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泰益
sheu tay yih
論文名稱: 我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及研究
指導教授: 吳清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3
中文關鍵詞: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政策執行
英文關鍵詞: senior high school, multiple routes of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 policy plann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8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育部推動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政策規劃與執行情形,分析高中多元入學方案能否紓解國民中學學生升學壓力,能否促進國中教學正常化;研究高中多元入學方案及國中生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概況及相關問題,綜合研究發現,嘗試提出結論與建議供參考。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調查研究法、訪談法。研究者自編「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調查問卷」二份,分別對全國之高一新生1,200名,及國中教育人員1,000名進行調查;同時訪談十五位教育行政人員、家長及教育改革人士,以瞭解渠等對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之看法及建議。而研究之統計方法為次數分配、百分比及卡方考驗。
歸結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就方案規劃作業層面言: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係經審慎之規劃,再經多方研討修正之後方定案公布,符合行政程序法第一百六十三條所規定之行政計畫原則。
二、就計畫內容層面言:符合招生方式簡化之原則,可是規定各校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之招生額度低於總招生名額之50﹪,登記分發入學名額高達70﹪,學校自主選才的空間小,很難發展出學校之特色,形同超大型的高中聯考。
三、就計畫策略層面言: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目標具體明確、具前瞻性;並且需結合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高中職、國中、家長及學生之信念與力量,符合共同參與以形成共識之實施策略。
四、就執行過程層面言: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委由學術單位研究、發展,在執行過程中具有專業支援,且問卷調查、訪談結果,大多滿意試題品質。
五、就執行績效層面言:從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分析,顯然與教育部首揭「紓解國中學生升學壓力」之預期目標相距甚遠。
根據上述結論提出以下之建議供作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運用大眾傳媒加強宣導;辦理經驗分享,促進各界了解。
(二)降低分發入學比例,有助發展學校特色。
(三)招生入學回歸法制,以避免權限爭執。
(四)成立專責測驗研發單位,以穩定試題品質。
(五)確定基本學力測驗之定位;試題配合九年一貫課程。
二、對高國中學校之建議:
(一)貫徹常態編班及教學正常化,尊重學生學習權。
(二)發展學校特色,引導國中畢業生就近升學。
三、對學生家長之建議:
(一)配合終身學習社會加強親職教育,改變教育進路觀念。
(二)了解社會脈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policy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It argues that applying the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can reduce the pressure encountered by students, and also provide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over- emphasis on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examin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sample for the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questionnaire and b. interviews. 1,200 fresh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1,000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s, and 15 interviewees includ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parents and people who advocated for educational reforms helped with the interviews.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1.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was carried out as prescribed in Article 163 of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 Law.
2. Senior high schools have limited autonomy in choosing their students as,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nearly 7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scores achieved in their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3. The goals of the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are clear and far-sighted. Meanwhile, the schemes also require the cooper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both senior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4.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developed by a number of scholars and research centers.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test has high quality.
5.Th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dicat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is far from the Ministry’s expected goals which is to reduce students’ stress.
Suggestions
In summary, the study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and they a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arties:
A.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1. Advocate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the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through the mass media.
2.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which will enable schools to develop their own distinctive features.
3. Legitimise the approaches of recruiting new students for senior schools.
4.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est, an independent organis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developing the Test.
5. The position of “Multiple Schemes for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should be initiated in the “Nine-Year Joint Curricula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B. For senior schools
1. In order to respect the right of each student, standard mixed-grouping system for class division should be fully practiced, so the efficacy of education can be finally achieved.
2. Create individual school’s distinctive features to attract students.
C. For parents
1. Parents should try to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system of education.
2. Understand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society that aims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multiple routes of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 policy plann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教育政策規劃與執行之相關理論…………………… 12 第二節 世界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制度………………… 31 第三節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探討………………………… 67 第四節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之探討…………………107 第五節 多元入學方案主要爭論問題之探討……………………1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1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1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165 第四節 實施程序…………………………………………………172 第五節 資料處理…………………………………………………1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75 第一節 學生對多元入學方案執行意見分析與討論……………179 第二節 國中教育人員對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意見分析 與討論…………………………………………………193 第三節 受訪者對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意見分析與討論……2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16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216 第二節 結論………………………………………………………220 第三節 建議………………………………………………230 參考文獻……………………………………………………………235 一、中文部分………………………………………………………235 二、英文部分………………………………………………246 附 錄…………………………………………… 附錄一 (八十七年版)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247 附錄二 (八十九年版)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251 附錄三 (九十年版)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255 附錄四 (九十一年版)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261 附錄五 調查問卷內容效度審查致學者專家推薦函…………267 附錄六 調查問卷內容效度審查表……………………………268 附錄七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調查學生用預試問卷…269 附錄八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調查國中教育人員用預 試問卷………………………………271 附錄九 調查問卷致高中校長推薦函………………………274 附錄十 調查問卷致國中校長推薦函…………………………275 附錄十一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調查學生用正式問卷……276 附錄十二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調查國中教育人員用 正式問卷………………………………………279 附錄十三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訪談推薦函………282 附錄十四 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意見訪談大綱…………283 表 次 表2-1:高級中等學校學區制問卷調查摘錄………………… 85 表2-2:八十五學年度各聯招區國中應屆畢業生升學機會統計分析表… 86 表2-3:八十五學年度各縣市國中應屆畢業生升學機會統計分析表…… 87 表2-4:高級中學免試多元入學方案調查問卷回收統計表………… 90 表2-5: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目標修正對照表…………………… 95 表2-6:九十年及九十一年登記分發入學方式比較表…………… 97 表2-7:九十年及九十一年甄選入學方式比較表………………… 98 表2-8:九十年及九十一年申請入學方式比較表………………… 99 表2-9:八十七、八十九及九十年登記分發入學比較表…………100 表2-10:八十七、八十九及九十度甄選入學比較表………… 102 表2-11:基本學力測驗與聯考差異比較表………………………113 表2-12:九十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各考區主辦學校一覽表………118 表2-13:九十一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各考區主辦學校一覽表……119 表2-14:九十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各考區報名人數一覽表………119 表2-15:九十一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各考區報名人數一覽表……120 表2-16:基本學力測驗日程表………………………………………120 表2-17:基本學力測驗取材範圍彙整表…………………………122 表2-18:九十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時間分配表……………………122 表2-19:九十一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時間分配表………………123 表2-20:國民中學作文教學彙整表……………………………133 表2-21:台北市建國高中等六校歷年新生設籍統計分析表………145 表2-22:台北市高級中學學生居住地統計表……………………145 表2-23:九十學年度直轄市、縣市國中畢業生就近升學比率一覽表……148 表2-24:九十學年度直轄市、縣市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一覽表……149 表3-1:學生用問卷調查抽樣學校分配表………………………158 表3-2:學生用問卷調查樣本回收情形一覽表……………………159 表3-3:國中教育人員用問卷調查抽樣學校分配表………………160 表3-4:國中教育人員用問卷調查樣本回收情形一覽表…………161 表3-5:各招生試務區分層抽樣學校分配表………………………162 表3-6:各直轄市、縣市分層抽樣學校分配表…………………163 表3-7:受訪談者名單一覽表………………………………………164 表3-8:調查問卷內容效度學者專家審查名單一覽表………………166 表3-9: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效度評定情形彙整表…………………166 表3-10:學生用問卷預試樣本分配………………………………168 表3-11:國中教育人員用問卷預試樣本分配表……………………168 表3-12:學生用問卷內容分析表…………………………………169 表3-13:國中教育人員用問卷內容分析表…………………………170 表4-1:學生背景變項描述統計分析表………………………180 表4-2:學生對升學壓力意向統計分析表………………………181 表4-3:學生對補習及課業輔導意向統計分析表…………………182 表4-4:學生一天睡眠時間統計分析表…………………………183 表4-5:學生上學通車時間統計分析表…………………………183 表4-6:學生對學力測驗日期意向統計分析表…………………184 表4-7:學生對學校教學正常化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85 表4-8:學生對選擇明星高中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86 表4-9:學生對方案內容及執行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87 表4-10:學生對學力測驗執行同意度統計分析表……………… 188 表4-11:學生對分數組距公布與否同意度統計分析表…………… 188 表4-12:學生對學力測驗試題同意度統計分析表…………… 189 表4-13:學生學校隸屬別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190 表4-14:學生學校類型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191 表4-15:學生學校所在地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191 表4-16:學生入學方式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192 表4-17:學生性別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192 表4-18:國中教育人員背景變項描述統計分析表…………………194 表4-19:國中教育人員對方案政策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95 表4-20:國中教育人員對方案功能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96 表4-21:國中教育人員對入學作業改進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97 表4-22:國中教育人員對採計在校學科成績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98 表4-23:國中教育人員對恢復高中聯考同意度統計分析表………199 表4-24:國中教育人員對基本學力測驗實施同意度統計分析表…200 表4-25:國中教育人員對加考作文同意度統計分析表…………201 表4-26:國中教育人員對成立專責學測單位同意度統計分析表……201 表4-27:國中教育人員對登記分發入學比例意向統計分析表…… 202 表4-28:國中教育人員對學力測驗日期意向統計分析表……… 203 表4-29:國中教育人員學校所在地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204 表4-30:國中教育人員班級數大小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204 表4-31:國中教育人員擔任職務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205 表4-32:國中教育人員性別對同意度卡方分析表…………… 206 圖 次 圖2-1:決策過程階段循環圖………………………………………… 16 圖2-2:科層階層關係模式圖………………………………………… 28 圖2-3:八十七年公布之高級中學入學管道示意圖………………… 95 圖2-4:八十九年公布之高級中學入學管道示意圖………………… 96 圖2-5: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研發組織架構圖1…………………109 圖2-6: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研發組織架構圖2…………………110 圖2-7: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編製流程圖…………………………117 圖2-8:高中職暨五專多元入學流程圖……………………………124 圖3-1:研究架構圖………………………………………………157

一、中文部分
丁亞雯、李珀、李錫津、李樹人、吳武雄、余霖、何耀彰、梁永斐、陳泓偉、陳益興、陳富貴、張碧娟、湯志民、蘇明宗、(民87)。美、加、日三國高中入學制度及高中教育考察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王如哲(民89)。英國教育改革分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1),頁1-22。
王震武、林文瑛(民88)。另眼看教育改革。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王麗雲(民90)。教育政策專題研究講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方炎明(民83)。日本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載於林生傳(主持),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頁175-217)。台北市:教育部。
方德隆、楊瑩(民83)。英國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載於林生傳(主持),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頁17-107)。台北市:教育部。
台灣省各區高級中學八十九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卷委員會(民89)。台灣省各區高級中學八十九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卷研究報告。台南市:作者。
台北市八十九學年度高職免試登記入學委員會(民89)。台北市八十九學年度高職免試登記入學委員會工作實錄。台北市: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朱志宏(民84)。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書局。
吳定(民80)。公共政策。台北市:華視文化公司。
沈姍姍(民89)。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李奉儒(民85)。後現代與德育研究-多元文化的德育出路。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頁359-361)。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奉儒(民90)。英國教育:政策與制度。嘉義市:濤石文化公司。
李咏吟(民88)。如何在學校實施因材施教-多元智慧教學的運用。載於簡茂發(主編),啟發多元智慧論文集(頁147-166)。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雅婷(民91)。論課程的後現代樣貌。中等教育雙月刊,53(2),頁16-29。
林水波、張世賢(民88)。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公司。
林世華(民91)。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聯考實務作法的差異。飛揚月刊,14,頁18-19。
林生傳、林清江、方炎明、馬信行、許勝雄、張煌熙、楊瑩、方德隆(民83)。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林良(民86)。題序於張清榮著:巧思妙手織錦文(上)。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林建福(民88)。Howard Gardner多元智慧理論的哲學檢視。載於簡茂發(主編),啟發多元智慧論文集(頁168-204)。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周志宏、陳舜芬(民89)。教育法規。台北市:學林文化事業公司。
邱皓政(民9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胡正華、黃武雄、王存義(民85)。綜合高中入學制度規劃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胡正華(民87)。高級中學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馬向青(民90)。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信行(民83)。德國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載於林生傳(主持),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頁115-149)。台北市:教育部。
孫邦正(民72)。教育概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秦夢群(民90)。美國一九九○年代後之教育改革及對我國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3,頁1-8。
高宣揚(民88)。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許泰益(民88)。歷練與成長-教育改革論文集。未出版。
許泰益(民89)。考考考-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的迷思與回應。高中教育雙月刊,12,頁6-9。
許勝雄(民83)。法國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載於林生傳(主持),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頁153-171)。台北市:教育部。
馮朝霖(民85)。後現代的多元主義:中型(或局部)理論的建構評論。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頁547-549)。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玉賢(民89)。從比較教育的觀點-談我國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5,頁84-90。
陳依萍(民91)。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在教育行政上的運用。中等教育雙月刊,52(2),頁170-178。
陳恆鈞、王崇斌、李珊瑩編譯(民90)。最新政策的制定過程。台北市:韋伯文化出版社。
陳美如(民91)。差異多元的開展-多元文化課程的認識論基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5,頁66-72。
陳峰津(民83)。教育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迺臣、蔡義雄、林萬義、呂祖琛、何福田(民89)。教育導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迺臣(民84)。教育的目的與功能。載於王家通(主編)教育導論(頁29-31)。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陳國香(民91)。國文造詣太差?-也談中文程度低落的現實問題。師友月刊,422,頁68-72。
陳惠邦(民89)。德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1),頁38-52。
陳惠邦(民90)。德國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民87)。教育政策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
張芳全(民90)。教育政策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張炳煌(民88)。多元智慧與數學教學。載於簡茂發(主編),啟發多元智慧論文集(頁312-330)。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煌熙(民83)。美國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載於林生傳(主持),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頁219-259)。台北市:教育部。
張家銘編譯。Anthony Giddens(1996/1997)著。社會學(上冊)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張鈿富(民8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張嘉文(民77)。辭海。台北市:智揚出版社。
曹亮吉(民89)。考試知多少。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民60)。教育法令。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民63)。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民73)。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民83a)。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3b)。教育部八十一學年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諮詢研究委員會諮詢審議小組會議實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3c)。教育部八十一學年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諮詢研究委員會總結報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3d)。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4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4b)。高級中學法規選輯。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5)。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6a)。高級中等學校學區實施方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6b)。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學區制專案報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6c)。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學區制推動小組第五次會議記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6d)。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多元入學推動小組第一次委員會記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7a)。教育部暨省市政府首長會報記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7b)。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7c,89,90a,91a)。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7d)。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指標。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7e)。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教師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8)。行政程序法。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89)。九十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0b)。九十學年度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方案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檢討工作深度座談會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0c)。九十學年度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方案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檢討工作公聽會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0d)。九十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0e)。教育部九十一年度高中職及五專多元入學方案宣導種子教師培訓研習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0f)。高中職社區化推動方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0g)。2001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大會結論與建議相關資料。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b)。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相關問題因應小組第三次會議資料。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c)。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及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專案報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d)。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e)。九十一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問與答。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f)。九十二年度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修正重點說明。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g)。九十一年八月二十日新聞稿。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1h)。九十一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問與答。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2)。九十二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手冊。台北市:作者。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民89)。九十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實施說明會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民90)。飛揚月刊,10,頁4。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編譯館(民89)。一九九九年全國教預改革檢討會議實錄。台北市:作者。
單文經(民90)。由若干亞太國家的教育發展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3,頁39-43。
黃光雄(民78)。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昆輝(民77)。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政傑(民80)。教育理念革新。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淑馨、徐孝恭、吳金蓮、吳翠霞(民89)。台北市辦理「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調查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自學方案推行委員會研究小組。
楊思偉(民88)。日本教育。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楊思偉(民89a)。日本臨教審後的教育改革評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1),頁24-37。
楊思偉(民89b)。日本升學競爭及改革策略問題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5),頁93-114;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師大。
楊惟程(民91)。不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躊躇。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12(6),頁103-113。
劉秀滿(民88)。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蓋浙生(民88)。教育經濟與計畫。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蔡菁芝、石玉潔(民91)。高中入學機制在教育上的定位。師友月刊,421,頁46-47。
顏國樑(民86)。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理論建構與應用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顏國樑(民86)。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師大師苑。
蘇永明(民85)。後現代的多元主義:中型(或局部)理論的建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頁520-542)。台北市:師大書苑。
蘇清守、黃振球、周繼文、高強華(民83)。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蘇德祥(民91)。高中多元入學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新聞評論文獻
干學平(民91年5月26日)。公平與隱式知識間的權衡。中國時報,第2版。
今年國中學測更具有鑑別度(民91年5月19日)。聯合報,第15版。
木音(民90年4月5日)。學測只是檢定,分發應避免爭議。中國時報,第15版。
中研院院士會議提案:基測恢復考作文(民91年7月2日)。聯合晚報,第7版。
公務員考試廢考國文?新科試委過招(民91年7月2日)。中國時報,第5版。
不按表上課家長告校長瀆職(民91年11月29日)。中時晚報,第9版。
不採計在校成績喪失推甄意義(民89年6月13日)。中國時報,第15版。
不滿實施能力分班家長告校長(民92年2月20日)。中國時報,第13版。
不願只當書蟲,學生捍衛多元入學(民91年5月24日)。台灣立報,第5版。
北區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定案(民90年11月13日)。中央日報,第13版。
北市中小家長聯會建議回復考前選填(民91年1月31日)。中央日報,第13版。
民間團體體檢國中基測列舉五大缺失(民91年5月16日)。中國時報,第8版。
立委促恢復聯考,教長反對走老路(民91年5月23日)。自由時報,第8版。
立委提案改良式聯考取代(民91年5月23日),中央日報,第3版。
江芳銘(民90年1月13日)。文字表達能力低落其來有自。中國時報,第15版。
多元入學市府不排除訂北市版(民90年9月6日)。自由時報,第8版。
多元入學多元爭議立院炮聲隆(民91年5月23日)。中央日報,第9版。
多元入學多元挫折(民91年5月23日)。台灣立報,第5版。
多元入學高中大學擬齊一步調(民91年5月24日)。聯合報,第2版。
全國家長會反對恢復聯考(民91年5月23日)。自由時報,第8版。
考後擇定分發區今年不變(民91年2月6日)。中央日報,第13版。
「赤兔之死」今之古文褒貶不一(民90年8月13日)。中國時報,第13版。
余英馨(民90年2月2日)。廢考作文加速表達能力沉淪。中國時報,第15版。
李靜修(民90年1月13日)。避免主觀評量而廢考,大大違背世界潮流。中國時報,第15版。
林麗雲(民91年5月30日)。 國中基測不宜改為兩種考試。自由時報,第15版。
易麗君(民90年12月12日)。教改 讓作文水準低落了。中國時報,第15版。
批多元入學,在野黨促恢復聯考(民91年5月17日)。聯合晚報,第4版。
兩次基測難易落差大(民91年6月24日)。中國時報,第3版。
施祐吉(民91年5月11日)。多元入學摧毀平民總統搖籃。中國時報,第15版。
指定科目更難(民91年2月3日)。中國時報,第5版。
若95﹪民意要聯考,教長願辭職(民91年5月25日)。聯合報,第2版。
計分加不加權中央北市爭破頭(民90年9月9日)。中國時報,第8版。
徐明珠(民91年5月24日)。高中多元還弄不懂,大學多元更加複雜。聯合報,第15版。
高中職計在校成績各界代表反應兩極(民91年1月18日)。中央日報,第14版。
高中職多元入學北市挑戰教部(民90年10月26日)。中時晚報,第7版。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統一(民90年10月31日)。中國時報,第18版。
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定調(民90年11月13日)。中央日報,第13版。
高中職多元入學先學測後登記,部分家長反彈(民91年1月31日)。自由時報,第9版。
高職報到率低私校將二次招生(民89年8月6日)。中國時報,第18版。
許文宗(民90年4月23日)。多元智慧與高中多元入學方案。自由時報,第15版。
莊明元(民90年2月6日)。多元入學方案不應廢考作文。中國時報,第15版。
陳祖輝(民90年8月8日)。現在廢考作文,未來…...。中央日報,第13版。
情書改寫亂有趣,情境寫作老無老(民91年2月2日),中國時報,第6版。
基測難度不一師生難拿捏(民91年6月29日),台灣立報,第5版。
教改拉鋸戰45立委連署支持(民91年5月30日)。台灣立報,第3版。
國中第二次學測背多分行不通(民90年6月11日)。中國時報,第6版。
國中兩次學測結束難易度爆爭議(民91年6月24日)。中央日報,第9版
國中看試題特色:生活化命題很用心(民90年4月2日)。聯合報,第4版。
國中基本學測未來不考作文(民91年4月29日)。中央日報,第13版。
國中學測命題很生活化(民90年4月1日)。聯合晚報,第1版。
猛背不多分猛考划不來(民90年10月22日)。中國時報,第16版。
游揆定調:不走聯考老路(民91年6月18日)。聯合晚報,第7版。
提案恢復聯考 連署立委踩煞車(民91年5月29日)。自由時報,第2版。
跛鴨的教育改革(民91年4月22日)。台灣立報,第2版。
黃武雄(民90年4月18日)。基本學測定位是門檻而非甄別。中國時報,第15版。
試題靈活引導正常教學(民90年4月2日)。自由時報,第8版。
調整量尺分數公平第一(民91年6月24日)。中央日報,第10版
蔡英俊(民91年1月17日)。提昇大學生的寫作能力。中國時報,第15版。
聯考連署書李慶安面交教長(民91年5月28日)。聯合晚報,第7版。
顏振寧(民91年5月13日)。多元入學兼顧三大公平。中國時報,第15版。
題目難易不符由淺至難順序(民91年5月16日)。台灣立報,第5版。
題目靈活偏易,可導引教學正常化(民90年4月2日)。中國時報,第6版。
擺脫「二獸擇一」的教改困境(民91年5月29日)。中國時報,第2版。
三、英文部分
Berman,P.(1978).The study of macro-and micro-implementation.Public Policy,26,157-184.
Findlay,B.(1998).Choose the right secondary school.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Gary,Y.(2002).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5th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 Jones,C. O.(1977).An Introduca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rd ed.).CA:Wadsworth .
Mackinnon,D&Statham,J.(1999).Education in the UK:Fact&figures.(3rd ed.)London:Open University.
McDonnell,Lorraine M.&Elmore,Richard F(1987).Getting the job done:Alternative policy intrument.In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Edited Allan R.Odden(1991)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57-183.
Starling,G.(1988).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Chicago,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Van Meter,D.S&Van Horn,Carl E.(1975).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A conception framework.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6(4),445-488.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