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喬汝
Chiao-Ju Chang
論文名稱: 「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模式之研究
The Study of Collaborative Model of English Teaching Team in E-learning Program
指導教授: 林美和
Lin, Mei-H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3
中文關鍵詞: 「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計畫教師合作英語教學團隊團隊教學合作發展模式團隊合作階段團隊合作動力
英文關鍵詞: e-learning program, teacher collaboration, English teaching team, team teaching,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al model, team cooperative stages, team collaborative dynamic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7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究SARS期間成立的「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模式。主要的目的有二:(1)以團隊發展觀點,探討「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發展歷程,剖析各階段團隊合作時的工作重點、問題與解決策略以及各階段的有利合作與不利合作的因素;(2)由「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實施歷程的探討中,分別以行動學習的觀點,建構出團隊合作發展的階段模式,以團隊角色觀點,建構出團隊合作發展的動力模式,並提出教師參與團隊合作與學校推動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的建議,亦針對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言。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方式,蒐集各種質化資料進行研究問題探討,資料的來源主要是觀察與訪談這兩種方式。從實徵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中對照文獻上相關研究發現,以獲取本研究的結論。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壹、團隊階段歷程:
    英語教學研究團隊合作歷程可以概化成幾個發展階段,分成形成期、震盪期、調整期、運行期與結束期等五個階段,各有主要發展重點,但是各階段同時具有前一階段或是融合一個階段以上的特徵,不具有排除性,合作發展的過程可視為連續的或循環的歷程。
    貳、團隊合作問題:
    除了工作時間因素之外,「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面臨的問題,依照工作任務與團隊關係發展有以下兩個方面:(1) 工作任務方面:教材教法的發展問題,分成「教材內容合適性」與「教學模式的系統化」兩方面;(2)團隊合作關係:差異與衝突的問題,分成「團隊合作關係的變動」與「團隊合作的效能」兩方面。
    參、團隊問題解決:
    團隊解決問題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討論與反思:(1)在團隊合作互動的歷程中,成員具有思考及反思並建構新知識的能力;(2)個人以務實的觀點來看待團隊成果的意義,認同團隊共同願景;(3)團隊非正式領導策略,使團隊成員重視努力、承諾與合作倫理;(4)團隊管理者排除一般性合作因素、資源性因素、邏輯管理性因素,實行代課;(5)網路科技的特性創造教學反思回饋的有利情境。
    肆、團隊合作發展影響因素:
    本研究個案團隊合作發展的影響因素如下:(1)個人能力與信念;(2)團隊學習與行動實踐;(3)成員的互動關係與規範;(4)團隊結構特性;(5)團隊內在領導;(6)網路科技的特性形成特殊合作情境;(7)團隊合作外在的刺激與獎勵;(8)社會文化與期望。
    伍、團隊合作發展模式:
    提出本研究所建構的團隊合作發展模式,分成「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的階段模式與「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的動力模式。

    Calls for online teaching during the time when SARS attacked Taiwan in 2003 got man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volved in an e-learning program. Motivated by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teaching teams, one team of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 designed to teach English online were studi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nature of their cooperative process and to construct the stage model of such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rocess as well as the dynamic model of teacher teaching collaboration structured by the affecting factors. This paper examined team relative theories about teacher collaboration. Based on observational and interview data, qualitative evidence collected by the study identified a large number of within-team tasks, problems, strategies, and in-team or out of team factors effecting such collaborative process that helped to explain variation in the nature of collaboration across the team so as to construct team teaching models. Using a usefu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English teacher team, results showed that while the interaction style of team affected both performance and process outcomes in ways that were directional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culture of situation, external factors were of equal importance. A discussion for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collaborative teaching reforms is provided, focusing on instructional efficacy, interact ional style, and model sustainmen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第二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動機 貳、研究目的 參、研究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國中英語教師 貳、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 參、英語教學團隊 肆、團隊合作模式 第四節 研究的限制 壹、研究對象的限制 貳、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參、研究結果的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團隊合作的基本概念 壹、團隊與教學團隊的意義 貳、團隊合作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 團隊合作發展的相關理論 壹、團隊文化觀點 貳、團隊學習觀點 參、團隊角色觀點 第三節 團隊的建立與合作發展 壹、團隊的建立與授權 貳、團隊合作發展的階段 參、團隊合作發展的效能 肆、團隊合作發展的問題與處理 伍、教學團隊合作發展的動力 第四節 網路輔助英語教學現況 壹、國中英語教學趨勢 貳、網路教學的內涵 參、國中英語教師運用網路於教學能力與現況 第五節 網路英語教學發展 壹、網路線上教學的發展階段 貳、網路線上教學發展的相關因素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取向 壹、研究取向的轉變 貳、建構取向的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步驟 壹、研究設計流程架構 貳、進入研究現場前 參、進入研究現場 肆、退出研究現場 第三節 研究方法 壹、文獻分析法 貳、觀察法 參、反思日記 肆、訪談法 伍、相關文件分析 第四節 資料處理 壹、資料的整理 貳、資料分析 參、資料檢測 第五節 研究倫理關係 第四章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之實施與討論 第一節 團隊合作的第一週 壹、團隊建立的背景 貳、團隊建立的發展重點 參、團隊合作面臨問題 肆、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策略 伍、團隊合作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第二節 團隊合作的第二週 壹、團隊合作發展重點 貳、團隊合作面臨問題 參、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策略 肆、團隊合作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第三節 團隊合作的第三週 壹、團隊合作發展重點 貳、團隊合作面臨問題 參、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策略 肆、團隊合作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第四節 團隊合作的第四週 壹、團隊合作發展重點 貳、團隊合作面臨問題 參、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策略 肆、團隊合作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第五節 團隊合作的第五週後 壹、團隊合作發展重點 貳、團隊合作面臨問題 參、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策略 肆、團隊合作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第六節 綜合討論 壹、團隊合作發展歷程方面 貳、團隊合作問題方面 參、團隊合作問題解決方面 肆、團隊合作發展相關因素 第五章 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壹、「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歷程 貳、「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的模式 第二節 結論 壹、團隊合作發展的階段模式方面 貳、團隊合作發展的動力模式方面 第三節 建議 壹、對學校推動團隊合作的建議 貳、對英語教師參與團隊合作的建議 參、後續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英文部分】 附錄 附錄一 文件資料蒐集時間一覽表 附錄二 觀察筆記與反思日記時間一覽表 附錄三 受訪者身分與訪談時間一覽表 附錄四 研究者反省日記紀錄(舉例) 附錄五 團隊期間手機簡訊時間內容一覽表(舉隅) 附錄六「e 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計畫(文件舉隅) 附錄七「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運作模式初訪題目 附錄八 團隊合作模式訪談(正式訪談) 附錄九 訪談問卷設計參考文獻 表格目錄 表 2-1 團體與團隊的差異 表 2-2 團隊角色行為傾向 表 2-3 教師社群衝突過程的政治趨勢 表 2-4 團體發展階段的特徵 表 2-5 Lawe和Herranen的團隊發展階段 表 2-6 規模對團隊的典型效應 表 2-7 團隊發展階段的挑戰 表 2-8 NETS. T的六大基本能力和二十三項指標 表 3-1 研究資料編碼 表4-1「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形成期的工作流程 表4-2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震盪期的工作流程 表4-3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調整期的工作流程 表4-4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調整期時間與空間規劃 表4-5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運行期的工作流程 表4-6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結束期的工作流程 表5-1 「e行動居家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歷程 圖形目錄 圖2-1 知識創新模式 圖2-2 批判反思與行動學習金字塔 圖2-3 團隊學習的探究架構 圖2-4 團隊領導的星狀角色結構 圖2-5 自我管理工作團隊效能模式 圖2-6 團隊效能影響因素 圖3-1 建構主義的探究循環設計模式 圖3-2 研究設計流程圖 圖4-1「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課程設計合作模式 圖4-2「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錄影合作模式 圖4-3「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數位化課程教學合作模式 圖5-1「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的階段模式 圖5-2「e行動居家數位學習網」英語教學團隊合作發展動力模式

    【中文部份】
    丁導民(2003)。企業實務社群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如哲(2001)。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王永昌、張永宗(2002)。創造雙贏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生活科技教育,35卷,3期,2-11。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林譯(1993)。建立團隊(Teaming Building):合作就是力量。Robert B. Maddux著。台北:麥田。
    天下雜誌(2000)。2000年天下教育特刊,網上學習。台北天下雜誌。
    古鈞元(2002)。教師教學信念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國中地理教師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
    江雪玲(2000)。美國教師的繼續教育─改變中的教學文化。成人教育,58,41-45。
    辛懷梓(2000)。靈活運用「資訊科技─電腦網路」融入英語教學。國民教育,41(1),66-74。
    李育奇(1999)。從英語教師專業角色認同談英語教學 ─ 七縣市教學研習會訪查報告。教學與研究,11(1),38-43。
    李介至(2002)。國中小教師教學科技運用之問題分析。視聽教育月刊,43(5),21-33。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青蓉(2000)。團體中的學習:探究其基本原則、新的運用以及所產生的契機。成人教育,56,54-56。
    吳青蓉(1999):跨世紀的教學革命:資訊融入教學。竹縣文教,19,16-26。
    吳曉青(2001)。學習型學校建構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習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2)。教師多元角色與實踐。國教天地,148,73-80。
    吳建華(2003)。國民小學推動組織學習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素娥 (2000)。何為溝通式教學法。英語教學,24卷3期,頁29-33。
    林美和(2001)。知識經濟時代婦女生涯發展與再學習省思。社教雙月刊,106,4 -5。
    林美和(2004)。反思行動觀點在指導大學生撰寫學期報告之應用。王震鵠教授八秩榮慶論文,413-428。
    林曉雯(2001)。國小自然科教師試行「學習環」之合作行動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953-986。
    林春慧(2002)。國民小學團隊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房柏成(2002)。國小學習型教學團隊建立教學檔案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鴻燕(2000)。國中英語革新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馨儀(2002)。國民中學語文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中天(1995)。電腦在輔助英語教學上的各種運用之道。中等教育,46(2),44-52。
    周中天(1996)。網際網路時代的英語教學。第三屆英語文教學研究與電腦資訊研討會論文集。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個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主編( 1996 )。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施玉惠(2002)。台灣九年一貫英語課程之特色以及實施後之省思。海峽兩岸新世紀小學課程與教材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5-222。
    俞文釗(譯)(2001)。組織行為學(第九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高熏芳、林盈助和姚美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觀點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徐錦漳(2001)。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士峰(2000)。國民小學團隊學習之個案研究─以花師實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統計處(2001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1b)。台閩地區國民中小學概況統計八十九學年度。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c)。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過程及特色【線上查詢】。網址:http:// teach.eje.edu.tw/B-list/B-main-1.htm
    教育部(2002)。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線上查詢】。網址: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extplan.html
    張碧玲(2000)。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對溝通式教學觀之信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世璿(2001)。國小STS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芳(2001)。資訊融入國中英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9(5),129-148。
    張美雯(2002)。NETS‧T對生活科技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涵。生活科技教育,35卷,3期,p19-24。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 NETS‧T. http: //wwwnet.tmps.tp.edu.tw/ edu/ teacher/ teacher.htm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許雅涓(2001)。一位國小教師課程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真(2002)。教師團隊的對話、反思與行動歷程 ─ 以一個國小教師團隊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如(1999)。網路輔助英語學習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錫銘(1998)。實踐認識論應用於諮商員專業自我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錦芬(2000)。跨文化、跨學科的K-12英語網路合作教學型態。國民教育,40(3),21-28。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陳明蕾(2000)。教育組織發展成為學習型組織之反省。成人教育,53,35-4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浩然(2002)。淺介培養英語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能力於教學的網路資源。英語教學(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26(4),1-18。
    彭富源(2001)。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困境與因應。研習資訊(http://www.iest.edu.tw/issue/issue.htm),18(3),44-48。
    黃富順(2001a)。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59,2-13。
    黃富順(2001b)。以終身學習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成人教育,61,26-35。
    黃雲龍、徐嘉(譯)(2001)。Krystyna Weinstein著。行動學習法。台北:弘智文化。
    楊子江、王美英譯(1999)。Nonaka, Ikujiro & Hirotaka Takeuchi原著(1995)。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楊國德(2002)。歐美國家網路學習的應用與發展趨勢。成人教育,67,9-20。
    莊明貞(2001)。當前台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41-162。
    莊坤良(2002)。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興英語與英語教學的文化反思。英語教學(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27(2),1-16。
    戴維揚(2000)。九年一貫多媒體電腦英語教學。2000年全國應用英語教學展示工作坊暨研討會論文集。140-151
    廖秀微(2001)。運用團隊學習促進教師STS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靖綺、楊惠琴 (2000)。國中英語科教師使用新教材與教法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卷2期,63-78。
    榮泰生(1998)。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http://sun.tchcvs.tc.edu.tw/magazine/),57,88-94。
    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
    劉佳賓(2002)。國中教師應用資訊科技之實務與層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燕國材(1993)。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揚國樞與余安邦主編(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 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賴柏勇(1998)。網路時代英語教師的角色。中山大學人文學報,7,189-205。
    賈春琦(1999)。團隊型組織在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月娟、陳琇玲、李芳齡(譯)(2001)。P. Senge, A. Kleiner, C. Roberts, R. Ross, G. & B. Smith著。變革之舞:持續「學習型組織」動力的挑戰與策略(上)(下)。台北:天下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姿娟(2002):淺談我國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之現況與因應。教師之友,43(1),54-59。
    魏惠娟(2000a)。變革之舞─在學習型組織中保持動力的挑戰。成人教育,55,52-56。
    魏惠娟(2000b)。學校中的組織學習。成人教育,57,53-56。
    魏惠娟(2001)。學習型組織發展之概念架構。成人教育,61,37-42。
    魏惠娟(2002a)。學習型學校的構築:願景塑造之行動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從概念到實踐,364-401。台北:學富。
    魏惠娟(2002b)。學習型學校─從概念到實踐。台北:五南。
    羅玗貞(2001)。國中英語科教師利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順發(2001)。我國國中英語教學革新現況調查研究。英語教學(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26.1, 28-48。
    簡紅珠(1998)。教師教學決定:內涵、思考歷程與影響因素──兼談如何改進教學決定技能。課程與教學研究季刊,1(4),43-56。
    謝淑娟(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
    【英文部分】
    Achinstein, B.(2002). Conflict Amid Community: The Micropolitics of Teacher Collaboration. Teacher College Record, 104(3), 421-455.
    Argyris, C. & Schön, D. A. (1974). Theory in practice: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CA: Josssey-Bass. Argyris, C. & Schön, D. A. (1974).
    Argyris, C. & Schön, D. A.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Reading, MA: Addision-Wesley.
    Argyris, C. & Schön, D. A. (1996).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Ⅱ: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Reading, MA: Addision-Wesley.
    Baldwin, R. G. & Austin, A. R.(1995).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Facult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9(1), 45-70.
    Bauer, M. W., & Gaskell, G. (Eds.), (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Belenky, M. F. & Stanton. (2000). Inequality, development and connected knowing in J. Mezirow et al.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71-102.
    Crow, G. M. & Pounder, D. G. (2000). Interdisciplinary Teacher Teams: Context, Design, and Proces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Vol.36, No.2, 216-254.
    Davis, J. R.(1995) .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and Team Teaching: New Arrangements for Learning. Phoenix:ACE/Oryx.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21.
    Dias, L. B. (2001). Technology Integration: Best Practices–Where Do Teachers Stand?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ucalgary.ca/~iejll/volume5/dias.html
    Drew, L. & Vaughan, S. (2002). The Course Team as the Focus for Contextualized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39(3), 183-195. (ISSN 1470-3297)(ISSN 14703300 online)
    Eisen, M. J. (2000) . The Many Faces of 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8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iend, M., & Cook, L. (2000). Interations: Collaboration skills for school professionals(3rd ed).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Hasen, M. T., Nohria, N., & Tierney, T.(1999). 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6, 106-116.
    Hasler-Waters, L. & Napier, W. (2002). Building and supporting student team collaboration in the virtual classroom.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3(3), 345-352. (ISSN 1528-3518)
    Hunt P., Soto, G. & Maier, J. et al.(2002). Collaborative Teaming to Support Students with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Needs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 0743-4618/01/1801-0020,18, 20-35.
    Imel, S. (1996). Learning in groups: Explor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new uses, and emerging opportunit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STE(2002).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NETS) for Teachers- Preparing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iste.org/ netst/netst.pdf.
    Johnston, S. S., Tulbert, B. L., & Sebastian, J. P. et al.(2000). A Collavorative Effort for teaching Content Vocabulary.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10534512, 35(5), 311-316.
    Katzenbach, J. R. & Smith, D. K. (1993). The Wisdom of Teams: Creating the High-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sl, E., Marsick, V. J., & Dechant, K. (1997). Teams as Learners: A Research- Based Model of Team Learning.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29.
    Lundin, J. & Magnusson, M. (2003).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mobile work.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 273-283.
    Leithwood, K. , Steinbach, R. & Ryan, S. (1997). Leadership and Team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17(3), 303-325. (ERIC-No: EJ555422)
    McCartney, (1999). Barriers to collaboration: An analysis of systemic barriers to collabo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is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34, 431-440.
    Mezirow, J. (2000). Learning to think like an adult: Core concepts of transformation theory’ in J. Mezirow et. al.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33-32.
    McDaniel, E. A. & Colarulli, G. C.(1997).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the Face of Productivity Concerns: The Dispersed Team Model.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2(1), 19-36.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rabtree &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Muchmore, J. A. (2001). The Story of Anna: a Life History Study of the Literacy Beliefs and Teaching Practices of an Urba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Department of teaching, learning, & Leadership College of Education,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Seattle, 2001.) (ERIC-No:EJ631738)
    Peña, E. D. & Quinn, Rosemary (2003). Developing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Teams in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A Case Study.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 24: 2, 53-63.
    Royer, R. (2002). Support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Cleaning House, Vol.75 Issue5, p233 -238. (ISSN: 0009-8655)
    Saltiel, I. M. (1998). Defining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o.79, 5-11.
    Scrivner, J. P. & Donaldson, J. F.(2001). The Dynamics of Group Learning in a Cohort: From Nonlearning to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7(5), 605-636.
    Stanton, A. (1996). Reconfiguring teaching and know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in Goldberger, N. et al. (eds.). Knowledge difference and power, 22-56.
    Smith, K. A.(1998). Grading Cooperative Project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o.74, 59-67.
    Senge(1999). The Dance of Change: 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pillane, J. P. (2002). Local Theories of Teacher Change: The Pedagogy of District Policies and Programs. Teacher College Record, Vol. 104, No. 3, p 377-420.
    Supovitz, J. A. (2002). Developing Communities of Instructional Practice. Teacher College Record, 104(8), 1600-1626.
    Thompson, S. L., Collins, A., Metzgar, V., et al.(2002). Exploring Graduate-Level Scientists’ Participation in a Sustained K-12 Teaching Collaboration.
    Vogel, D., & Klassen, J. (2001). Technology – supported learning status, issues and trend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7,104-114.
    Welch, M. (2000).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s of Collaboration: A Social Valida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1(3/4), 357-379.(EBSChost Full Text Word Count: 7688)(ISSN: 1047-4412)
    Windschitl, M. & Sahl, K. (2002). Tracing Teachers’ Use of Technology in a Laptop Computer School: The Interplay of Teacher Beliefs, Social Dynamics,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9(1), 165-205.
    Yorks, L. & V. J. Marsick(2000).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on in J. Mezirow et al.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253-28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