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蓓潔
論文名稱: 從哈伯瑪斯的憲政愛國主義看台灣國家認同的未來
指導教授: 陳延輝
Chen, Yen-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哈伯瑪斯憲政愛國主義國家認同現代性多元文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5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所關注的並不是在於討論所謂國家認同的「答案」是什麼?而是答案是依循怎麼樣的一個路徑所產生,對於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在社會現象背後更為重要的課題,因為往往帶來爭議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本身;本文主要的內容是探討在哈伯瑪斯(Jrgen Habermas)所提出的憲政愛國主義(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的國家認同是如何可能?憲政愛國主義具備哪些哲學基礎和實踐理論?
      檢視台灣建構國家認同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發現民族主義所留下的痕跡,針對民族主義對民主國家造成的傷害,哈伯瑪斯的憲政愛國主義對具有多元文化的台灣帶來何種的啟示和希望?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5 第三節 相關文獻分析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概念界定 16 第二章 Habermas憲政愛國主義的政治哲學基礎 19 第一節 現代性的自我理解 20 2-1.1 Habermas現代性的概念 20 2-1.2現代性的自我認同和重建 23 第二節 多元文化論 27 2-2.1多元文化與政治文化 27 2-2.2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 31 第三節 公共領域 37 2-3.1 Habermas的公共領域理論 37 2-3.2 從公共性到交互主體性 40 第四節 小結 44 第三章 Habermas的憲政愛國主義 46 第一節 憲政愛國主義的時代背景 46 3-1.1戰後德國民族意識之變遷 46 3-1.2德國統一過程的憲政與政治文化 49 第二節 憲政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 54 3-2.1 民族與政治實體 54 3-2.2 政治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 57 第三節 憲政愛國主義的影響 61 3-3.1從民族群體到公民共同體 61 3-3.2現代國家公民的集體認同 63 第四節 小結 66 第四章 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 69 第一節 戰後的台灣國家認同(1945~1980) 70 第二節威權體制轉型時期的國家認同(1980~1990) 77 4-2.1台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型 77 4-2.2轉型期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 80 第三節 新國家論述下的國家認同(1990~迄今) 84 4-3.1李登輝時代國家認同的變遷 84 4-3.2陳水扁時代國家認同的變遷 90 第四節 小結 95 第五章 憲政愛國主義對台灣國家認同的啟示 98 第一節 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意義 98 5-1.1文化民族主義的反省 98 5-1.2民主化內涵的形成 104 第二節 台灣發展憲政愛國主義的條件 108 5-2.1 憲政體制下的國家認同 109 5-2.2 制度認同觀念的轉化過程 111 第三節 建構台灣國家公民的集體認同 114 5-3.1台灣國家認同的理性基礎 114 5-3.2台灣公民社會的重建 118 第四節 小結 125 第六章 結論 1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7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30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32 二、外文部分                     141 圖次 圖1-1、本論文研究架構 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明珂
    (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19-140.
    王甫昌
    (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期:1-45.
    王振寰
    (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利結構》,台北:巨流。
    王振寰、錢永祥
    (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期:17-55.
    王玖興、賀麟譯(1996),Hegel , G. W. F.著,《精神現象學》,北京:商務。
    方建中
    (2004),《台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慶蘋
    (1997),<個體自由與愛國心:從黑格爾的觀點出發>,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明
    (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San Jose,CA:蓬島文化公司。
    江宜樺
    (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大學。
    台灣社會研究編委會
    (1995),<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激進的台灣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1-15.
    汪行福
    (2002),《走出時代的困境-哈貝馬斯對現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的初探>,收入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吳叡人
    (1995)<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收入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吳叡人譯,Anderson,Benedict著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阮銘
    (2004),《兩個臺灣的命運 : 認同Taiwan vs.認同China》,台北:玉山社。
    李登輝
    (2005),《新時代台灣人的涵義》,台北:群策會。
    李坤城
    (1999),<舊民族國家,或新公民社會?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批判>,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秋零、田薇譯,Lwith, Karl著
    (2002),《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北京:三聯書店。
    林佳龍
    (1989),<威權侍從主義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17-143.
    孟樊
    (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
    洪鎌德
    (2001),《法律社會學》,台北:揚智。
    (2001),<法律、道德、民主和法治國家的發展--哈伯瑪斯法律觀的析評>,《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21期:97-114.
    (2003),<哈伯瑪斯晚年世界觀與時代批判>,推薦序刊於哈伯瑪斯與哈勒著《作為未來的過去》,章國鋒譯,台北:先知出版社,頁1-5。
    若林正丈
    (1989),《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
    (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倪炎元
    (1994),《東亞威權政權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台北:月旦。
    高譜鎮
    (2003),<從政治哲學論述探討多元族群國家認同的形塑>,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賁
    (1998),<戰後德國憲政與民主政治文化: 哈貝馬斯的憲政觀>,《二十一世紀》,第47期:13-21。
    夏春祥
    (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57-96。
    許仟
    (2001),<德意志民族意識之探討>,《政策研究學報》,第1期:141-160。
    奚瑞森、亞方 譯,Quentin Skinner著
    (2004),《現代政治思想的基礎 卷一、二》,台北:左岸。
    陳玟伶
    (2002),<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瑋鴻
    (2004),<理性與重建-哈伯瑪斯的現代性哲學>,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
    (1998),<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收入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
    郭官義 譯,Habermas,Jrgen.著
    (2000),《重建歷史唯物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曹衛東
    (2004),《哈伯瑪斯精粹》,南京:南京大學。
    曹衛東等 譯,Habermas, Jrgen. 著
    (1999),《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
    (2002),《包容他者》,上海:人民。
    (2002),《後民族格局》,台北:聯經。
    彭明敏
    (1994),《彭明敏看台灣》,台北:遠流。
    黃昭堂
    (1998),《台灣那想那利斯文》,台北:前衛。
    曾建元
    (2001),《一九九○年代台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慶豹
    (1998),《哈伯瑪斯》,台北:生智。
    葉允斌
    (2004),<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以Habermas的「Intersubjectivity」觀點為中心>,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之林 陳燕谷 譯,Habermas,Jrgen著
    (1998),〈民主法治國家的承認鬥爭〉收入於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
    董之林 陳燕谷譯,Taylor,C.著
    (1998),<承認的政治>收入於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
    董世駿
    (1999),<政治文化和現代社會的集體認同--讀哈貝馬斯近著兩種>,《二十一世紀》,第52期:62-71。
    董世駿 譯,Habermas,Jrgen著
    (2003),《在事實與規範之間》,北京:三聯。
    張桂茂
    (1999),<「新台灣人」之非論>,《當代》,第137期:66-77。
    (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入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楊聰榮
    (1994),〈中國化與本土化-台灣族群運動及其教育上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第21卷第2期、第22卷第1期:127-137。
    葛永光
    (1991),《多元文化主義與國家整合》,台北:正中。
    趙剛
    (1996),<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1-72。
    蔡英文
    (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的反思>,《政治科學論叢》,第21期:51-84。
    (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台北:聯經。
    (2003),<台灣民主理念的方展及其問題>,收入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
    鄭欽仁
    (1995),<論台獨>,《財訊》,1995年3月號:63-70。
    劉俊斐
    (1995),<「政治共同體」的塑造與重整-兼談國家認同教育之政策方向>,《國教園地》,第53、54期:11-18。
    蕭高彥
    (1995),<愛國心與共同體政治認同之構>,收入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257-295。
    (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6期:1-27。
    (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收入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在台灣:民主化的反思>,收入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
    蕭新煌
    (2002),《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台北:新自然主義。
    (2002),《新世紀的沉思 : 政黨輪替前後的觀察與建言》,台北:新自然主義。
    (2004),<超越族群,建立國家認同>,收入群策會主編,《公投制憲》,台北:群策會。
    謝長廷
    (1987),<民主、自決、救台灣>,收入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論文集》,台北:前衛。
    (2005)<從「共生合作」到「台灣主體」——我的政治理念>,《台灣日報》02.02。
    蘇峰山
    (1996),<公民資格與公民教育>,《公民道德與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二、 外文部分
    Barnard, F. M.
    (1991),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 with commentaries and glossary by Hippocrates G. Apostle. Grinnell, Ia.: Peripatetic Press.
    Habermas, Jrgen.
    (1973),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 By John Viertel,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On Social Identity”, Telos, NO.19(Spring,1974):91-103.
    (1983),“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in Hal Foster, (ed.) The Anti-Aesthetic, Washington : Bay Press .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 Twelve Lecture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1990),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trans. By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1992), “Further Reflection on the public Sphere,” in Calhoun, Craig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1994a), “Human Rights and Popular Sovereignty: The Liberal and Republican Versions”, Ratio Juris,7:1:1-13.
    (1994b),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in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07-148.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s: MIT Press.
    (1998), 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2001),The Postnational Constellation: Political Essays. Trans. Max Pensky,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Hegel, G. W. F.
    (1991),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Ed. Allen Wood. Trans. H. B. Nisbe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ric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 Myth , Realit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ity Press.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
    (1996), “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7(No.2): 14-33.
    Shipley,Joseph T.
    (1984),The Origin of English Word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D.
    (1986), “State-Making and Nation-Building” in John Hall, ed, States in History. Oxford: Bsil Blackwell.
    Taylor, Charles
    (1985),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 : Philosophic Paper. 2 Vo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Reconciling the Solitudes. Essay on Canadian Federalism and Nationalism. Montreal & Kingst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ess.
    (1994),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07-148.
    (1995),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ess.
    Woodward, Kathryn.,
    (1997)”Concept of Identity and Diffence”, in K. Woodward ed, Identity and Diffence. London: Sage, 8-5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