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哲瑋
HU, ZHE-WEI
論文名稱: 花開向陽-我與四位社工夥伴參與太陽花運動的故事
Stories about Participation in Sunflower Movement
指導教授: 莊文芳
Chuang, Wen-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太陽花運動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夥伴壓迫反抗
英文關鍵詞: Sunflower Movement,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Partner, Oppress, Revol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書寫論文的主要動機,是我從2013年開始,陸陸續續在街頭參與社會運動如華光拆遷、反核遊行、苗栗大埔、洪仲丘案,到爾後太陽花運動全心於議場外投入,我得以匯思這一年多來研究所外的「運動經驗」,及建制在身上的社會工作教育知識,開始對身處於體制的位置產生理解與思考,遂也漸對原有社會工作專業的想像,有了進一步思索的反饋。
     
    社工去哪兒?社會工作只該在「工作」中「專業」,而越靠攏體制、政府,還是社會工作本該在「社會」中「運動」,而越根落土地、文化、人民?當台灣社工的專業證照化讓社工肉身更加赤裸地進入國家機器,深化與服務對象隔閡的科層官僚;基層社工的個案爆量、工時超長,讓社工即為勞工的事實,不斷與這些現象的對話,促使我帶著我說不出社會工作論述及作不出社會工作實務的狀態,除了試著與當前台灣的社工體制對話,也試著與台灣的政治結構形成連結。而社會工作已不僅止再是對服務對象提供直接服務(Direct Services)的一門專業,但卻淪為政府體制的打手或被用來掩蓋社會不公義的「遮羞布」時,當中所可能失語與失羽的社會工作本質,是否能在街頭的思辯與實踐裡重新共鳴?
     
    本研究從我自己在社會工作成為異鄉人的經驗,梳理我在社會工作學習所遭逢的社工教育失語、社工實務失羽的歷程,並以太陽花運動來進一步觀察社會工作與社會運動的關係。期能藉由瞭解、彙整四位社會工作夥伴投入太陽花運動的經驗歷程,進而發現彼此獨特經驗的共通性,勾勒未來社會工作在社會運動中可能潛藏的價值輪廓與關係質地之外,亦讓太陽花運動的現象與經驗拓展我們對於社會工作本質的想像,以及讓社會工作實務能有不同的實踐與思考。

    The reason why I writing about my social movement experiences was from 2013 which as ‘’Petition for Huakuang’’, ‘’Taiwan’s anti-nuclear power movement’’, ‘’Dapu incident’’, ‘’Death of Hung Chung-chiu’’, ‘’Sunflower Movement’’. Thronging these experiences, it made me having reflections about my knowledge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step by step. Meanwhile, not only knowing well our position in society and system but also thinking what will it be like: the profession of social work that we can get even more imaginations and feedbacks.
     
    Where are the social work panthers been in social movements? Does our social works should be stay in ‘’getting professional in working’’ to close by the government and system? Or we social workers shouldn’t standing by our land, culture and people or even get connec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The more tendency in profession license to push social workers into state apparatus, the more bureaucracy between us and service users easily. The cruel fact is our social workers are labors, when I keeping conversation with those phenomenon and thinking about the 3H in Taiwan social work; High loading, High working time, High turnover rate. On the other hand, we social workers should be regain the essence of social work and recognize the social work aren’t only a profession about direct services but also prevent to social work became executioner or fig leaf to just declare that we live in society with full of justice and equal.
     
    This study was from my personal ‘’L’Étranger’’ course in graduate school, rethinking the progress about my losing and gaining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thronging Sunflower Movement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 and social movement by knowing and reorganize from the four social work partner’s perspective and undergoing to find our commons or unique, to help us to draw the outline the value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movement what would it may looks like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we social workers could be inspired by Sunflower Movement which is expanding the possibility about the nature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ork filed practi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太陽花運動前的社工我失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太陽花運動的社工我思 15 第二節 太陽花運動的特殊性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選取 50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6 第四節 研究的嚴謹性 59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1   第四章 遇見四位在太陽花運動的社工夥伴 63 第一節 向日葵的經驗 63 第二節 風信子的經驗 74 第三節 月桂的經驗 83 第四節 蝴蝶蘭的經驗 92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99   第六章 後記:串珠的故事 107   參考文獻 112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1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0

    中文部份
    I. Shaw & N. Gould. 著、陳秋山、王玉馨、郭慧琳譯(2009)。《社工質性研究》,台北:華都。(I. Shaw & N. Gould,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London: Sage.)
    J. Midgley & A. Conley. 主編、羅秀華譯(2012)。《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台北:松慧。
    P. Freire. 著、方永泉譯(2013)。《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P. Freire,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反服貿社工學生聯盟(2014)。《簽署服貿協議對社會福利的影響》。《自己的社服自己審,5月24日》。
    方昱(2009)。《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83-100。
    王行(2006)。《從推動到抵抗:我在諮商心理建制化過程中的行動》。《應用心理研究》,第30期,頁21-36。
    王芯婷(2007)。《精神障礙者勞動與生活場域開創行動~以桃源二村有機農場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2012)。《從台灣社工基進化談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7:317-334。
    王增勇(2014)。《社工反服貿,在反什麼?》,《自己的社服自己審,5月24日》。
    王增勇、呂又慧(2009)。《向水深處划去:從陳怡吟的書寫看社工的靈性修養》。《生命教育研究》,1:1,55-82。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201-224。
    甘炳光(2010)。《社會工作的「社會」涵義:重拾社會工作中的社會本質》。Th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 44(1), 17-28.
    田奇峰(2006)。《社工,你的名字叫:非典型勞動》。《漂流社工》,2:9-10。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2,P123-194。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0)。《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文化。
    李楠明(2005)。《價值主體性︰主體性研究的新視域》,中國:社會科學文獻。
    李維倫、賴憶嫻(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汪淑媛(2008)。《論臺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1-42。
    汪琪、劉忠博(2008年12月)。《什麼「集體」?從華人文化看「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關係主義」》。《2008年華人傳播想像會議」發表之論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林志明譯(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629。台北:時報。
    林萬億(2013)。《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臺灣老人照顧的影響》。《愛心世界季刊》,26。
    柯麗評(2009)。《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互動過程權力關係之運作》。《應用心理學刊》,43,149-175。
    洪凌(2014a)。《「對太陽花說不!」:左翼酷兒的性/別家國詰難》,《思想》,第27期,台北:聯經。
    夏林清(2012)。《做批判知識份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7:351-354。
    徐楓雁(2002)。《台灣地區專業社會工作者實踐倡導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23-69。
    翁開誠(2007)。《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行動研究在臺灣─社會田野中的實踐者研討會》。蘆荻社區大學。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22。高雄:麗文。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期》,pp.90-115。
    梁瓊宜(2014)。《解凍中的工作者~邁向反映實踐之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莊凱翔(2009)。《研究生之死-社工教育中的師生關係》。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莊勝堯(2013)。《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志南(2013)。《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專業帝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姵妤(2011)。《實踐者主體生成與轉化:同志、會所社工與家庭關係的交織連動》。東吳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陳柏蓁(2014)。《我在社會工作教育裡擺盪、現身與尋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宜(2009)。《保護性業務一線社會工作者職場暴力之初探:權力的觀點》。《台灣社會工作學刊》,6:79-118。
    萬心蕊、劉蓉台(2011)。《後現代思朝中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發展的另類可能》。《社區發展季刊》,第136期。
    趙善如(1999)。《「增強力量」觀點之社會工作實務要素與處遇策略》。《台大社工學刊》,l:231-26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新煌、林國明(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戴康祐(2014)。《批判取向的學習共同體:哈伯瑪斯與弗雷勒的對話理論在學習共體教學上之蘊義》。《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2-2:247-274。
    謝盛瑛(2013)。《台灣社會工作實務者發展增強權能策略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10)。《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春安、趙善如(2008)。《社會工作哲學與理論》,台北:巨流。
    魏劍凜(2014)。《與權威共舞─我的社會工作實踐歷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曉瑩(2005)。《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與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話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網頁部份
    王立柔(2014)。《318運動 你看見同志了嗎?》。風傳媒:http://goo.gl/X40mfa
    王榮璋(2013)。《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身心障礙福利的衝擊與影響》。網頁:http://ppt.cc/C6~z
    周孟謙(2014)。《社工員是可拋式電池?》。苦勞網:http://ppt.cc/JrHf
    林萬億(2014)。《社會工作者應知服務貿易協定》。網頁:http://ppt.cc/gVf~
    社工工會籌備小組(2014)。《五一遊行社工工會聯合聲明稿》。網頁:http://ppt.cc/eUNM。
    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http://ppt.cc/3vg2
    范 雲(2014)。《這場街頭的民主教育才剛開始》。網頁:http://ppt.cc/PPSv
    香港獨立媒體網,(2014)《中大這一課,給社工系的同工同學!》香港獨立媒體網: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6375
    孫友聯(2007)。《社會工作者的人力派遣趨勢與權益保障》:http://ppt.cc/Ex5s
    格瓦推(2014)。《獨左-台獨作為一種左派》。超克藍綠:http://clique2008.blogspot.fr/2014/11/by.html
    教育部(2014)。《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學科類別分》,網頁:http://ppt.cc/Syet
    陳婉琪(2014)。《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象》,巷仔口社會學: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
    陳紹銘(2014)。《社會工作ABC︰不關心社會能否註冊?— 從工作守則看社工的公共性》。香港獨立媒體網:http://www.inmediahk.net/abc-1
    彭明輝(2014)。《服貿協定裡理論與現實的落差》。天下雜誌:http://ppt.cc/tx4U
    黃盈豪(2012)。《血汗社工如免洗筷》。蘋果即時:http://ppt.cc/V6sd
    楊 索(2014)。《正經好人》。天下雜誌:http://ppt.cc/7XD5。
    溪州白蘭地(2014)。《【太陽・不遠】與318運動的光與影-台灣民主的熱血記事或揮舞次元刀的再次切割?》,全面真軍:http://goo.gl/ueTlXu
    廖貽得(2011)。《勞動法權益新解讀後感:社工的勞動與發聲》。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7394
    劉子瑜(2013)。《生活就是政治,不談政治不會讓生活變好》。關鍵評論網: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3548/
    鄭秀玲(2013)。《兩岸服貿協議對我國的衝擊分析》。網頁:http://ppt.cc/xnwN
    鄭詩穎(2014)。《基層社工無力攀爬的神魔之塔》。NPOst公益交流站:http://npost.tw/archives/6958
    龔卓軍(2015)。《感性再部署.事件的觸視:318運動與攝影影像的後延》,http://goo.gl/hDFPuU
     
    英文部份
    Askheim, Ole.Petter. (2003). Empowerment as guidance for professionalsocial work: an act of balancing on a slackrop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6(3), pp.229-240.
    Creswell, J.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E. Husserl. (1962) 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2n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 P.Rabinow (Eds.), Micha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208-226.
    French Committee on Social Welfare (2008).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elfare (ICSW): 80.
    Hasenfeld, Y. (1989).Power in social work. Social Service Review, 61(3), 469-483.
    Healy, K. & Gabrielle, M. (200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for Achieving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4(2), 243-260.
    Hultgren, H. (1989).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ive inquiry. In F. Hultgren & D. Coomer (Eds.). Alternative modes of inquiry, 37-5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Home Economics Associ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ection.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 Dominelli. (2002). Anti-oppressive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Palgrave.
    Moustakas,C.(1994).Phenomenologicalresearchmethod.California:SagePublications.
    Nanette,Page,&Cheryl,E.Czuba.(1999).Empowerment:What Is It?Journal of Extension, 37(5),commentary.
    R. Hochschild. (1983). The managed heart. Berkel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 Morales & W. Sheafor. (1998).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of many faces. Allyn and Bacon.
    Warnke, G.(1987).Gadamer: hermeneutics, tradition, and reason Gadamer: hermeneutics, tradition, and reason. Oxford : Pol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