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美鶴
LI-MEI-HEH
論文名稱: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北市一所高級中學為例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A Case Study of A High School in Taipei
指導教授: 黃乃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
英文關鍵詞: multicultur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8下載:10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概況,並以一所私立女子高級中學為個案研究的對象來加以說明。研究者先閱讀與蒐集相關文獻之後,將文獻進行整理、分析而擬定出以下研究目的,包括探討個案學校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現況、個案學校多元學校多元文化本位課程實施所產生的效益及所遭遇之問題、及個案學校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落實途徑,最後根據研究資料分析,提供具體建議,以作為學校實施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之參考。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質性個案研究法,透過訪談、文件與照片分析作為蒐集資料的方式。綜合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結果之分析,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如下:
    壹、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動力,仰賴學校人員履行全人、信任、及服務的價值。
    貳、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的實施,可以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
    參、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的實施,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學術競爭力,及世界公民素養。
    肆、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困境,來自於教師的無力感。
    伍、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困境,來自於行政專業能力的貧瘠。
    陸、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困境,來自於學科跨領域對話功能不彰。
    柒、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困境,受功績主義的價值所抑制。
    捌、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落實的途徑,為鼓勵教師致力於多元之行動研究。
    玖、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落實的途徑,必須植基於卓越領導文化的形構。
    拾、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落實的途徑,建立在教師多元倫理的信念,專業的熱忱與自省的效力。
    拾壹、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落實的途徑,必須設計具啟發性的引導學程。
    拾貳、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的落實,應建立學生與家長的閱聽機制。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is illustrated with a case study of a private girls’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e researcher starts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collection of the related materials. Next, the literature is organized, analyzed and then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set, inclu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n the target school, and its influences, problems and the pragmatic approach. Finally, feasible advice is given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and the resul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target school.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f an action research is employed. The method for material collection is by means of interviews and data analyse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has been made as following:
    1.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li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whole school members, who share an understanding of holistic education, trust and service.
    2.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arries out the ideal of education equality.
    3.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promotes learners’ competence of self-confidence, academic competitiveness and world citizenship literacy.
    4. The predicament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mes from teachers’ senses of frustration.
    5. The predicament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sults from the incompetence of administrators’ profession.
    6. The predicament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gives rise to the insufficient convers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ields.
    7. Meritocracy leads to the predicament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8. The alternative to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encouragement for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action research.
    9. The alternative to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must be roo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tstanding leadership.
    10. The alternative to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on the basis of teachers’ faith in multi-ethical value, profession passion and self-reflection.
    11.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piring curriculum contributes to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12. A mutual audience system between students and parents is essential to the practi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元文化倡導的背景與意涵……………………………......9 第二節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13 第三節 多元文化與學校本位課程之關係…………………………16 第四節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之相關內涵………………………24 第五節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困境與落實途徑…………40 第六節 相關研究……………………………………………………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69 第三節 研究的實施步驟……………………………………………72 第四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74 第五節 研究之信實度………………………………………………75 第六節 研究倫理……………………………………………………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 第一節 圓夢高中概況分析…………………………………………79 第二節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機制………………………86 第三節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所產生的效益………………98 第四節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所遭遇的困境. ……………103 第五節 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落實途徑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1 第二節 建議………………………………………………………..136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141 英文文獻………………………………………………………………149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 ………………………………………………… 153 附錄二 訪談大綱……………………………………………………154 附錄三 訪談紀錄表…………………………………………………155

    中文文獻
    王文科(1997a)。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1997b)。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課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5)。臺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18)。高雄:麗文。
    王巧媛(2003)。以福山國民中學為例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玉崙(2003)。美國多元文化---理論與實際。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秀雲(2000)。學校本位的教師進修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 34 ,40-41。
    王前龍(2000)。如何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基本做法。研習資訊,17(4),25-35。
    王嘉陵(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影響因素之評析。教育研究,10,219-227。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四一零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時報文化。
    白雲霞(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高等教育。
    石雅玫(1999)。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1996)。臺北: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江連君(2003)。偏遠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大湖國小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江雪齡(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汪素娥(2004)。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01 a)。國中學校課程計畫發展歷程解析。載於教育部(2001年12月)(主編),國中學校經營研發輔導手冊(4):學校總體課程計畫實例
    (頁1-47)。
    李坤崇(2001b)。「國小學校總體課程計畫」的發展-以選用出版社教科書為主。載於南一書局(主編),國小學校總體課程計畫的發展歷程解析與實例
    (頁3-38)。臺南:南一。
    李坤崇、歐慧敏、文華高中研發團隊(2007)。高中學校課程發展與計畫的理念與實例-以國立台中文華高中94學年度第1學期高一課程計畫為例。臺北:
    教育部。
    李英昭(200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臺南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苹綺(譯)(1998)Banks,J.A.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臺北:心理 。
    李錫津(1997)。學校本位之課程經營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頁25-34)。臺北:師大書苑。
    李鴻亮、范信賢、王前龍(2001)。我國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現況之調查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2),47-68。
    宋銘豐(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何文慶(2003)。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學校本位教師進修。中等教育, 54(3),124-133。
    吳天泰(1993)。小學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國教育協會主編。臺北:台灣書店。
    吳明清(2004)。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南:五南。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261-276。
    吳清山(2005)。後現代教育思潮與教育改革。載於「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5-98)。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吳雅惠(1999)。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心理。
    林君穎(1997)。小學社會科多元文化之族群關係課程設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臺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璇(2000a)。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38)。高雄:麗文。
    林佩璇(2000b)。行動研究與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7(4),36-41。
    林佩璇(2001)。臺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究會論文集(頁165-172)。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周柏廷(2007),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佳慧(2006)。職前教師多元文化教育觀的發展與教育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徐麗棻(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強華(1991)。個案研究法。輯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91-308)。臺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1998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基礎與理想情境。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編: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頁305-339)。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高新建(1998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揚智文化。
    高新健(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綜合分析。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
    研討會(頁25-38)。民國88年12月17日。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頁18-34)。
    高新建、許信雄、許銘欽、張嘉育(編輯)(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手冊。臺北:教育部。
    莊采珂(1998)。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莊明貞(1997)。道德教學與評量--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崔允漷(2000)。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許有鐘(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臺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許籐繼(2000)。我國中小學組織權力重建之探究。臺灣教育,594,24-32。
    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 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天下文化。
    孫志麟 (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追求卓越。臺北:學富文化。
    曹志宏(2003)。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江松(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對多元文化教育知覺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麗文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中教司(2007)。強化中小學課程連貫與統整實施方案。民國九十七年五月八日,取自http://www.edu.tw/12edu/about05_evo.php
    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200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調查之研究(第一階段報告),未出版。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合作探究式教學的實際,新世紀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陳麗莉(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亦正(2005)。社會科多元文化課程分析研究:以國小教科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家蓉(1999)。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從族群面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煌熙(2001)。未來不是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施規劃。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通訊月刊,23,2-3。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曾巧如(2000)。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曾榮華(2000)。淺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輔導,40(1),40-45。
    曾振興(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太平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單文經(1993)。在班級中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中國教育協會: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台灣書店。
    童正德(2002)。國民中學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嘉義縣市兩所國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1)。學校行政瘋狂行為實際的探究-以國民中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7,215-252。
    黃乃熒(2005)。學校組織變革之意識型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師大學報,50(1),101-121。
    黃光雄(1998)。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5)。我國教育部課程行政的檢討與改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行政比較研究,(頁19-38)。臺北:台灣。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3)。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三版)。臺北:漢文。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文化。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雙月刊,40(1)。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8)。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揚智文化。
    黃義良(2000)。中小學的「學校本位課程」模式與建構策略之探討。國教天地,139,40-46。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五刷)。臺北:心理。
    彭雅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以互助國小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3(1),19-38。
    游宗穎(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永慶(1995)。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程:談「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教育資料與研究,3,42-46。
    楊傳蓮(1999)。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指標建構初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甄曉蘭(1998)。知識論對課程發展的影響-以臺灣國小課程改革為例。論文發表於1998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民國87年10月27日。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高等教育。
    溫明麗(1998)。「鬆綁」理念的省思。教師天地,95,22-29。
    趙克中(2005)。臺南市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見至(2001)。國民中學實施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探究。九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取自:http://www.knsh.com.te/edupaper/paper19.asp。.
    劉美慧(1999)。多元文化取向的社會科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10,101 - 126。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蔚之(1993)。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71-99)。臺北:臺灣書店。
    蘇吉勝(2006)。應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於異文化跨校班際交流之探究。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鄧靜蘭(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省思~以一所原住民小學為例。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文山(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從國小教師的觀點來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宜倩(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之原住民族群內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宗河(2000)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一所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個案研究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在學校本位發展的應用。載於甌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頁279-299)。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清田(2002)。透過行動研究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93,54-58。
    鄭杏玲(2003)。臺北縣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甌用生(1999)。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4),2-7。
    歐用生、楊慧文(1999)。國民教育綱要的內涵與特色。發表於教育部八十八學年度國中校長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豐原:教育部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歐嬌慧(2004)。文化回應教學在國小英語課程的實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錢富美(2002)。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備之專業知能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薛梨珍、游家政、葉興華、鄭淑惠(編輯)(2000)。課程統整手冊。臺北:教育部。
    薛淑惠(2006)。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萌芽因素與轉化策略-臺北市一所田園教學實驗小學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簡良平、甄曉蘭(2001)。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歷程-以一所小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譯瑩(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之課程統整設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顏曉湘(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嘉義市。
    譚光鼎(2000a)。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和問題—兼論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檢討。載於第四屆教育社會學論壇--「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頁453-470)。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譚光鼎(2000b)。國家霸權與政政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
    饒見維(2002)。一所國民小學的學校本位教育革命經驗-家長參與、校務決策與課程發展。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踐(頁255-307)。臺北:高等教育。

    英文文獻
    Asher, N. (2007). Made in the multicultural U.S.A.: Unpacking tensions of race, culture,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6(2), 65-73.
    Ashcroft, B., Griffiths, G., & Tiffin, H. (1998). Key concept in postcolonical studies. New York:Routledge Press.
    Banks, J.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ress.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2nd ed.). Boston: Ally and Bacon.
    Beane, J.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Bell, B., & Gilbert, J. (1996). Teacher development: A model from science Education. London: Falmer Press.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Boston: Ally & Bacon.
    Blase, J., & Anderson, G. L. (1995). 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control to empowerment. London: Cassell Wellington House.
    Brady, L. (1987).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rd ed.). Sydney:Prentice-Hall.
    Bradley, L. H. (1988).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NJ : Prentice-Hall.
    Bridges, D. (1999). Curriculum integration:reflections on the English experience.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專題演講。民國88年11月4日。
    Carr, W., & Kemmis, S. (1986).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Philadelphia : Falmer Press.
    Crompton, M. (2005). A new curriculum for a new age. Techtrends, 48(4), 32-47.
    Datnow, A., Borman, G., & Stringfield, S. ( 2000). School reform through specifi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the core knowledge sequenc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1(2), 149-162.
    Davis, A. Y. (1996). Gender, class, and multiculturalism: Rethinking “race” politics. In A. D. Gordon, & C. Newfield ( Eds.), Mapping Multiculturalism (pp.40-48).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Falmer.
    Dole, W., & Ponder, G. (1977). The ethic of practicality: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Molanr & J. A. Zahorik (Eds.), Curriculum theory (pp.74-80). Washington, DC: ASCD.
    Eggleston, J.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OECD (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Eggleston, J.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Elbaz, F. (1981). 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Report of a case study. Curriculam Inquiry, 11 (1), 44-71.
    Evans, W. (2001). An investig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actors. Education, 106(4), 447-453.
    Firestone, W., & Corbett, H. D. (1987). Plann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N. Boyand (Ed.),Han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ew York: Longman .
    Fullan, M. G.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G.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 Bristol, PA: Falmer Press .
    Fullan, M. G. (1999). Change forces: The sequel. Bristol, PA: Falmer Press .
    Furumark, A. M. (1973). A swedish approach to decentralized curriculum innovation.OECD/CERI, mimeographed.
    Grant, C.A., & Ladson-Billings, G. (1997). 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hoenix, AZ:Oryx Press.
    Garcia, E. E. ( 2001). Understanding and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tudent diversity (3rd ed.). Boston, MA : Houghton Miffin Company.
    Gay, G.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293-302). New York:Pergamon Press.
    Guskey, T. R. (1986). Staff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teacher chang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5), 5-12.
    Hoffman, D. M. (1997). Diversity in practice:Perspectives on concept, context and policy. 民國97年12月5日,取自http://epx.sagepub.com.
    Kennedy, K. J., Sabar, N.,&Shafriri, N. (1985). Knowledge utiliz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repor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1), 103-106.
    Keiny, S., & Weiss, T. (1986).A case study of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 a model for INSET.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12(2), 155-162.
    Kincheloe, J. L., & Str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Looney, A. (2001). Curriculum as policy: Some implications of contemporary policy studies for the analysis of curriculum polic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post-primary curriculum policy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The Curriculum Journal, 12(2), 149-162.
    Lynch, J. (1983).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Marsh, C. (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Falmer.
    Norris, N. (1990).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evaluation. London: Kogan Page.
    Oakes, J. (1990). Lost talent: The underparticipation of women, minorities, and disabled persons in science. Santa Monica, CA : Rand.
    Oberg, A. A. (1991). Curriculum decision. In A. Lew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302-303) . New York:Pergamon Press.
    Pajak, E., & McAfee, L. (1992). The principal as school leader, curriculum leader. NASSP Bulletin, 7(6) , 21-30.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Y: Peter Lang .
    Pratt, D. (1980). Curriculum:Design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Prentice-Hall.
    Quezada, R., & Romo, J. J. (2004). Multiculturalism, peace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1(3), 2-11.
    Ramsey, P. G. (1987).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iverse worl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Rogan, J. M., & Grayson, D. F. ( 2003). Toward a theor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cience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5(10), 1171-1204.
    Sabar, N. (198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4), 452-454.
    Saylor, J. G., Alexander, W. M., &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4rd ed.) .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aton.
    Scott, W. R. (2003).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impson, M. (1986). School-based and centrally direc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uneasy middle ground. Scottish Educational Review, 18(2), 76-85.
    Skilbeck, 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 J.Welton (Eds.).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Four case studies (pp.154-166) . London:Ward Lock Educational.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Harper&Row.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87). An analysi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421–444.
    Squires, D. A. (1999). Changing curriculum and a school’s structure: Commentary on ALTA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4(1), 154-160.
    Tamir, P. (2004).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6(3), 281-294.
    Terwel, J. (2005). 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7(6), 653-670.
    Tetreault, M. K. T. (1989). Integrating content about women and gender into the curriculum. I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 (pp.124-144). MA : Allyn and Bacon.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0).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Boston, MA: Ally & Bacon.
    Tisdell, E. J. (2000). Post structural feminist pedagogies: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emancipatory adul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8(3), 139-156.
    Virgilo, S. J., & Virgilo, I. R. (2001). The role of the principal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104(4), 346-350.
    Waxman, H. C. (2001).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improvement programs: Its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105(3), 318-332.
    Willis, G. (1998). The human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L. E. Beyer & M.W. Apple (Eds.), The Curriculum: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y. (pp. 358-379).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Yin, R. K. (1994).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2th ed.).Thousand Oaks : Sage.
    Zais, R. S. (1976).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New York:Crowe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