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玉佩 chen yu pay |
---|---|
論文名稱: |
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廖添富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0 |
中文關鍵詞: | 人權 、人權教育 、課程 、人權教育課程內涵 |
英文關鍵詞: | human rihgts, human right education, human right education curriculu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8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適合我國「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為國內推動人權教育、編寫教材及九年一貫課程「社會科-權力、規則與人權」能力指標的參考。
為達此目的,本研究主要採用文獻分析與得懷術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首先進行相關文獻探討,其範圍包含〈1〉人權教育的基本概念〈2〉人權教育之課程設計〈3〉國內外人權教材、人權組織之分析研究〈4〉學校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規劃。
其次進行五類三十位評估者之「得懷術」連續密集三次問卷調查,藉以蒐集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立共識性觀點。第一次問卷係研究者分析、歸納國外人權教育教材編制而成。三次問卷調查結束後,應用無母數「克瓦二氏單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檢定五類評估者在第二、三次問卷評定的差異情形。
經由上述程序,本研究獲致下列六點結論:
一、 研究建構「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分為「人權特徵」、「人權意涵與歷史演進」、「權利分類」、「人權主要概念」、「人權核心價值」、「人權實踐制度」、「人權議題探討」等七層面。
二、 「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七層面具有五大特性:
〈一〉 具有認知、情意、技能學習目標的特性。
〈二〉 具有從具體至抽象的學習特性。
〈三〉 具有從思想至制度落實的特性。
〈四〉 具有從道德至法治範疇的特性。
〈五〉 具有從道德權利的約束力至法律權利的強制力實踐的特性。
三、 「人權教育學科知識」在「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占重要地位。
四、 三十位評估者在「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78題項中共有55題項獲得共識。
五、 「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五類評估者七層面差異分析,僅「人權的意涵」達顯著差異。
六、 「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各題項重要性研究結論共有67項,重要性「很高」有18項、重要性「高」有39項、重要性「中等」有10項。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及研究過程之個人心得與感想,提出對研究結果的運用、對教師、學校及教育當局、後續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建議。
參考書目
一、 中文書目
王文科(民83),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譯,卡拉絲姬著(民國74),兒童的認知發展導論。台北:文景。
刑泰釗(民國87),校園法律實務。台北:教育部。
羊憶蓉(民國83),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
余柏泉、蕭阿勤譯,Graham Pike & David Selby著(民國87),人權教育活動手冊。 台北:遠流。
李子建、黃顯華(民國85),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 台北:五南。
李琪明(民國87),我國國民中小學德育課程目標與內容之研究。 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李鴻禧(民國83),憲法教室。台北:月旦。
李鴻禧(民國84),憲法與人權。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
李鴻禧譯,蘆部信喜著(民國84),憲法。台北:月旦。
沈 六(民國82),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商務。
沈 六(民國80),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
林火旺(民國87),羅爾斯正義論。台北:台灣商務。
法務部(民87),國中法治與人權教育補充教材。台北:教育部。
社會科課程綱要研修小組(民國8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科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施幸杏(民國75),高職家事類科學生應具備家政基本能力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佛權(民國82),自由與人權。台北:台灣商務。
張春興(民國65),心理學。 台北:東華。
梁榮恩、劉傑輝(民國86),政治教育在香港:理論與實務。 香港:玲瓏。
許慶雄(民國80),社會權論。台北:眾文。
陳伯璋(民國88),教育與意識型態。台北:師大書苑。
陳新民(民國7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三民。
章玉琴(民國87),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民國85),美國公民與政府科課程標準。 台北:教育部。
黃 默(民國86),人權探討。紐約:中國人權出版。
黃 默、王 渝(民國83),七十年來中國人權論文選。紐約:中國人權出版。
黃 默、但昭偉、湯梅英、幸曼玲(民國87),人權保障與人權教育-小學階段人權教育之探討(Ⅰ)。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黃光雄(民國85),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國76),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國80),課程設計。 台北:東華。
黃政傑(民國84),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國8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際。台北:漢文。
歐用生(民國73),課程研究方法論-課程研究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復文。
歐用生(民國78),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台北:文景。
蔡保田(民國76),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國教育學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院。
鄭伯壎、洪光遠編譯,E.R.Hilgard著(民國80),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
聯合國(1989),人權教學-中小學生的人權實踐活動。 聯合國:日內瓦人權中心。
謝明昆(民國83),道德教學法。台北:心理 。
簡紅珠、黃永和(民國84),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概念解析與啟思。載於教師的權力與責任,頁253-277。台北:師大書苑
蘇建文、林美珍、陳李綢,程小危、吳敏而、林惠雅、柯華葳、幸曼玲、陳淑美(民國80),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