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偉立 Yang, Wei-Li |
---|---|
論文名稱: |
創作與存在的雙重追尋——論邱妙津的自我書寫 The double to pursue of create and existence – Self-writing of Qiu Miao-Jin |
指導教授: | 石曉楓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2 |
中文關鍵詞: | 邱妙津 、家屋 、創作 、死亡 、自我 |
英文關鍵詞: | Qiu Miao-Jin, house, create, death, Self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7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意圖透過「邊緣人」意義的討論,嘗試在現今研究所關注的邱妙津相關議題之外,重新找到一條有效的詮釋路徑,以期獲致觀看作者寫作動機與作品核心寓意。
論文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邊緣人」位置的空間意寓,闡述自我理想與外在現實交往的困難。順著早期小說的虛構空間(私夢)以至後期小說呈現的公寓、房間(單人房)等,對比出房間「內」(自我)與「外」(普世價值)的距離與衝突,以及如何找尋自我的愛情定位。其次,以「東京」作為作者在困境中轉折的空間,邱氏該如何透過此處,重新找出自己生命的通往之路——此岸/自我與彼岸/群體的融通?由不同空間與作者的關係發展,凸顯邱氏與外在世界連結的困境與努力。
第二部分討論邱妙津「愛情」主題之書寫,揭櫫其觀察世界與自我存在的狀態。首先,透過「女同愛戀」的難題將作者與社會分隔為此岸與彼岸,凸顯「『我』存在於……之外」的「邊緣」處境,並從中析論作者性別混淆及愛情場域的競爭。接著,從日記中著墨最多的五位女性,探究面對愛戀對象時,如何區別「情欲之愛」與「友愛之愛」。而當完整的愛情開啟於巴黎,作者與愛人的發展又是如何?透過其與「外在世界」、「婚姻關係」及「性之慾望」自外而內遞進的視角,討論邱氏與「他者/群體」的關係。最後,探討邱氏如何藉由書寫(《蒙馬特遺書》)真實遭遇命運,並由此修復與自己、他人乃至整個世界之關係。
第三部分則討論邱妙津之死對其創作與存在的意義。首先從作者與文學的關係,指出其面臨身分認同的雙向危機。這個危機,一是「邊緣人」無法再從群體找到身分認同;二是既無法從群體中找到身分認同,則必須重新尋找個體存在的意義。其次,探討作者如何藉由書寫以回歸內心的自省意志,即敘事來療癒創傷。最後,透過「死亡」終止內心因愛情失敗的怨恨與紛擾,重新喚起自我創作的動機與存在的覺察;進而更加確立「藝術家」作為自我塑造的「實踐」義,在創作/藝術歷程中勇往直前、完成自我的終極生命態度。
依「作家文本」、「專書」、「單篇論文」、「學位論文」四大類羅列。各類目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依筆劃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在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一、作家文本
三島由紀夫著,鍾肇政、張良澤譯:《金閣寺》,臺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
三島由紀夫:《禁色》,臺北:花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三島由紀夫:《新戀愛講座》,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三島由紀夫:《太陽與鐵》,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太宰治著,李桂芳譯:《女生徒》,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太宰治著,周敏珠譯:《斜陽》,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太宰治著,許時嘉譯:《人間失格》,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水上勉著,石榴紅文字工作坊譯:《男色》,臺北,花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
白先勇:《孽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有限公司,1993年。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聽風的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挪威的森林》,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余虹:《藝術與歸家——尼采、海德格、福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杜修蘭:《逆女》,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邱妙津:《鬼的狂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1年。
邱妙津:《寂寞的群眾》,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邱妙津:《鱷魚手記》,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邱妙津:《邱妙津日記1989—1991》,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邱妙津:《邱妙津日記1991—1995》,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洪凌:《異端吸血鬼列傳》,臺北:安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凌煙:《失聲畫眉》,臺北:時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陳建忠:《台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張亦絢著:《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11年。
陳雪:《夢遊1994》,臺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陳雪:《天使熱愛的生活》,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陳雪:《惡女書》,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陳雪:《蝴蝶》,臺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曹麗娟:《童女之舞》,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賴香吟:《霧中風景》,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賴香吟:《其後》,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駱以軍:《遣悲懷》,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1年。
二、專書
丁乃非、劉人鵬:《魍魎問景:酷兒閱讀攻略》,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
版,2007年。
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臺北:谷風出版社,1998年。
尤娜、楊廣學著:《象徵與敘事:現象學心理治療》,山東: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年。尤娜、楊廣學:《象徵與敘事:現象學心理治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2005年。
史作檉:《光影中遇見林布蘭》,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史作檉:《尋找山中的塞尚》,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史作檉:《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朱偉誠:《臺灣同志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朱偉誠編:《批判的性政治:台社性/別與同志讀本》,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
2008年。
何恭上著:《希臘羅馬藝術欣賞》,臺北:藝術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
何恭上主編:《愛真是玩美——希臘羅馬神話愛情》,臺北:藝術圖書出版有限公
司,2007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
汪安民:《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汪安民:《福柯的界線》,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汪安民等人主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何春蕤:《性/別研究的新視野》,臺北:元尊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何春蕤編:《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中壢:中央大學英美系性/別研究室,
1998年。
何春蕤:《同志研究》,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
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主編:《性政治入門》,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
版,2005年。
林耀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相》,臺北:駱駝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
林耀德等編:《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臺北:時報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周華山:《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5年。
周華山、趙文宗:《「衣櫃」性史:香港及英美同志運動》,香港:香港同志研究
社,1995年。
周華山:《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7年。
周芬伶:《芳香的秘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
2006年。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
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
有限公司,1998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周志建:《故事的療癒力量》,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林麗珊:《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林水福、林燿德主編:《蕾絲與鞭子的交歡: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臺北:時報
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姜宇輝:《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紀大偉:《酷兒啟示錄——台灣文化QUEER論述讀本》,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
份有限公司,1997年。
紀大偉:《正面與背影——台灣同志文學簡史》,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年。
紀大偉:《晚安巴比倫》,臺北: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2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8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股份
有限公司,1993年。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十)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2004年。
凌坤楨:《療癒,藏在身體裡──從創傷復原到生命整合》,臺北:張老師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梅家玲:《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
莊慧秋主編:《揚起彩虹旗》,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2年。
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莊園:《女性主義專題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容:《法國當代文學》,臺北:遠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聯合文化有限公司,1996年。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1998年。
張娟芬:《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
張娟芬:《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1年。
張喬婷:《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慾壓抑》,臺北:唐山文化有限
公司,2000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
2003年。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小說中的同志書寫研究》,臺北:爾雅
文化出版社,2003年。
楊大春:《德希達》,臺北:生智出版社,1995年。
楊照:《文學的原像》,臺北:聯合文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葉渭渠:《日本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榮格:《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3年。
臺大男同性戀研究社編:《同性戀邦聯》,臺北:號角出版社,1994年。
臺大女同性戀文化研究社:《我們是女同性戀》,臺北:碩人出版社,1995年。
鄭美里:《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臺北:女書出版社,
1997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8年。
劉再復、林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
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亮雅:《欲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臺北:元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8年。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臺北:九歌文學出版社,
200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
2006年。
劉亮雅:《同志研究》,臺北:行政院委員會,2010年。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
中心,2014年。
劉人鵬、鄭勝勳、宋玉雯編:《憂鬱的文化政治》,新竹: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
究室,2010年。
諸葛沂:《尤利西斯的凝視:安哲羅普洛斯的影像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賴正哲:《去公司上班:新公園男同志的情慾空間》,臺北:女書出版社,2005
年。
謝臥龍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
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
臺北:女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
﹙日﹚山本健吉著:《私小說作家論》,日本:日本図書センタ出版,1990年。
﹙法﹚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著,陳麗貴、李泳泉譯:《塔可
夫斯基的電影反思:雕刻時光》,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英)安東尼.史托爾(Anthony Storr)著,鄧柏宸譯:〈象徵心理學〉,《邱吉爾的
黑狗》,臺北:立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澳洲)艾莉絲.摩根(Alice Morgan)著 陳阿月譯 黃素菲審閱:《從故事到療
癒——敘事治療入門》(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北京: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法﹚波德里亞﹙Baudrillard,J﹚著,張新木譯:《論誘惑》,南京:南京大學出
版社,2011年。
(美)卡爾‧羅哲斯(Carl.R.Rogers)著、宋文里譯《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
理治療的觀點》,桂冠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瑞士)榮格(C.J.Jung)著,蘇克譯:《尋求靈魂的現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瑞士)榮格(C.J.Jung)著,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
(“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7年。
(瑞士)榮格(C.J.Jung)著,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臺
北:立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瑞士)榮格(C.J.Jung)著,林宏濤譯:《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臺北:國立編譯
館,2006年。
(美)克莉絲汀‧寇威爾(Christine Caldwell)著、廖和敏譯《身體的情緒地圖》,
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英﹚謝林﹙Chris Shilling﹚著,謝明珊、杜欣欣譯:《身體三面向——文化、科
技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美)丹娜‧羅森布魯姆(Dena Rosenbloom)著、許琳英譯《重畫生命線─創傷治
療工作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美)艾笛絲.漢米爾頓(Edith Hamilton)著、鄭思寧譯:《希臘羅馬神話故事》,
臺北:桂冠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
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德)齊美爾﹙Georg Simmel﹚著,刁承俊譯:《生命直觀》,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Gadamer,H.G.﹚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
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法﹚喬治.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著,賴守正譯注:《情色論》,臺北:聯
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羅馬﹚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著,薛熙平譯:《例外狀態》,臺北:麥田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英)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Henry Scott Stokes)著 于是譯:《美與暴烈:三島
由紀夫的生與死》,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著,黃勇、薛民譯:《愛欲與文明》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1997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2002年。
(美)蒂絲‧赫曼(Judith Lewis Herman)著,施宏達等譯:《從創傷到復原‧恐怖
經歷》,臺北:遠流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法)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夏可君編:《友愛的政治學及其他》,東北:吉
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美﹚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林郁庭譯:《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體顛
覆》,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當下,繁花盛開》,臺北:五南出版社股
份有限公司,2012年。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
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以)馬丁‧布柏(Martin Buber)著、陳維剛譯:《我與你》,臺北:桂冠出版社股
份有限公司,1991年。
(美)伊利亞德著(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me:The Nature of Religion),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2001年。
﹙美﹚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著,廖世德譯
吳熙捐審閱:《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臺北:心靈工
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美)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臺北,張老師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
生》,臺北:桂冠圖書館,2002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北
京:三聯書店出版社,2007年。
(美)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
臺北:巨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美﹚邁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
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馬丁‧佩恩(Martin Payne)著、陳增穎譯:《敘事治療入門》,臺北:心理
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法﹚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著,樂奧伯狄娜採訪,繆詠華譯:《莒哈絲論
莒哈絲》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13年。
﹙德﹚魯曼著﹙Niklas Luhmann﹚著,張錦惠、王柏偉譯:《愛情作為激情——論
親密性的符碼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希臘)柏拉圖(Plato)著,吾錦棠譯:《饗宴》,臺北:協志工業出版社,1964年。
(法)彼得‧法朗士(Peter France)著,梁永安譯:《隱士:透視孤獨》,臺北:立
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美)彼得‧柏格(Peter L Beger)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
論的要素》,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德)彼得‧畢爾格(Peter Burger)著,陳良梅、夏清譯:《主體的退隱》,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英)彼得‧奧斯本(Peter Osborme)著,王志宏譯:《時間與政治——現代性與
先鋒》,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4年。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彭仁郁譯:《愛與意志》,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01年。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1年。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臺北:立緒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臺北:立緒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4年。
(美)理查德‧羅蒂(Richard Rorty)著,徐文瑞譯:《偶然、反諷與團結》,北京: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3年。
﹙美﹚蘇珊.桑塔格著﹙Susan Sontag﹚著,程魏譯:《疾病的隱喻》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上海:譯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
﹙美﹚蘇珊.桑塔格著﹙Susan Sontag﹚著,陳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臺
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捷克﹚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劉慧卿、楊明敏譯:《論女性——女同
性戀案例的心理成因及其他》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
(奧地利)弗洛依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著 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夢
的解析》,臺北:胡桃木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
(奧地利)維克多‧傅朗克(Viktor E. Frankl)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與心
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美)史泰司(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正中書局股份有
限公司,1998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
編譯館出版,1998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鄧伯宸、梁永安譯:《恐懼》,臺北:
立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英﹚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何定照、高瑟濡譯:《論人際紐帶
的脆弱——液態之愛》,臺北:商周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三、單篇論文
王浩威:〈書寫、死亡、性倒錯--從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說起〉,《聯合
文學》13:4,1997.2,頁70-74。
王奕婷:〈肉身書信—《蒙馬特遺書》中書信形式的書寫與踰越〉,《聯合文學》
14:5,1998.3,頁70—71。
王丹:〈專輯:完成與未完成的生命寫作 邱妙津--生命與愛情的極致:再讀
「蒙馬特遺書」〉,《印刻文學生活誌》1:10,2005.6,頁91-93。
朱偉誠:〈臺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30期,1998年,頁35—62。
朱偉誠:〈作家與隱私的另類(同性戀)邏輯〉,《聯合文學》15:11,1999.9,頁
20—23。
江江明:〈臨界點的生命——以《鱷魚手記》及《蒙馬特遺書》為例論邱妙津小
說中的女性存在主義傾向〉,《文學前瞻》第一期,2000年,頁58—76。
呂正惠:〈世紀末期台灣後現代思潮種種面相〉,《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
人間出版社,2002.6,頁341—376。
呂文翠:〈遺書之後--論邱妙津文本中的書寫、死亡與性別政治〉,《華夏
學報》第37期,2003.5,頁135-142。
祁立峰:〈邱妙津密碼:對印刻版《蒙馬特遺書》中〈第十五書〉、〈第十九書〉
的探析〉《中國現代文學》第十三期,2008.6,頁205—226。
李伊晴記錄整理:〈小說的真心與技藝—周芬伶對談賴香吟〉,《印刻文學生活誌》
8:6,2012.2,頁56—65。
林燿德:〈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八○年代台灣政治小說」的內涵與相關
課題〉,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4年,頁130—159。
林佩苓:〈在城市漂移的房間裡:論邱妙津的「拉子」空間書寫〉,《臺大婦女研
究室電子報》第28期,2010.5,頁6—7。
邱貴芬:〈族國建構與當代臺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思與言》,34:3,1996.09,
頁79—112。
周芬伶:〈邱妙津的死亡行動美學與書寫〉,《芬香的秘教:性別、愛欲、自傳書
寫論述》,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頁280—
311。
吳蓓:〈以身體顛覆男權的企圖——看九十年代以來兩岸女性主義小說寫作〉,《時
代文學》,2006.5,頁65—67。
林怡吟:〈《鱷魚手記》〉,《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5期,2001.5,頁65-67。
林力安:〈作家之死〉,《百合》第五期,2002.1,頁32—33。
林麗如:〈向世界的盡頭吶喊──讀《邱妙津日記》〉,《文訊雜誌》第272期,
2008.6,第110—111頁。
林佩苓:〈依違於中心與邊陲之間--論邱妙津作品中的女同志文化
菁英氣質與性別邊緣位置〉,《女學學誌》2011.6,第107-131。
洪凌:〈蕾絲與鞭子的交歡—從當代臺灣小說註釋女同性戀的慾望流動〉,《中外
文學》,25:1,1996.6,頁60—80。
紀大偉:〈發現鱷魚——建構臺灣女同性戀論述〉,《晚安巴比倫—網路世代的性
慾、異議,與政治閱讀》,臺北:探索文化,1998年,頁137—153。
紀大偉:〈烏托邦之後——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同志文學生態〉,《文訊》第229期,
2004.11,頁54—56。
馬森:〈女性書寫與男性的尊嚴〉,《聯合文學》第145期,1996.11,頁46。
馬嘉蘭著,紀大偉譯:〈衣櫃、面具、膜:當代台灣論述中同性戀主體的
隱/現邏輯〉,《中外文學》第12期,1998.5,頁130-149。
馬嘉蘭著,陳鈺欣、王穎譯:〈揭下面具的鱷魚:邁向一個現身的理論〉,
《女學學誌》第15期,2003.5,頁1-36。
徐禎苓:〈夢的建構與失落——試論邱妙津小說中的書寫策略〉,《東吳中文線上
學術論文》第15期,2011.9,頁79—96。
張淑麗:〈「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27:10,1999.3,
頁10—2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明〉,《聯合文學》第178期,1999.9,頁162—
173。
陳思和:〈鳳凰、鱷魚、吸血鬼——試論臺灣文學創作中的幾個同性戀意象〉,《香
港文學》第196期,2001.4,頁54—64。
張娟芬:〈專輯:完成與未完成的生命寫作 邱妙津--葬兔〉,《印刻文學生活
誌》1:10,2005.6,頁94-96。
陳春燕:〈文學(中)的身份:讀邱妙津日記〉,《中外文學》40:3,2011.9,頁
97-138。
曾秀萍:〈九○年代臺灣「女同志小說」書寫的顛覆性及其矛盾〉,《水筆仔》,第
7期,1999.4,頁10—32。
曾秀萍:〈生死往覆,以愛封緘--論蒙馬特遺書中書信、書信、日記的書寫特質
與意義〉,《中文研究學報》,第3期,2000.6,頁193—211。
曾文璇:〈主體認同與情慾--邱妙津的小說世界〉,《中極學刊》第1期,2001.
12,頁231-240。
傅淑萍:〈性/別越界:身體與文體--邱妙津的女同志書寫〉,《應華學報》
第10期,2012.5,頁167-202。
黃錦樹:〈嗨,同代人—賴香吟《其後》讀後〉,《自由時報副刊》,2012.5。
楊照:〈生命中無法承受的透明——三毛與台灣的「私體文學」〉,《流離觀點》,
臺北:自立晚報,1991年。
楊照:〈新人類的感官世界—評邱妙津的《鬼的狂歡》〉,《聯合文學》8:6,
1992.4,頁162—165。
遆存磊:〈以碎裂言語探勘死生的迷局〉,《中國圖書評論》,2011.11,頁117—118。
寧蘭芝:〈淺論《白蛇》與《蒙馬特遺書》、《鱷魚手記》中T的形象對比〉,《金
田》,2012.3,頁53。
劉亮雅:〈九0年代臺灣的女同性戀小說--以邱妙津、陳雪、洪凌為例〉,
《中外文學》26:2,1997.7,頁115-129。
劉亮雅:〈愛慾、性別與書寫: 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中外文學》,26:3,
1997.8,頁8-30。
劉亮雅:〈世紀末臺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以李昂、朱天文、邱
妙津、成英姝為例〉,《中外文學》28:6,1999.11,頁109-134。
劉亮雅著,廖勇超、王梅春、周盈秀譯:〈鬼魅書寫:臺灣女同性戀小說中
的創傷與怪胎展演〉,《中外文學》33:1,2004.6,頁165-183。
劉人鵬:〈尋找遺失的女同性戀與T婆文本〉,《誠品好讀》第五期,2000.11,
頁19-21。
賴香吟:〈中篇小說首獎得獎感言—等待阿波〉,《聯合文學》133期,1995.11。賴香吟:〈專輯:完成與未完成的生命寫作 邱妙津--十年前後〉,《印刻文學
生活誌》1:10,2005.6,頁97-101。
蕭瑞莆:〈另一種視觀/看法:閱讀/書寫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及德瑞克.賈曼
的電影《花園》〉,《中外文學》,25:1,1996.6,頁39—59。
簡淑怡:〈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以《鱷魚手記》為例〉,《受業集》第2
期,2001.8,頁73-79。
蕭義玲:〈其後、倖存與意義——賴香吟《其後》中的命運與書寫行旅〉,
《世紀末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第19期,2013.11,頁3-32。
羅顯勇:〈論二十世紀九○年代台灣小說中「酷兒書寫」的現代性〉,《中南大學
學報》17:1,2011.1,頁159—163。
四、學位論文
江碧芬:《九○年代台灣女同志小說中的情慾書寫——以邱妙津、陳雪為主要探
討對象》,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辛佩青:《異質經驗 中界書寫:以邱妙津小說開展之卑賤文學》,高雄:國立中
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宜羲:《毀滅與完成——邱妙津的自我書寫》,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
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9年。
林慧音:《邱妙津女同志小說研究》,臺南: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
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
林美玲:《邱妙津小說《鬼的狂歡》之精神分析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胡媛雅:《邱妙津、陳雪、張亦絢女同志小說中的性別與空間》,臺北: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涵謙:《邱妙津小說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陳怡如:《自我的再現與重構——論邱妙津與陳雪的女同志小說》,中壢:國立中
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筑莛:《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從文類角度看邱妙津作品的特殊性》,中壢:國
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陳栢青:《內向世/世代小說研究——一種視覺的詮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台
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傅紀鋼:《後現代視野下的邱妙津——以《邱妙津日記》為中心的擬象研究》,
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傅淑萍:《卑賤、荒誕與儀式的完成:邱妙津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楊瀅靜:《邊緣、認同與死亡的書寫——邱妙津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楊莉敏:《書寫中的主體:邱妙津文學的危機與救贖》,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
系碩士論文,2012年。
蔡素英:《從邱妙津鱷魚手記及蒙馬特遺書探討女性主體意識之認同建構》,嘉
義: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蔡幸儒:《向內凝視的憂鬱和死亡的意識——以邱妙津和袁哲生為分析對象》,中
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劉淑貞:《肉與字:九○年代後小說中的死亡與自殺書寫——以張大春、駱以軍、邱妙津、黃國峻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
簡家欣:《喚出女同志:九○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論述形構與運動集結》,臺北: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