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翊均
Liao, Yi Chun
論文名稱: 漢語連詞「無論」的語用、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A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Conjunction Wulun in Chinese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無條件範距句尾焦點對比焦點反預期
英文關鍵詞: unconditional, scope, end focus, contrastive focus, counter-expect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25.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2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連詞「無論」為一常見之漢語連詞,在語義、複句以及語用尚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和文獻,但多為獨立之研究,資料過於零碎與分散,亦鮮少關於篇章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藉由Halliday(1985)所提出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s),即「概念」(ideational)、「人際」(interpersonal)和「篇章」(texual)為主要的理論依據,探討漢語連詞「無論」在語義、篇章方面的功能,並將研究結果應用於現有之華語教材,提出相關的意見進行改善。

    在複句層面上,當「無論」位於主語前,作為句外範距,會引導出對比焦點,其連接的範距是跨越句子的;另外,當「無論」位於主語後,為句內範距,則會帶出句尾焦點,其連接的範距較小,通常僅限於局部句子的連結。

    在篇章方面,「無論」句在主句的顯隱性上偏顯性,即沒有主句省略的狀況。而顯性句中,又包含了前顯主句和後顯主句,「無論」句多為後顯主句,即常規的「無論」從句在前,主句在後,其為「無論」句型的無標句。另外,還是有少數的語料包含前顯主句,即主句在前,「無論」從句在後的句式,其為「無論」句型的有標句。而「無論」句之所以多為後顯主句可以用前後景的概念去解釋。由於「無論」為無條件連詞,「無論」後的成分為「被排除的條件」,那些條件多為上文所提到的內容或大眾之間共同擁有的共識或背景知識,因此不容易符合前景句所需要的條件,即具有可以推進事件的新信息或焦點,反而比較適合作為背景句,即補充資訊或建構對話的背景語境之功能。

    Being one of the common grammatical points of Chinese, conjunction Wunlun had appeared in many reseaches and documents. Those reseach and documents focus on part of speech, structur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lauses, and it’s pragmatic functions. Most of them are independent research, 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 is scattered and unorganized. And seldom of them mention about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wulun.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encompassing ideational, tex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Halliday, 1985)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conjunction wunlun at both discourse and semantic aspects. Furthermore, it is hoped that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modern days.

    With regard to the cohesion at the complex sentence formed level, wulun can serve as either an intra-sentential or inter-sentential connector, the first occur when wulun appears in front of the predicate and behind the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tter appears in front of the subject and the predicat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hen wunlun turns out to be an intra-srntential connector, it provides a smaller discourse scope, producing an end focus. Whereas when wunlun shows up as an inter-sentencial connector, it gives a widen discourse scope and produce a contrastive focus.

    At the discourse level, the conjunction wulun can be distributed in to “postposed explicit main clause” and “preposed explicit main clause”. The former one, which appears after a wunlun clause, is the unmarked sentence pattern of wulun and is commonly used in passages or articles. As for the latter one, it appears in front of the wulun clause, which is seldom used in passages or articles, was taken as a marked sentence pattern. Since wunlun serves as a conjunction which indicates “unconditionality”, therefore, the elements behind wunlun are normally the condition that had been denied, those conditions are usually the information which is knowned by both listeners and speakers. Therefore, it can only serve as a sentence that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stead of foreground information, which is mostly the position that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and main foucus of the sentence.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本論文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基本理論依據 9 第二節 「無論」的語義與詞性探討 10 ㄧ、「無論」的歷時語義及詞性 10 二、「無論」的共時語義與詞性 11 三、「無論」的核心語義 13 四、小結 14 第二節 「無論」複句的相關研究 14 一、「無論」的主從句關係 14 二、「無論」的語法結構 15 三、「無論p,都q」和「無論p,也q」的差異與使用方式 19 四、小結 20 第三節 「無論」的篇章理論分析探討 21 一、 篇章的相關理論 21 二、「無論」的篇章相關研究 30 第四節 「無論」的語用研究探討 35 一、相關概念理論 36 二、「無論」的語用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一、語料分析架構 45 二、句式分類與語料討論 47 三、研究問題一 52 四、研究問題二 55 五、研究問題三 5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9 一、語料來源 60 二、研究限制 61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65 第一節 研究問題一 65 ㄧ、「無論」的範距大小語料之比例 66 二、「無論」的範距大小 67 三、「無論」的焦點之比例分佈 69 四、小結 75 第二節 研究問題二 75 一、「無論」主句之顯隱性分布狀況 75 二、「無論」在顯性句上的對比和前後景的互動關係 78 三、小結 82 第二節 研究問題三 82 第五章 結論與教學啟示 85 第一節 研究總結 85 第二節 教學啟示 86 一、教學需求 86 二、現行教材之評析 88 三、教學排序建議 9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99 參考文獻 101 附錄:研究語料 106

    參考文獻
    Biq, Yung-O(1989).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s: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In James H-Y Tai and Franks F. S. Hsueh (Eds),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pp.1-18). Chinese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CLTA). Monograph Series No.1 South Orange.

    G.G. Langdon and J.J. Rissanen, "Compression of black-white images with arithmetic
    coding," IEEE Trans. Commun. COM-29, pp. 858 - 867, June 1981.

    Halliday, M.A.K.(1985,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oey,M.(1991).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J., & Thompson, S. A. (1980) .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Linguistic Socoiety of America, 56(2), 251-299

    Lenk, U.(1998)Marking discourse coherence : Func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spoken English (Vol.15) : Gunter Narr Verlag.

    Lyons, J(1977). Semantic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England. Teng, S-
    H(1998)sequencing of structure in pedagogical gramma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 (JCLTA), 33(2), 41-52

    Marie Mei-li Yeh (2003) A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tudy of Saisiyat Verbs. Ph.D.
    Dissert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5)。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 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語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王 力(1985)。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忠良(1990)。“無論⋯⋯都”復句及其承載的邏輯意義。東疆學刊(03)
    王維賢(1994)。《現代漢語複句新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史金生(2002)。現代漢語副詞的語義功能研究。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
    出版。
    玄 玥(2002)。焦點問題研究綜述。漢語學習,4,35-43。
    田子徵(1983)。“無論(不論、不管)⋯⋯都(還)”並非都構成條件關係。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81-82
    由麗萍、厲霽隽(2003)。“無論”類連詞在句法分析中的標記功能——面向信
    息處理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1),51-57。
    呂叔湘(2002)。呂叔湘全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主編(1981/2006)。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芮慈(2016)。漢語 “寧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為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宋玉柱(1995)。“無論”偏句中的連詞。語文建設(11):34
    李會榮(2013)。現代漢語讓步範疇及相關問題的認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李曉琪主編(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杜支萬(1995)。“無論”句隱含的選擇意義。語文建設(9):28-29
    邢志群(2007)。對外漢語教師培訓:篇章教學。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
    互补。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1a)。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1b)。“無論p,都q”句式。取自邢福義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
    學出版社:289-298。
    邢福義(2001c)。漢語複句格式對複句語義關係的反制約。取自邢福義選集,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364-377。
    周士宏(2009)。信息結構中的對比焦點和對比話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3(4),12 – 16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潘文國等譯。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屈承熹(1997)。華語中的主題,焦點,與信息量。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 1-14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金积令,1991,英汉语主题结构的对比研究,《外国语》第2期。
    陈昌来(2000)。现代汉语句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洪嘉馡, 黃居仁, 馬偉雲. 2006. 語料庫為本的兩岸對應詞彙發掘.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CLSW-7). Hsin-chu, National iao-tung Univeristy. May22-24.
    胡壯麟(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胡壯麟(2002)。語篇語言學。語言多學科研究與應用,廣西教育出版社,281-314。
    胡壯麟主編(1990)。語言系統與功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香港:三聯書店。
    范開泰、張亞軍(2000)。現代漢語語法分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范曉主編(1998)。漢語的句子類型。太原:書海出版社。
    徐赳赳(2010)。現代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烈炯,1995,《語義學》(修訂本)。北京:語文。
    徐陽春(2002)。現代漢語複句句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馬映(2016)。無條件讓步句“無論P,Q”與“任憑P,Q”對比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湖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2008)。實用視聽華語(三)(新版)。
    台北:正中書局。
    康燕(2011)。漢語“無論p,q”句的語用分析。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08):
    31-34
    張斌(2010)。現代漢語描寫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德祿、劉汝山(2003)。語篇連貫與銜接理論的發展與應用。上海:上海外
    語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1996a)。副詞的連用類別和共現順序。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86-94。
    張誼生(1996b)。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語言研究,1,128-138。
    張誼生(2004)。現代漢語副詞研究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
    畢永峨(1994)。 “也”在三個話語平面上的體現。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俊光(2008)。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
    陳瑞庚(1980)。晏子春秋考辨。臺北:長安出版社。
    陸慶和(2006)。實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2003)。《现代汉语》(增订3版)。高等教育出社。
    傅惠鈞(2009)。“無論句”的選擇性與關聯問題。漢語史學報(00)
    游雅欣(2016)。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為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湯廷池(1986)。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語法的對比分析。
    師大學報,31,頁437-438。
    湯賢均(1987)。无论P,都q”句式的表述问题。鄂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Z1
    程亞恒(2014)。連詞“無論”語法化的機制與誘因。《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 第1期 65-69
    程亞恒(2014)。連詞“無論”語法化的機制與誘因。長春師范學院學報(01)。
    黃國文(1988)。語篇分析概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黃筱婷(2017)。漢語 “固然”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為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黃曉冬(2001)。“無論A,也/都B”據的語義分析。漢語學習(10)5:32-39
    楊慶蕙主編(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難點剖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出版社。

    廖秋忠(1992)。篇章與語用和句法研究。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出版社,181-208。
    滿在紅、宋洪梅(2004)。論現代漢語中自然焦點的句法位置。外語研究,5,
    24-27。
    趙清永、孫剛(2005)。漢語焦點理論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上的應用。語言文
    字應用,S1。
    劉 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 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劉 順(2003)。現代漢語語用平面的焦點表達。南京林業大學學報,3(1),
    54-58。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第六版)。台北:師大
    書苑。
    劉樂寧 (2005)。〈語言、文學與文化:高年級漢語課程的設置〉。《中文教
    學理論與實際的回顧與展望》 (Reflecting on the Future of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台北:師大書苑。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二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黎錦熙(2001)。黎錦熙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義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
    21:45 - 63.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1-
    25。
    簡盈妮(2011)。華語副詞「反正」與連詞「不管」、「不論」、「無論」於
    篇章層面之研究及教學啟示(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羅曉英(2006)。现代汉语假设性虚拟范畴研究。暨南大學:上海。
    顧士熙主編(2002)。現代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中國書籍出版社。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