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牧慈
論文名稱: 「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指法在琵琶音樂語境中地位之探討
指導教授: 林谷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4
中文關鍵詞: 指法琵琶指法琵琶語境音樂語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5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指法是琵琶音樂中最搶眼鮮明的一個面相,可以說是琵琶音樂賴以構成、賴以發展、賴以表現、賴以為人所重視的要素。對於琵琶音樂而言,指法的問題包含了樂曲產生與發展,特質確立、形象風格塑造、美感表現等層面,並且是具有自主性、決定性的音樂要素。在本篇論文中探討了「指法」的意義、琵琶指法以音響、美感為切入點的分類、指法對琵琶音樂語境的影響:在音腔、音響、曲調展開、行進邏輯與美感手法上扮演的角色。同時也分析詮釋了指法使用與琵琶音樂的美感關連,除了個別指法的說明與詮釋,橫向的梳理出其在音樂應用上的功能、習慣之外,更以幾首經典樂曲為例,詮釋指法在這些樂曲中的地位與功能。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指法為琵琶音樂重要面相……………………………………..3 一、 聆賞者以指法為第一印象……………………………………..3 二、 “琵琶”名稱即來自其指法……………………………………..5 三、 族內對樂曲的分析常為指法介紹與詮釋……………………..7 四、 教學活動以指法的琢磨為主要內容…………………………..8 五、 旋律譜加指法才成為可資再現的演奏譜……………………..9 六、 「以偏見圓」--指法使琵琶結構的「侷限」成為豐厚美學 世界的基點……………………………………………………..11 第二節 音樂語法…………………………………………..15 一、「音樂語法」的基本切入點……………………………………15 二、《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卷》中的觀點………………………17 三、《諦觀有情》中的觀點…………………………………………21 第三節 琵琶音樂語法概貌……………………………………..24 一、 音色……………………………………………………………..24 二、 音高觀念與韻的表現…………………………………………..26 三、 曲體……………………………………………………………..28 四、 曲調素材………………………………………………………..32 第二章……………………………………………………………..37 第一節 指法的定義…………………………………………..37 第二節 傳譜中所記載琵琶指法的種類……………………..42 一、《一素子琵琶譜》………………………………………………43 二、《南北二派密本琵琶譜真傳》…………………………………45 三、《鞠士林閒敘幽音》……………………………………………46 四、《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46 五、《瀛洲古調》……………………………………………………47 六、《玉鶴軒琵琶譜》………………………………………………48 七、《養正軒琵琶譜》………………………………………………50 八、各傳譜指法對照表……………………………………………..52 第三節 專家學者對於指法的分類與認知……………….56 一、 學者的客觀分析………………………………………………..56 (一) 李民雄教授的觀點……………………………………..56 (二) 袁靜芳教授的觀點……………………………………..59 二、 演奏家的實踐心得………………………….………………… 64 (一) 王範地老師……………………………………………..65 (二) 林石城老師……………………………………………..66 (三) 陳澤民老師……………………………………………..70 第四節 琵琶指法的種類……………………………………..74 一、 點狀音指法……………………………………………………..78 (一) 右手實音指法…………………………………………..79 (二) 左手虛音指法…………………………………………..82 (三) 左右同作發聲指法……………………………………..83 二、 連續音指法……………………………………………………..83 三、 行韻指法………………………………………………………..88 四、 色彩性音響指法………………………………………………..91 第三章 琵琶指法的應用—在樂曲中的有機功能……………..95 第一節 指法間不同的基本性格…………………………..96 第二節 指法與音樂張力—相生與堆疊的語法應用…………..106 一、 相生緣起與反差對比…………………………………………..106 二、 堆疊、加花與變奏……………………………………………..110 第三節 指法與音樂的擬象手法……………………………..118 一、 擬聲手法的指法使用…………………………………………..119 二、 擬態指法使用…………………………………………………..140 第四節 指法與傳統琵琶曲式的形成—文曲與武曲的大分野….147 第四章 經典樂曲中的指法使用……………………………..151 第一節 獨奏琵琶的傳統曲目……………………………..151 第二節 武曲--《十面埋伏》…………………………………160 第三節 文曲--《飛花點翠》………………………………174 第四節 大曲--《陽春白雪》…………………………………178 第五節 現代作品--《彝族舞曲》、《渭水情》…………………182 第五章 指法在琵琶音樂語境中的地位…………………………...198 第一節 基底地位…………………………………………...199 第二節 特質確定……………………………………………...202 第三節 色彩應用……………………………………………...205 第四節 琵琶指法的使用與其反應的美感……………………...211 第六章 結論………………………………………………………...215 一、 琵琶指法所引發基本觀念的反思……………………...215 (一) 音高是否為理解的主體………………………………. .215 (二) 「音型」與「音腔」…………………………………...216 (三) 「唱奏法」是特定音樂系統中重要的語法面向……...216 二、 指法與琵琶音樂……………………………………...217 (一) 指法使琵琶音樂個性鮮明…………………………...218 (二) 指法使琵琶音樂表情幅度寬廣………………………...218 (三) 指法使琵琶演奏門檻較高……………………………...218 三、 指法探討而觸及的其他問題………………………...220 (一) 記譜的侷限……………………………………………...220 (二) 演奏家的地位與自由度…………………...…………....221 (三) 流派的成立與傳承……………………………..….……222 (四) 兼具文人與藝人性格的傳承特質……………..….……223 四、 結語……………………………………...…………223 附錄(經典樂曲譜例)

    一、 樂譜類(參考內容包含樂譜以及所附之序、跋、曲論、文集等)
    1. 一素子。《一素子寫本琵琶譜》(手抄本)。
    2. 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器樂系、音樂理論系編。《民族樂器傳統獨奏曲選集-琵琶專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6月。
    3. 中國管弦樂團。《衛仲樂琵琶演奏曲集》。1994。上海:學林出版社。
    4. 王範地。《王範地琵琶譜》(手抄本)。
    5. 王露編著,李華萱、謝毓鵬、李榮聲整理。《玉鶴軒琵琶譜選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1年12月。
    6. 朱荇菁、楊少彝傳譜,任鴻翔整理。《平湖派琵琶曲十三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7. 任鴻翔。《琵琶曲論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8. 李廷松傳譜,李光祖整理。《李廷松琵琶譜》(手抄本)。
    9. 沈浩初。《養正軒琵琶譜》。上海:南匯商益印務局。民國十八年(1929)七月。
    10. 沈浩初編著、林石城整理。《養正軒琵琶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11. 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手抄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
    12. 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北京:音樂出版社。1955一版。
    13. 林石城。《林石城琵琶曲選》。香港:上海書局有限公司。1986。
    14. 林石城。《琵琶名曲選淺說》。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3月。
    15. 林石城譯。《鞠士林琵琶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16. 林寅之。《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版本集錦與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9。
    17. 解金福、葉緒然、謝家國編。《中國琵琶考級曲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5。
    18. 華秋蘋。《南北二派密本琵琶譜真傳》。觀文社印行。嘉慶己卯春日。
    19. 樊少云傳譜,陳恭則、樊伯炎、殷榮珠整理。《瀛洲古調選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20. 鄭向恆。《琵琶獨奏十大名曲》。台北:學藝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一月出版。
    21. 劉德海。《劉德海傳統琵琶曲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22. 劉德海。《劉德海中外琵琶曲集》。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23. 鞠士林。《閒敘幽音》。上海蘭馨室藏版。咸豐庚申年抄本。
    24. 孫麗偉。《琵琶教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25.
    二、 書籍類
    1. 王維真。《漢唐大曲研究》。台北:學藝出版社。1988.5。
    2. 李民雄。《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3. 東方音樂學會。《中國民族音樂大系—民族器樂卷》。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4. 林谷芳。《諦觀有情》。台北:望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6月。
    5. 林石城。《嘈切雜談—林石城教授琵琶文錄》。台北:學藝出版社。1996。
    6.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史料集》。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7. 袁靜芳。《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8. 袁靜芳。《樂種學》。北京:華樂出版社。1999。
    9. 張肖虎。《五聲性調式及和聲手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10. 莊永平。《琵琶手冊》。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11. 黎英海。《漢族調式及其和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12. 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13. 葉棟。《唐樂古譜譯讀》。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5。
    14.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7。
    15. 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樂韻出版社。1996.2。
    16. 蔣一民。《音樂美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原版: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
    17. 韓淑德、張之年。《中國琵琶史稿》。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六年。
    18.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4。
    三、 期刊論文:
    1. 李武華。〈談任鴻翔琵琶新技法之意義〉。《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6(4)。
    2. 任鴻翔。〈琵琶演奏中的觸絃問題〉。《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7(3)。
    3. 楊靖。〈琵琶聲音與技術漫談〉。《中國音樂》。1994(4)。
    4. 莊永平。〈琵琶左手的指法把位〉。《中國音樂》。1995(1)。
    5. 葛永明。〈琵琶的兩種揉絃法〉。《中國音樂》。1996(3)。
    6. 孫麗偉。〈琵琶演奏發音問題探微〉。《中國音樂》。1993(4)。
    7. 王州。〈琵琶”輪指”四題〉。《中國音樂》。1993(2)。
    8. 馬益民。〈琵琶吟揉概念商榷〉。《中國音樂》。1991(3)。
    9. 莊永平。〈琵琶的揉絃技巧〉。《中國音樂》。1989(4)。
    10. [日]峰 雅彥著、青野繁治譯。〈《三五要錄》所記載的演奏樣式〉。《民族音樂》1987(4)。
    11. 曹安和。〈唐代的琵琶技法〉。
    12. 林石城。〈琵琶左手基本指法”吟”〉。
    13. 林石城。〈琵琶指法與表演之窺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1)。
    14. 陳澤民。〈琵琶右手若干演奏技法之我見〉。
    15. 李石根。〈唐大曲與西安鼓樂的形式結構〉。《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16. 王震亞。〈《瀟湘水雲》初析〉。《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17. 羅映輝。〈論板腔體戲曲音樂的結構原則〉。《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18. 袁靜芳。〈民間鑼鼓樂結構探微—對《十番鑼鼓》中鑼鼓樂的分析研究〉。《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19. 董維松。〈論民族音樂中的三部性結構〉。《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20. 杜亞雄。〈八板及其形式美〉。《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21. 武俊達。〈論曲牌聯套體---中國戲曲音樂構成形式之一〉 。《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22. 安祿興。〈論我國戲曲音樂兩大體制〉。《民族音樂結構研究論文集》。中央音樂學報。1986。
    四、 工具書
    1.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卷
    2. 中國音樂詞典
    3. 中國音樂史料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