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維德 Tseng, Wei-De |
---|---|
論文名稱: |
桃園市自然災害新聞報導內容分析及老街溪災害識覺之研究 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paper Reports about Natural Disaster and Public Hazard Perception and Adjustment Behavior in the Lao-Jie River Watershed, Taoyuan City |
指導教授: |
廖學誠
Liaw, Shyue-Cher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自然災害 、內容分析 、災害識覺 、調適行為 、桃園 |
英文關鍵詞: | natural disaster, content analysis, hazard perception, adjustment, Taoyua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008.2018.A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環境及氣候的變遷,引發桃園地區多起自然災害事件,不僅造成民眾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失,亦屢屢登上媒體版面,而新聞媒體報導的次數,與民眾受災的程度有關。因此,本研究從桃園市新聞媒體報導的內容分析以及桃園老街溪周遭居民對洪患的認知與調適行為進行研究。
首先,本研究以1986年-2015年,「聯合報」電子資料庫中所呈現的土石流、崩塌、水災、風災、旱災報導等議題為研究對象進行內容分析,瞭解桃園地區自然災害事件報導的時空分布特性和其報導的取向。從研究結果發現,水災為桃園發生頻繁的災害之一,故以老街溪整治段的周遭居民為樣本,採用滾雪球方式進行抽樣,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訪談了14位居民及2位政府官員,以瞭解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時空差異,進而提出防災管理的因應建議。
研究結果如下:1.在空間分布上,土石流、崩塌、風災等報導議題,以復興區的報導次數為最多;水災報導則以中壢區次數為最多;旱災則因其影響範圍多遍及全桃園,故在地點上較無明顯顯著差異。2.時間特性上,土石流、崩塌、水災、風災的相關報導則多集中於6-10月,其誘發因素主要與西南氣流、鋒面、颱風有關;旱災議題主要集中於12-5月,和冬季降雨量不足及梅雨季降雨不足或延遲來臨有所相關。3.居民災害識覺的差異上,受到角色、居住時間、居住地點影響,其中成因性識覺、嚴重性識覺、存在性識覺有明顯的空間差異。4.居民的調適行為上,以預警發布時期即洪患發生時期較為明顯,而災後行為隨著近年來整治工程的完工及防救災的宣導,民眾的警戒心也隨之降低。
Recently, climate and surrounding changes have arouse multiple natural disasters in Taoyuan city, which not only threatene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but also bumped into medium forum for several times. There is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news report and influence on people about the disaster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th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s in Taoyuan area and the residents' hazard perception of flood and adjust behavior in Lao-jie River.
This research analyzes news report about mudslide, collapse, flood, wind damage, drought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database of united daily news since 1986 to 2015 to reali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se disaster news report in Taoyuan area. Furthermore, I take the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improvement works in Lao-jie River as sample in snowball sampl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interviewing 14 residents and 2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discuss the time and space difference in the residents' hazard perception of flood and adjust behavior .
The result shows as follows: Firstly, spatial distribution can be reflected from the report frequency of Fuxing district about mudslide, collapse, wind damage higher than any other district in Taoyuan. Also, Zhongli District often shows up in the flood report. A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port of mudslide, collapse, flood, wind damage seems to take place in June to October. In the other side, the report of drought is mainly happened in December to May. Moreover, residents' flood perceptions is influenced by character, living period, location and so on. Finally, residents' adjust behavior only appears during the early warning and the period of floo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improvement work, residents have also reduced alertness toward the disaster.
參考文獻
一、中文期刊與專書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書局。
王石番(191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市:幼獅文化。
王洪鈞(1992)。新聞採訪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王秋原、姜蘭虹、張長義(1984)。基隆市山坡地居民對災害調適行為及因應措施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5:1-11。
王秋原、徐美玲(1990)。影響基隆河流域居民對其住家環境之識覺及其因應行為因子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8:23-39。
王時鼎(1992)。侵臺颱風路徑、強度、結構及風雨整合研究。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80-73。
王琳、白璐(1993)。居民的災害識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5-79。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中華水土保持學會(2005)。水土保持手冊。
內政部(2009)。石門水庫集水區土地使用計畫檢討。臺北市。
內政部(2014a)。災害防救深耕計畫。
內政部(2014b)。民國103年災害防救白皮書。
內政部營建署(2015)。105年度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年度訪評執總結報告。
石再添(1996)。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臺灣省文獻委會。
巫孟珊(2003)。集集地震後埔里居民的災害識覺及生活調適,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何俊彥(1999)。雲林縣沿海地區環境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李威霖(2015),水旱災防救科技之應用與發展。中華防災學刊,7(2):215-230。
林照真(2013)。台灣電視新聞之災難報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新聞學研究,115:141-185。
林雪美(2004)。台灣地區近三十年自然災害的時空特性。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1:99-128。
林韋秀(2005)。汐止地區店家的洪患災害識覺。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文玲(1992),宜蘭沿海養殖區環境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
學系碩士論文。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5-35。
施邦築(2005)。防救災體系之強化。國研科技,5:31-39
吳杰穎、李玉生(2010)。非結構式減災措施運用於空間規劃與管理之研究。建築學報,72:169-186
洪敏麟(1983)。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二)。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洪政耀、林雪美(2010)。新竹縣五峰、尖石鄉坡地災害對居民的災害識覺與調適
行為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25:22-32。
施美玲(1997)。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原書:Singletary, M. [1993].Mass Communication Reasearch: contempora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桃園縣政府農業局(2008)。桃園縣農地資源空間規劃計畫。
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局(2014)。桃園縣綜合發展計畫。
桃園市政府主計處(2015)。農林漁牧統計報告。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2015)。跨域治理案例分享-老街溪。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2015)。水務局工作報告。
徐崇德(1962)。桃園縣志卷一土地志氣候篇。桃園縣: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徐美玲、王秋原(1991)。安坑地區居民對山坡地社區開發所造成環境衝擊之識覺。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1-19。
黃朝恩(1991)。人類與自然災害。台北市:幼獅文化。
黃朝恩(1998)。環境新聞的報導內容及其時空特性-以台灣地區(民國75年至84年)為例。地理研究報告。29:1-31。
黃朝恩(2000)。人類活動所激化的自然災害。環境教育季刊,41:49-56。
許心寶(1985)。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識覺與調適的空間差異。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陳鳳如(2001)。我國報紙對重大災難新聞報導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雄(2002)。台灣土石流災害原因的探討。工程環境特刊,10:21-29。
陳婉菁(2006)。花蓮縣秀林鄉山崩土石流災害識覺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亮全、陳海立(2007)。易致災都市空間發展之探討:以台北盆地都市水災形成為例。都市與計畫,34(3):293-315。
陳向明(201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陳宜彣(2014)。好茶村民災害識覺與莫拉克颱風災後新生活調適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碧霞(2014)。莫拉克風災後羌園地區居民災害識覺及其調適行為之研究。東華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郭振泰(1994)。都市發展與水患。水患與防洪排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經濟部水利司
馮永富(2008)。西瓜栽培技術。桃園區農業專訊,66:1-5。
新北市政府(2015)。新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經濟部水利署(2008)。易淹水地區水災治理計畫:老街溪治理規劃檢討。
經濟部(2015)。桃園市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地計畫書。
經濟部(2016)。中央災害防救會報。
劉雅貞(2006)。從災害識覺觀點看花蓮縣土石流保全住戶之疏散配合意願。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張翰壁(2004)。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張長義(1977)。環境識覺與自然災害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57-60。
張長義(2003)。地震災害及潛在危險地區環境識覺與調適行為比較分析研究-以
南投埔里、台中東勢與台南白河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詹勳全、張嘉琪、陳樹群、魏郁軒、王昭堡、李桃生(2015)。台灣山區淺層崩塌地特性調查與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6:19-28。
經濟部水利署(2008)。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
路袖、李偉涵(2013)。溪行回春:打開老街溪的回憶之蓋。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鄭雅璟(2007)。土石流災害識覺之研究-台中縣大甲溪流域周遭居民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雲龍、張長義(1994)。蘭陽平原洪患災害識覺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2:57-75
楊雲龍(1995)。蘭陽平原環境災害識覺之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論文
楊孝濚(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正中。
楊于嫻(2014)。都市河川復育之研究-以老街溪為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開元(2005)。汐止水患對居民的災害識覺及其調適行為之探討。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簡述。新聞學研究,62:143-151。
趙庭輝(1991)。災難報導之新聞價值分析研究:以颱風消息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潘朝陽(2010)。新修桃園縣志地理志。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閻沁恒(1972)。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臺北市: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謝子良(2016)。整合性防洪策略研究。中華防災學刊,8:5-16。
謝育茱(1996)。屏東縣林邊鄉地層下陷災害識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聶國維(2002)。災難新聞報導中政府危機溝通策略呈現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處理納莉颱風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期刊
Ader, C. R. (199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nda setting for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2(2): 300-311.
Bos, W. and Tarnai C. (1999). Content analysis in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 659-671.
Barrow, Harlan H. (1923). Geography as human ecolog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3(1): 1-14.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Burton, I. & Kates, R. W. (1964). The perception of natural hazard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 3(3): 412-441.
Burton, I & Kate, R. W. & White, G. F. (1978).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 New York:Guilford.
Bengston, D. N., Fan, D. P. and Celarier, D. N.(1999). A New Approach to Monitor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olicy: The Case of US National Forest Benefits and Valu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6: 181-193.
Cutter, S. L., Boruff, B. J., Shirly, W. L. (2004).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4(2): 242-260.
Kates, R.W. (1970). Natural hazard in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ypotheses and models.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Economic Geography, 47(3): 438-451.
Krippendorff, Klaus. (2013).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London: Sage.
Lindell, M. K. & Perry R. W. (2000). Household adjustment to earthquake hazard: A review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4): 461-501.
Saarinen, T. F. (1966), Perception of the drought hazard on the great plai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 106: 24-40.
Tobin, G. A.(1995), The levee love affair: A stormy relationship, Water Resource Bull., 31(3):359-367
Weber, R.P. (1990), Basic Content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White, G. F. (1942), Humans adjustment to flood:a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flood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Paper No. 29,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USA.
White, G. F. (1974), Nature hazards research: Concepts, Metho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White, G. F. Natural Hazards: Local , National, Global,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網站部分
台灣氣象局颱風資料庫:http://rdc28.cwb.gov.tw/TDB/ntdb/pageControl/typhoon?year=2001&num=200116&name=NARI&from_warning=true(2015年
10月)。
中央災害防救會報:http://www.cdprc.ey.gov.tw/cp.aspx?n=AB16E464A4CA3650(2016年4月)。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
A1A2E1F1&k1=%E7%81%BD%E5%AE%B3%E9%98%B2%E6%95%91%E6
%B3%95(2016年3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http://117.56.222.245/debrisInfo/DebrisStatistics.aspx(2016年5月)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http://agriculture.tycg.gov.tw/(2015年10月)
桃園市政府主計處:http://dbas.tycg.gov.tw/home.jspid=193&parentpath=0,13,47
(2016年3月)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https://data.gov.tw/ (2016年4月、2018年4月)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敏感區範圍數值檔:
https://www.moeacgs.gov.tw/newlaw/newlaw_SHP.htm(2018年4月)
NGIS國土資訊圖台:http://tmap.geospatial.org.tw/index.html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