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仲賢
Chen, Chung-Hsien
論文名稱: 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形塑-以1980世代藝術家之當代實踐為例
The Subject Formation of Taiwan Ink Art-An Example of Artists in the 1980s
指導教授: 白適銘
Pai, Shih-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臺灣美術史水墨藝術本土化主體臺灣1980世代焦慮
英文關鍵詞: Taiwan Art History, Ink Art, Localization, Subject, Taiwan 1980s Generation, Anxie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46.2018.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2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水墨藝術在臺灣美術史的發展進程中,歷經「美術現代化」的殖民統治、「正統中原文化」的強勢襲臺、「現代水墨」的激烈改革,以及「鄉土水墨」的本土意識崛起後,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軸心便自「東洋的」文化附屬、「中國的」文化嫁接、轉移到「西方的」思想挪移,最終回歸於「本土的」在地關懷。面對史觀脈絡儼然成形的同時,更凸顯出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發展有其深入探討的必要性,本文將檢視臺灣水墨藝術主體的形塑過程。
      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在非線性的發展過程中,主體的核心價值多受制於政治力的介入,文化話語權始終由當時的政權所把持。但自1987年解嚴,臺灣社會不僅擺脫威權統治的壟斷,水墨藝術同時也意識到當代藝術所帶來的時代挑戰,如水墨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隔閡,其中拘泥於媒材性的把守、觀念性的守舊與視覺語彙的疲乏等,而直接造成水墨藝術與當代社會的斷裂與疏離,「邊陲化」的現象敲響了臺灣水墨主體於當代中的生存警鐘。
      然而,1980世代臺灣藝術家的成長背景中,大多已褪去戒嚴時期的威權色彩,相比與前幾個世代的藝術家而言,創作意念較不受到政治力的壓迫,使得此世代的藝術家有嶄新的創作思維與時代使命,在創作形式以及議題表達上,更能貼合與時代性的映照關係,因而本文將臺灣水墨的當代主體聚焦於此世代藝術家的創作實踐上。
      當今臺灣水墨藝術仍承受著由時空環境所趨的主體變異,無論是關注在臺灣本土的環境議題、回應於大中國歷史文化的命脈支系,抑或是應對著全球當代潮流的議題操作等,當臺灣水墨身處於主體性的存疑爭辯時,其主體性的確立與當代核心,可藉由1980世代臺灣藝術家的創作表現作為參照,以彰顯新世代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研究。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aiwan art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ink art has been subjected to a number of large-scale trends and influences. Among them include the colonialism of art modernization, the powerful arrival of “traditional” Zhongyuan Chinese culture to Taiwan, the intense revolution of modern ink art, and the emerging local awareness of native ink art. These overarching forces have shifted the core axes of Taiwanese ink art. What was once Japan’s cultural subsidiary and a graft of Chinese culture has shifted towards Western ideologies and finally, made a return to a caring attentiveness towards the native and the local. In the face of constructing an overall historical context in such a manner, the need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developments of Taiwanese ink art becomes ever clearer. This article thus aims to examine the principal formation of Taiwanese ink art.
    By way of nonlinear developments, the core values of Taiwanese ink art have been extensively controlled by intervening political forces; its freedom of cultural speech, long monopolized by then regimes. However, with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1987, the reins of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were cast off. It was then that ink art encountered a set of temporal challenges brought on by the contemporary arts, such as the gap that laid between the two realms. This gap could be attributed to a guarded and rigid adherence to artistic mediums, conceptual conservatism, and an exhaustion in visual language. All these challenges directly induced a fracturing and an estrangement between ink art and contemporary art. Taiwanese ink art as a whole were becoming marginalized. The days of its existence in contemporary times appeared to be numbered.
    The upbringings of Taiwanese artists in the 1980s, however, were largely shed of the authoritarian tones of the martial law era. Their creative ideologies were comparatively freer than their politically-repressed predecessors. This gave rise to artists with entirely new creative thoughts and their own generational mission. In regards to artistic form and conceptual conveyance, they could better adapt to the reflections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will thus place the focus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ink art on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this generation of artists.
    Current Taiwanese ink art remain subject to the vicissitudes of time and space. This art form may take an interest in local Taiwanese affairs, respond to its place as a branch in Greater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or react to conceptual realizations of contemporary trends worldwide. Regardless, as Taiwanese ink art finds itself amidst existential wranglings, its principal roots and contemporary core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reative expressions of 1980’s Taiwanese artists. In this manner, principal research and analyses of a new age in Taiwanese ink art will become ever manifest.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辭 IV 目錄 V 圖版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16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9 一、現代美術現象之分析 21 二、水墨研究成果之歸納 23 三、臺灣美術主體性之探討 26 四、水墨藝術的策展實踐 29 第二章 戰後水墨藝術的主體游移 31 第一節 戰後美術的省籍衝突 32 第二節 文化話語權的衝突與對立 39 第三節 水墨藝術的「現代化」改革 45 第三章 臺灣水墨的主體形構 53 第一節 鄉土意識的興起 55 第二節 解嚴前後的主體質變 60 第三節 水墨主體的當代狀態 65 第四章 1980世代水墨藝術的當代實踐 71 第一節 1980年代前後的美術環境 71 第二節 傳統筆墨的內質反動 75 一、宇宙山水的虛幻造境-白雨 76 二、山水人形的直觀書寫-廖文豪 81 三、畫譜之外的花草微觀-閑原 87 第三節 當代筆墨的造型敘事 93 一、渾沌幽微的人性符碼-劉信義 94 二、寫實筆墨的陰性體感-吳宥鋅 99 三、彩墨限界的日常演繹-曾建穎 105 第四節 媒材觀念的界域突破 111 一、實驗攝影下的新山水-吳季璁 112 二、平面以外的媒材再塑-曾霆羽 118 第五章 結論 123 第一節 1980世代水墨藝術的主體狀態 124 第二節 臺灣水墨藝術的當代史觀建構 129 第三節 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展望 132 參考書目 134 圖版來源 144 附錄 164

    一、中文
    (一)專書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C. Danto, Arthur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Giddens, Anthony著,方文、趙旭東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臺北:左岸出版社,2002年。
    H. Turner, Jonathan著,邱澤奇、張茂元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華夏出版社,2007年。
    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歷代經典學派》,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8年。
    Tucker, Mercia著,吳介禎譯,《藝術論述:後現代藝術與文化的對話》,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0年。
    何文玲,《學院藝術批評教學理論之研究:形式主義、脈絡主義、及其整合之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2008年。
    吳超然,《臺灣當代美術大系:水墨與書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
    呂佩怡,《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李宜修,《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李欽賢,《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1996年。
    沈宗騫(清),《芥舟學畫編》,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年。
    林章湖,《「後現代」與臺灣當代水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林惺嶽,《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年。
    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林葆華、雷逸婷,《立異:九0年代臺灣美術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6年。
    段得智,《主體生成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雄獅美術,1995年。
    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倪再沁,《臺灣美術論衡》,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倪再沁、李思賢、徐婉禎、范峻銘、安懷冰,《臺灣當代美術通鑑:藝術家雜誌40年版》,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5年。
    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識》,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高千惠,《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3年。
    高千惠,《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4年。
    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年。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
    郭繼生,《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1年。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
    陳映真,《中國結: 政論及批判卷》,臺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
    曾媚珍、吳慧芳編,《典藏.對話:演繹臺灣當代水墨》,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年。
    楚戈,《我看故我在:楚戈藝術評論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 自然.文化 認同.差異 純粹.混雜》,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
    廖新田,《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0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蔡昭儀編,《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年。
    蕭瓊瑞,《1991臺灣藝評選》,臺北:炎黃藝術文教基金會,1992年。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論集》,臺中:伯亞出版社,1991年。
    蕭瓊瑞、林伯欣,《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
    謝里法,《臺灣出土人物誌》,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4年。
    謝東山,《臺灣當代藝術:1980-2000》,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二)期刊與專文
    王白淵,〈對國畫派系之爭有感(上)(下)〉,《聯合報》(八),1959.10.7。
    王白淵,〈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3:4,1955.3,頁42-43。
    王秀雄,〈戰後臺灣現代中國水墨畫發展的兩大方向之比較研究-劉國松、鄭善禧的藝術歷程與創造心理探釋〉,收錄於陳樹升編,《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1994,頁87-90。
    王柏偉,〈後現代之後與藝術的未來-尋找藝術跨域的理論與歷史位置〉,《藝術家》436,2011.9,頁259-263。
    王家驥,〈中心關照年代的新臺灣圖像〉,收錄於林葆華、雷逸婷編,《立異:九○年代臺灣美術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11-14。
    王嘉驥,〈在傳統邊緣-拓展當代水墨藝術的視界〉,《藝術家》281,1998.10,頁472-477。
    王嘉驥,〈從反聖像到新聖像-後解嚴時期的臺灣當代藝術〉,收錄於林小雲、王品驊主編,《流變與幻形:臺灣當代藝術穿越九零年代》,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2001,頁98-128。
    王福東,〈新生代美術再議〉,《雄獅美術》259,1992.9,頁26-32。
    王耀庭,〈一九九三年的水墨畫壇〉,《雄獅美術》274,1993.12,頁19-23。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臺灣水墨繪畫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收錄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編,《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頁123-151。
    白適銘,〈「戰後」如何前衛?-李仲生的現代繪畫策略與戰後臺灣美術方法論〉,《臺灣美術》95,2014.1,頁4-35。
    白適銘,〈視覺邏輯中的真實與虛擬-吳宥鋅「極化之華」系列及其影像奇觀〉,《藝術家》492,2016.5,頁384-385。
    白適銘,〈廢除「國畫」之後-戰後臺灣水墨畫「東亞文化共同體」思想之形成〉,《臺灣美術》104,2016.4,頁56-69。
    朱紀蓉,〈文化傳輸:從臺灣的超級大展談起〉,《現代美術》166,2013.2,頁98-103。
    何懷碩,〈我看當代水墨畫〉,《藝術家》142,1987.3,頁108-116。
    何鐵華,〈論中國繪畫的創造-現代水墨畫商榷〉,《雄獅美術》50,1975.4,頁34-43。
    吳小蕙紀錄,〈臺灣水墨發展座談會〉,《雄獅美術》246,1991.8,頁124-137。
    呂松穎,〈當代水墨「材料學」初探〉,《書畫藝術學刊》5,2008.12,頁323-350。
    李仲生,〈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蕭瓊瑞編,《李仲生文集》,臺北:臺北市美術館,1994,頁15-18。
    李仲生,〈國畫的前途〉,收錄於蕭瓊瑞編,《李仲生文集》,臺北:臺北市美術館,1994,頁130-132。
    李仲生,〈論現代繪畫〉,《雄獅美術》105,1979.11,頁90。
    沈揆一,〈以水墨作為文化認同:現代中國山水畫探究〉,收錄於李振銘、楊永源編,《匯墨高升:國際水墨大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2,頁165-185。
    林玉山,〈略述國畫初步〉,收錄於臺北市美術教育推廣組編,《桃城風雅-林玉山的繪畫藝術》,臺北:臺北市美術館,1991,頁204-208。
    林玉山,〈脫韁惟賴寫生勤〉,收錄於臺北市美術教育推廣組編,《桃城風雅-林玉山的繪畫藝術》,臺北:臺北市美術館,1991,頁210-212。
    林玉山,〈談國畫寫生的重要性〉,收錄於臺北市美術教育推廣組編,《桃城風雅-林玉山的繪畫藝術》,臺北:臺北市美術館,1991,頁240-242。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收錄於臺北市美術教育推廣組編,《桃城風雅-林玉山的繪畫藝術》,臺北:臺北市美術館,1991,頁192-201。
    林伯欣,〈九0年代後期當代藝術策展的論述形構:兼論臺灣美術主體位置的流變〉,《中外文學》29:7,2000.12,頁4-40。
    林惺嶽,〈彩筆耕耘下的臺灣美術〉,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1,頁136-148。
    林惺嶽,〈臺灣民俗文物與現代繪畫〉,《藝術家》7,1975.12,頁57。
    林惺嶽,〈臺灣美術自主意識的崛起及其未來〉,收錄於郭繼生編,《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246-250。
    林銓居主持;黃寶萍記錄,〈臺灣當代水墨繪畫的現況及未來展望〉,《藝術家》280,1998.9,頁346-352。
    姚瑞中,〈作為一個個藝術團體砌疊而成的碉堡〉,《現代美術》166,2013.4,頁44-49。
    姚瑞中,〈脫胎換骨-1995年至2005年的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幾個面向〉,《臺灣美術》61,2006.5,頁38-45。
    洪伶慧,〈穿越迷離-異象限激撞的臺灣當代藝術〉,收錄於洪伶慧編,《迷離島:臺灣當代藝術視象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2,頁65-69。
    倪再沁,〈中國水墨.臺灣趣味-臺灣水墨發展之批判〉,《雄獅美術》244,1991.6,頁150-159。
    倪再沁,〈水墨的建立、崩解與重探-臺灣水墨發展的沉思〉,《雄獅美術》246,1991.8,頁138-149。
    倪再沁,〈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1991.4,頁114-133。
    倪再沁,〈臺灣美術史.臺灣意識〉,《雄獅美術》251,1992.1,頁193-201。
    倪再沁,〈臺灣現代美術的變遷〉,收錄於王庭玫編,《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頁47-65。
    倪再沁,〈臺灣當代美術初探(下)-臺灣新生代美術的再檢證-繪畫篇〉,《雄獅美術》257,1992.7,頁36-68。
    倪再沁,〈臺灣當代美術初探-臺灣新生代美術的再檢證〉,《雄獅美術》255,1992.5,頁32-51。
    夏可君,〈空白的活化-水墨藝術的現代性轉化原理〉,收錄於于海元主編,《水+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頁10-16。
    孫立銓,〈西方美術在臺灣美術發展中的「在地性」初探〉,收錄於林小雲、王品驊主編,《流變與幻形:臺灣當代藝術穿越九零年代》,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2001,頁37-68。
    殷雙喜,〈開放與延伸-當代文化中的實驗水墨〉,收錄於劉永仁主編,《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9,頁32-37。
    袁金塔,〈中國遠古藝術與現代水墨創作〉,《藝術家》321,2002.2,頁124。
    袁金塔,〈麥當勞叔叔與檳榔西施-當代臺灣大眾文化對水墨的衝擊〉,收錄於李振明主編,《水墨新紀元:2002年水墨畫理論與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2,頁64-74。
    高千惠,〈人間邂逅江湖-一九九八看戰後當代水墨的瓶頸與出路〉,《藝術家》284,1999.1,頁152-160。
    高千惠,〈水墨觀念與文化修辭的再對辯-關於當代水墨畫與當代藝術接軌和立論問題〉,《藝術家》325,2002.6,頁397-403。
    高千惠,〈高蹈風塵之外-水墨時態中的意識出遊與異質空間觀〉,收錄於曾媚珍、吳慧芳編,《典藏.對話:演繹臺灣當代水墨》,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頁10-16。
    高千惠,〈漁洋鼙鼓動地來.隔江猶唱後庭花-臺灣當代新水墨的氣質與生命力〉,《雄獅美術》298,1995.12,頁47-54。
    高永隆,〈礦物顏料與現代重彩〉,收錄於林進忠編,《2009兩岸重彩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2010.3,頁47-88。
    高愷珮,〈藝瘠之壤的活水-侯王淑昭、李錦季與春之藝廊〉,《藝術家》451,2012.12,頁200-201。
    梅丁衍,〈臺灣現代藝術「主體」的迷思〉,《雄獅美術》261,1992.11,頁16-18。
    梅丁衍,〈臺灣現代藝術本土意識的探討〉,《雄獅美術》249,1991.11,頁110-113。
    郭少宗,〈八十年代臺灣美術現象的橫剖與縱切〉,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1,頁302-317。
    郭璧慈,〈偕時而行-戰後臺灣水墨當代性的一個側面〉,《藝術觀點ACT》60,2014.10,頁14-21。
    郭繼生,〈當代臺灣繪畫之歷史脈絡〉,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1,頁6-17。
    郭繼生,〈臺灣藝術「本土」論述的再思考〉,收錄於黃永川編,《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頁249-259。
    陳佳琦,〈劇變年代下的求變與不變-一九八○年代臺灣早期後現代主義的出現與論述〉,《藝術觀點ACT》60,2014.10,頁40-48。
    陳傳興,〈「現代」匱乏的圖說與意識修辭-一九八零年代臺灣之「前」後現代美術狀況〉,《雄師美術》259,1990,頁16-25。
    陳瑞文,〈臺灣文化與本土文化所引出的片段思考〉,《雄獅美術》245,1991.7,頁116-120。
    陳慧玉整理,〈大陸水墨畫新人獎評審討論會〉,《雄獅美術》219,1989.5,頁125-128。
    陸蓉之,〈1990年代臺灣當代藝術中的內省式自我認同〉,收錄於林葆華、雷逸婷編,《立異:九○年代臺灣美術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6-7。
    陸蓉之,〈回顧與前瞻-臺灣藝壇走過八零年代〉,《美術論叢-當代美術透視》27,1991.5,頁83-101。
    陸蓉之,〈探詢臺灣八零年代藝術風格〉,收錄於郭繼生編,《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210-215。
    陸蓉之,〈誰的裝置藝術為誰?〉,《藝術家》273,1998.2,頁358-365。
    曾建瑋,〈當代水墨的展覽與詮釋-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收錄於邱瓊榕主編,《2008第二屆臺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暨論文發表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2008,頁247-262。
    黃海鳴,〈臺灣藝術主體性雙年展只是場「無心的大拜拜」?〉,《藝術家》257,1996.10,頁410-417。
    黃朝湖,〈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1,頁154-173。
    新藝術出版社整理,〈1950年臺灣藝壇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紀錄),《新藝術》1:3,1951.4,頁18-22。
    雷逸婷,〈當代水墨與水墨當代〉,《現代美術》113,2004.4,頁60-69。
    廖雪芳,〈為東洋畫正名—兼介林之助的膠彩畫〉,《雄獅美術》72,1977.2,頁46。
    廖新田,〈臺灣美術主體性的想像與抉擇〉,收錄於崔詠雪、林明賢編,《區域與時代風格的激盪-臺灣美術主體性學術研討會》,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9,頁7-20。
    劉永仁,〈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收錄於劉永仁主編,《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9,頁10-19。
    劉國松,〈文化復興中藝術家應有的認識〉,《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7,1969.8,頁8-11。
    劉國松,〈目前國畫的幾個重要問題〉,《文藝月報》,1955.3,頁7-8。
    劉國松,〈回顧過去,開創未來〉,《明報月刊》20:9,1985.9,頁89-97。
    劉國松,〈我個人繪畫發展的軌跡〉,《雄獅美術》5,1971.7,頁20-24。
    劉國松,〈為什麼把日本畫往國畫裡擠?〉,《新藝術》1:4/5,1951,頁76-78。
    劉國松,〈現代藝術與匪俄的文藝理論〉,《文星》48,1961.10,頁30-32。
    劉國松,〈認清並把握住繪畫史發展的方向〉,《中華文化復興月刊》38,1971.5,頁14-16。
    潘安儀,〈記憶與文化-臺灣當代藝術中的歷史虛境〉,收錄於洪伶慧編,《迷離島:臺灣當代藝術視象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2,頁87-90。
    潘信華,〈墨.彩:限界-文〉,收錄於陳慧君編,《墨.彩:限界》,臺北:赤粒藝術,2015,頁4-6。
    蔡昭儀,〈解嚴後臺灣當代藝術的主體與認同觀照-初探〉,《臺灣美術》64,2006.4,頁46-59。
    蔣伯欣、郭璧慈,〈水墨轉型之痛:當代山水畫的身體隱喻與微/物史觀〉,收錄於邱瓊榕主編,《2008第二屆臺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暨論文發表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2008,頁72-84。
    蔣勳,〈回歸本土-七○年代臺灣美術大勢〉,《雄獅美術》270,1993.8,頁16-27。
    魯明軍,〈畫史-傳統與媒介-當代水墨的視覺句法與知識秩序〉,《典藏今藝術》248,2013.5,頁105-109。
    魯虹,〈走向觀念表達的水墨藝術〉,《典藏今藝術》93,2000.6,頁138-141。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臺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3,1999.7,頁1-51。
    蕭瓊瑞,〈水墨變相-「現代水墨」在臺灣〉,收錄於劉永仁主編,《水墨變相:現代水墨在臺灣》,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8,頁9-21。
    蕭瓊瑞,〈在傳統之外-臺灣現代水墨的演繹〉,《典藏今藝術》238,2006.11,頁237-239。
    蕭瓊瑞,〈臺北現代水墨的類型分析-以臺北市立美術館藏品為對象〉,收錄於邱瓊榕主編,《2008第二屆臺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暨論文發表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2008,頁120-133。
    蕭瓊瑞,〈臺灣當代水墨的類型分析〉,《現代美術》133,2007.8,頁46-59。
    謝里法,〈六零年代臺灣畫壇的墨水趣味〉,《雄獅美術》78,1977.8,頁34-43。
    謝東山,〈從意象記錄學的觀點看八零年代臺灣新繪畫的發展導向〉,收錄於郭繼生編,《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202-209。
    謝東山,〈傳統的藝術思維及表現-九零年代〉,收錄於林小雲、王品驊主編,《流變與幻形:臺灣當代藝術穿越九零年代》,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2001,頁69-98。
    謝東山,〈臺灣藝術的本土化與主體性〉,《藝術家》254,1996.7,頁247-266。
    謝東山,〈談臺灣藝術論述的現代化〉,《美術論叢-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臺灣美術》66,2004.12,頁202-209。
    謝東山、朱佩儀,〈前衛水墨-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出路〉,《典藏今藝術》117,2002.6,頁58-64。
    簡子傑,〈何為「臺灣藝術主體性」?1996臺北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的批評論述〉,《臺灣美術》72,2008.4,頁84-93。

    (四)學位論文
    何名奇,《臺灣當代水墨畫官展風格研究:1989-2005以全國美展第12屆到第17屆為例》,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7。
    吳宥鋅,《從文化研究到流行時尚的創作視域-吳宥鋅創作論述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2010。
    李雅婷,《建構臺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伯欣,《凝視與想像之間:「中國現代畫」在戰後臺灣的論述形構(1945-1970)》,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怡君,《臺灣當代水墨畫中的後現代傾向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雨農(白雨),《浣石 林雨農之水墨創作理念》,臺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曼華,《藝術與文化政治:戰後臺灣藝術的主體形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曾建穎,《肉身菩提》,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2。
    曾霆羽,《離開水墨繪畫的水墨-八零後世代的文化翻譯》,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2017。
    楊雅淇(閑原),《伴遊.書畫異識-楊雅淇的創作理念與歷程》,臺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1。
    廖文豪,《山水人-廖文豪水墨創作研究》,新北:華梵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1。

    (五)網路資料
    王嘉驥,〈在傳統邊緣-拓展當代水墨藝術的視界:策展專文〉,《伊通公園 ITPARK》。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49。(點閱日期: 2017.1.26)
    吳季璁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wuchitsung.com/archives。(點閱日期: 2018.3.7)
    吳宥鋅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zn-art.blogspot.tw/。(點閱日期: 2018.3.8)
    曾建穎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s://www.tsengchienying.com。(點閱日期: 2018.3.4)
    穎川畫廊藝術家劉信義簡介:http://www.inriver.com.tw/other/index.aspx?kind=3&kind2=119&shop=inriver (點閱日期: 2017.6.22)

    二、英文
    (一)專書
    Coser, Lewis A. Continuiti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onflic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Descartes, René. 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 USA: Bobbs-Merrill Co Press, 2000.
    Freud, Sigm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UK: Avon Press, 1998.
    Goedhuis, Michael. The Ink Art of China, UK: Zone Graphics Press, 2015.
    Hauser, Arnold.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USA: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5.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7.
    Laing, Ronald David. The Divided Self,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5.
    Luhmann, Nikla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Meltzer, Bernard N.; Manis, Jerome G. Symbolic Interaction: A Reader in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2.
    Shils, Edward. Center and Periphery: Essays in Macro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Young, Robert. The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