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圓晴 Lin, Yuan Ching |
---|---|
論文名稱: |
探討教師的教學法對高中學生數學學習之影響 探討教師的教學法對高中學生數學學習之影響 |
指導教授: |
謝豐瑞
Hsieh, Feng Jui |
口試委員: |
鄭英豪
Cheng, Ying-Hao 王婷瑩 Wang, Ting-Ying 謝豐瑞 Hsieh, Feng-Jui |
口試日期: | 2021/08/2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數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教學法 、自主學習法 、問答法 、講述法 、練習法 、上台報告法 、分組討論法 、遊戲競賽法 、數學學習方式 |
研究方法: | 自然探究法 、 問卷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4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0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高中學生喜愛的數學教學法以及探討教師的教學法對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本研究除了就整體的學生進行探討外,也會針對「文、理組的學生」分別對不同的教學法的探討學生的喜愛程度有何異同。進一步會就某一種教學法中,依據學生的「喜愛程度」將其分為兩群,並使用數學學習方式的問卷去探討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是否與其喜愛的數學教師教學法有關?數學學習方式的問卷由林怡寶(2015)論文中所挑選的情境為「作題目遇到問題」、「上課聽講」、「公式學習」「分組討論」、「考前複習」…等10種情境,共92個問題。
數學教學法的問卷形成是根據研究者自身經驗與觀察,加上焦點團體討論,挑選出教師在數學的教學上較有差異且值得探討的教學法,並採用四點量表進行施測。研究者依據課程單元內容,挑定高三複習課程中的「向量」,配合任教的二個班進行相對應的教學法後再各自實施開放性問卷調查。
研究中發現學生傾向喜歡「分組討論」、「講述」、「練習」、「遊戲競賽」、「問答」與「上台報告」。從文、理組學生的勾選情形得知,在數學教師使用的教學法中,不論文、理組學生皆喜歡「講述」,而文組學生傾向喜歡「分組討論」、「講述」、「練習」與「遊戲競賽」,理組學生則是傾向喜歡「講述」、「問答」與「上台報告」。
學生喜歡自主學習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可以「自己思考」、「熟悉內容」、「加深印象」、「自我調配學習速度」,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學習動機」、「花時間」。學生喜歡問答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可以「自己思考」、「上課有互動」、「上課不會想睡覺」,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感到焦慮」、「害怕答不出來」。學生喜歡講述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老師的講解清楚明瞭」、「能快速了解正確解法」、「較容易理解」、「有效率」、「重點清楚」、「觀念建立清楚」,不喜歡的原因是「缺乏思考」、「上課呆板想睡」。學生喜歡練習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可以「自己思考」、「反思自身的理解程度」、「實際練習」、「調配自身學習的節奏」,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學習疲乏而想睡」、「超出可掌控的難易度」。學生喜歡上台報告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可以「聽到多種解法」、「增進口語的表達能力」、「很有趣」、「沒被抽到沒壓力」,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講解不一定清楚」、「耗費很多上課時間」、「被抽到」。學生喜歡分組討論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可以「聽到不同的想法」、「過程輕鬆自由」、「有團體合作感」,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抓不到討論重點」、「無法參與討論」。學生喜歡遊戲競賽法的主要原因是認為「有趣味性」、「上課氣氛愉悅」、「有正增強物」,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效果差」。
研究者發現對數學教師教學法喜愛程度不同的學生,他們在數學學習方式上並無明顯的差異,也就是說學生對數學學習方式的不同並不會成為學生喜愛教師教學法的因素。
中文文獻
方姝蘋(2003)。發展合作式數學遊戲教學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方炳林(1997)。普通教學法。台北市:三民。
王貝綺、辛忠霖、李麗琴、林建仲、張庭禎(2004)。培養學生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能力的 網路教學策略與機制之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爲例。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321-325。
王真麗(2005)。生活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石柳棻(200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江文雄(1998)。職業類科課程教學發展趨勢。技職教育雙月刊。19-30頁。
何澍。國家教育研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5年1月11日,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483/
吳淑鈴(2010)。從北市某國小高年級東南亞文化教學來看臺灣的多元文化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李咏吟(1994)。合作學習的技術層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5,151-168。
李思瑩(2010)。高中數學變異數與標準差教材設計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李源順、林福來(2000)。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學多元化。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5(1),1-25。
林玉玲(2020)。提問式教學法在高職數學的應用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台北市:五南。
林雷倫(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法與普通教室環境使用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嘉麗(2008)。運用合作學習於國中生數學解題歷程之現象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寶山(1990)。新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邱文彬(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7),310-330。
邱文彬(2001)。練習在數學教學的回顧與展望:嘗試建立綜合性原則。科學教育月刊,237。
徐南號(1998)。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與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 133頁。
高廣孚(2002)。教學原理。台北市:五南。
康淑娟(2008)。國小教師提問教學決定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1)。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家銘(2018)。5E探究式教學融入高中數學多元選修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台北:五南。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395,45-49。
張盛凱(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法使用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靜儀(1995)。自然科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36-45。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陳怡君(2005)。探討合作學習與學習投入對小四學生學習面積與周長概念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彥廷、姚如芬、柳賢(2001)。高一數學科S-T合作學習模式之行動研究-以「數列」單元為例。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心理。
彭兆宇(2013)。一位國中七年級數學科教師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游麗卿(1999)。除法概念形成歷程中的錯誤分析對教學的啟示。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程峻(2007)。品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之實例分享,中等教育,58(5),140-151。
黃秀珍、賴阿福(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創造思考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昭勳(2019)。教師發問行為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81-291。
黃家鳴(2003)。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教學起步點。數學教育,17,51-56。
葉明達(1999)。高一學生數學合作解題與後設認知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珊吟(2019)。多層次問答教學對學童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臧俊維(2000)。高雄縣高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蔡永巳、陳瓊森(1998)。國二理化科試行合作學習之合作式行動研究。科學教育,8,101-117。
蔡慧君(2005)。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顏弘志(2004)。從建構主義看探究教學。科學教育資料研究與發展季刊,36。台北市:臺北市立師範院科學教育中心。
羅清水(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教學觀。出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座談會。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2-26頁。
龐維國(2010)。論學習方式。課程˙教材˙教法,第五期。
英文文獻
Bandura,A.(1986).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Beck, J.(2015). How Uncertainty Fuels Anxiety. The Atlantic.
Bednarz & Janvier, 1988 ;Carpenter & Moser, 1984; Siegler & Jenkins, 1989
Bell, L. R., Smetana, L., & Binns, I. (2005). Simplifying inquiry instruction: assessing the inquiry level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Science Teacher, 72 (7), 30-33.
Brilha, J. K.(198 6). Effective group discussion. (5th ed.) . Wm. C. Brown company.
Bunterm, T., Lee, K., Kong, J., Srikoon, S.,Vangpoomyai, P., Rattanavongsa, J., & Rachahoon, G. (2014). Do different levels of inquiry lead to different learning outcomes? A comparison between guided and structured inqui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6(12), 1937-1959.
Crawford, B. A. (2000). 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 New roles of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 916-937.
Crawford,B.A.(2000).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New roles for science teacher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7(9),916-937.
Edwards, C. H. (1997). Promoting student inquiry. The Science Teacher, 64(7), 18-21.
Garvey,C.(1977).Play.London:Fontana.
Germann, P. J. (1991). Developing science process skills through directed inquiry.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3(4), 243-247.
Hiebert,J.,&Wearne,D.(1988).Instruction and cognitive change in mathematics.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3,105-117.
Hyman, R.T. (1979). Strategic questioning. NJ: Prentice Hall.
Janet G. Walter & Janelle Hart (2009).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ies of student motiv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Th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28,162-170.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1).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Estrada, V., & Freeman, A. (2014). NMC Horizon Report: 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Kauchak, D. P. & Eg gen, P. D. (1993 ). Learning and teaching . Allen & Bacon.
Kitot,A.K.A.,Ahmad,A.R. & A.A.(2010).The effectiveness of inquiry teaching in enhanc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7,264-273.
Linn, M. C. & Burbules, N. C. (1993).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group learning. In K. Tobin,(Ed.), The praction of constructivism 119 in Science Education(91-119).Washington:AAA Press.
Maulana, R., Opdenakker, M. C., den Brok, P., & Bosker, R. J. (2012).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classes in Indonesia.
Metzler,M.W.(2011).Instructional model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cottsdale, AZ: Holcomb Hathaway.
Minner, D. D., Levy, A. J., Century, J. (2010). Inquiry-based science instruction—what is it and does it matter? Results from a research synthesis years 1984 to 2002.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7(4), 474-496.
Orlich, D. C., Kauchak, D. P., Ha rde r, R. J., Pende rgress, R. A., Callahan, R. C. Keogh, A. J. & Kravas, C. H. (1998 ). Teaching Strategies: A Guide to Better Instruction (2nd ). DC. Heath and Company.
Peterson, P.L.(1988). Teaching for higher-0rder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In Grouws, D.A. et al.(eds.).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on effective mathematics, Volume I, Reston, VA, NCT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1), 21-47.
Phillips, K. A. (2002). A tool for learning scientific inquiry.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64(7), 512-520.
Piaget, J.(1975).The equilibr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s(Translated by Brown,T.,&Thampy,K.,1985).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iaget,J.(1962).Play,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New York,NY:Norton.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1996).Motivation in education.New Jersey: PrentiveHall.
Skemp, R. R.(1995):數學學習心理學(陳澤民譯)。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rimary school. New York, NY: KKY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