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紀柔安
Chi, Jou-An
論文名稱: 台北地區國中音樂才能班學生情緒智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th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ally-Talented Classes in Taipei Area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潘裕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情緒智力古典音樂風格偏好音樂成就國中音樂才能班
英文關鍵詞: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lassical music style preferences, musical achievement,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ally-talented class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3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音樂才能班學生情緒智力之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就讀臺北市和新北市國中音樂才能班學生共314人,採問卷調查法,使用鄭聖敏與王振德(2009)修訂「情緒智力量表青少年版」、為研究工具。運用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情緒智力不因性別、主修學習時間、國小安置經驗有差異。
    二、不同家庭社會地位在壓力管理達顯著差異。
    三、音樂成就的預測力以壓力管理為最大。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教育相關工作者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作為音樂教育參考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the students in musically-talented classes. Samples were 314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Research tools were “Emotional QuotientInventory: Young Version”translated by Cheng Sheng-Min and Wang Chen-Te(2009). Th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chi-square test,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Gender, the time of instrument study, and the experi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musically-talented class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In terms of social status of fami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tress management.
    3.Sress management were effective predictors of the students’ musical achievement.
    Accord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mad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worker and future researches as the reference resources for the music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情緒智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音樂對於情緒之效能相關研究 30 第三節 音樂成就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5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之現況與差異 54 第二節 情緒智力對音樂成就之預測分析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6 參考文獻 82 附錄 89 附錄一 學生基本資料表 89 附錄二 《情緒智能量表青少年版》使用同意書 92 圖目錄 圖2-1 Salovey & Mayer(1990)情緒智力的概念架構 12 圖2-2 Salovey & Mayer(1997)修正之情緒智力新概念圖 16 圖2-3 Goleman情緒能力架構圖 18 圖2-4 情緒智力與人格系統分析圖 22 圖3-1 研究架構圖 39 圖3-2 社會地位指數 44 圖3-3 研究時程甘特圖 50 圖3-4 研究程序 51 表目錄 表3-1有效樣本學校及人數分配表 42 表3-2情緒智力標準分數解釋 46 表4-1國中音樂才能學生背景變項分析表 55 表4-2國中音樂才能學生音樂成就分析表 56 表4-3國中音樂才能學生古典音樂風格偏好分析表 56 表4-4不同性別研究對象情緒智力結果分析 57 表4-5不同主修樂器學習時間研究對象其情緒智力結果分析 58 表4-6不同國小安置經驗研究對象其情緒智力結果分析 60 表4-7不同家庭社會地位研究對象情緒智力結果分析 62 表4-8不同音樂成就研究對象情緒智力之差異性分析表 64 表4-9情緒智力與音樂風格偏好之相關分析 66 表4-10不同性別研究對象音樂成就之次數及卡方摘要分析表 68 表4-11不同主修器樂學習時間研究對象音樂成就之次數及卡方摘要分析表 69 表4-12不同國小安置經驗研究對象音樂成就之次數及卡方摘要分析表 69 表4-13不同家庭社會地位研究對象音樂成就之次數及卡方摘要分析表 70 表4-14不同音樂成就研究對象之古典音樂風格偏好差異性分析表 71 表4-15音樂成就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4

    一、中文部分
    方銘健(2007):方銘健的巴洛克之美。臺北:韻順。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振德(2004):情緒智力理論及其在資優教育的應用。發表於國立台南大學主辦「2004資優教育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台南市。
    何志培(1999):音樂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167,17-19
    何翊嘉(2013):聆聽古典音樂與工作記憶情境於大學生腦波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裕隆(2008):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家長教育期望對學生成就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翠玲(2001):音樂教育之貴族化與平民化。國教世紀,197,5-8。
    李維靈、郭世和、張利中(2004):音樂偏好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以某大學休閒系一年級學生為例之初探。大葉學報,13(2), 39-47。
    李選、葉美玉、劉燦榮(1993):音樂治療對改善住院精神病患精神症狀與人際互動之成效。護理研究,1(2),145-157。
    吳宗祐、鄭伯壎(2002):由情緒智力到情緒才能--一個整合性的模式。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2002年管理新思維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吳永怡(2009):音樂才能優異學生家庭教養對其音樂成就影響之初探研究--以東部地區為例。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79-100。
    吳永怡(2010):大學音樂才能優異學生家庭教養、音樂學習環境與音樂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永怡、王明泉(2011):臺灣區大學音樂才能優異學生家庭教養、音樂學習環境與音樂成就差異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3,43-70。
    呂有仁、李淑芳(2011):青少年情緒智力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成大體育,43(1),11-25。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依嫻(2010):音樂活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情緒智能表現之實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珍如、夏荷立(譯)(1999):莫札特效應:音樂身心療法(原作者:D. Campbell)。臺北市:先覺。(原著出版年:1997)
    周美志(2010):國中生情緒智力、領導才能與創造力的差異與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姚世澤(1993):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柯麗卿(2008):資優兒童與一般兒童家庭教養特質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107,15-23。
    洪維欣(2009):運用音樂治療概念的教學轉化以提升青少年情緒智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洪儷瑜(2009年4月):教出好情緒-我的孩子有情緒困擾嗎?親子天下雜誌,5,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2645-%E6%
    88%91%E7%9A%84%E5%AD%A9%E5%AD%90%E6%9C%89%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5%97%8E%EF%BC%9F/
    徐振昆(2000):台北市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許芝瑋、陳其昌(2010):音樂對情緒的影響。休閒運動期刊,9,85-91。
    許瑛巧、賴佳菁、楊惠琴(2006):弦樂資優生練琴方法和練琴態度與術科成績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研究,6(2),115-137。
    莊惠君(2001):淺談音樂治療之應用—由一自閉症個案之治療記錄談 起。美育,122,20-26。
    胡秋萍(2004):國小資優生家庭環境及情緒智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若芝(2010):國中生自尊、情緒智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昭吟(2002):音樂班家長管教方式與兒童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昭儀(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刊,87,27-40。
    陳昭儀(2008):傑出音樂家生涯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113-132。
    陳淑瑜(2004):特殊兒童音樂治療。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
    陳曉嫻(2005): 檢視台灣音樂班實施成效—大學音樂系學生之學習背景與成就相關性研究 藝術教育研究,9,97-114。
    張妤婷(2006):影響國小資優生情緒智力之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美惠譯(1996):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D.Goleman 原著。臺北:時報。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敏芳(2006):與壓力共舞-國小音樂資優生學習壓力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6(1),69-88。
    張琳筑(2002):音樂資優兒童天賦特質研究--以莫札特童年期為例。資優教育季刊,82,18-24。
    郭世和(2005):應用音樂探索活動增進大學生情緒智力之研究-以大葉大學休閒系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業大學,彰化。
    郭靜姿(2003):從資優生特質研究談情意輔導需求。情意思考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4-1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郭靜姿、陳若男、林美和、簡維君、張靖卿、胡寶玉、謝佳男、周佩蓉(2007):重要他人對於高中資優班畢業女性生涯發展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 7(2),1-18。
    教育部(2000):藝術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臺北:教育部。
    黃淑郁(1997):我所認識的音樂資優教育。中等教育,48(1),72-77。
    黃漢華(2010年8月):曾宇謙 與家人打地鋪的冠軍手。遠見雜誌,290。
    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6461.html
    楊韻玲(1993):國民中小學音樂班畢業學生學習成效之追蹤調查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劉光瑩(2010年1月5日):音樂使人專心?勤益科大從腦波找答案。【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w.news.yahoo.com/ article /url /d/a/100105/5/1y87q.html
    劉俊傑(2011):宜蘭縣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對音樂學習情形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劉慧慧(2002):國中資優生情緒智力與道德判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蔡玉瑟、張妤婷、曾俊峰(2006):國小舞蹈班資優生的生態環境系統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關係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教中心印行,特殊教育叢書, 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95,115-130。
    蔡玉瑟、張妤婷、謝孟岑(2006):資優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0(1),63-87。
    蔡喬安(2012):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與音樂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_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欣卉(2011):國中生知覺的家庭教養態度、自我效能與情緒智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宥亘(2004): 應用音樂抒解國中成長階段情緒壓力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佩倫(2000):國小學童A 型行為、音樂性向、家庭音樂環境與音樂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謝順吉(2006):國中生覺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智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蘇郁惠 (1996):新竹師院學生音樂性向與音樂環境之相關。測驗統計年刊, 4,195-209。
    鄭聖敏、王振德(2009):情緒智能量表青少年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TAMAHA(2010年8月):知名青年鋼琴家-胡瀞云專訪。Yamaha News,28。取自http://tw.yamaha.com/zh/services/yamaha_news/no_28/p0/

    二、英文部分
    Abeles, H.F. (1980). Response to music. In D.E. Hodges (Ed. ), 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 (pp. 105-140). Lawrence, K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
    Abeles, H. F.,& Chung, J. W. (1996). Responses to music. In D. Hodges (Ed.), 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 Second edition. Omaha, Nebraska: Kendall‑Hunt.
    Bernardi, L., Porta, C., & Sleight, P. (2006).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changes indu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in musicians and non-musicians: the importance of silence. Heart, 92(4), 445-452.
    Boyle, J. D., & Radocy, R. E. (1987).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 NewYork, NY:Schirmer Books.
    Bunt, L., & Pavlicevic, M. (2001). Music and emotion: Perspectives from musictherapy. In P. N. Juslin & J. A. Sloboda (Eds.), Music and emotion (pp.181-20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ll, C., Rinnert, N., Ching, C. Y., Keith, T., Zdzinski, S., Gumm, A., Orzolek, D., Cooper, S., & Russell, B. (2014). Musical home environment, family background, and parenting style on success in school music and in school. Music Education . 40, 71-90.
    Hille A., & Schupp J. (2014). How Learn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kill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44, 56–82.
    Kirschner, S., & Tomasello, M. (2010). Joint music making promotes prosocial behavior in 4-year-old childre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1, 354–364.
    LeBlanc, A. (1980). Outline of a proposed model of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musical taste.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61, 29-34.
    LeBlanc, A. (1984). Selecting a response mode in music preference research. Contributions to Music Education, 11, 1-14.
    LeBlanc, A., Jin, Y. C., Stamou, L., & McCrary, J. (1999). Effect of age,country, and gender on music listening preferences.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41, 72-76.
    Lima, C. F., & Castro, S. L. (2011). Speaking to the trained ear: Musical expertise enhances the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speech prosody. Emotion, 11, 1021–1031.
    Mayer, J. D., & Salovey,P. (1997).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sic Books .
    Radocy, R. E., & Boyle, J. D. (2012).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usical behavior (5th ed.). Springfield: Thomas Books.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lity, 9(3), 185-211.
    Schellenberg, E. G.,& Mankarious, M. (2012). Music training and emotion comprehension in childhood. Emotion , 12, 887–891.
    Stephen, F. Z.(1991).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l involvement, music aptitude, and musical achievement of instrumental music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40, 114-12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