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函穎
論文名稱: 以販番為命--明末清初中葡澳門貿易與閩攬
指導教授: 陳國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澳門開埠中葡貿易閩攬攬頭攬商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9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末清初中葡貿易的史料,時常可見攬頭扮演重要角色。攬頭為包攬中葡貿易的攬商領袖。攬商至澳門貿易,故稱澳攬。攬頭的籍貫多來自福建,故又稱閩攬。本文旨要了解攬頭在中葡貿易扮演的角色,並試圖找出攬頭多由福建人擔任的原因。
    由於目前所發現攬頭的資料,分布在明朝天啟至清朝康熙年間,大部分史料集中在崇禎朝。本文以廣州府推官顏俊彥《盟水齋存牘》、張鏡心《雲隱堂文錄》與屈大均《廣東新語》為核心史料分析攬頭。並與明朝各地攬頭的進行比較,找出異同。攬頭在明朝語境裡,以包攬的意思為核心,有錢糧代納者、協助政府採買物料者、承包政府工程者和馬政攬頭等不同的意思。澳門攬頭與其他地域的攬頭最大的差別為,澳門攬頭的本質為商人,並協助處理中葡交涉的問題。
    葡萄牙在正德年間來到東亞尋求與中國貿易的機會,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海道副使汪柏允許下進入澳門,並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租居澳門。萬曆元年(1573)葡萄牙人確立租居澳門之後,中葡貿易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中葡貿易進行的模式分為葡萄牙人上省貿易、中國商人下澳貿易和福建海商及海寇至澳門貿易,三種形式。攬商承包中葡貿易,並親自下澳與葡萄牙人接觸,不受貿易季節的限制。葡萄牙人上省貿易有一定的季節與限制,故葡萄牙人委託攬商,代理葡萄牙人至廣州貿易。崇禎年間,廣州府官員經常委託攬頭處理中葡交涉的問題。
    嘉靖年間,廣州、徽州商人亦與葡萄牙人貿易。晚明崇禎年間的史料顯示,攬商多由福建人擔任,原因是自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月港開禁後,漳泉商人在海外建立一套完整的東亞貿易網絡,形成貿易離散社群(trading diaspora)。福建海商周旋於各國,並交換各地情報與商品。崇禎年間,鄭芝龍對東亞海域貿易的掌握,加上福建仕紳對福建海外貿易的支持與保護。使福建海商在東亞海域貿易上更具有優勢。由於福建商人善學習語言,在海域貿易網絡較徽州、廣州商人強勢。這就是攬商的籍貫多為福建人的原因。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相關史料 8 第三節 研究取徑與章節安排 21 第二章 明朝中葡澳門貿易模式 22 第一節 明朝廣州商舶貿易制度 23 第二節 澳門貿易的管理模式 32 第三章 明末清初的中葡貿易 53 第一節 明末的澳門海上貿易秩序 54 第二節 清初海禁時期的澳門貿易 71 第四章 閩攬探析 79 第一節 福建海商在澳門貿易中的優勢 80 第二節 明代語境中的攬頭 95 第五章 結論 109 徵引書目 113 附錄 129

    壹、 古籍史料
    一、 政書典籍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崇禎長編》,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270種,1969。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 : 華聯出版社出版,1964。
    ﹝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梁廷枏,《粵海關志》,北平 : 文殿閣書莊,1935,據道光年刊本重印。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台北市 : 鼎文書局,1981。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編,《明清史料》,北京: 中華出版,1987。

    二、 方志
    ﹝明﹞黃佐,《(嘉靖)廣東通志》,廣州: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謄印本,1997。據香港大東圖書公司影印明嘉靖刻本修繕。
    ﹝明﹞戴璟、張岳等纂修,《(嘉靖)廣東通誌初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89冊,臺南 :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據明嘉靖刻本影印。
    ﹝清﹞王永瑞纂修,《(康熙)新修廣州府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北京:書目文獻社,1993,據淸康熙抄本影印。
    ﹝清﹞申良翰,《(康熙)香山縣志》。http://www.zsda.gov.cn/uploads/book/xianshanyuanzhi/xiangshanyuanzhi_kangxi/index.htm (2014/07/17查)中山檔案信息網有本書的電子檔。
    ﹝清﹞印光任、張汝霖撰,《澳門紀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清乾隆十六年修,嘉慶五年重刊本
    ﹝清﹞佚名,《安海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第2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現據福建省圖書館藏抄本影印。
    ﹝清﹞金光祖纂修,《(康熙)廣東通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據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影印。
    ﹝清﹞郝玉麟等監修,魯曾煜等編纂,《(雍正)廣東通志》,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 史部˙地理類,第 562-565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
    ﹝清﹞ 懷蔭布修,﹝清﹞黃任,郭賡武纂,《(乾隆)泉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據清光緒八年(1882)補刻本影印。
    ﹝清﹞梁鼎芬修,﹝清﹞丁仁長纂《(宣統)番禺縣續志》,臺北 : 臺灣學生,1968。民國二十年重印本。
    ﹝清﹞阮元修,﹝清﹞陳昌齊纂,《(道光)廣東通志》,北京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4。

    三、 文集
    ﹝明﹞李光縉,《景璧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明崇禎十年刻本。
    ﹝明﹞周玄暐,《涇林續記》,收入楊一萍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69冊 (臺北:藝文出版社,1967,據清光緒潘祖蔭輯刊功順堂叢書影印。
    ﹝明﹞張燮著,謝方點校,《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2008重刊。據明萬曆刻本點校。
    ﹝明﹞張鏡心,《雲隱堂文錄》,中央研究院館藏清光緒庚寅年家刊本。
    ﹝明﹞郭尚賓,《郭給諫疏》,收入《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1377冊,台北:藝文出版社,1968,據淸道光伍崇曜校刊本影印。
    ﹝明﹞郭棐,《粵大記》,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明﹞郭棐撰,《(萬曆)廣東通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9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三十年刻本。
    ﹝明﹞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新華發行,1962。
    ﹝明﹞湯顯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校著,《湯顯祖詩文集》,上海市 : 上海古籍出版 : 新華發行, 1982。
    ﹝明﹞黃汝良,《河干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天啟四年序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明﹞董應舉,《崇相集選錄》,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第237種,永和,大通書局,1977。
    ﹝明﹞蔡汝賢,《東夷圖說》,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255册》,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鄭芝龍等,《鄭氏族譜》,收於陳支平等編,《臺灣文獻匯刊》第一輯第五冊,北京: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明﹞鄭紀,《東園文集》,臺北 : 臺灣商務,1972。
    ﹝明﹞鄭若曾撰,李致忠點校,《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據康熙刻本點校。
    ﹝明﹞鄭舜功,《日本一鑑˙窮河話海》,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9,據舊鈔本影印,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明﹞霍與瑕,《霍勉齋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清乾隆丙戌(十二)年(1886)南海石頭書院重刊本。
    ﹝明﹞顏俊彥,《盟水齋存牘》,北京:中國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北京大學善本圖書館藏明崇禎間刻本,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標點。
    ﹝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北京:中華書局,1993,2009重印。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臺北市 : 里仁書局,2012。
    ﹝清﹞王慶淇,《延政王氏宗譜》,收入《中華族譜集成˙王氏譜卷》,第七冊,成都:巴蜀書社,1995,清光緒癸已重修。
    ﹝清﹞江日生,《台灣外記》,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第60種,永和:大通書局,1977。
    ﹝清﹞李士楨,《撫粵政略》,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三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2006重印。
    ﹝清﹞徐珂撰,《清稗類鈔》,北京 : 中華書局,1984。
    ﹝清﹞張岱,《石匱書後集》,北京 : 中華書局,1959。
    ﹝清﹞張甄陶,〈澳門形勢論〉,收入王錫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九帙,臺北市 : 臺灣學生,1985。
    ﹝清﹞楊光先,《不得已》,合肥:黃山書社,2000,中社影印本校正。

    四、 檔案匯編
    中山市檔案局等編,《香山明清檔案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澳門基金會,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合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編,《中國明朝檔案總匯》,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01。

    五、 外文譯著史料
    ﹝日﹞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
    ﹝西﹞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著,何高濟譯,《上帝許給的土地︰閔明我行記和禮儀之爭》,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法﹞裴化行(H. Bernard)著,蕭濬華譯,《天主教十六世紀在華傳教誌》,臺北:商務印書局,1964。
    ﹝美﹞馬士 ( H.B. Morse) 著,區宗華譯,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組譯,《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 : 1635-1834年(第一、二卷》,廣東省 : 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1991。
    ﹝英﹞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荷蘭人侵佔下的臺灣》(Formoda under the Dutch),收入在廈門大學鄭成功歷史調查硏究組編,《鄭成功收復臺灣史料選編》(福州 :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頁90-120。
    ﹝英﹞邦特庫(Willem Ysbrandsz Bontekoe),《東印度航海記》,北京 : 中華書局,1982。
    ﹝英﹞博克舍(C.R.Boxer)編著,何高濟譯,《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北京:中華書局,1990。
    ﹝瑞典﹞龍思泰(Andrew Ljungstedt),吳義雄、郭德炎、沈正邦譯,章文欽校,《早期澳門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義﹞利瑪竇(Matteo Ricci)、(比)NicolasTrigault(金尼閣)著,何高濟等譯,《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
    ﹝義﹞畢方濟(Francesco Sambiasi),〈畢方濟奏摺〉,收入《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第二冊(臺北:輔仁大學神學院,1996),911-918。
    ﹝葡﹞卡布列托爾˙德˙馬托斯(Gabrielde Matos),〈議事亭對耶穌會關於青州抗議答覆辯澳門城葡萄牙人權利〉,轉引金國平,〈澳門地租始納年代及其意義〉,收入氏著,《中葡關係史地考證》,頁128-132。
    ﹝葡﹞萊奧內爾˙德˙索札(Leonelde Sousa),〈廣東國及廣州城海道遣人議和〉,轉引金國平,〈萊奧內爾˙德˙索札與汪柏〉,收入金國平,《中葡關係史地考證》,頁38-44。
    ﹝葡﹞羅理路(Rui Manuel Loureiro)著,陳用儀譯,《澳門尋根》,澳門:澳門海事博物館,1997年。
    李毓中譯,《台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第一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李毓中譯,《台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第三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
    金國平編譯,《西方澳門史料選萃(十五至十六世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貳、 今人著作
    一、 中文專書
    ﹝日﹞濱下武志著,王玉如、趙勁松、張瑋譯,《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和歷史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葡﹞施白蒂(Beatriz Basto da Silva),小雨譯,《澳門編年史》,澳門:澳門基金會,1995。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收集中西學者的論文,共四冊。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編年史》,廣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一卷為明中後期卷,第二 卷為清前期卷,第三卷為清中期卷,第四卷為清後期卷, 第五卷為民國時期卷,第六卷為索引及文獻徵引版本目錄,共六本。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7。
    金國平,《中葡關係史地考證》,澳門:澳門基金會, 2000。
    金國平、吳志良,《早期澳門史》,廣州: 廣東人民,2007。
    金國平、吳志良,《東西望洋》,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2。
    金國平、吳志良,《過十字門》,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4。
    金國平著,《西力東漸—中國早期接觸追昔》,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郝延平,《十九世紀中國的買辦》,上海 : 上海社會科學院,1988。
    張天擇著,姚楠、錢江譯,《中葡早期通商史》,台北市 :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8。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海上的活動(上)》,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8。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9。
    梁嘉彬,《廣州十三行考》,台北:文星書店,1960再版。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0。
    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
    陳荊和,《十六世紀之菲律賓華僑》,香港:新亞研究所東南亞研究室。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 : 遠流出版社,2005。
    陳荆和,《十六世紀之菲律賓華僑》,香港 : 新亞研究所,1963。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
    湯開建,《明代澳門史論稿》,哈爾濱市 : 黑龍江教育,2012。
    湯開建,《明清士大夫與澳門》,澳門:澳門基金會,1998。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 : 中華書局,1999。

    二、 中文論文
    ﹝日﹞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明末僑寓日本支那人甲必丹李旦考〉,《臺北文獻》,第128期(1999),頁179-230。
    ﹝德﹞羅德里克•帕達克(Roderik Ptak),〈明朝年間澳門的檀香木貿易〉,《文化雜誌》,總1期(1987夏),頁31-41。
    ﹝德﹞普塔克(Roderich Ptak)著,趙殿紅譯,錢江校訂,〈明正德嘉靖年間的福建人、琉球人與葡萄牙人:生意伙伴還是競爭對手〉,收入紀宗安,湯開建主編,《暨南史學》,第二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頁319-335。
    王宏志,〈通事與奸民:明末中英虎門事件中的譯者〉,《編譯論叢》,第5卷第1期(臺北:2012),頁41-66。
    王賡武,〈沒有建立帝國的商賈—閩南僑居集團〉,收入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頁91-118。
    朱德蘭,〈十五世紀琉球的亞洲外交貿易〉,收於《第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1990),頁195-222。
    吳仁安,〈明代廣東三十六行初探〉,《學術研究》,1980年第2期,頁18-23。
    吳志良,《澳門史研究述評》,《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03期,頁64-74、160。
    吳志良,〈明代澳門政治社會〉,收入《澳門史新編》,第一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頁79-123。
    吳曉亮,〈對宋代_攔頭_與市鎮管理關系的思考〉,《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11期,頁129-136。
    李明歡,〈Diaspora:定義、分化、聚合與重構〉,《世界民族》,2010年第5期,頁1-8。
    李金明,〈明代廣東三十六行新論〉,《學術研究》,1988年第3期,頁63-68。
    李金明,〈清初遷海時期的海外貿易形式〉,《南洋問題研究》,1995年03期,頁1-8、25。
    李金明,〈明初泉州港衰落原因新論〉,《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57-61。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貿易與海外移民〉,《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4期,頁19-25。
    李飛,〈龍涎香與葡人居澳之關係考略〉,《海交史研究》,2007年02期,頁109-126。
    李慶新,〈從顏俊彥《盟水齋存牘》看明末廣州、澳門貿易制度若干變動〉,《學術月刊》,2011年第1期,頁129-136。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台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六期(2005),頁1-60。
    林偉盛,〈荷蘭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1999),頁1-45。
    林麗月,〈閩南士紳與嘉靖年間的海上走私貿易〉,《師大歷史學報》,第8期(1980),頁91-112。
    金國平,吳志良,〈「火者亞三」漢名及籍貫考:傳說與事實〉,收入《明史研究論叢》,第10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2),頁226-244。
    金國平、吳志良,〈1535說的宏觀考察〉,收入《東西望洋》(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2),頁49-76。
    金國平、吳志良,〈從外籍考察澳門提調及提調司〉,收入《東西望洋》(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2),頁324-337。
    金國平、吳志良,〈葡人入據澳門開埠歷史淵源新探〉,收入金國平、吳志良著,《早期澳門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頁54-94。
    金國平、吳志良,〈鄭芝龍與澳門〉,收入《東西望洋》(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2),頁189-212。
    金國平、吳志良,〈澳門與媽祖信仰早期在西方世界的傳播—澳門的葡語名稱再考〉,收入《過十字門》(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4),頁73-109。
    胡鐵球,〈明及清初“歇家”參與賦役領域的原因和方式〉,《史林》,2007年第3期,頁50-66、189。
    范金民,〈販番販到死方休-明代後期(1567-1644年)的通番案〉,《東吳歷史學報》,18期(2007),頁75-112。
    徐曉望,〈鄭芝龍家族與明代澳門的閩商〉,《澳門研究》,第47期(2008),頁141-156。
    徐曉望,〈澳門的媽祖信仰〉,收入《澳門史新編》,第四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頁1045-1082。
    徐曉望,〈論明代福建商人的海洋開拓〉,《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112-172。
    晁中辰,〈明代海關稅制的演變〉,《東岳論叢》,2000年第2期,頁98-103。
    翁佳音,〈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7輯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頁79-81。
    翁禮華,〈從攬納到詭寄—中國古代稅務代理的發生和發展〉,《中國財政》,2008年01期,頁73-75。
    章文欽,〈清代廣州十三行與澳門〉,《文化雜誌》,總9期(1999春),頁32-53。
    張文德,〈明代通事與西域貢使的關係〉,《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頁1-8。
    張海鵬,〈澳門史研究:前進和困難—國內澳門史研究的動向〉,《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5年05期,頁74。
    張彬村,〈晚明福建的海外貿易與地方經濟發展〉,收入陶希聖先生祝壽編委會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上冊)》(台北:食貨出版社,1987),頁203-214。
    張彬村,〈十六至十八世紀華人在東亞水域的貿易優勢〉,收入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3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8),頁346-368。
    張德昌,〈明代廣州之海舶貿易〉,收入張德昌等《明代的國際貿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68),頁5-23。原載《清華學報》,第七卷第二期(北京,1932)。
    戚印平:《加比丹•莫爾制度與早期澳門的若干問題》,載《文化雜誌》,總51期(2004夏),頁1-12。
    戚印平,〈明末澳門葡商對日貿易的若干問題〉,《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5期(2006),頁156-162。
    戚印平,〈早期澳日貿易〉,收入《澳門史新編》,第二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頁415-416。
    莊國土,〈12-18世紀閩南海商的興起與媽祖信仰的傳播〉,《文化雜誌》,總48期(2003秋),頁125-130。
    陳文源,〈16世紀末澳門葡商人共同體的成立與運作〉,《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年04期,頁98-104。
    陳宗仁,〈略論晚明月港的開禁問題:兼論通商舶、徵商稅與福建軍情轉變之關係〉,收入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十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8),頁101-142。(原發表於2006年8月25日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專題中心主辦「第十屆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尚勝,〈論明朝月港開放的侷限性〉,《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34-39。
    陳國棟,〈十七世紀的荷蘭史地與荷據時期的臺灣〉,《臺灣文獻》,第54卷第3期(2003.9),頁118-120。
    陳國棟,〈貿易離散社群:Trading Diaspora〉,《中央研究院週報》1075(台北:2006.6.22),頁6-7。
    陳國棟,〈馬尼拉大屠殺與李旦出走日本的一個推測(1603-1607)〉,《臺灣文獻》,第60卷第3期(2009.9),頁33-62。
    陳學霖,〈「華人夷官」:明代外蕃華籍貢使考疏〉,《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4期(2012.1),頁29-37。
    彭澤益,〈清代廣東洋行制度的起源〉,《歷史研究》,1957年第1期,頁1-22。
    湯開建,〈屈大均與澳門〉,收入《明清士大夫與澳門》(澳門:澳門基金會,1998),頁135-157。
    湯開建,〈明中後期中葡貿易中餉稅問題考述〉(原文載於《中西文化研究》卷7,2005),收入《明代澳門史論稿(下卷)》(哈爾濱:黑龍江教育,2012),頁643-668。
    湯開建,〈明代澳門地區華人居住地鈎沉—兼論望廈村媽閣廟及永福古社之起源〉,《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 : 中華書局,1999),頁254-277。
    湯開建,張坤,〈兩廣總督張鏡心《雲隱堂文錄》中保存的崇禎末年澳門資料〉,《澳門研究》,第35期(2006),頁122-132。
    湯開建,嚴忠明,〈明中後期廣州交易會始末考〉,《學術研究》,2005年第5期,頁104-109。
    湯開建、田渝,〈萬曆四十五年田生金《報暹羅國進貢疏》研究—明代中暹關係使上的一份重要中文文獻〉,《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9期(2007),頁123-134。
    程紹剛:〈Chincheo的地理位置新考——Chincheo即漳州〉,《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頁68-77。
    楊國楨:《葡萄牙人ChinCheo貿易居留地探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1期,頁1-8。
    萬明,〈試論明代澳門的治理形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澳門專號》),1999年第2期,頁27-41、181。
    廖大珂,輝明,〈16—18世紀初歐洲地圖中的Chincheo港〉,《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1期,頁159-176。
    趙立人,〈「綱首」與「客綱客紀」釋意〉,《海交史研究》,1990年02期,頁22-24。
    趙立人,〈再論明清之際的十三行與澳門貿易〉,《海交史研究》,2005年02期,頁63-66。
    趙立人,〈論十三行的起源〉,《廣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頁105-112。
    劉序楓,〈清代檔案與環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兼論海難民遣返網絡的形成〉,《故宮學術季刊》23卷3期(2006春),頁92。
    劉重日、左雲鵬,〈對「牙人」、「牙行」的初步探討〉,收入《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上)》,頁228-250。
    鄭德華,〈清初遷海時期澳門考略(1661—1683)〉,《學術研究》,1988年04期,頁63-67。
    錢江,〈媽祖信仰與海外閩商僑居社區〉,《文化雜誌》,總33期(1997冬),159-173。
    龍心剛,〈近20年來澳門史研究綜述〉,《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02期,頁41-44。
    顏廣文,〈晚明時期走私貿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以廣州府為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頁90-96。
    譚家齊,〈待罪廣李-顏俊彥生平及《盟水齋存牘》成書的糾謬與新證〉,《漢學研究》,29卷4期(2011),頁203-221。

    三、 中文學位論文
    梁毅鵬,〈海禁與澳門的海外貿易(1535-1684)〉,佛光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
    蕭軒竹,〈西屬初期菲律賓土著的華貨消費市場(1571-16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2009。
    盧正恆,〈官與賊之間:鄭芝龍霸權及「鄭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2012。
    李偉銘,〈官民之間的代辦機制:明清時期的歇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所,2008。

    四、 外文專書
    C. R. Boxer, Fidalgos in the Far East 1550-1770 :fact and fancy in the history of Macao, Hague : M. Nijhoff, 1948.
    C. R. Boxer, 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 :annals of Macao and the old Japan trade, 1555-1640, Lisboa : Centre de Estudos Historicos ultramarinos, 1963. C. R. Boxer, The Portuguese seaborne empire, 1415-1825, London : Hutchinson, 1969.
    C.R. Boxer, Seventeenth century Macau in contemporary documents and illustrations, Hong Kong : Heinemann,1984.
    Fernand Braudel, 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époque de Philippe II . Paris: Armand Colin, 1949.
    G. B. Souza, The Survival of Empire: Portuguese Trad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1603-1754,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John E. Wills, Jr., Embassies and illusions : 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Cambridge, Mass. :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K.N. Chaudhuri, Trade and civilis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 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rise of Islam to 1750.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榎一雄,《榎一雄著作集5東西交涉史Ⅱ》,東京:汲古書院,1993。
    桃木至朗編,《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岩波書店,2008。

    五、 外文論文
    岩生成一,《朱印船貿易史の硏究》,東京:弘文堂,1958。
    荒野泰典,〈東アジアの華夷秩序と通商關係〉,《講座世界史1 世界史とは何か:多元的世界の接触の転機》(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頁75-99。
    濱下武志,〈地域研究とアヅア〉,溝口雄三等編《地域システ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頁7-9。
    濱下武志,〈東アジア国際体系〉、〈朝貢と移民── 中国の対外統治と日本〉,收入氏著,《朝貢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97),頁12-16、59-74。
    Aber Cohen, ” Cultural Strateg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rading Diasporas”, in Claude Meillassoux(e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Trade and Markets in West Africa(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 1971),pp.266-281.
    Austin Coates, “John Weddell’s voyage to China”, Prelude to HongKong(London : Routledge & K. Paul, 1966),pp.1-2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