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方尚瀚 |
---|---|
論文名稱: |
實體與積澱【二十世紀寫實性水彩的材料質感表現之研究】 Substance and Sediment [A Study of the Material and Texture of Realistic Watercolor Painting in 20th Century.] |
指導教授: | 李焜培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5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水彩畫(watercolor)相對於傳統西方繪畫是屬於小眾而較少受到重視的,儘管以水彩的材料定義來說,早在古埃及時代即出現水彩畫(註1) ,即便在中世紀水彩也是手抄本聖經中插圖與纖細畫(註2) 的重要材料。除此之外,是正式作品的預備過程,水彩長久以來皆附屬於素描後的彩色草圖或畫稿。公認首位將水彩畫賦予完整作品強度的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杜勒‧亞列柏列西特(Durer, Albrecht 1471-1528),相較於他成功的版畫、油畫,他的水彩亦極具開創性而獨具一格,他用科學的精神,詳細的用寫實描繪手法去認識對象物,理解真實世界的物理表象 ,同時也提升了水彩描繪的表現力,像他在1495年畫的「瓦杜塔‧迪‧爾科一瞥」(附圖1)、1502年作的「野兔」(附圖2)、 1503年作的「花」(附圖3)皆可以體會的到研究題材的精神與水彩細密描繪所發揮的視覺迫真的魅力。
而後的水彩繪畫在荷蘭與英國確立了獨立畫種的地位除了兩地的地理氣候因素適合水彩表現,中產階級的確立,小型作品畫廊買賣的自由經濟以及沙龍展覽的舉行都是成因。
在英國畫家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附圖4)、加爾丁(Thomas Girtin)、泰納(J.M. William Turner)、克桑斯(John Robert Cozens, 1752-1797)、克特曼(John Sell Cotman1782-1842)、康斯泰堡(John Constable, 1776-1837)、包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 1801-1828)、亨特(William Henry Hunt)等畫家的絕佳水彩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材料、觀念、技法的發展,水彩逐漸由單色發展為多彩,也由乾筆疊彩逐漸發展為多水而滲染的精采技巧,在尺幅與份量等物質條件上雖然不及油畫,但也開創一番獨特的材料語言,逐漸脫離預備稿的完成度而在藝術成就上有獨立的地位。
直到十九世紀末,現代藝術自印象派開始之後,為視覺愉悅服務的視網膜繪畫開始有了挑戰。到了二十世紀,傳統的寫實繪畫的存在與功能性為許多現代思潮所質疑。但是寫實的具象繪畫仍然有著悠久的傳統與內涵,雖然經過許多時空異置的觀點變化現代藝術的諸多變化並不能全然的取代具象繪畫,但能給予其更多的自由與可能性,就像巴賽利茲(George Baselitz)(註1) 的繪畫作品,由型體的描繪加入個人的建構與文化的詮釋,增添了許多造型多樣性以及抽象的意涵。全然而絕對的抽象繪畫發展到二十世紀中期,由於過於唯心與絕對性的發展,就開始變成一再重複的式樣。將絕對的意念用有限制的形式執行出來,就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可能。但是現代藝術對於材料的重視提升成為作品中的重要語彙,這樣的想法對於同時代的具象繪畫也產生平行的影響;傳統繪畫再面對固有材料(如紙或畫布)的時候,再現對象物在心中的轉化與附加意義的指涉外,也會將發揮材料的獨特個性作為考量,不同於過去的寫實繪畫是服膺於重現一個令人信服為真實(verity)的畫面,作為製作的終點,這樣的觀念轉變同樣在寫實水彩中看的到,如沙金特(Sargent, John Singer 1856-1925)(附圖5)的水彩作品明顯的較克特曼(John Sell Cotman 1782-1842)的作品流露出更多的畫肌(註1)(附圖6)。
論文中最主要探討的就是寫實水彩畫中實體(Substance)(註2) 與積澱(Sediment)的關係。被描寫物的形象在經過畫家的觀察與思考,經過不同程度的主觀而放置於支撐物上,由心智的活動轉化成物質(色料)鋪陳於基底材上。而最終畫面成形的色彩、塊面、肌理質感,皆是色料的積澱。這種立體空間呈現於平面,畫家的創作思維與活動藉物質傳達與存留;而以物質狀態存在的繪畫,又能讓觀者感受到層層積澱的色料中存有可感知的實體同時進行抽象的辨識與鑑賞,但是材料質感的鱗比節次又一再一再的提醒觀者此為一個平面的存在。看似簡單的繪畫鑑賞其實包含著許多不自覺的複雜心理程序的運作。在平面繪畫內所描繪的對象物的質感與平面繪畫的材質的表現是一種繪畫的基本矛盾,在現代的寫實水彩的表現上由於發揮材料質感所表現的肌理(texture) (註2) 的程度相較於傳統要來的發達,所以將這樣的不同點與原因配合個人的創作實踐作一個完整的研究。
一、中文資料
Jacques Maquet著 (民92年)。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袁汝儀)。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蔣載榮 著 (民91年)。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初版)。台北市:雪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Ralph Mayer 著 (民91年)。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初版)(貓頭鷹編譯小組)。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Anna Moszynska 著 (民88年)。抽象藝術(第一版)(黃麗娟)。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E.H. Gombrich 著(民87年)。藝術的故事(第十六版)(雨 云)。台北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倪再沁 發行(民87年)。戰後台灣地區美術發展研究之六-水彩畫研究報告專輯
。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
陳志誠 著 (民86年)。 梯與方形物。 台北市:誠品畫廊。
文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民83年)。世界名畫之旅 2。台北市:文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文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民83年)。世界名畫之旅 5。台北市:文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邱顯德 編(民82年)。魏斯水彩畫專集。台北市:活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ontance Naubert-Riser 著(民82年)。塞尚Cezanne◎巨匠與世界名畫(張麗珠)。台北市:國巨出版社。
FRANCOIS LE TARGAT 著(民82年)。康丁斯基。台北市:文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賢文 編(民81年)。雄獅西洋美術辭典(第五版)。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培禎 編撰(民80年)。羅闌珊。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石瑞仁 編(民80年)。新象與物象:美國新抽象。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劉俐 編撰(民79年)。藝術畫廊-4 高更。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劉其偉 編著(民78年)。現代繪畫理論(七版)。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林,趙旭葵,牟群 編著(民77年)。新寫實繪畫。廣西:灕江出版社。
楊恩生 著 (民75年)。水彩藝術(第三版)。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高更 著 (民75年)。諾亞‧諾亞(張依依)。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王旭統、王台基、賴瑛瑛 編 (民74年)。美國當代水彩畫展。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李焜培 著(民74年)。現代水彩畫法研究。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其偉 著(民71年)。水彩技巧與創作(再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Alfred H. Barr, Jr. 著 (民70年)。現代畫是什麼?(李渝)。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焜培 編著(民69年)。二十世紀水彩畫。台北市:科教圖書出版社。
陳銀輝 著(民66年)。近代世界名畫全集-畢卡索(PICASSO)。台北市: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廖武藏 著(民66年)。近代世界名畫全集-7莫蒂里安尼(MODIGLIANI)。台北市: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安海姆 著(民65年)。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 譯)。台北市:雄獅圖書出版公司。
陳景容 著(民64年)。陳景容畫集。
二、外文資料
JOHN GOLDING(2000) .PATHS TO THE ABSOLUTE. London: Thames & Hudson.
Fonds Mercator Anvers and Hugo Claus (1988).HUGO CLAUS IMAGIER. France: FONDS MERCATOR and ALBIN MICHEL.
Nicholas Callaway (1987). One Hundred Flowers. New York: Callaway Editions, Inc.
Kazimierz Michalowski(1983) .ART OF ANCIENT EGYPT.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DIANE WALDMAN(1978) .MARK ROTHKO. London: Thames & Hudson.
三、期刊
國立台灣美術館 發行(民91年)台灣美術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刊。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