "personal fulfillment of accumulating goodness and becoming holy." On one hand, Xunzi's interpretation of heavenly and humane ways is emphasized by the terms "Jei(節) " and " Yu(遇)," so as to give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historical paradigm," an idea that he cut out for the deteriorating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Xunzi's "fate" is seen as a triggering point from the "challenge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worth" in order to deeply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one's own life.
By constructing pespectives with these two interpretations, not only will we not omit the results of past research, but we will also be able to emboay Xunzi'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toward fate. We also encompass the discussions of the meaning of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and the realm of personality. More importantly, when we connect "fate" with "self-worth," it brings out the individual's value identity, as well a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what makes a Confucian a Confucian,"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his practical actions. Therefore, through this process, an individual ca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radually transform from the original state of ignorance of "considers such them as supernatural " to the realm of "honor of Yi(義榮)" of accumulating goodness and virtue. An individual's self-worth and the action of "regulating what heaven has mandated and using" also becomes possible under this transformation.
一、古籍:
戰國•荀況撰,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趙岐注,宋•宋奭疏:《孟子注疏》,收入《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二、現代著作:
(一)《荀子》註解本(依出版時間排列)
北京大學哲學系:《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內山俊彥:《荀子》,東京:講談社,1999年。
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二)當代專著—《荀子》研究相關論著(依出版時間排列)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臺北:古風出版社,1987年。
翁惠美:《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柯雄文著、賴顯邦譯:《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1990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柯雄文著、賴顯邦譯:《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1990年。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吳樹勤:《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陳文潔:《荀子的辨說》,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年。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東方朔(林宏星):《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的道德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周志煌:《物類與倫類—荀學觀念與近現代中國學術話語》,臺北:洪葉文化,2013年。
劉桂榮:《西漢時期荀子思想接受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年。
康香閣、梁濤主編:《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楊艾璐:《解蔽與重構:多維視野下的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鄧小虎:《荀子的為己之學:從性惡論到養心以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改造》,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劉又銘:《一個當代的、大眾的儒學——當代新荀學論綱》,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9年。
曾暐傑:《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三)當代專著—儒家研究相關論著(依出版時間排列)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戴朝福:《儒家的生命情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王志躍:《先秦儒學史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黃俊傑編:《孟學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杜維明:《論儒學的宗教性》,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陳昭瑛:《儒家的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述先著、東方朔編:《儒家哲學研究—問題、方法及未來開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梁 濤、斯雲龍編:《出土文獻與君子慎獨――慎獨問題討論集》,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年。
譚家哲:《論語平解(選篇)》,臺北:漫遊者文化,2012年。
柯雄文:《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四)當代專著—其他(依出版時間排列)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饒彬撰、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荀子學〉,《六十年來國學》,臺北:中正書局,1972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華岡出版社,1977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陳師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1年。
吳 怡:《生命的轉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ḕvy-Brṳ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
法‧保羅‧利科(Paul Ricoeur)著,姜志輝譯:《歷史與真理》,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奧•弗蘭克(Vik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光啟文化,2004年),
歐崇敬:《後後現代的中國存有學—後解構與後差異的中國哲學導論》,臺北:洪葉文化,2006年。
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楊國榮:《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
林素英:《歲時禮俗文化論略》,臺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20年。
三、期刊論文:
(一)荀子及其思想
1、天人觀與節遇思想(依發表時間排列)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2007年3月,頁27-50。
胡正之〈「人之命在天」與先秦儒家天命觀辨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6期(2008年4月),頁99-112。
姚彥淇:〈荀子「制天命」說的形成及思想內蘊〉,《先秦兩漢學術》第14期,2010年9月,頁21-47。
苟東鋒:〈當“天”失去德性之後—荀子天論思想探微〉,《武漢學刊》37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1-5。
丁淳薇:〈論〈窮達以時〉與荀子〈天論〉之天人關係〉,《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20期,2012年12月,頁1-13。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51-86。
陳哲儒:〈節遇之謂命-試探《荀子》文獻中的天命關係〉,《宗教哲學》85期,2018年9月,頁119-142。
梁 濤:〈“天生人成”與政治形上學——荀子天論發微〉,《中國哲學史》,2021年5期,2021年9月,頁20-38。
2、理想人格(依發表時間排列)
吳樹勤:〈知通統類—從禮學視野透視荀子的聖人人格〉,《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2005年10月,頁21-23。
何淑靜:〈論荀子「聖人生禮義」所含藏的問題〉,《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0期,2012年4月,頁1-22。
伍振勳:〈秦漢時期的荀子形象:「大儒」論述的三種類型及其思想史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81-90。
賴昶亘:〈有雅儒者、有大儒者–《荀子》「法後王」與「法先王」說法重探〉,《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2013年7月,頁185-227。
東方朔(林宏星):〈無君則天地不理—荀子思想中作為政治之理想人格的君子〉,《邯鄲學院學報》25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36-49。
東方朔(林宏星):〈荀子的「聖王」概念〉,《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8年11月,頁33-39。
東方朔(林宏星):〈荀子論聖王與政治性秩序之實現〉,《管子學刊》2021年第3期,2021年3月,頁33-39。
宮浩然:〈從“聖吾不見”到“塗之人可以為禹”——荀子、孔子聖人觀比較〉,《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第42卷第6期,2022年6月,頁1-3。
3、諸論(依發表時間排列)
赤塚忠:〈荀子研究的若干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頁85-107。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33-54。
林啟屏:〈《荀子.正論》及其相關問題〉,《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15-31。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26卷第1期,2008年3月,頁35-66。
王 楷:〈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誠論的精神修持意蘊〉,《哲學與文化》36卷11期,2009年11月,頁43-58。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35-60。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35期,2011年12月,頁43-83。
伍振勳:〈《荀子•正名》釋義:語意學的詮釋取徑――以莊子、荀子對言辯的反省為背景〉,收錄於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頁345-384。
周志煌:〈「推類」與「辨異」:荀學觀念在近現代思潮中的運用及其歷史意義〉,《先秦兩漢學術》21期,2014年3月,頁41-63。
曾暐傑:〈「虛壹而靜」只是認知工夫嗎?—論荀子「虛壹靜」對「天君」之「心」的作用與意義〉,《當代儒學研究》第16期,2014年6月,頁183-204。
何淑靜:〈論荀子「為學」的目的、功用與意指〉,《鵝湖學誌》56期,2016年6月,頁1-41。
佐藤將之:〈《呂氏春秋》與《荀子》「類」與「染」之相應思想〉,《政治科學論叢》第74期,2017年12月,頁43-76。
(二)其他
1、天人觀與節遇思想(依發表時間排列)
袁保新:〈天道、心性、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第22期(1995年11月),頁1009-1022。
李春青:〈論「時」兼談儒家處世之靈活性〉,《中國文化研究》第14期,1996年4月,頁7-12。
崔宜明:〈「命運」觀念的起源和理性內涵〉,《中國哲學史》1996年03期,1996年8月,頁22-30、113。
房良鈞:〈中國古代機遇思想〉,《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01期,2002年1月,頁62-67、144。
傅永聚、任懷國:〈儒家「天人合一」的政治學闡釋〉,《煙台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2002年3月,頁1-7。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遇合」問題----以「窮達以時」為討論起點〉,《鵝湖學誌》第31期,2003年12月,頁85-121。
張 軍:〈早期儒學語境中的「時」範疇析解〉,《孔子研究》2004年01期,2004年1月,頁27-40、127。
陳代波:〈儒家命運觀是消極宿命論嗎?〉,《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2004年4月,頁59-64。
余治平:〈「命」的哲學追問〉,《東南學術》2006年01期,2006年1月,頁135-144。
梁 濤:〈先秦儒學天人觀辯證—從郭店楚簡談起〉,《哲學文化》33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23-142。
吾敬東:〈中國人「命」即命運觀念的形成〉,《學術界》2009年04期,2009年7月,頁118-130。
陳佳銘:〈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第9期,2009年1月,頁45-80。
陳師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38卷11期,2011年11月,頁59-82。
陳德興:〈從巫覡時代天帝的袪魅,與秦漢之際陰陽五行天道思想的形成,論「天」內涵之轉化〉,《哲學與文化》第6期,2012年6月,頁118。
陳少明:〈儒家的歷史形上觀―-以時、名、命為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2012年9月,頁1-9。
曹 峰:〈郭店楚簡中的「天」、「命」、「性」〉,《哲學與文化》39卷第4期,2012年4月,頁17-34。
李友廣:〈「俟時」與「用時」先秦儒家與漢儒政治態度之比較〉,《人文雜誌》2013年07期,2013年7月,頁24-31。
程 旺:〈論儒家的「困境智慧」〉,《孔子研究》2014年01期,2014年1月,頁24-33。
李加武、歐陽禎人:〈郭店楚簡《窮達以時》天人關係新探〉,《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6卷第2期,2015年4月,頁23-28。
王耕、張依萱:〈時遇與利益:儒學發展的制約因素——觀《原始儒家孝、忠、禮、德觀念的變異》一書有感〉,《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6期,2019年12月,頁90-93。
王楷:〈論儒家義命觀的二重批判性〉,《社會科學》2021年第12期,2021年12月,頁25-36。
2、理想人格(依發表時間排列)
林家瑜:〈先秦儒家的「君子」—「位」與「德」的重心轉移〉,《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2期,2010年6月,頁59-77。
陳師麗桂:〈先秦儒學的聖、智之德—從孔子到子思學派〉,《漢學研究》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25。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中心〉,《哲學與文化》39卷第4期,2012年4月,頁117-140。
苟東鋒:〈聖人之權與成德之與—論儒家的名聲觀念〉,《文史哲》第383期,2021年2月,頁39-48。
曾暐傑:〈作為救贖的等待──中國哲學場域「聖王崇拜」的起源、結構與原理〉,《政大中文學報》第36期,2021年11月,頁69-104。
3、諸論(依發表時間排列)
陳師麗桂:〈郭店楚簡的外王思想〉,《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11月,頁239-274。
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朱湘鈺合譯:〈先秦儒家目的論的展開〉,《鵝湖月刊》第371期,2006年5月,頁12-22。
淺野裕一著、談仁譯:〈〈中庸〉「誠者天之道也」再考—以其與〈五行〉之關係為中心〉,《饒宗頤學院院刊》第4期,2017年5月,頁137-158。
林啟屏:〈「下學上達」與「仁義內在」〉,《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年12月,頁165-200。
曾暐傑:〈山水.感通.道德─「樂山」與「樂水」的審美秩序在孔孟荀思想中的建構、繼承與開展〉,《漢學研究》第36卷第4期(2018年12月),頁1-38。
伍振勳:〈〈中庸〉「誠」論的思想史意義─兼論〈中庸〉、孟、荀「誠」論系譜〉,《臺大中文學報》35期,2019年9月,頁1-3、5-42。
四、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列)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林聰舜教授指導,2004年。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陳福濱教授指導,2006年。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何信全教授指導,2007年。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陳麗桂教授指導,2008年。
王 楷:《荀子倫理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陳來教授指導,2008年。
姚彥淇:《重返神聖之域—先秦兩漢時期命論思想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江建俊教授指導,2010年。
顧 炯:《儒家視域中的修身之道—荀子身體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楊國榮教授指導,2011年。
曾暐傑:《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劉又銘教授指導,2011年。
夏春梅:《內聖與外王─荀子的人文化成之道》,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趙中偉教授指導,2013年。
陳景黼:《從假物到自得─《荀子》由禮見理的學習向度》,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楊儒賓教授指導,2013年。
莊祐端:《情欲.禮樂.經典:荀子與歷史意識》,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啟屏教授指導,2014年。
曾暐傑:《孟子之後──荀子「倫理經濟學」的建構及其儒學回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劉又銘教授指導,2016年。
劉振興:《君子必辯:行動視域中的荀子名辯論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伍振勳教授指導,2017年。
李雨鍾:《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劉滄龍教授、伍振勳教授指導,2017年。
葉冰心:《荀子的人觀—以社群倫理為核心的探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曾春海教授指導,2019年。
宋進安:《「慎其獨」以「知天」:先秦儒學的慎獨觀念與禮學論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伍振勳教授指導,2020年。
陳佳榮:《先秦儒學「義」的思想及其秩序建構:以《荀子》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啟屏教授指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