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曼琳
Tsai, Man-Lin
論文名稱: 我好在乎爸媽的話:親子言語互動對子女自我概念之影響
I care about your words so much: The impact of parent-child verbal interaction on children’s self-concept
指導教授: 周麗端
Chou, Li-Tuan
口試委員: 周麗端
Chou, Li-Tuan
黃淑滿
Huang, Shu-Man
唐先梅
Tang, Shain-May
口試日期: 2024/07/3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親子互動言語互動正向教養負面言語言語暴力自我概念自我價值復原力
英文關鍵詞: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verbal interaction, positive discipline, negative language, verbal abuse, self-concept, self-worth, resilience
研究方法: 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8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5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言語互動的經驗,以子女的角度詮釋父母言語對自我概念的影響,並以復原力的觀點呈現子女如何轉化負面的影響。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敘說研究法為研究策略,深度訪談四位成年子女,期望了解父母言語對子女較長遠的影響性。
      本研究發現:子女印象深刻的父母正向言語互動有肯定、稱讚、愛與支持;負向言語互動有批評、比較、威脅、暴力言語和行為,以及要求子女絕對服從父母、用父母的期望為標準來要求子女或拒絕回應孩子的需求等等。
      本研究發現父母的正負向言語互動會對子女的自我概念有多方面的影響,但子女多能運用復原力及身邊資源,來轉化負面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一、心理自我概念:父母的正負向言語會使子女的「自尊心、自我價值感」低落或健康,但子女能透過復原力及信仰的幫助轉化提升之;父母的負面言語會影響子女「自我存在價值感」低落,但本研究參與者皆正在轉化中;父母的負面言語會使子女的「情緒健康度」不穩定或對自己「高標準」要求;父母的正負向言語會讓子女富有或缺乏「安全感」。二、生理自我概念:父母的負向言語會使子女對「外在的自信心」低落,但因為父母改說正向言語以及信仰的幫助下,對外在的自信皆轉化為健康。三、社會自我概念:父母的負面言語影響子女有「人際關係」上的困擾,但子女能運用復原力轉化負面影響,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父母的負向言語造成「親子關係」不佳,但後來因為父母或子女的正向言語互動,親子關係正逐漸提升當中;父母的正負面言語影響子女對「伴侶」的條件設定,或對伴侶行為與角色的期望;子女與下一代的「親子相處模式」受到代間傳遞的影響,但透過信仰及復原力的轉化,子女與「下一代親子關係」皆轉好。四、能力自我概念:父母的負面言語使子女對「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即使子女的「工作能力」不錯,但因父母的負向言語已形成子女的低自我價值感,故自信心依然不足。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家長、教育及助人工作者、政府、未來研究者及關心本議題的夥伴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parent-child verbal interactions from the children's perspective, interpreting the impact of parental language on self-concept, and presenting how children transform negative influences through resilience. Employ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ith a narrative inquiry strategy, this study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our grown-up children. The objective was to underst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parental language on the children.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ldren were particularly impacted by positive verbal interactions from parents, which included affirmation, praise, love, and support, as well as by negative verbal interactions, such as criticism, comparison, threats, verbal and behavioral violence, setting parental expectations as standards, demanding absolute obedience, or ignoring children's need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bal interactions from parents affect children's self-concept. However, children often utilize resilience and surrounding resources to transform negative impact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Psychological Self-Concept: Parental verbal interaction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children's "self-worth," leading to either healthy or persistently low self-esteem, with some transitioning from low to healthy self-esteem.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affects children's "sense of self-existence," lowering it, although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a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destabilizes children's "emotional well-being" or drives them to set "high standards" for themselves. They also contribute to children's sense of "security," or lack thereof.
    2. Physical Self-Concept: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impacts children's "external self-confidence," causing a decline. However, with the shift to positive language from parents and support from faith, this confidence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healthy state.
    3. Social Self-Concept: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causes difficulties in children's human relations, but they can use resilience to transform these negative impacts and develop good ones.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results in po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but positive verbal interactions from either parent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these relationships. Parental verbal interaction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children's "criteria for partners"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partner behavior and roles.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model"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is affected by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but through resilience, children are improving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xt generation.
    4. Competence Self-Concept: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causes children to lack 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ies." Although children perform well in their "work abilities," negative parental language has led to low self-worth, resulting in continued low self-confiden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offers recommendations for parents, educators, helping professionals, government agencies, future researchers, and others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for their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親子言語互動 17 第二節 自我概念的建構 31 第三節 華人親子言語互動對子女自我概念之影響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5 第一節 敘說法及訪談法 7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77 第三節 研究程序 8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4 第五節 資料分析 86 第六節 研究品質 89 第七節 研究倫理 9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一節 小真:媽媽的打罵使我失去自我,靠信仰自我重生 93 第二節 小惠:我成績太差沒價值,信仰漸恢復我價值 113 第三節 小新:爸媽的批評和比較,讓我不信任自己的能力 136 第四節 小黑:媽媽不會當媽媽,變成我來當媽媽 154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5 第二節 反思與心得 203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204 參考文獻 208 附錄 216

    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2007)。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吳芝儀,譯)。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年)
    Celia B. Fisher(2006)。解密倫理法-心理學家實務指導手冊(郎亞琴、張明松,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D. Jean Clandinin , & F. Michael Connelly(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Elizabeth D. Drake , & Anne E. Gilroy(2000)。父母親職手冊-如何預防檢視兒童虐待及疏忽(江季璇、王瓊姬,編譯)。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Gary Chapman , & Ross Campbell(2000)。兒童愛之語:打開親子愛的頻道(吳瑞誠,譯)。中國主日學協會。(原著出版年:1997)
    Gary Chapman(1998)。愛之語: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王雲良,譯)。中國主日學協會。(原著出版於1995年)
    Gary Chapman(2017)。咦?不是你去刷馬桶嗎:結婚前早該知道的12件事(劉如菁,譯)。格子外面。(原著出版年:2010)
    John Bradshaw(1993)。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鄭玉英、趙家玉,譯)。張老師。(原著出版於1988年)
    Michael Winterhoff(2011)。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王泰智、沈惠珠,譯)。野人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年)
    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年)
    Roberta M. Gilbert(2016)。解決關係焦慮: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理想關係藍圖(田育慈、江文賢,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2016年)
    Susan Forward , & Craig Buck(2003)。父母會傷人(楊淑智,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Thomas Ohlsson, Annika Bjork, & Roland Johnsson(1996)。人際溝通分析:TA治療的理論與實務(黃珮瑛,譯)。張老師文化。
    Virginia Satir(1994)。家庭如何塑造人(吳就君,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W.Lawrence Neuman(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2011年)
    江本勝(2002)。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長安靜美,譯)。如何。(原著出版年:2001)
    金恩喜(2023)。一句話收服小孩子:聰明家長的37堂兒童心理學說話課(丁俞,譯)。平安文化。(原著出版於2020年)
    鄭銀慶(2017)。1天10分鐘!神奇の教練媽媽教養術:拒絕親子間的情緒勒索,用「提問」取代「嘮叨」的引導式教養法(魏汝安,譯)。橙實文化。
    方永泉(2000年12月)。符號互動論。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670/
    王以仁(2014)。親職教育:有效的親子互動與溝通。心理。
    王雅惠(2024)。女高中生落軌撞碎慘死!疑「生前最後發文」曝:世上最難聽的話。TVBS新聞。https://news.tvbs.com.tw/local/2399069
    王樂民、譚子文(2010)。父母語言暴力、父母角色認同及制握信念與台南市國中生偏差行為的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2),63-100。
    王蘭芬(2023)。父母的接納與陪伴,養出資優生孩子。親子未來學習平台。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1E9NFoooo2/?igsh=MTc4MmM1YmI2Ng%3D%3D
    未來Family(2023)。高情商父母懂得換句話說。親子未來學習平台。https://www.instagram.com/p/CyQR-egMXP8/?igshid=MTc4MmM1YmI2Ng%3D%3D
    未來Family(2023)。常說這8句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焦慮。親子未來學習平台。https://www.instagram.com/p/CzU1rguPmdu/?igshid=MTc4MmM1YmI2Ng%3D%3D
    未來Family(2023)。善用我訊息,兩歲小孩也能聽懂人話。親子未來學習平台。https://www.instagram.com/p/Cy6_C5QNK5t/?igshid=MTc4MmM1YmI2Ng%3D%3D&img_index=1
    未來Family(2023)。親子溝通指南:10句不要對孩子說的話。親子未來學習平台。https://www.instagram.com/p/Cys7Y49J0N4/?igshid=MTc4MmM1YmI2Ng%3D%3D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的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臺灣社會現象的分析,25,181-246 頁。
    羽茜(2024)。家庭傷痕。時報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2011)。馬太效應。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3,173-174。
    吳曉樂(2014)。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網路與書。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李岳霞(2013年3月30日)。「戒吼媽」的真心告白。親子天下baby。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8199-/?utm_source=izooto&utm_medium=push_notification_parent_new&utm_campaign=browser_push&utm_content=&utm_term=
    李泊融(2013)。成年期女性面對母親罹癌死亡之經驗與影響。家庭教育雙月刊,46,28-39。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豪(2011)。雨後有彩虹?男同志向父母出櫃的故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所碩士論文。
    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觀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9),6-9。
    李顯文(2013)。高效能父母學:親子不衝突的7堂SOP教養課。野人文化。
    沈瓊桃(2005)。兒童知覺的雙重家庭暴力經驗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1),25-64。
    阮明淑(2012年10月)。敘事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5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5年10月29日)。【橘絲帶】情緒怒罵 傷害孩子一輩子。兒福聯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aOA2J1RA8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6年11月10日)。小心對孩子的言語暴力和情緒疏忽! 2016年橘絲帶兒保運動。兒童少年權益網。https://www.cylaw.org.tw/about/guidance/9/242
    兒福聯盟(2019)。2019年台灣兒少遭受家長言語暴力經驗調查報告。兒福聯盟。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722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心靈工坊。
    周婉玲(2014)。教甄與教甄之後。諮商與輔導,344,1。
    周婉湘(2001)。父母以負向言語管教情境及孩子的因應策略:大學生的文字回溯報告。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雅容(1998)。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
    周麗端(主編)(2017)。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推展工作參考手冊。教育部。
    林世清(2013)。父母負向言語、教養態度對國中生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茹(2013)。國中生知覺父母負向言語、親子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德(2010)。戀愛出軌者的故事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所碩士論文。
    林美玲(1993)。象徵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30,20-45。
    林美珠(2008)。親子遊戲治療中客體關係修復之個案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215-251。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五南。
    邱紹雯(2018年5月)。不打不罵,小孩更聽話?阿德勒正向教養法,啟動自發好行為。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26。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874-/?page=1
    金培文(2018年1月5日)。《不相信你沒講過/傷害孩子的10句話》。佳音LOVE聯播網Loving Family真愛在我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C0RZhswRU&app=desktop
    姜得勝(1997)。象徵互動論初探。教育資料文摘,239,172-178。
    香港城市大學正向教育研究室(無日期)。沙維雅治療Satir Tharepy。添加幸福樂園網。http://www.cityu.edu.hk/ss_pospama/therapy.html
    家庭暴力防治網(無日期)。認識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型態。家庭暴力防治網。http://www.tapdv.tw/sec_04-2.html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高怡平(2017年7月12日)。毒品不要來。好消息電視台轉轉發現愛節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pCo8Z0Bf4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文化。
    康素慎(1996)。人際溝通。訓育研究,35(4),73-80。
    張育菁(2010)。台灣南部地區高中職生經驗父母負向言語與羞愧感、社會焦慮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灣東華。
    張春興(編)(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灣東華。
    張英熙(2013)。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張老師文化。
    張菽萱、古艾巧、俞力強、蘇育民(2010)。高職學生實作技能學習之後設認知研究—以電子實習課程為例。技職教育期刊,1(2),51-70。
    張燕滿(2013)。親子互動基模對孩子行為的影響。諮商與輔導,333,62-63。
    梁珪瑜(1995)。父母說負向言語之動機及影響:父母與國中生觀點的差異比較。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小畢空間。
    許恩婷(2016年9月12日)。為什麼談論原生家庭?。簡單心理網。http://www.jiandanxinli.com/posts/2113
    許桂華、何英奇(1998)。父母獲取順從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質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95-22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孜祈(2012)。父母說正負向言語之內容及其背後動機與國中生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孜祈、陳坤虎(2013)。「父母言語動機量表」之編製-以國中生為例。輔仁醫學期刊,11(2),141-152。
    陳李綢(1983)。大專男女生自我統整程度與職業選擇、學習滿意度及父母養育方式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6,89-98。
    陳金定(2001)。諮商技術。心理。
    陳琪芬、陳可卉(編著)(2010)。父母一定要說的50句話。活泉。
    陳慧王苓(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言語迷思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鴻彬(2016)。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寶瓶文化。
    曾慧芸(2001)。負向言語對國中小學生自我效能、自我喜愛及關係品質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志安(1995)。母親以負向言語與分離焦慮為管教手段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志梅(2007年4月9日)。輕鬆搞定你的青少年。學園傳道會專欄。http://women.cru.tw/?p=196
    黃光國(2005)。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宗堅(2006)。符號互動論在家人關係研究中的意涵與應用。輔導季刊,42(1),27-34。
    黃堅厚(2003)。人格心理學。心理。
    楊佳雯(2000)。父母說負向言語、孩子覺知父母態度與孩子自尊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蘭(2011)。口吃-理論與實務工作。心理。
    溫元樸(2007年4月9日)。日研究:小孩常挨罵 腦容量縮水。TVBS新聞網。https://news.tvbs.com.tw/world/328609
    葉至誠(2007)。人際互動的學理性分析。空大學訊社會學補充教材。
    雷庚玲、梁珪瑜、湯志安、王素華(1997)。父母說負向語言之分類架構與本土盛行率。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17年8月)。父母親職手冊。臺北市政府。http://www.dvsa.gov.taipei/public/Attachment/79118174588.pdf
    趙舒禾(2014)。局外見證者引入身心障礙兒家長支持團體之研究:多元視框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所博士論文。
    遠傳電信(2014年12月30日)。遠傳電信【開口說愛 讓愛遠傳】2015好好說系列—幕後紀實影片。遠傳電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aq0HK1jis
    齊力、林本炫(主編)(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社會所。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4),319-344。
    歐陽曦(2009)。父母最不該說的50句話。活泉。
    蔡東鐘(1999)。符號互動論在教育上的應用之探討。國教之聲,32(4),33-45。
    蔡喬育(2013)。論成人後設認知表述及其對外成人華語教育的啟示。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2,1-9。
    鄭紀瑩(2017)。從自我構念的文化差異看親子教養及其影響。2017年家庭政策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盧蘇偉(2006)。愛會傷人:寫給父母的內心話。寶瓶文化。
    蕭瑞麟(2017)。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五南。
    貓心(2015)。我們的自我內言,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泛科學精神心理專欄。https://pansci.asia/archives/77420
    錢玉芬(2018)。請別罵我。好消息電視台幸福學堂童年經驗系列節目。http://www.goodtv.tv/vod/prog_id/530/get_vid/27098
    錢玉芬(總編)、葉淑汶(監製)(2018)。幸福學堂:童年經驗自學版。米迦勒傳播。
    環球聖經公會(2006)。聖經-中英對照(新譯本.NIV)神字版。環球聖經公會有限公司。
    韓貴香(2003)。自我概念差異、不同生活向度滿足與正、負向情感感受之關係-以台灣女性幼教老師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4),1-22。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一):總論與量化研究法。臺灣東華。
    簡里里(2018年6月7日)。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憂鬱、自責」?心理師:從小乖巧、聽話的人容易發展出這種性格。風傳媒。http://www.storm.mg/lifestyle/395585
    簡璐琪(2010)。知覺父母期望、家庭凝聚力對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志龍(2017)。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五南。
    Essays, UK. (2017, August 9). Comparison of Maslow and Rogers' Theories. https://www.ukessays.com/essays/psychology/comparison-maslow-rogers-theories-1124.php?vref=1
    IKEA UAE. (2018, April 30). Bully A Plant: Say No To Bully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9&v=Yx6UgfQreYY
    Khaleque, A., & Rohner, R. (2002). Perceived parental acceptance-rejeciton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 meta-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and intracultural stud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54-64。
    Lay, K. L., Wang, S. H., Soong, P. F., & Yang, W. M. (1997). Verbal abuse in Chinese families: its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Simmel, C., Merritt, D., Kim, H.MS., & Kim, S. (201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Neglect and Emotional Abuse in Adolescents: Classifications of Caregiver Risk Factor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5(8), 2372-2386.
    Solomon, C. R., & Serres, F. (1999). Effects of parental verbal aggression on children’s self-esteem and school mark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3(4), 339-351.
    Waldinger, R. (2016, January 25).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T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kKuTCFvzI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