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惠巧
Wu, Hui-Chiao
論文名稱: 台灣「宗教用地」問題與審議機制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viewing System and "Related Issues of The Religious Area Developme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黃人傑
Huang, Jen-Je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68
中文關鍵詞: 宗教用地與設施行政治理土地使用分區宗教用地審議規範
英文關鍵詞: religious land and building,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zoning, review issues of the religious area developm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5下載:10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土地開發利用一直走在政府的土地政策之前,土地利用受到政經環境的影響,土地政策採剛性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以計畫經濟型態限制土地供給,但民眾對於土地的需求則是市場導向的自由經濟型態,二者之間形成脫鉤現象。政府在重經濟發展之時,忽略了國土的有效規劃,既無宏觀願景,又未落實國土保育與保安因而造成環境資源的破壞與土地過度開發,致使台灣呈現天然災害日益嚴重的問題。檢視台灣地區土地違規使用問題以「宗教用地與設施」最為普遍,它遍存於全台各地且問題日益複雜。因宗教事務不屬於經濟活動,昔日政府並未重視亦無事先劃設宗教土地使用分區,任由宗教團體在台灣各地隨意興建宗教設施,長期以來形成政府治理宗教事務最棘手的問題,因涉及宗教敏感性,政府採取消極迴避的治理方式。許多宗教團體因經費與偏好的考量,選擇興建設施於價格較廉之農地或山坡地,必須透過手續相當困難的土地使用變更審議機制方能取得合法用地,致長期困擾著政府與宗教團體,影響國土城鄉風貌與宗教團體發展。
    本研究首先從台灣與英國、中國大陸的土地管制政策作比較,從中了解台灣土地政策的獨特性;再從台灣宗教的特性與政府治理宗教事務的政策,發現其中最棘手的問題即是宗教團體的土地利用與設施違規使用問題。但政府迄今仍未能提出具體改善措施而任其日益嚴重。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得悉宗教團體的用地問題與各界對於宗教用地審議規範專章之需求;另配合國土規劃發展理念提出建置宗教用地審議規範專章之構想,透過TGRRL(宗教用地審議系統分析模型)建立宗教用地審議規範的評估架構,篩選宗教用地審議規範方案為「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二種宗教用地審議規範草案,再將草案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進而建構一套「宗教用地審議規範條文與配套措施及其審查作業要點條文」草案,輔以宗教團體的案例進行實證分析。
    本研究盼能拋磚引玉喚起政府與民間共同關注與解決宗教團體的土地使用問題。研究發現:1.「宗教治理面」:台灣宗教蓬勃發展強調入世信仰,宗教團體已趨向現代化管理,政府應考量宗教、技術各歸專業原則,設置單一窗口與釐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角色,輔導宗教團體朝多元化發展,提昇社會教化功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及宗教用地的利用價值,儘速完成「宗教團體法」草案的審議公布施行,解決宗教團體不動產取得的問題;2.「宗教法令面」:台灣的宗教特性因與政府所訂頒的許多土地開發及建築管理相關法令規定不符,造成宗教設施有相當程度的違規使用情形;宗教設施所涉及的法令相當專業又繁多,宗教團體管理者或其信眾有許多均不諳相關規定,政府除了應加強建立民眾的法治觀念外,亦應檢討改善相關的法令規範;3.「宗教審議面」:檢視宗教團體申辦用地變更的審議階段多因無法取得環評、水保與雜項執照等導致未獲合法化,應可透過簡化土地變更審議程序,達到解決宗教用地審議之合理化與合法化。本研究所建構之「宗教用地審議規範條文與配套措施及其審查作業要點條文草案」,將能適時提供學術研究、政府治理與宗教團體之參考。

    Although the land-use is somewhat conditioned b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the l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 is not so consistent with the governmental land policies. The governmental land usage applies zoning system. The land supply is strictly limited under the planning economy. However, average citizens’ demand of land is market oriented.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al policy is not well connected with the people’s demand.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stressed the economical importance at ignoring overall effective planning of the country’s land and future vision. The land has been so overdeveloped that the land resources are more or less undermined.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of natural disasters has increasingly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In terms of the illegal land usage in Taiwan,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religious land and building are most common, serious and complicated. Because religious affairs are not economical activities, the government has ignored them without thorough planning. Taiwan’s religious group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religious buildings throughout Taiwan without a vision. This already becomes a long-term thorny problem, which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want to deal with directly.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xpenditure and unique preference, many religious groups chose to construct their buildings on farming land or hillsides. Although this can save money, the legitimacy must go through a legal process of land-use change. Nevertheles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ttain the legitimacy. And it has become long-term problem for the government and religious groups.
    First, this study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land control policies among Taiwan, Britain and Mainland China. In this way,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nature of Taiwan’s land policy. And the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s religions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al policies, I find that the most-thorny problem is the illegal usage of land and building of religious groups. However, the government canno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which has been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ge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d usage of religious groups, pointing out the need of creating a delib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ligious land. And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s of national territory planning, I advance the idea of creating delib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ligious land. By means of TGRRL system analysis model, we can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delib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ligious land, thus drafting both 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and non-urban religious land. These drafts are screened vi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GRRL operation. The study hopes to create “the articles and related package for delib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ligious land & the articles of the main points of reviewing process.” Finally, some cases are further analyzed for reviewing these deliberation articles.
    This study urgently calls upo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to work together to settle the problems of religious land-use. The findings include several aspects: first, “on the aspect of religious governance”. Since Taiwan’s religions have been prosperously developing on real world belief, they almost are operated within the frame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is supposed to make the role of the authorities clear in accordance to the principle of professionalism. And it needs to encourage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s of religious groups to cultivate and educate the public.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to promote the value of religious land, it’s necessary to create “the law of religious groups” to regulate the property of religious groups. Second, “on the aspect of religious laws.” Many of the practices of Taiwan’s religions are against the related governmental laws; many religious facilities, to a certain degree, are not legal. Moreover, many of the managments of the religious groups and their believers cannot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s. Besides educating the public,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view and examine these laws. Third, “on the aspect of religious deliberation.” Most of the land-use conversions of religious land are illegal for lack of legal licenses such as those of environment impact evaluatio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o on. The government is advise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to simplify the deliberation process of land-use conversion. Hopefully, “the articles and related package for delib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ligious land & the articles of the main points of reviewing process”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academics, the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religious group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圖表目錄 ..IX 附錄目錄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研究背景 1 貳、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10 壹、研究目的 10 貳、研究假設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3 壹、研究方法 13 貳、研究架構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壹、研究範圍 17 貳、研究限制 19 第貳章 名詞釋義與文獻回顧 23 第一節 名詞釋義 23 壹、國土規劃與土地審議名詞 23 貳、宗教與宗教行政業務名詞 27 第二節 台灣土地管制文獻回顧 30 壹、現行土地管理制度之文獻 30 貳、現行土地使用規劃之文獻 35 第三節 台灣土地審議文獻回顧 43 壹、現行土地變更法令之文獻 43 貳、現行土地變更審議之文獻 44 第四節 台灣宗教議題文獻回顧 51 壹、期刊論著類文獻回顧 51 貳、宗教類博士論文回顧 56 第參章 理論基礎與應用 61 第一節 寇斯理論與回饋思維 62 壹、宼斯理論 62 貳、回饋思維 73 第二節 政策制訂與評估理念 81 壹、政策制訂理念 81 貳、政策評估理念 85 第三節 土地政策與管制概念 91 壹、管制政策概念 91 貳、土地管制概念 95 第四節 民眾參與及永續觀念 101 壹、民眾參與觀念 101 貳、永續發展觀念 .....107 第肆章 三種土地管制體系與宗教用地比較 .....115 第一節 英國土地管制體系與宗教用地 .....115 壹、英國土地使用管制規劃體系 .....115 貳、英國宗教用地與設施之管制 .....122 第二節 中國土地管制體系與宗教用地 .....124 壹、中國土地使用管制規劃體系 .....124 貳、中國宗教用地與設施之管制 .....132 第三節 台灣土地管制體系與宗教用地 .....141 壹、台灣土地使用管制規劃體系 .....141 貳、台灣宗教用地與設施之管制 .....155 第四節 三種土地管制與宗教用地比較 .....160 壹、英國中國台灣土地管制比較 .....160 貳、英國中國台灣宗教用地比較 .....164 第伍章 台灣宗教行政治理與問題探討 .....167 第一節 政府治理宗教關係與演變 .....167 壹、台灣光復前後政教關係與演變 .....167 貳、政治解嚴前後政教關係與演變 .....168 參、政黨輪替後的政教關係與演變 .....171 肆、台灣宗教特性與設施分佈演變 .....172 第二節 宗教行政組織與業務概況 .....183 壹、中央與地方政府宗教行政組織 .....183 貳、中央與地方政府宗教行政業務 .....185 、中央與地方政府宗教行政治理 .....186 肆、中央與地方政府宗教行政困境 .....188 第三節 政府治理宗教行政之檢討 .....191 壹、政府治理宗教事務法制面檢討 .....191 貳、宗教行政運作體系組織面檢討 .....194 參、宗教行政業務內涵執行面檢討 .....196 肆、政府治理宗教事務實務面檢討 .....198 第四節 政府治理宗教事務之問題 . 201 壹、政府治理宗教業務範圍之問題 . 201 貳、宗教團體法有關宗教發展問題 . 203 、政府治理宗教用地違規之問題 . 205 肆、政府治理宗教設施違建之問題 .210 第陸章 台灣宗教土地使用與問題分析 ....215 第一節 宗教團體用地取得問題 .215 壹、台灣地區宗教用地使用現況分析 .215 貳、公有宗教用地使用權屬取得問題 .219 參、私有宗教用地使用權屬取得問題 .222 肆、其他宗教用地使用權屬取得問題 .225 第二節 宗教團體用地變更問題 .228 壹、產權更名與土地登記問題研究 .229 貳、宗教團體稅務與法令問題研究 .237 、宗教團體用地合法化問題研究 .245 肆、宗教團體設施合法化問題研究 .249 第三節 宗教團體用地變更案例 .253 壹、公有的宗教用地土地問題案例 .253 貳、私有的宗教用地土地問題案例 .255 、其他宗教用地合法化問題案例 .266 肆、宗教設施申請合法化問題案例 .268 第四節 宗教業務後續管理構想 .273 壹、宗教行政後續管理構想之研究 .273 貳、宗教團體後續管理構想之研究 .274 、宗教用地後續管理構想之研究 .275 肆、宗教設施後續管理構想之研究 .278 第柒章 台灣宗教用地審議機制之建構 .283 第一節 宗教用地審議規範標準與模型建構 .283 壹、現行宗教用地審議深度訪談之分析 .283 貳、宗教用地審議選擇評估模型之設計 .298 、宗教用地審議規範評估準則之建立 .300 肆、宗教用地審議規範系統模型之建構 .302 第二節 都市土地宗教用地審議之規範內涵 .305 壹、都市計畫宗教用地審議之法規依據 .306 貳、都市計畫宗教用地審議之相關規定 .307 、都市計畫宗教用地審議之流程時間 .312 肆、都市計畫宗教用地審議之規範草案 .313 第三節 非都市土地宗教用地審議規範內涵 .316 壹、水土保持規劃書之審議相關規定 ....316 貳、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規定與草案 ....317 、非都市土地用地變更之相關規定 ....322 肆、非都市土地用地變更之規範草案 ....325 第四節 宗教用地審議規範專章之評估檢討 ....328 壹、都市土地宗教用地審議規範之評估 ....328 貳、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議規範評估 ....332 、非都市宗教用地變更審議規範評估 ....334 肆、宗教用地審議規範專章之建構內容 ....336 第捌章 案例分析與配合審議規範檢討 ........345 第一節 農業發展地區之案例 ....345 壹、重劃後農地宗教設施案例 ....345 貳、一般農業區變更編定案例 ....346 第二節 城鄉發展地區之案例 ....347 壹、都市土地之案例 ....347 貳、非都市土地案例 ....348 第三節 國土保育地區之案例 ....350 壹、國家公園宗教設施案例 ....350 貳、保護區之宗教設施案例 ....351 第四節 其他類別地區之案例 ....352 壹、林班地之宗教設施案例 ....352 貳、宗教設施變更設計案例 ....354 第玖章 結論 ....35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3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362 第三節 後續研究 ....364 參考書目 ....366 附錄 ....389 表 次 頁次 表2-1 台灣地區土地使用分區內各種使用地變更編定原則表 ..49 表2-2 宗教議題期刊彙整表 ..54 表3-1 回饋思維緣起背景表 ..74 表3-2 政策評估種類 ..88 表3-3 管制發生效果因素面 ..94 表3-4 民眾參與階梯 104 表4-1 英國、中國及台灣的土地管制制度比較表 164 表4-2 台灣與英國及大陸的宗教用地管制比較表 166 表6-1 台灣宗教團體土地與設施使用問題分析表 271 表7-1 審議規範評估指標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04 表7-2 都市計畫內容比較表 311 表7-3 專家學者評定之都市土地評估準則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29 表7-4 政府官員評定之都市土地評估準則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30 表7-5 全部受訪者評定之都市土地評估準則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31 表7-6 專家學者評定之非都市土地評估準則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33 表7-7 政府官員評定之非都市土地評估準則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33 表7-8 全部受訪者評定之非都市土地評估準則權重與條文績效值 334 表8-1 宗教團體土地與設施問題案例彙整表 355 圖 次 頁次 圖1-1 國土規劃新舊架構與宗教設施之設置 ..3 圖1-2 本文研究架構 .16 圖1-3 宗教團體取得合法宗教使用土地途徑 .19 圖2-1 台灣地區國土計畫二級審議機制 .34 圖2-2 台灣地區土地使用規劃體系之法令 .36 圖2-3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與管制規則 .37 圖3-1 本研究理論基礎與途徑取向模式 .61 圖3-2 土地開發外部性示意圖 .67 圖3-3 行政服務水準與地方政府投入支出函數圖 .76 圖3-4 人口規模與設施服務成本關係圖 .77 圖3-5 公共政策制定過程模型 .83 圖3-6 政策系統之影響因果 .86 圖3-7 政策評估圖 .89 圖3-8 Van Lier 土地永續利用意涵圖 113 圖4-1 英國土地管制體系 116 圖4-2 大陸土地法律體系架構 124 圖4-3 大陸土地利用規劃體系 127 圖4-4 台灣土地管制體系 142 圖4-5 台灣土地利用規劃體系 145 圖4-6 台灣各類土地開發審議流程 152 圖4-7 台灣宗教用地之變更流程 157 圖5-1 台灣近二十年來寺廟、教(會)堂宗教設施統計 182 圖6-1 宗教用地合法使用權屬取得方式 …………………………….229 圖7-1 宗教用地審議規範TGRRL系統分析模型 300 圖7-2 宗教用地審議規範HSM評估架構 301 圖7-3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理架構 321 附錄目次 頁次 〈附錄一〉 深度訪談調查表-宗教團體 389 〈附錄二〉 深度訪談調查表-專家學者與政府官員 395 〈附錄三〉 台灣二○○四年政府核准宗教類別統計表 399 〈附錄四〉 台灣宗教信仰人口變遷統計表 400 〈附錄五〉 台灣主要宗教類別信仰人口變遷統計表 401 〈附錄六〉 台灣現行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涵蓋項目表 402 〈附錄七〉 台灣主要宗教類別分佈統計表 403 〈附錄八〉 台灣寺廟建置方式統計表 404 〈附錄九〉 台灣寺廟建置別分佈統計表 405 〈附錄十〉 非都市土地審查流程圖 406 〈附錄十一〉宗教用地申請開發程序表 409 〈附錄十二〉內政部輔導宗教使用合法化處理原則表 410 〈附錄十三〉都市計畫山坡地個案變更審議流程圖 411 〈附錄十四〉都市計畫辦理通盤檢討流程圖 …412 〈附錄十五〉台灣地區寺廟登記一覽表 413 〈附錄十六〉宗教用地與審議議題碩士論文彙整表 414 〈附錄十七〉政府官員與專家學者深度訪談結果統計表 415 〈附錄十八〉宗教團體深度訪談結果統計表 421 〈附錄十九〉深度訪談文字表述統計表-政府官員 431 〈附錄二十〉深度訪談文字表述統計表-專家學者 436 〈附錄二十一〉深度訪談口述意見統計表-宗教團體 439 〈附錄二十二〉監督寺廟條例 447 〈附錄二十三〉宗教團體法草案 448 〈附錄二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事務條例 457 〈附錄二十五〉政府官員暨專家學者問卷調查表 462 〈附錄二十六〉宗教議題博士論文彙整表 466

    一、中文部分
    1. 丁秀吟(1998),《土地價格對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決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 丁育群(1980),《台灣山坡地開發住宅區配置計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工學組)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 丁秋霞(1999),《鄰避設施外部性回饋原則之探討-以台北市之垃圾處理設施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4. 上田勝美(1979),〈信教自由-政教分離原則〉,《宗教法研究第一輯》,日本:龍谷大學宗教法研究會編,法律文化社,頁4-5。
    5. 于沛、趙世瑜(1995),《中國小百科全書第三、第四、第七冊》, 北京:團結出版社。
    6. 中國時報(2004),〈不尊重大地倫理,苦難不會結束〉,《中國時報論壇》, 台北:中國時報。
    7. 中國時報,〈全台寺廟違設納骨塔717大執法〉,《中國時報》,2004.6.15,版8。
    8.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以宗教上之道德補政治所不及〉(民國元年九月五日下午二時在北京教會歡迎會演講),《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261。
    9. 內政部(2003),《宗教行政革新服務手冊》,台北:內政部。
    10. 內政部(2003),《宗教相關法令》,台北:內政部。
    11. 內政部(2004),《全國寺廟名冊第二版》,台北:內政部。
    12. 內政部(2004),《部務會報「宗教用地輔導合法化措施報告」資料》。
    13. 內政部(2004),《漢藏佛教交流座談會手冊》,台北:內政部出版。
    14. 內政部(2005),《全國宗教財團法人名錄》,台北:內政部。
    15. 內政部營建署(2000),《國土規劃體系與執行組織架構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16. 毛育剛(1998),〈臺灣農地變更使用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農業與經濟》,第21期,頁1-29。
    17. 片岡巖(1921),《台灣風俗誌》,台灣:大立出版社譯本。
    18. 王上維(2003),《殯葬管理法令之研究:兼論德國、日本、中國大陸制度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9. 王小茹(1998),《從政策執行觀點探討非都市山坡地住宅社區開發審議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0. 王文宇(2000),《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台北:元照。
    21. 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第23卷第3期,頁1-32。
    22. 王世燁、王美文(2003),〈以土地產權變更觀點探討西門町台北天后宮廟與空間之改變〉,《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
    1-6。
    23. 王加微(1990),《行為科學》,台北:五南。
    24. 王价巨(1998),《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5. 王志輝(1999),<我國土地開發許可制之檢討>,《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一九九九年年會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1-11。
    26. 王和雄(2004),〈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73號解釋協同意見書〉。《都市計畫作業手冊研究報告》,頁42。
    27. 王和雄(2004),〈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73號解釋協同意見書〉。《都市計畫作業手冊研究報告》,頁4-2。
    28. 王明遠(1999),〈試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2期,頁16-23。
    29. 王治心(1976),《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台北:中華。
    30. 王瑞興(1998),《從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管制-談墳墓使用之管制》,台北:內政部。
    31. 王鑫(1998),〈限制發展地區之劃設與管理〉,《全國及水資源會議議題報 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32. 丘昌泰(1994),〈當代美國評估典範的發展〉,《美國月刊》,第9 卷第10 期,頁116-130。
    33. 丘昌泰(1995),《剖析我國公害糾紛》,台北:淑馨出版社。
    34. 丘昌泰(1999),《公共政策:當在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35. 皮古著(Pigou, A. C.)(1920),陸民仁譯(1971),《福利經濟學》(The Economic of Welfare),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6. 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2005),《大陸地區宗教法制及教義研修機構概況考察報告》,台北:內政部民政司,頁41-47。
    37. 行政院(1979),〈台(68)財字第7151號令訂定「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第二條第一項第八款規定〉。
    3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大陸宗教現況簡介》,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3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2003),《土地使用變更作業手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40. 任繼愈(1998),《宗教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
    41. 全漢昇(1978),《中國行會制度史》,台北:食貨出版社。
    42. 朱三才(2003),《2003台灣基督教會教報告》,台北:基督教資料中心,頁8-9。
    43. 朱岑樓(1981),〈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學分析〉,《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三民書局,頁357-391。
    44. 朱志宏(199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45. 江良華(2000),《宗教事業用地合法化說明會》,台北:總順國際。
    46. 江哲銘、邵文政、陳念祖、釋寬謙(2002),〈當代台灣佛寺建築與環境永續發展之探討〉,《第一屆當代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佛寺文教基金會,頁C/1-13。
    47. 牟宗三(1982),《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
    48. 何圳達(1999),《住宅用地開發課徵開發影響費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9. 何東波(1992),〈台灣地區土地開發管理制度改善之研究〉, 國土規劃研討會,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50. 何東波(1997),《都市土地使用計畫講義》,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51. 何博文,〈寺廟違建納骨塔取締否,內政部頭大︰取締恐引起民眾抱怨;不取締恐合法業者抗爭〉,《中國時報》,2004.6.23,版8。
    52. 余奉霖(1996),《台灣地區土地發展管制系統建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3. 余榮生(1999),〈非都市土地申請作為宗教建築案例實務探討〉,《內政部八十九年度宗教業務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3。
    54. 吳永猛(2002),〈寺廟油香錢與管理問題〉,《管理與資訊學報》,第7期,頁1-18。
    55. 吳志賢(1999),《台灣地區各縣市綜合性環境品質指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6. 吳定(1994),《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圖書。
    57. 吳定等(1996),《行政學(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58. 吳信宏(1997),《都市環境分區之研究-以新竹(含香山)都市計畫區為例》,中華工學院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59. 吳美瑢(1993),〈國土綜合開發計劃制度面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1期,頁10~14。
    60. 吳英明(1991) ,〈從政府管制論環境保護管制〉,《中山社會科學》,第6卷4期,頁43-57。
    61. 吳耿東(1997),〈臺灣土地開發法制之探討〉,《人與地》,第168期,頁81-94。
    62. 吳國聖(1996),《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研究---以均衡私權為重心》,逢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63. 吳堯峰(1992),《宗教法規十講》,台北:佛光。
    64. 吳雲貴(1998),〈互動中的宗教與人類社會-關於宗教現象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雜誌社,頁48。
    65. 宋光宇(1981),〈試論無生老母宗教信仰的一些特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52本第3分,頁559–590。
    66. 宋光宇(1995),〈神壇的形成-高雄市神壇調查資料的初步分析〉,收錄於《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97~127。
    67. 宋增璋(1982),《近代台灣之建設》,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68.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69. 李永展(1994),〈生態國家之初探-應用生態國家之觀念於台灣地區之國土規劃〉,《人與地》,第130期,頁30-44。
    70. 李永展(1996),〈社區環境之永續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73期,頁106–113。
    71. 李永展(1996),《區域總體土地資源綜合利用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
    72. 李永展(1999),《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台北:巨流。
    73. 李亦園(1981),〈台灣民俗發展的趨勢〉,《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頁96。
    74. 李亦園(1982),〈新約教會、長老會、一貫道-從社會變遷談到宗教法〉,《聯合月刊》,第15期,頁30。
    75. 李至倫(2004),〈土石洪災起因與防災政策之建議-「七二水災專題」〉,《國政電子通訊》,台北:國政基金會。
    76. 李志夫(1996),〈現代台灣宗教與社會變遷之因果關係〉,《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一);當代台灣社會與宗教》,台北:佛光出版社,頁1-17。
    77. 李坤崇(1996),《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驗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78. 李宗信(2000),《台灣地區都市計畫整體開發之演進歷程及改進方向》,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79. 李波著,(Leopold, Aldo) (1949) ,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記,一版》(A Sand County Almanac),台 北 : 天下文化。
    80. 李盈潔(2003),《都會區地景變遷對土地使用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1. 李盈勳(2001),《台北市分區規則的實質環境管制對地價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82. 李崇信(2002),《台灣社會宗教現象的哲學省思-宗教信仰之法律規範的可能性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83. 李崇信(2004),〈神壇的社會功能與法律問題研究〉,《宗教論述專輯六-民間信仰與神壇篇》,台北:內政部,頁319-374。
    84. 李瑞超(2002),《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其關聯法規》,北京: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
    85. 李漢卿(1999),〈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作為宗教建築使用之行政作業程序〉,《內政部八十九年度宗教業務研討會會議手冊》,頁83-87。
    86. 李潤田、李永文、管華、高建華(2003),《中國資源地理—中國人文地理叢書》,北京﹕科學出版社。
    87. 李豐楙(1994),〈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頁184-207。
    88. 杜潤生(1996),《中國的土地改革》,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89. 沈志達(1999),《寺廟申請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作業手冊》,台南:新宏達。
    90. 沈居正(1998),《臺灣非都市土地開發制度的實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91. 辛晚教(1982),《都市及區域計劃》,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92. 阮昌銳(1990),《中國民間中較之研究》,台灣省博物館出版部。
    93. 何博文,2005年4月15日,〈選舉到了宗教神氣-違規寺廟可望就地合法化〉,中國時報:版13。
    94.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76。《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謝宗林、李華夏(2000)譯,先覺出版公司(台北)。
    95. 周世輔、周陽山(1998),〈民生主義的土地政策〉,《國父思想》,台北:三民,頁229-231。
    96. 周宗賢等(1998),《台閩地區古蹟價值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97. 周惠文、韓乾(1997),〈工商綜合區土地變更使用義務負擔之研究〉,《現代地政》,第191期,頁44-53。
    98. 尚瑞國(1998),《政府行為、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以臺灣戰後土地改革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99. 林子欽(1994),〈土地變更使用之經濟分析〉,《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1卷第2期,頁215-223。
    100. 林子瑜(1994),〈國土綜合開發計畫法之立法原則〉,《經建會國土綜合開發研討會論文集》,頁595-685。
    101.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102. 林本炫(1999),〈試論『宗教法人』的屬性和定位〉,《佛寺季刊》,第26期,頁3。
    103. 林本炫(2001),〈我國當前宗教立法的分析〉,《思與言雜誌》第39卷第3期,頁59-101。
    104. 林本炫(2002),〈我國當前宗教立法的分析〉,《宗教論述專輯三-宗教法制與行政管理篇》,台北:內政部,頁213-259。
    105. 林正壹 (1989),《環境影響評估之民眾參與方式之研究—台灣地區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 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06. 林承權(1990),《土地使用分 區管制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研博士論文,未出版。
    107. 林俐玲(2004),〈山坡地保育與利用之探討〉,《國政電子通訊》,台北:國政基金會。
    108. 林書毅(1999),《區域性山坡穩定評估方法探討-以林口台地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09. 林國慶(1992),〈農業區劃分與財產權損失賠償之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9卷第2期,頁21-36。
    110. 林朝棨(1968),〈第四紀之台灣〉,《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頁4-6。
    111. 林森田(1994),〈土地開發許可制理念之探討〉,《人與地》,第132期,頁17-24。
    112. 林森田(1997),〈土地開發與使用管制〉,《臺灣地政》,第135期,頁5-9。
    113. 林裕強(2001),《永續觀光發展指標之建立-從認知觀點》,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4. 林端(2001),〈「國家制定法」與「民間習慣」-台灣「祭祀公業」的歷史社會學分析〉,台北:台灣社會學會學術研討會。
    115. 林增杰(2001),《中國大陸與港澳台地區土地法律比較研究》,天津: 天津大學。
    116. 林憲德,〈國土保安計畫的執行與檢討要接受敏督利颱風所帶來的教訓〉,《聯合報》,2004.7.19,版8。
    117. 林衡道(1968),〈在台各省地方性神明〉,《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頁 62-65。
    118. 林衡道(1968),〈清代台灣的「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頁 47-48。
    119. 林衡道(1996),〈台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台灣研究叢刊-台灣地區開拓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頁249-319。
    120. 林鍾沂、林文斌(1999),《公共管理新論》,台北:韋伯。
    121. 林顯宗、陳明男(1985),《社會福利與行政》,台北:五南。
    122. 邵治綺(1998),《開發許可制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並行於台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23. 邱宏昌(1998),《以需求理論為基礎所建立之服務品質衡量》,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24. 邱佳正(2003),《時間地理資訊系統建構之研究--以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遷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25. 金家禾(1996),〈開發許可制對土地開發之影響〉,《現代地政》,第181期頁15-18。
    126. 姜樁芳、梅益,1990。《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地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731。
    127. 施鴻志(1997),《都市計劃》,新竹:建都文化。
    128. 柯三吉(1991),《政策執行:理論與台灣經驗》,台北:時英。
    129. 查時傑(1996),〈四十年來的台灣基督教會〉,《基督教與台灣》,台北:宇宙光出版社,頁159-174。
    130. 洪于婷(1999),《都市發展永續性結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31. 紀俊臣(1996),〈地方政治轉型與國家發展〉,《研考雙月刊》,第20卷第1期,頁48-59。
    132. 紀瑞瑛(2000),《區域發展永續性驟變影響評估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33. 胡思聰(2004),〈修法強化環評制度保全國土環境資源〉(永續(評)093024號),台北:財團法人國政基金會。
    134. 胡海豐(2001),《土地使用變更與政府行為》,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35. 胡湘源(1997),《都市計畫審議體制之研究─審議過程委員與行政人員互動關係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36. 茅家琦(1988),《台灣三十年(1949-1979)》,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37. 唐君毅(1979),《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38. 唐明健(2000),〈台灣現階段土地使用變更機制之探討〉,《第七屆海峽兩岸城市變遷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議題2-21-46。
    139. 夏維良(2002),《土地使用限制回饋行為之研究─以制度授權觀點為基礎》,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40. 孫延淵(1995),《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以三峽鎮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41. 孫英輝(1998),《當代中國土地管理(上)》,北京:當代中國。
    142. 孫勝輝(1996),《「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規範」內容的研究-以山坡地住宅社區為例》,中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43. 徐子光(1995),〈土地開發許可制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探討--英美兩國之實施經驗〉,《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8卷第11期,頁61-66。
    144. 秦孝儀(1983),《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台北:台灣近代中國。
    145. 耿蕙玲(2000),《台灣都市計畫審議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46. 袁中,〈『監督寺廟條例』根本不是法律〉,《聯合報》,2003.12.25,版15。
    147. 郝道猛(1998),《生態學概論》,台北:徐氏文教基金會。
    148. 高賢治(1995),〈我國現有宗教之起源〉,《台灣宗教》,台北:眾文圖書,頁3-31。
    149.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念》,台北:商鼎文化。
    150. 張坤盛(1995),《從權力分立論司法對行政行為之審查密度》,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51. 張軍(1994),《現代產權經濟學》(二版),上海:三聯。
    152. 張峻誠(1997),《從實際災害資料探討土地使用計畫之適當性》,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53. 張效通(1996),〈臺灣地區土地變更使用之規劃課題〉,《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3卷第4期,頁159-185。
    154. 張效通(1999),〈土地變更使用開發利得之界定分析,〉《中國行政評論》,第8卷第4期,頁 107-137。
    155. 張效通(1999),《農地變更工商綜合區開發利得回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56. 張效通(2000),〈開發負擔與受益回饋之制度經濟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7 卷第2 期,頁39-69。
    157. 張桂林(1996),〈從國土利用觀點談成長管理〉,《研考雙月刊》,第20卷第5期,頁20-26。
    158. 張益誠(2001),《應用因子分析方法為臺灣地區建構永續發展趨勢評估指標系統》,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59. 張耿賓(1993),《山坡地住宅社區開發審議支援系統雛型之建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60. 張婉宜(2001),《土地登記制度對財產權保障之研究—從新制度經濟學之觀點》,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61. 張崑振(1999),《台灣傳統齋堂神聖空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162. 張啟人(1990),〈論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 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雜誌社,頁8-10。
    163.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 (1991),《經濟學-理論與實務 上冊》,台北:新陸。
    164. 張翊倩(2001),《多準則評估方法應用於都市更新土地開發方式評估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65. 張隆盛(1998),〈世紀之交.都市再生--邁向廿一世紀都市更新的趨勢〉,《建築師》,第25期,頁46-54。
    166. 張潤書等,2000,《行政學》,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
    167. 曹俊漢(1997),《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168. 梁玉芳,〈大覺寺僧民率信徒拉白布條抨擊寺廟法令不合理〉,《聯合報》,1993.3.19,版7。
    169. 莊芳榮(1987),《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70. 莊翰華(1999),〈生活型態取向的土地使用規劃〉,《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27期,頁135-152。
    171. 莊耀嘉(1982),《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台北:允晨文化。
    172.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的理論論述與「公民性政府」的形成〉,《公共行政學報》,第4期,頁65-97。
    173. 許地山(1940),《扶箕迷信底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74. 許南雄(2000),《行政學概論》,台北:商鼎文化。
    175. 許禎彬(1999),《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審議評估之研究─著重公平原則與都市發展需求》,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6. 許應信(1997),〈論我國都市及區域發展之管理體制及改進芻議〉,《臺灣地政》,第132期,頁20-26。
    177. 連景初(1966),〈臺灣廟宇與社會的關係〉,《臺灣文物論集》,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96-301。
    178. 連橫(1958),《台灣通史》-上、下,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179. 郭年雄(1996),〈土地使用規劃與成長管理〉,《研考雙月刊》,第20期第5期,頁35-40。
    180. 郭年雄(1996),〈工商綜合區及大型購物中心之土地利用與變更相關法令研討〉,《空間》,第84期,頁36-41。
    181. 郭蕙萍(2000),《土地開發義務負擔對住宅區位選擇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82. 陳大東(1971),《台灣民間信仰與復興中華文化之關係》,台北:作者自行發行。
    183. 陳子淳(1998),〈土地開發與環境資源之管理與對策--整合生態與基礎之土地使用規劃〉,《中國工商學報》,第20期,頁285-302。
    184. 陳玉峰(2004),〈我們不能不震攝於大自然的神威〉,《經濟日報》,2004.8.4,版7。
    185. 陳志閣(2004),《都市土地使用模擬模型之建構與土地使用分區影響之分析》,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86. 陳志賢(2004),《都市計畫工業區變更案公共設施用地劃設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87. 陳杏枝(2003),〈臺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臺灣社會學刊》第31期,頁93-152。
    188. 陳佳聰(1994),《土地使用變更利益回饋對土地開發報酬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89. 陳奇祿(1967),〈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台灣研究研討會第三次集會紀錄 專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頁59-60。
    190. 陳明燦(2001),〈土地使用管制與損失補償之法治經濟分析〉,《2001 年環境資源、經濟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191. 陳明燦(2001),《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台北:翰蘆圖書。
    192.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24期,頁95-128。
    193. 陳金貴(1993),〈公民參與的研究(下)〉,《人事月刊》,第2期,頁11-25。
    194. 陳金貴(1995),〈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在公共部門的探討(下)〉,《人事月刊》,第21卷5期 , 頁18-23。
    195. 陳金貴(1995),〈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在公共部門的探討(上)〉,《人事月刊》,第21卷3期 , 頁33-37。
    196. 陳金貴(1995),〈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在公共部門的探討(中)〉,《人事月刊》,第21卷4期 , 頁20-25。
    197. 陳柏森(1998),〈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頁103-109。
    198. 陳玲蓉(1990),《日據時期臺灣宗教政策研究-以神道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9. 陳國成(2004),〈四大「濫」殺了國土〉,《聯合報》,台北:聯合報。
    200. 陳敦源(2000),〈誰掌控官僚體系:從代理人理論看台灣官僚體系的政治控制問題〉, 《公共行政學報》,第4期,頁99-130。
    201. 陳新民(1992),〈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中續)〉,《律師通訊》,第156期,頁43-55。
    202. 陳瑞堂(1974),《台灣寺廟法律關係之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
    203. 陳福進(1995),《都市土地開發衝擊費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04. 陳銘隆(1994),《現階段建立土地使用變更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5. 陳錦賜(1998),〈邁向國家永續發展有效途徑---以四生環境共生理念進行國土規劃之研究〉,《第三屆國土規劃實務論壇論文集》,B1-1-16~B1-1-19。
    206. 陳錦賜(2000),〈以四生環境共生理念進行建築開發之研究〉,2000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207. 陳錦賜(2001),〈台灣綠建築發展機制之研究〉,邁向21世紀永續建築國際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
    208. 陳禮樂(2001),《台灣地區工業區環境永續發展評估體系與綜合指標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9. 陳獻明(1996),〈土地變更為較高強度使用利益重分配之探討〉,《臺灣地政》,第126期,頁24-28+33-34。
    210. 彭光輝(1997),〈英國的開發許可制及開發許可在臺灣實施之展望〉,《住都雙月刊》,第127期,頁53-62。
    211. 彭作奎(2004),〈農業上山,平地休耕矛盾嗎?〉,《中國時報論壇》,台北:中國時報。
    212. 曾文昌(1980),《我國宗教立法論》,台北:文笙。
    213. 曾漢洲(1999),《國土計畫法通過後計畫審議機制建構之研究--以重大建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14. 游靜秋(1996),《台灣地區環境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台灣大學大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15. 湯詢章(1993),《公共政策》,初版,台北:華泰出版社。
    216. 費爾巴哈(1874),《哲學原理-變化的必然性》,德國:柏林。
    217. 黃人傑、吳惠巧(2004)〈我國宗教建築用地使用管理初探〉,《第一屆地方治理與城鄉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及》,新竹: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頁461-480。
    218. 黃坤宏(1995),《臺北市分區管制執行體制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19. 黃宗源(2000),《土地開發與建築規劃應用》,台北:永然文化。
    220. 黃明芳(2004),〈寺廟土地之取得與利用〉,《現代地政》,第277期,頁12-17。
    221. 黃秉維(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22. 黃建龍(2000),《現行台灣地區土地使用變更回饋制度與課題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223. 黃書禮(1996),《台北市都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224. 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台北:詹氏書局。
    225. 黃書禮、翁瑞豪、陳子淳(1997),〈台北市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建立與評估〉,《都市與計劃》,第24卷第1期,頁23-42。
    226. 黃書禮、詹士樑、馮君君、林全、蕭代基、洪鴻智、吳珮瑛等(2000),《建立限制發展 地區救助、補貼、補償、回饋制度與辦法之研究及限制發展地區補償財源籌措研究》,台 北:行政院經建會。
    227. 黃得時(1968),〈鬼神的人格化=台灣民間信仰之ㄧ大特徵〉,《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 院考古人類學系,頁56-59。
    228. 黃順二(1973),〈萬華地區都市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期39,頁1-17。
    229. 黃萬翔、林元興(2000),〈土地開發負擔與回饋機制之課題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7卷第3期,頁47-73。
    230. 黃運喜(2003),〈以信託方式解決寺產問題可行性之探討〉,《玄奘學報》,第6期,頁1-18。
    231. 黃慶生(1991),〈神明會土地如何清理申報〉,《現代地政》,第124期,頁8-11。
    232. 黃慶生(1988),〈淺談寺廟登記之實務與法令〉,《現代地政》,第79期,頁9-11。
    233. 黃慶生(1999),〈宗教團體不動產更名問題探析(一)〉,《現代地政》,第210期,頁30-33。
    234. 黃慶生(1999),〈宗教團體不動產更名問題探析(二)〉,《現代地政》,第211期,頁25-27。
    235. 黃慶生(1999),〈神壇房地核課自用住宅稅率之研究(一)〉,《現代地政》,第218期,頁16-18。
    236. 黃慶生(1999),〈神壇房地核課自用住宅稅率之研究(二)〉,《現代地政》,第219期,頁11-14。
    237. 黃慶生(2000),〈宗教建築用地與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探討(一)〉,《現代地政》,第227期,頁31-34。
    238. 黃慶生(2000),〈宗教建築用地與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探討(二)〉,《現代地政》,第228期,頁13-16。
    239. 黃慶生(2000),〈宗教建築用地與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探討(三)〉,《現代地政》,第229期,頁33-35。
    240. 黃慶生(2001),〈宗教團體農地更名問題探討〉,《現代地政》,第235期,頁32-37。
    241. 黃慶生(2002),〈我國宗教行政業務的檢視與探討〉,《宗教論述專輯三-宗教法制與行政管理篇》,台北:內政部,頁317-337。
    242. 黃慶生(2002),《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
    243. 黃慶生(2003年12月26日),〈監督寺廟條例已發生法律效果〉,聯合報,第 15版。
    244. 黃慶生(2003),《我國宗教團體法制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45. 黃慶生(2004),〈台灣寺廟登記初探〉,《景文技術學院宗教、人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景文技術學院。
    246. 黃錦堂(1995),〈開發許可制之研究〉,《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6期,頁364-418。
    247. 楊宜貞(1999),《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程設計原則:修正德爾菲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48. 楊松齡(1996),《現行土地制度有關財產權保障之研究:公用徵收補償之分析》,台北:大日。
    249. 楊國柱(1997),〈論輔導寺廟附設納骨塔(堂)合法化之可行性〉,《社會福利》,第129期,頁19-24。
    250. 楊國柱(2002),〈從抗爭交易成本觀點探討殯葬設施用地區位管理政策〉,《中國行政》,第72期,頁109-132。
    251. 楊國柱(2003),〈從抗爭交易成本觀點論殯葬用地之區位〉,《臺灣土地研究》,第6卷第1期,頁51-82。
    252. 楊國柱(2003),《台灣殯葬用地區位之研究---土地使用競租模型的新制度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253. 溫志偉(2000),《營建署市鄉規劃局組織調整模式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54. 聖嚴法師(1999),〈基督教與中國佛教〉,《基督教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頁223-227。
    255. 葉仁昌(1987),《近代中國的宗教批判─非基運動的再思》,台北:雅歌。
    256. 葉永文(2000),《宗教政治論》,台北:揚智文化。
    257. 葉承先(1995),《財產權制度下之可移轉外部效果》,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58. 葉慶炳、王曾才(1981),《兩漢土地問題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259. 葉靜宜(2004),《我國土地使用變更回饋制度變遷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60. 董芳苑(1984),《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文化。
    261. 董芳苑(1986),〈台灣新興宗教概論〉,《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青文化,頁320-323。
    262. 詹國忠 (1996),《土地開發對地方財政之衝擊分析》,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63. 鈴木清一郎(1934),《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台灣:眾文圖書公司譯本。
    264. 鄔昆如(1987),〈宗教在中國社會中的定位〉,《中國近代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頁18。
    265. 廖政一(2003),《農業用地興建農業設施建築物審議通則之初探》,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66. 廖淑容(2000),〈生態觀點之土地使用規劃與生態都市之形塑--以新竹市為例〉,《造園學報》,第7卷第1期,頁89-113。
    267. 廖義男(1994),《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台北:三民書局。
    268. 趙達文(1998),〈建構土地變更使用機制之探討〉,《現代地政》,第203期,頁4-5。
    269. 趙達文(2000),〈評非都市土地全面實施開發許可制〉,《現代地政》,第226期,頁38-40。
    270. 齊家懿、孔漢思著(Ching Julia, Kung Hans),吳華譯(1993),《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台北:聯經。
    271. 劉小蘭(1994),《都市土地變更為商業區方式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72. 劉玉山(1999),〈國土規劃的發展趨勢〉,《自由中國之工業》,第89卷第1期,頁1-16 。
    273. 劉承愚、賴文智、陳仲嶙(2001),《財團法人監督法制之研究》,台北: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274. 劉枝萬(1968),〈台灣的寺廟調查〉,《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頁59- 61。
    275. 劉枝萬(1989),〈台灣的民間信仰〉,《台灣風物》,第39卷第1期,頁79-107。
    276. 劉俊明(2001),《前台灣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機制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277. 劉廣華(1999),《宗教社會化與國家發展之研究-從社會化觀點探討宗教與國家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278. 劉慧(1994),《泰山宗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279. 增田福太郎(1937),《台灣本島人的宗教》,台灣:台南省衛生課。
    280. 蔡主恩(1996),《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地理分布及其土地使用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281. 蔡依純(2003),《從土地使用規劃進行防洪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基隆河上游地區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82. 蔡佳明(1999),《以財產權及社群衝擊法分析土地使用管制及其變更》,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83. 蔡維民(2004),〈都市神壇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宗教論述專輯六-民間信仰與神壇篇》,台北:內政部,頁281-318。
    284. 蔡勳雄(1995),〈台灣地區國土規劃利用之新架構〉,《人與地》,第133期,頁16-23。
    285. 蔡穗(1996),《墓園選址與規劃之研究~以高雄市軍人示範公墓為分析案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286. 鄭伊峻(1998),《都市地區開發計畫審議權責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巿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87. 鄭志明(1990),《台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台北:臺原。
    288. 鄭美賢(1997),《管制性政策執行之研究-中韓二國一般廢棄物回收政策》,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89. 鄭國英(1989),〈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訂定及管制〉,《人與地》,第69期,頁26-32。
    290. 鄭雅尹(2001),《地方計畫審議機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91. 鄭德坤(1975),《中國文化人類學》,台北:華世出版社。
    292. 穆正雍(1997),《工業用地開發社會成本義務負擔與增值回饋制度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93. 蕭富元(1995),〈新心結解讀台灣宗教熱〉,《遠見雜誌》,台北:遠見雜誌社,頁37-39。
    294. 諾斯著,(North, D. C.)(1981),劉瑞華譯(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台北:時報。
    295. 賴宗裕(1998),《國土開發與成長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296. 賴宗裕、王小茹(1998),〈山坡地開發許可與相關課題之探討〉,《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5卷第1期,頁85-103。
    297. 賴宗裕等(2000),《台北市都市計畫變更回饋制度規劃案》(期末報告),台北市政府。
    298. 賴品劭(2003),《地方政府辦理非都市土地分區變更審議作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99. 賴澤涵、黃俊傑(1991),《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300. 戴伊著,(Dye , T. R.)(1987),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公共政策新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6th ed.),台北:韋伯。
    301. 謝明和(1995),《回饋策略的變更利得效益衝擊分析--西門市場個案的模擬》,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02. 謝慶達(1984),《都市計劃更新社區民眾參與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03. 韓乾(1999),《國土規劃與管理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304. 韓乾、施怡真、胡瑋婷(2001),〈台灣與大陸土地規劃政策與制度之比較研究〉,《2001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土地利用策略論文集》,頁37-54。
    305. 瞿海源(1982),〈世界次序、世俗化與基督教的發展-台灣與美國〉,《中美社會之比較研討會論文集》,頁161-181。
    306. 瞿海源(1982),〈台灣地區基督教發展趨勢之初步探討〉,《中國社會學刊》,第6期,頁15-28。
    307. 瞿海源(1983),《三十年來台灣地區各類宗教發展趨勢之初步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308. 瞿海源(1990),〈民國78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09.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圖書。
    310. 簡吟純(1997),《都市永續性指標系統之建立與評估》,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11. 簡岳晹(2000),《都市計劃土地使用變更回饋比例之計算研究-以工業區變更為住宅區或商業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12. 闕志峰(1997),《以成長管理策略指導土地開發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13. 顏愛靜(1997),〈臺北市都市型富麗農村社區之規劃-以文山區指南里為例〉,《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4卷第3期,頁49-77。
    314. 顏愛靜(1997),〈臺灣喪葬設施設置管理問題之探討〉,《社會福利》,第129期,頁9-18。
    315. 魏千峰(2001),〈國際宗教立法趨勢-各國宗教立法趨勢與其評析〉,《台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論文集》,高雄: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華佛寺協會,頁17。
    316. 羅文珊(2000),《台中市大坑山坡地管理分區劃設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17. 羅必良、曹正漢(1999),〈政府行為與產權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26期,頁137-143。
    318. 羅登旭(1998),《都市永續發展之空間策略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19. 邊泰明(1997),《都市土地開發與協商》,台北:華泰。
    320.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台北:詹氏書局。
    321. 邊泰明、洪維廷(2002),〈土地開發許可協商模擬分析〉,《政大地政學報》第2卷,頁85-108。
    322. 蘇玉守、賴宗裕(2002),〈以管制理論探討都市空間發展與都市治理之思維〉,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區域科學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323. 蘇吉章(1992),《都市計畫工業區土地變更使用之研究-以中和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24. 蘇志超(1999),〈建築容積移轉辦法理想與實際之討論〉,《人與地》,第187期,頁18-22。
    325. 蘇毓德 (1985),《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管制重點之探討》,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26. 釋星雲(2002),〈宗教立法之芻議〉,《普門學報》。第7期,頁239-275。
    327. 釋淨心(2002),〈論宗教法制與行政管理〉,《宗教論述專輯三-宗教法制與行政管理篇》,台北:內政部,頁75-112。

    二、英文部分
    1. Alderfer, C.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142-175.
    2. Altshuler, and G. Ibanez (1993), Regulation for Revenue:The Political Econom of Land Use Exactions, Cambridge,MA: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
    3. Anderson, J. E. (1990),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4. Argyle, M. and B. Beit-Hallahmi (1975),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eligion, London and Boston: University of Warwick.
    5. Arnstein, S.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 216-224.
    6. Azizi, M. M. (1995), “Provision of Urban Faciliti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ommercial Land in Iran,” Habitat International, 19(3): 269-278.
    7. Baumol,W.J.andW.E. Oates(1975),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Externalities, Public Outlays.and the Quality of Life. N,J.: Prentice-hall.
    8. Batabyal, A. A. (1998), “Land Development and Preservation over Time and under Uncertainty: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 Ecological Economics, 25: 233-238.
    9. Brueckner, J. K. (1997), “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s of impact fe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6: 383-407.
    10. Buchanan, J. M. (1985), The Public Choice Perspective, The Potential for Tyranny in Politics as Scienc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1. Bulmer, M. (1986),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Boston: Allen and Unwin.
    12. Bunnell, G. (1995), “Planning Gai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rogress in Planning, 44: 1-113.
    13. Burchell, R. W. and D. Listokin (1978), “The Fiscal Impact Handbook : Estimating Local Costs and Revenues of Land Development,” The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14. Calabresi, G. and Melamed A.D.(1972), “Property Rules,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One View of The Cathedra.” Harvard Law Review,85(6) : 1092.
    15. Callis, D. L. and M. Grant(1991),“Paying for Growth and Planning Gain: An Anglo-American Corporation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 Impact Fees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 The Urban Lawyer,23(2): 221-248.
    16. 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17. Cervero, R. (1998), “Paying for Off-Site Road Improvement Through Fees: Assessments and Negotiation: Lessons from Californ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54(3): 534-541.
    18. Clinger, M. J. (1993), Distributive Politics, Ward Representation and the Spread of Zoning,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 Coase, R.(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1-44.
    20. Cooiman, J. (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21. Cooter, (1987), Robert, Coase Theorem,The New Pala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Macmillan Press:London.
    22. Cullingworth, J. B. (1993),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Planning, Routledge Inc.
    23. Cullis, J. and Philip Jones (1998),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Cho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Creighton, J. L.(1981), The Public Involvement Manual, Abt Books, Cambridge, Mass.
    25. Dadson, S. J., N. Hovius, H. Chen, W.B. Dade, M.L. Hsieh, S.D. Willett, J.C. Hu, M.J. Horong, M.C. Chen, C. P. Stark, D. Lague and J.C. Lin (2003), “Links between erosion, runoff variability and seismicity in the Taiwan orogen,” Nature, 426: 648-681.
    26. Dadson, S. J., N. Hovius, H. Chen, W.B. Dade, J. C. Lin, M. L. Hsu, C. W. Lin, M. J. Horng, T. C. Chen, J. Milliman, C. P. Stark (2004), “Earthquake-triggered increase in sediment delivery from an active mountain belt,” The Journal of Geology, 32(8):733-736 .
    27. Dahlman, C. J.(1979),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2: 141-162.
    28. Davidoff, D. and T. A. Reiner(1962), “Choice of Planning.” JAIP, 28:103-115.
    29. DeGrove, J. M. (1996), The New Fronotier for Land Policy: Planning and Growth Management in the states, Mass: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30. DiGaetano, and Klemanski(1999), Power and City Governance – Comparatives on Urban Development,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31. Doyal, L. and I. Gough (1991), A Theory of Human Need, Hampshire: Mac Millan.
    32. Dresch, M. and S. M. Steven,( 1997), Who Pays for Development Fees and Exactions, San Francisco, CA: Public Policy of California.
    33. Dunn, N W.(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34. Dye, T.R. (199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7th ed., Englw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35. Easton, D. (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Knopf.
    36. Eulau, H. & Prewitt, K. (1973), Labyrinths of Democracy,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37. Fagence, M. (1977),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38. Fenn, R. K. (1978), Toward a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Storrs, Connecticuts: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South Pasadean, Ca: William Carey Library.
    39. Fiorino, D. J. (1990),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A survey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15(2):224-243.
    40. Friedland, C.(1993), “On Stigler and Stigleris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1(5):780-793。
    41. Friedrich, C. j.(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42. Fuller, C.W., S.D. Willett, N. Hovius and R.L. Slinger land (2003), “Erosion Rates for Taiwan Mountain Basins: New Determinations from Suspended Sediment Records and a Stochastic Model of Their Temporal Variation,”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11: 71-87.
    43. Goetz, M. L. and L. E. Wofford, (1979), “The Motivation for Zoning: Efficiency or Wealth Redistribution?” Land Economics, 55(4): 472-485.
    44. Grasewicz, P. J. and W. Ernst. (1989), Impact fees: When, where, and how? Capital projects: New strategies for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finance, edited by J. Matzer, Washington, DC: ICMA.
    45. Greer, D. F. (1987),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Society,2nded., New York :Macmillan.
    46. Harter, S. (1983),“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 Risk: A Survey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15(2): 226-243.
    47. Hartshorn, K., N. Hovius, W.B. Dade, and Slingerl and R.L.(2002), “Climsate-Driven Bedrock Incision in an Active Mountain Belt,” Science Reprint, 297: 2036-2038.
    48. Hawke, J. N. (1981), “Planning Agreement in Practice,” Journal of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Law, 23: 86-97.
    49. Heikkila, E.J.and W. Davis (1997), “Rethinking Fiscal Impacts,”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16:201-211.
    50. Henry, D. (1985), “Planning by Agreement: A Local Survey,” Journal of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Law, 15: 395-400.
    51. Hovius, N., C.P. Stark, H. T. Chu and J. C. Lin (2000), “Supply and Removal of Sediment in a Landslide-Dominated Mountain Belt: Central Range, Taiwan”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08: 73-79.
    52. Hurni, H. (1997),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TC journal, 3(4): 210-215.
    53. Imbroscio, D.(1998), “ Reforming urban regime theory: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0(3): 233-48.
    54. Jessop, B.(2001), Capitalism, the Regulation Approach, and Critical Realism,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Lancaster University.
    55. Johnson, R.A. (1993), Negotiation Basics: Concepts Skills and Exercise, Sage Publisher.
    56. Johnstone, R. L. (1975),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Interactio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57. Jones, C.O. (1984),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4th ed., Manterey, California: Brooks/Cole .
    58. Jowell, J. (1977), “Bargaining in Development Control,” Journal of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Law, 9: 427.
    59. Kenworthy, J.R. and F.B Laube.(1996), “Automobile Dependence in Citi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Patterns with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ility ”,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60. Kildow, J.T.(1992), “The Earth Summit:We need more than a messag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6):1077-1078.
    61. Kirlin, J. J. (1985), “A Policital Perspective,” In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A Conceptual Turning Point, edited by Trudic. Miller.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62. Klijn, E.H. (1995), “Manag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A Theoretical Study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Policy Networks,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3. Kosmont, L.( 2002), “RETHINK SOCIAL-IMPACT FEES,” Engineering News-Record, No.08919526, 249(4).
    64. Lasswell, H.D. and A. Kaplan (1970),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65. Li, X. Peterson, J., Liu, G. J., and L Qian (2001), “Assessi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Case of Land Use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Middle Yiluo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21: 87-106.
    66. Lowi, T. (1979), Distribution、Regulation、Redistributio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New York: W. W. Norton.
    67. Lucien, L.B. (1923), Primitive Mentality,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8. Lynn, L. (1987), Managing Public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69.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70. __________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71. Mckinney, W. and D. R. Hoge. (1983), “Community and Congregational Factors in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Protestant Churche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2(1): 51-66.
    72. Mercuro, N. and T. P. Ryan (1984), Law,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73.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Fifty Men of College 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4. Musgrave, R. A. (1959),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McGraw-hill.
    75. Nachmias, D. and, C. Nachmias (1979),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Approaches and Methods.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76. __________ (1987),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Approaches and Methods, 3r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77. Needham, D. (1983),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Regulation:A Behavioral Approach, Boston:Little, Brown.
    78. Nijkamp, P.(1990), “Multicriteria Analysis: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Economy and Ecology:Toward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ited by Archibugi, F. and Nijkamp, P., Dordrecht : Kluwer Academic.
    79. Nijkamp, P and Perrels, A.(1990), Sustainable Cities in Europe,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80. North, D. C.(1990),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1. Nozick, R.(1974), Anarchy,State,and Utopia, New York:Basic.
    82. Odum, H. T., (1983), Systems Ecology: An Introduction, Addison Wiley, New York.
    83. Opschoor, H. and L. Reijnders (1991),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In Search of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84. Painter, J.(1995), “Regulation Theory, Post-Fordism, and Urban Politics.”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London: Sage.
    85. Pal, L. A. ,(199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Scarborough Ontario: Nelson Canada.
    86. Parkin, M. (1993), Economics, 2nd ed., Addison Wesley, New York
    87. Posner, R. A.(1986),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Boston:Little, Brown.
    88. Pressman, J. L. and A. B. Wildavsky (1973), Implementation, 3r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89. Rawls. J.(1972), A Theory of Justice, Oxford:Clarendon Press.
    90. Ripley, R. B. and G. Franklin (1984), Congress, the Bureaucracy, and Public Policy, 3rd ed.,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91. Rose, A. M. (1967), The Power Structure,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2. Roseland, M.(1991),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Ecodecison, l(3):48-52.
    93. Rossi, P. H. and H.E. Freeman (1982),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94. Rowe, R. and L. J. Frewer ( 2000),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25(1)3-29.
    95. Samuels, M. S. (1982), Contes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New York: Methuen.
    96. Sangren, P. S. (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7. Stephen, F. H. (1987), “Property Rules and Liability Ru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Control in Great Britain and Ontario,”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7: 33-49.
    98.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Education modele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Madaus, G. F., Scriven, M. S. & Stufflebeam, D. L. (eds)., Boston:Kluwer-Nijhoff.
    99. Swanson, A. J.(1970), Taiwan: Mainline Versus Independent Church Growth, South Pasadena, Ca: William Carey Library.
    100. ________ (1981), The Church in Taiwan: Profile 1980, South Pasadena, Ca: William Carey Library.
    101. Teague, W. R.(1996), “A Research Framework to Achieve Sustainable Use of Rangeland,”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57: 91-102.
    102. Toffler, A. (1980), The third wave, New York: Bantam Books.
    103. Van Ittersum, M. K., R. Rabbinge and H. C. Van Latesteijn (1998), “Exploratory Land Use Studies and Their Role in Strategic Policy Making,” Agriculture Systems, 58(3): 309-330.
    104. Van Lier, H. N., C. F. Jaarsma, C. R. Jurgens, and A. J. De Buck(1993),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Elsevier, Amsterdam, Holland.
    105. Van Lier, H.N. (1994), Land use planning in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ility: an introduction, In: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edited by H.N. Van Lier ,C.F.Jassrsm,C.R.Jurgens,and A.J.De Buck, Amsterdam : Elsevier.
    106. Wang, X. (2001), “Assess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S. cities,” Public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Review, 24(4):322-336.
    107. Weber, M. (1915), Major Features of World Religions, Robertson, Roland(ed). Free Press.
    108. Webler, T. and S. Tuler (2000), “Fairness and competenc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from a case study,”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32(5):566-595.
    109. Weimer, D. L.and A. R. Vining (1992), Policy Analysis:Concepts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10. Weiss, C. H.(1972), Evaluation Ersearch, 4th ed., Englewood Cliff, N. J.: Prentice-Hall, Inc.
    111. Williams, W.L. (1971), Social Policy Research and Analysis, 4th ed.,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112. Williamson, O. E.(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New York : Free Press.
    113. Wu, Hui-Chiao (2004), “A Study of Issues and Strategies of Religious Land Legalization in Taiwan,”Journal of N.T.N.U. Political Science, 3:67-98.
    114. Yinger, M.J.(1970),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Collier-Macmillan Ltd., Joronto, Ontario.
    115. Zander, P. and H. Kchele (1999), “Modelling Multiple Objectives of Land U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Systems, 59: 311-325.

    參考網站
    http://www.doi.gov/doichart.html
    http://www.rluipa.com/cases/Elsinore.html
    http://www.sen.ca.gov/htbin/testbin/ca-billpage
    http://www.comp.lancs.ac.uk/sociology/soc071rj.html
    http://www.npf.org.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