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筱葳
Tsai Hsiao-Wei
論文名稱: 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與生活型態、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蔡順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獨生子女分離-個體化生活型態社會興趣家庭社經地位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與其生活型態、社會興趣之關係。而主要研究目的在於:一、瞭解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其人口背景在分離-個體化、生活型態及社會興趣方面的發展情形。二、探討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分離-個體化、生活型態及社會興趣三者間的關係。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單位、教師、家長或輔導人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分離-個體化量表」、「生活型態量表」及「社會興趣量表」等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共得有效樣本1204份。根據問卷調查所得到的資料,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分離-個體化方面,男生的「親近焦慮」程度高於女生;而女生的「分離焦慮」程度高於男生。在「自我讚賞」和「抗拒控制」上則沒有性別上的差異。
    二、在生活型態方面,男生在「支配型」的得分高於女生;而女生在「有益社會型」的得分高於男生,但在「獲取型」和「逃避型」上則沒有性別上的差異。
    三、在生活型態方面,家庭社經地位和獨生與否之間有交互作用,低社經地位的非獨生子女在「獲取型」的得分高於中等社經地位的非獨生子女。而低社經地位之國小兒童中,在「獲取型」的得分上,非獨生子女的得分高於獨生子女。
    四、在社會興趣方面,女生的社會興趣高於男生,非獨生子女的社會興趣高於獨生子女。
    五、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能有效預測生活型態及社會興趣。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目錄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圖目次 VIII 表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獨生子女之特性及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分離-個體化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生活型態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24 第四節 社會興趣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國小兒童分離-個體化之差異比較 57 第二節 國小兒童生活型態之差異比較 67 第三節 國小兒童社會興趣之差異比較 78 第四節 國小兒童分離-個體化對生活型態及社會興趣之預測結果 81 第五章 討論 100 第一節 不同人口背景之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分離-個體化、生活型態及社會興趣之差異分析 100 第二節 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生活型態與社會興趣之關係分析 1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4 中文部分 124 英文部分 127 附錄一 13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民82)。小學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石培欣(民88)。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淑禎(民80)。早期家庭經驗對大學生的社會興趣與生活方式之影響-阿德勒觀念的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瑞巧(民95)。比較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化結果之差異。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李韋姍(民95)。成年前期獨生子女的自我信念、人際信念與家庭信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珊妃(民90)。具人際困擾傾向大學生之生活型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玲(民93)。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瓊芸(民94)。與獨生兒子結婚之三代同堂家庭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秀燕(民89)。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玉鵬(民91)。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學分班碩士論文。
    洪信安(民90)。海峽兩岸小學獨生子女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的比較。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范丹妮、鮑思頓(民85)。中國獨生子女在德智體方面的表現。戴於范丹妮主編,中國獨生子女研究,頁1-37。
    風笑天(民89)。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中國社會科學,6,118-131。
    風笑天(民91)。中國獨生子女研究:回顧與前瞻。江海學刊,5,90-99。
    徐秋央(民90)。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荊其誠、萬傳文、林國彬、紀桂萍、焦書蘭、範存仁(民92)。二十年來中國獨生子女的心理學研究。華人心理學報,3(2),163-181。
    袁儷綺(民91)。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郝玉章、風笑天(民91)。親子關係對獨生子女成長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學報,6,109-112。
    張怡貞(民8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7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莊千慧(民8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萍(民85)。幼兒氣質與問題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華、陳義新(民92)。家庭因素對獨生子女人格社會化的消極影響。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3),128-130、136。
    許維素(民81)。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麗安(民83)。兩性對親密需求的差異及輔導對策。諮商與輔導,107,13-15。
    陳小燕(民92)。成年前期在學獨生子女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文、車先蕙、李燦如、帥文慧、劉南琦譯(民93)。人格理論(Duane Schultz & Sydney Ellen Schultz著)。臺北:揚智。
    陳如葳(民90)。獨生子女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華(民84)。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衝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45-175。
    陳郁齡(民88)。家庭功能與大學生個體化、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善(民92)。獨生子女與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福建體育科技,22(4),45-48。
    陳碧慈(民91)。國小學童性別自卑感、社會興趣與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曉楓(民93)。學齡前獨生子女的面貌及其母親的教養想法。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惠風(民84)。大一學生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玟蒨(民95)。國小獨生學童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曾端真(民86)。國小學童生活型態及其兄弟姊妹因素之研究。台北:揚智。
    曾端真(民91)。阿德勒學派諮商原理與實例。諮商與輔導,202,1-16。
    黃光國譯(民81)。自卑與超越。臺北:志文。
    黃秀惠(民93)。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
    黃柏嘉(民95)。生活型態與父育知覺、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悅菁(民92)。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堅厚(民74)。「社會興趣」測量及其他人格品質的相關。師大教心學報,18,1-16。
    黃堅厚(民88)。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
    黃琴雅(民81)。不同序產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民75)。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添圍、周仁宇譯(民88)。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詹淑芬(民94)。中學獨生子女生活壓力與自我認同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靜(民91)。國小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蔡順良(民75)。國中生自我肯定與社會興趣之關係暨性別因素對不同情境自我肯定在友伴接納和人際吸引方面之影響。師大教心學報,19,149-176。
    鄭宇彣(民93)。與父母分離-個體化、貴人經驗與國中生的人我知覺、人際互動模式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佳琪(民95)。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雙親教養態度、學業失敗容忍力、人際問題解決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裕峰(民82)。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dler, A. (1964).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 from his writings. New Tork: Harper & Pow.
    Allen, F. S., & Stoltenberg, D. C. (1995).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olde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rom their par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 542-545.
    Ansbacher, H. L. (1968).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4(2), as cited in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1), 28-46, March 1991.
    Ansbacher, H. L. (1988). Drekiurs’s four goals of children’s disturbing behavior and Adler’s social interestivity typology.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4(3), 282-289.
    Bartle, E. S., & Rosen, k. (1994). Individuation and relationship viol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Ttherapy, 22(3), 222-235.
    Blos, P. (1967). The second individual process of adlolescenc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2, 162-186.
    Buchanan, M. C., Maccoby, E. E., & Dornbusch, M. S. (1991). Caught between parents: adolescents’ experience in divorced homes. Chold Development, 62, 1008-1029.
    Chen, J. & Goldsmith, L. T. (1991). Soci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nly children and its research concer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eattle, W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2427)
    Crandall, J. E. (1975). A scale for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1(2), as cited in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1), 206-209, March 1991.
    Crandall, J. E. (1991). A scale for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1), 106-114.
    Dunn, J. (1983). Sibling relationship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54, 787-811
    Falbo, T. & Polit, D. F. (1986).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only child literature: research evidence and theory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2), 176-189.
    Falbo, T. (1977). The only child: A review.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3, 47-61.
    Falbo, T. (1983). The only child family in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9, San Antonio, TX, April, 21-23.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6504)
    Feist, J., & Feist, G. J.(199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4thed.). New York:McGraw Hill.
    Gottestfeld, H. (1991). A social scale for patients in group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1), 97-105.
    Graham-Bermann, S., & Gest, S. (1991). Sibling and peer relations in socially rejected, average and popular childr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eattle, WA, April, 18-20.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2482)
    Greever, K. B., Tseng, M. S., & Friedland, B. U. (1973).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interest index.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1(3), 454-458.
    Huang, K. (1990). Family and friend relationships of only child: A study of adult population in China.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urlock, E. B.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Jiao. S., Ji, G., & Jing, Q. (1986). Comparative study of behavioral qualities of only children and sibl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7, 357-361.
    Kaplan, H. B. (1978).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4(2), 206-209.
    Leak, G. K., & Williams, D. E. (1989). Relationship beyween social interest and perceived family environmen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5(3), 363-366.
    Levine, J. B., Green, C. J., & Millon, T. (1986). The separation-
    Lopez, F. G., Campbell, V. L., & Watkins, C. E. (1988). Family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and college adjustment: a canonical analysis and cross-valid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5, 402-409.
    Lundin, R. W. (1989). Alfred Adler’basic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Indian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Malher, M. S.,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New York: Basic Books.
    Manaster, G. J., & Corsini, R. J. (1987).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U.S.A.: F.E. Peacock.
    Manaster, G. J., Cemalcilar, Z., & Knill, M. (2003). Social interest,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59(2), 110-122.
    Minnett, A. M., Vandell, D. L., & Santrock, J. W. (1983). The effect of sibling status on sibling interaction: Influence of birth order, age spacing, sex of child, and sex of sibling. Child Development, 54, 1064-1072.
    Moler, S. (2005).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and the way in which it influences choice of role models. (PsyD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chool of P rofessional psychology, 2005).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66, 3975.
    Moore, D. (1987). Parent-adolescent sepa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dulthood by late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2), 298-307.
    Moore, D., & Hotch, D. F. (1982). Parent-adolescent separation: The role of parental divor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1, 115-119.
    Nikelly, A. G. (1971). Techniques for behavior change. Illion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Perosa, L. M., & Perosa, S. L., & Tam, H. P. (1996). Relations between Minuchin's structural family model and kohut's self-psychology construc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385-391.
    Poston, D. L. & Falbo, T. (1990).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Chinese children: “onlies” versus oth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6(2), 433-451.
    Roberts, L. C.,& Blanton, P. W. (2001). I always knew mom and dad loved me best: experiences of only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57(2), 125-140.
    Rosenkranz, N.C.(2004).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guilt in the separation and adjustment process of the female, only child, freshman college student. (PsyD dissertation, CHICAGO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2004).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66, 2838.
    Schiamberg, L. B. (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acmillan.
    Schneider, L. J., & Reuterfors, D. L. (1981). The impact of birth order and sex on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7(1), 102-106.
    Shulman , B. H., & Mosak, H. H. (1988). 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Hoffman, A. J., & Weiss, B. (1987). Family dynamics and presenting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4 (2), 157-163.
    Kroger, J. (1989).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New York: Routled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