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方冠中
Fang, Kuan-Chung
論文名稱: 氣學系譜下的注莊方法論
Zhuangzi's Annotation Methodology in Genealogy of Qi's Science
指導教授: 陳麗桂
Chen, Li-Kuei
口試委員: 陳麗桂
Chan, Li-Kuei
徐聖心
Hsu, Sheng-Hsin
林明照
Lin, Ming-Chao
蕭裕民
Shiau, Yu-Min
姚彥淇
Yau, Yen-Chi
口試日期: 2024/05/20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5
中文關鍵詞: 《莊子》方法論本體論歷代注疏傳統思維方法氣化語言
英文關鍵詞: "Zhuangzi", methodology, ontology, Annotations through the ages,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The language of Qi
研究方法: 現象學系譜學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52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方法論的角度,討論歷代注解《莊子》的著作。「方法論」一詞是當代學術規範下的詞彙,指面對研究對象所採用的策略或手段。然傳統注解《莊子》的思想家們,並未對自身的注解策略進行反思,缺乏對本身著作的後設性思考。因此,本研究採用「方法論」的角度,以探析傳統注《莊》著作中所蘊藏的思維方式。
    本研究將傳統的解《莊》著作,分為黃老、道教、玄學、佛教、理學五個面向進行探討,以這五種時代思潮作為注解思想家的方法基礎,進而在時代思潮的框架下,產生各別著作對《莊子》的不同理解。因此,以《莊子》一書的注解與詮釋,來探析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並提出五種關於《莊子》用語方式,作為傳統的方法論思維。除了從傳統思維中提供當代學術的方法論思考外,亦可由以《莊子》為核心的思考方式,來調整當代方法論思維對「意識」的過度側重。
    在「方法論」思考方式中,實則是蘊藏著關於「本體論」的理論圖式。「氣」是莊子思想的核心,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維的基礎。故本研究藉由對傳統解《莊》的研究來提出方法論思考外,同時也以「氣學本體論」提供對傳統思維的本體論想像。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works that have annotated Zhuangzi in the past dynasties from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term "methodology" is a term used in contemporary academic norms and refers to the strategies or means used to face the research object. However, the thinkers who traditionally annotated Zhuangzi did not reflect on their own annotation strategies and lacked meta-contemplation of their own works. Therefore, this study adopts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patterns contained in the traditional annotations of "Zhuangzi".
    This study divides the traditional annotation of "Zhuangzi" into five aspects: Huang-Lao, Taoism, metaphysics, Buddhism, and Neo-Confucianism. These five eras of thought ar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method of annotating thinkers. The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ra of thought, This resulted in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Zhuangzi" in different work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e annot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ook "Zhuangzi"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and proposes five ways of using "Zhuangzi" as traditional methodological thinking.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contemporary academic methodological thinking from traditional thinking, 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consciousness" in contemporary methodological thinking can also be adjusted by thinking with "Zhuangzi" as the core.
    In the "method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there is actually a theoretical schema about "ontology". "Qi" is the core of Zhuangzi's thought and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not only proposes methodological think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s of "Zhuangzi", but also provides ontological imagination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using "Ontology of Q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義界/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5 第二章 當代研究文獻成果回顧/21  第一節 當代莊子學史研究/21  第二節 近代莊子及其注解的義理研究/25  第三節 晚近莊子思想的多元方法論研究/33  第四節 本研究所延伸討論的議題/39 第三章 先秦道家與莊子思想/43  第一節 思想史上的《莊子》/44  第二節 莊子的現象論:道、氣關係/51  第三節 莊子的主體論:心、氣關係/70  第四節 以氣學為前提的方法論基礎/80 第四章 黃老中的莊子學及其解莊方法/85  第一節 道術的光譜/89  第二節 心、氣辯證:《淮南子》對《莊子》的承襲與轉化/94  第三節 黃老後的思想底蘊/102  第四節 卮言曼衍的方法論/107 第五章 道教中的莊子學及其解莊方法/111  第一節 遠遊的遠源/114  第二節 身、心辯證:《南華經》的注疏傳統/128  第三節 莊子思想的道教實踐/147  第四節 情志思維的方法論/154 第六章 玄學中的莊子學及其解莊方法/159  第一節 子學的質變/162  第二節 言、意辯證:作為技藝的語言/177  第三節 從「達莊」到「廢莊」的兩行話語/186  第四節 以簡馭繁的方法論/191 第七章 佛教中的莊子學及其解莊方法/197  第一節 逍遙的歧異/200  第二節 虛、空辯證:境界與妙悟的新解/205  第三節 「緣起」與「氣化」的會通/225  第四節 言語道斷的方法論/237 第八章 理學中的莊子學及其解莊方法/243  第一節 劉歆的疑慮/248  第二節 儒、道辯證:理學中的《莊子》定位/254  第三節 以「氣」為中心的理學解《莊》/280  第四節 反經合道的方法論/292 第九章 方法論意義與本體論想像/297  第一節 思想史的反省/297  第二節 莊子學的反省/301  第三節 方法論的反省/304  第四節 「氣學本體論」的可能/308 第十章 結論/313  第一節 本研究的成果回顧/313  第二節 未來的展望/316 引用文獻/319

    一、古籍
    (一)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 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等整理;楊向奎審定:《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名春等整理;呂紹剛審定:《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漢]毛 亨傳;[漢]鄭 玄箋;龔抗雲等整理;劉家和審定:《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漢]許 慎;[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漢]趙 岐注;[宋]孫 奭疏;廖名春等整理;錢 遜審定:《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漢]劉 熙:《釋名:附音序、筆畫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王文錦審定:《十三經注疏:周禮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魏]王 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等整理;呂紹剛審定:《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魏]何 晏注;[宋]邢 昺疏;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唐]李鼎祚;錢文忠整理;朱維錚審閱:《周易集解》,《中國經學史基本叢書》第2冊(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7月)。
    [明]方孔炤;許 偉導讀:《周易時論合編導讀》,《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年1月)。
    [明]呂維祺:《孝經大全》,《續修四庫全書》第15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王夫之;谷繼明等校注:《周易內傳校注》,《中外哲學典籍大全:中國哲學典籍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11月)。
    [清]王夫之;谷繼明校注:《周易外傳校注》,《中外哲學典籍大全:中國哲學典籍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5月)。
    [清]王聘珍解詁;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清]李道平;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二)史部
    [漢]司馬遷;[南朝宋]裴 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6月)。
    [漢]班 固等;[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
    [漢]劉 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
    [漢]劉 向、[漢]劉 歆;[清]姚振宗輯錄;鄧駿捷校補:《七略別錄佚文;七略佚文》(澳門:澳門大學,2007年10月)。
    [吳]韋 昭注:徐元誥集解;王樹民等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晉]陳 壽;[南朝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0月)。
    [南朝宋]范 曄;[唐]李 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
    [梁]慧 皎;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2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魏 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0月)。
    [後晉]劉 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宋]李 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等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
    [元]脫 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清]牛運震;李念孔等點校:《讀史糾謬》,《山左名賢遺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6月)。
    [清]永 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萬有文庫》(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4月)。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
    [清]陳 澧;鍾旭元等校點:《東塾讀書記》,《清代學術名著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
    [清]黃宗羲;[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等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清]羅正鈞纂:《船山師友記》,《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40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三)子部
    [周]列禦寇;[晉]張 湛注;[唐]盧重玄解;[宋]范致虛解;[宋]宋徽宗訓;[宋]高守元集;孔德凌點校:《沖虛至德真經四解》,《子海精華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6月)。
    [秦]呂不韋;許維遹集釋;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漢]王 充;黃 暉校釋:《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漢]佚 名;饒宗頤校證:《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漢]佚 名;王 明編:《太平經合校:附插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2月)。
    [漢]揚 雄;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
    [漢]劉 安等;劉文典集解;馮 逸等點校:《淮南鴻烈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
    [魏]王 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晉]張 湛注;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
    [晉]葛 洪;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道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
    [晉]葛 洪;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晉]葛 洪;王 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晉]僧 肇;張春波校釋:《肇論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7月)。
    [晉]鄭 隱記:《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道藏》第9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北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仙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
    [梁]曼陀羅仙、[梁]僧伽婆羅譯:《大乘寶雲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梁]梁元帝;陳志平等疏證校注:《金樓子疏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梁]陶弘景;吉川忠夫等編;朱越利譯:《真誥校註》,《海外道教學譯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梁]僧 祐;蘇晉仁等點校:《出三藏記集》,《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唐]王懸河修:《三洞珠囊》,《道藏》第25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唐]司馬承禎:《坐忘論》,《道藏》第22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唐]玄 奘;韓廷傑校釋:《成唯識論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唐]玄 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唐]杜光庭;鞏曰國點校:《道德真經廣聖義》,《子海精華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10月)。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9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唐]陸德明:《莊子音義》,《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1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唐]義 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3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唐]澄 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宋]子 璿錄:《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宋]王 雱;尹志華等整理:《南華真經新傳》,《王安石全集》第9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宋]王 雱:《南華真經新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宋]王應麟;翁元圻等注;欒保群等校點:《困學紀聞: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宋]朱 熹;[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理學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3月)。
    [宋]呂惠卿;連心達點校:《莊子全解》,《泉州文庫》(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5月)。
    [宋]周敦頤;[宋]朱 熹注;劉永翔等校點:《通書注》,《儒藏:精華編》第186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宋]林希逸;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
    [宋]施 護譯:《初分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宋]悟 明集:《聯燈會要》,《卍續藏經》第13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宋]祖 琇:《僧寶正續傳》,《卍續藏經》第13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道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宋]張繼先:《明真破妄章頌》,《道藏》第19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宋]彭 耜集注:《道德真經集注》,《道藏》第13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宋]普 濟;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0月)。
    [宋]集 成等編:《宏智禪師廣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宋]楊 時;林海權校理:《楊時集》,《理學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2月)。
    [宋]褚柏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道藏》第15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宋]齊 己等編:《瞎堂慧遠禪師廣錄》,《卍續藏經》第12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宋]蔣叔輿編:《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道藏》第9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宋]曉 瑩:《羅湖野錄》,《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
    [宋]贊 寧;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范祥雍古籍整理匯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
    [宋]蘊 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34年)。
    [金]丘處機:《大丹直指》,《道藏》第4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元]王道淵注:《崔公入藥鏡註解》,《道藏》第2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元]牛道淳:《析疑指迷論》,《道藏》第4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元]李道純、[元]蕭廷芝:《中和集》,《氣功.養生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元]金月巖編;[元]黃公望傳:《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道藏》第4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明]大 成等編:《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嘉興大藏經》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4月)。
    [明]方以智;張永義等校點:《浮山文集》,《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北京:華夏出版社,2017年7月)。
    [明]方以智;蔡振豐等校注:《藥地炮莊校注》,《東亞文明研究資料叢刊》第10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2月)。
    [明]方以智;龐 樸注釋:《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
    [明]王宗沐輯:《南華經别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刻孤本秘笈叢刊》第15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明]朱得之:《莊子通義》,《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6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佚 名編:《道法會元》,《道藏》第29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3月)。
    [明]沈一貫:《莊子通》,《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性 𣻢:《南華發覆》,《續修四庫全書》第9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明]陳治安:《南華眞經本義》,《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程以寧:《南華真經注疏》,《重刊道藏輯要》(清光緒三十二年成都二仙庵藏板刊本)。
    [明]楊起元;謝群洋點校:《證學編》,《嶺南思想家文獻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
    [明]楊起元:《諸經品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30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道 霈重編:《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卍續藏經》第1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明]劉 績補注;姜 濤點校:《管子補注》,《子海精華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6月)。
    [明]德 清;黃曙輝點校:《莊子內篇注》,《歷代文史要籍注釋選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明]德 清;黃曙輝點校:《道德經解》,《歷代文史要籍注釋選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明]德 清;曹 越主編;孔 宏點校:《憨山老人夢遊集》,《明清四大高僧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1月)。
    [明]羅欽順;閻 韜點校:《困知記》,《理學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清]王夫之;王孝魚點校;《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
    [清]王先慎;鍾 哲點校:《韓非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等點校:《荀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清]李光地等輯:《御纂性理精義》,《四庫提要著錄叢書》子部第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汪繼培輯;魏代富疏證:《尸子疏證》,《子海精華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年12月)。
    [清]淨 挺:《閱經十二種》,《卍續藏經》第5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清]淨 挺輯:《漆園指通》,《嘉興大藏經》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4月)。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清]智 淙等編:《雲溪俍亭挺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4月)。
    (四)集部
    [漢]王 逸;黃靈庚點校:《楚辭章句》,《楚辭要籍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
    [漢]劉 向;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
    [魏]王 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
    [魏]阮 籍;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前秦]王 嘉;王根林校點:《拾遺記》,《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
    [南朝宋]劉義慶;楊 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2000年5月)。
    [梁]劉 勰;[清]黃叔琳注;李 詳補注;楊照明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中華國學文庫》(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梁]鍾 嶸;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王叔岷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
    [唐]司空圖;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唐]杜 甫;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1月)。
    [唐]韓 愈;[宋]魏仲舉集注;郝潤華等整理:《五百家注韓昌黎集》,《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6月)。
    [宋]王安石;張鶴鳴整理:《王安石全集》,《大儒全集叢書》(武漢:崇文書局,2020年6月)。
    [宋]朱 熹;黃靈庚點校:《楚辭集注》,《楚辭要籍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
    [宋]洪興祖;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宋]高似孫;王群栗點校:《高似孫集》,《浙江文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1月)。
    [宋]張 載;章錫琛點校:《張載集》,《理學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
    [宋]黃 震;張 偉等主編:《黃震全集》,《浙江文獻集成》(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宋]葉夢得;徐時儀校點:《避暑錄話》,《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宋]蘇 軾;張志烈等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
    [明]于玉立:〈合刻莊騷序〉,《莊騷合刻》(明萬曆三十五年俞氏翏翏閣刊本)。
    [明]王 畿;吳 震編校整理:《王畿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
    [明]王守仁;趙平略點校:《王文成公全書》,《理學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6月)。
    [明]王守仁;施邦曜輯評;王曉昕等點校:《陽明先生集要》,《理學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明]陳子龍;上海文獻叢書編委會編:《陳子龍文集:安雅堂稿》,《上海文獻叢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
    [明]陶望齡;李會富編校:《陶望齡全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
    [明]焦 竑;李劍雄點校:《焦氏筆乘》,《明清筆記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船山全書》第14冊(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1月)。
    [清]王夫之;夷 之校點:《薑齋詩話》,《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6月)。
    [清]林雲銘;彭丹華點校:《楚辭燈》,《歷代文史要籍注釋選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清]金聖歎;陸 林輯校整理:《金聖歎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清]陳維崧;陳振鵬標點;李學穎校補:《陳維崧集》,《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董 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
    [清]錢澄之:《田間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4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錢澄之;殷呈祥校點;吳孟復等審定:《錢澄之全集:莊屈合詁》,《安徽古籍叢書》第3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8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
    二、專書
    Allan, Sarah(艾蘭);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Billeter, Jean Francois(畢來德);宋 剛譯:《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
    Bol, Peter Kees(包弼德);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社會經濟史譯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Derrida, Jacques;杜小真譯:《聲音與現象》,《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7月)。
    Derrida, Jacques;張 寧譯:《書寫與差異》,《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9月)。
    Eliade, Mircea;段滿福譯:《薩滿教:古老的入迷術》,《內蒙古民族文化通鑒:翻譯系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8月)。
    Foucault, Michel;莫偉民譯:《物與詞:人文學科考古學》,《上海三聯人文經典文庫》(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7月)。
    Foucault, Michel;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麥田人文》第2冊(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9月)。
    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譯:《詮釋學:真理與方法》,《漢譯世界名著學術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6月)。
    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4月)。
    Hassan, Ihab Habib;劉象愚譯:《後現代轉向》,《西方現代批評經典譯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編譯:《形式顯示的現象學:海德格爾早期弗萊堡文選》,《同濟:德意志文化叢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Jameson, Fredric(詹明信);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當代學叢》第1冊(臺北:合志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2月)。
    Lyotard, Jean-Francois;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2月)。
    Needham. 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李約瑟);王 鈴協助:《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史》第2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Oldroyd, David;顧 犇等譯:《知識的拱門:科學哲學和科學方法論歷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
    Politis, Vasilis;李鳳珠譯:《亞里斯多德與《形上學》》,《經典哲學名著導讀》第2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9月)。
    Ricoeur, Paul;莫偉民譯:《解釋的衝突:解釋學文集》,《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12月)。
    Russell, Bertrand Arthur William;陳啟偉譯:《我們關於外間世界的知識──哲學上科學方法應用的一個領域》,《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年11月)。
    Saussure, Ferdinand de:高明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丁福保等編:《佛學精要辭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3年3月)。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12月)。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 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川津康弘:《《淮南子》認識論研究──以把握本質的方法為中心》,《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16編第3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3月)。
    尤惠貞:《《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思想之探討》,《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12編第52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
    方 勇:《莊子學史:增補繁體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
    方 勇:《子藏:莊子書目提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5月)。
    方 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 卡:《道家與道教思想簡史》,《華夏文庫:道教與民間宗教書系》(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1月)。
    王亞鴿:《魏晉時期《莊子》閱讀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12月)。
    王叔岷:《慕廬憶往──王叔岷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王叔岷:《莊學管窺》,《王叔岷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王叔岷:《莊子校詮》,《王叔岷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王叔岷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
    王叔岷:《莊子校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88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6月)。
    王晚霞:《林希逸文獻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5月)。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4月)。
    王葆玹:《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9月)。
    王曉毅:《郭象評傳:附向秀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向世陵:《理氣心性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嶽麓書院學術文庫:中國哲學研究系列》(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第1冊,《成中英文集》第1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
    朱保烱等:《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佐藤將之:《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臺大哲學叢書》第22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1月)。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桂苑書叢》(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3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
    余英時;何 俊編;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余英時英文論著漢譯集》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余嘉錫:《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呂思勉:《理學綱要》,《民國學術經典文庫:思想史類叢》(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6月)。
    李 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李 銳:《戰國秦漢時期的學派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李 震編著:《哲學的宇宙觀》,《文化哲學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8月)。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杜保瑞:《中國哲學方法論》,《大學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8月)。
    杜維明;郭齊勇等編:《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4月)。
    沈維華:《魏晉言意思想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6編第16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周慶華:《微雕人文──歷世與渡化未來的旅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3年12月)。
    周慶華:《文學詮釋學》(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9月)。
    昌彼得等:《中國目錄學》,《圖書與資訊集成》第1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文史哲大系》第101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4月)。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1月)。
    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文史哲學集成》第66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2月)。
    姜 生:《漢帝國的遺產:漢鬼考》,《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4月)。
    夏可君:《無餘與感通:源自中國經驗的世界哲學》,《新人文叢書》(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1月)。
    夏可君:《幻像與生命──《莊子》的變異書寫》(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7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徐復觀全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12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大學學術叢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荒木見悟;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覺群佛學譯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荒木見悟:《佛教と陽明学》,《レグルス文庫》第116冊(東京:第三文明社,1979年8月)。
    高津孝;潘世聖等譯:《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高齡芬:《王弼與郭象玄學方法之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2編第14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輯:《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1月)。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哲學史家文庫》(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張立文主編;張懷承等:《心》,《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
    張立文主編;蔡方鹿等:《氣》,《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12月)。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2月)。
    惟 海:《五蘊心理學:佛家自我覺醒自我超越的學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
    曹 峰:《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4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民國學術經典文庫:歷史類叢》(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10月)。
    章偉文:《易學歷史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叢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淺野裕一;吳昊陽譯:《古代中國的宇宙論》,《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
    莊耀郎:《王弼玄學》,《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12編第32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
    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 來:《仁學本體論》(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6月)。
    陳 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博雅英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新世紀萬有文庫:近世文化書系》(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9月)。
    陳靜美:《莊子「氣」概念思維》,《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8編第3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陳麗桂:《《淮南鴻烈》思想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17編第17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文史哲大系》第111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4月)。
    陶 磊:《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3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增訂本》,《湯一介集》第2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11月)。
    馮友蘭;邵漢明編:《貞元六書:修訂本》,《馮友蘭文集》第6卷(長春:長春出版社,2017年1月)。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允晨叢刊》第26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9年9月)。
    黃華珍:《莊子音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4月)。
    新文豐編輯部主編;黃永武編著:《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8月)。
    楊正顯:《陶望齡與晚明思想》,《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10編第22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滄海叢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4月)。
    楊曾文:《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8年3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2016年2月)。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身體與自然叢書》第4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身體與自然叢書》第3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孟子學研究叢刊》第4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4月)。
    楊儒賓:《莊周風貌》,《思想文學新知識叢書》第3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12月)。
    溝口雄三;孫軍悅譯:《作為方法的中國》,《溝口雄三著作集》(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7月)。
    詹 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10月)。
    熊鐵基等:《中國莊學史》,《學海一牛鳴》(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熊鐵基等:《中國老學史》,《中國學術史系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福井文雅;徐水生等譯:《漢字文化圈的思想與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東亞文化研究書系》(上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福永光司;陳冠學譯:《莊子:古代中國的存在主義》,《三民文庫》第35冊(臺北:三民書局,1977年8月)。
    聞一多:《周易與莊子研究》,《聞一多學術文鈔》(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哲學宗教研究系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4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中國哲學叢刊》第22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
    劉 聰:《陽明學與佛道關係研究》,《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11月)。
    劉固盛等:《近代中國老莊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2月)。
    衛紹生:《神秘與迷惘:中國古代方術闡釋》,《多稜鏡書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鄭樹森選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7月)。
    盧桂珍:《境界、思維、語言:魏晉玄理研究》,《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第2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7月)。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11月)。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文史哲大系》第27冊(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月)。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哲學叢書》第4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8月)。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第115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1年10月)。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文史哲大系》第60冊(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7月)。
    羅中樞:《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認識論研究》,《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叢書》(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10月)。
    羅宗強:《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羅宗強:《因緣集:羅宗強自選集》,《南開大學文學院著名學者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關子尹:《語默無常──尋找定向中的哲學反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嚴靈峰:《老莊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4月)。
    嚴靈峰:《無求備齋諸子讀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10月)。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龔鵬程:《道教新論》,《龔鵬程「三教論衡」系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龔鵬程:《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9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
    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2月)。
    欒貴明主編:《莊子集》,《中國古典數位工程叢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申晏羽:《《莊子》的挑戰:論郭象如何詮釋《莊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7月)。
    李仁展:《覺浪道盛禪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忠達:《擁抱禪悟──晚明越中地區王學的思想與佛教信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7月)。
    李慶豪:《《淮南子》「瓌異型王政論」之展開暨其思想史流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22年1月)。
    肖海燕:《宋代莊學思想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專門史專業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3月)。
    洪雅琳:《徐復觀的《莊子》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3月)。
    陳怡燕:《林希逸《莊子口義》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黃淑齡:《重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明代心學中「樂」的義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劉芷瑋:《蘇軾莊子學的美學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2月)。
    鄭倩琳:《戰國時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四、單篇論文
    刁生虎:〈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2005年8月),頁1~62。
    方萬全:〈「莫若以明」與「無是無非」──檢討郭象與成玄英的〈齊物論〉詮釋〉,收錄於鄭宗義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20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7月),頁1~51。
    方萬全:〈論莊子的「真宰」與「真君」〉,收錄於鄭宗義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1月)。
    方萬全:〈莊子的是非之辯與無為定是非〉,收錄於鄭宗義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1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頁167~192。
    方萬全:〈莊子論技與道〉,收錄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6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頁259~286。
    木村清孝:〈中國佛教中的「氣」論〉,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頁541~550。
    王 確:〈中國美學知識的形成──以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出現的美學、美、美感概念為中心〉,《東アジア近代における概念と知の再編成》第35期(京都: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0年3月),頁67~73。
    王育成:〈東漢天帝使者類到人與道教起源〉,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4月),頁181~203。
    王叔岷:〈呂氏春秋引用莊子舉正〉,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0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頁226~249。
    池田秀三;石立善譯:〈經學在中國思想裡的意義〉,收錄於童 嶺編:《秦漢魏晉南北朝經籍考》,《中國中古學術思想書系》(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6月),頁45~51。
    吳 震:〈陽明後學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9月),頁105~162。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第4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3月),頁63~78。
    呂妙芬:〈做為儀式性文本的《孝經》:明清士人《孝經》實踐的個案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0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8年6月),頁1~42。
    李澤厚:〈漫述莊禪〉,《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5年1月),頁125~148。
    李懿純:〈晚明佛門解《莊》的發展脈絡──以釋德清到釋性通之師承考辨為例〉,《書目季刊》第47卷第1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6月),頁57~77。
    杜保瑞:〈中國哲學中的真理觀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7年4月),頁101~121。
    杜保瑞:〈莊子〈齊物論〉的命題解析與理論架構〉,《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6年7月),頁65~79。
    沈享民:〈論中國哲學的研究及其方法論問題:一個後設的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7年4月),頁67~85。
    周大興:〈王坦之〈廢莊論〉的反莊思想:從玄學與反玄學、莊學與反莊學的互動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3月),頁269~325。
    周芳敏:〈以「理本論」、「心本論」、「氣本論」分系宋明理學之商榷〉,《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12月),頁117~146。
    周駿富:〈淮南子與莊子之關係〉,收錄於陳新雄等主編:《淮南子論文集》,《國學論文薈編》第1輯第3冊(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9月),頁74~81。
    林永勝:〈作為樂道者的孔子──理論學家對孔子形象的建構及其思想史意義〉,《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15年6月),頁5~48。
    林永勝等:〈當代臺灣新儒學宗教向度的多元詮釋與建構者:楊儒賓教授的研究特色和方法學的檢討〉,《世界宗教文化》第180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3年10月),頁23~29。
    林明照:〈論《莊子》的心、氣關係〉,《哲學與文化》第46卷第8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9年8月),頁57~74。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第49期(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系,2018年2月),頁61~79。
    林明照:〈《呂氏春秋》應感論的特質及倫理意涵〉,《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12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12月),頁81~96。
    林順夫:〈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第34卷第2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04年2月),頁299~326。
    林麗雪:〈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書目季刊》第10卷第2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9月),頁61~87。
    邵軒磊:〈作爲研究方法的系譜學〉,《政治科學論叢》第34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2007年12月),頁151~174。
    姚彥淇:〈試析成玄英《莊子疏》中「重玄」、「至論」與「體用」的關係〉,《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0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4年7月),頁85~101。
    姚彥淇:〈莊子「聖人無名」解〉,《成大中文學報》第33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2月),頁1~22。
    孫嘉鴻:〈道教辟穀食氣術初探〉,《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3期(臺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7年12月),頁310~325。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12月),頁21~66。
    荒木見悟;廖肇亨譯:〈覺浪道盛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9年4月),頁77~94。
    荒木見悟:〈林希逸の立場〉,《中国哲学論集》第7期(福岡: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センター,1981年10月),頁48~61。
    酒井直樹;廖咸浩譯:〈主體與/或「主体」(shutai)及文化差異之銘刻〉,《中外文學》第30卷第12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年5月),頁150~195。
    寇志強:〈晉宋詩人王叔之生平略考及詩文補遺〉,《天中學刊》第36卷第2期(駐馬店:黃淮學院,2021年4月),頁84~88。
    張 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2年6月),頁31~80。
    梅 廣:〈從楚文化的特色試論老莊的自然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7年11月),頁1~38。
    章啟群:〈支遁與玄學──兼論釋道安時代佛教般若學之玄學化〉,《普門學報》第12期(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11月),頁55~86。
    莊萬壽:〈《莊子》與陰陽家〉,《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45卷第1、2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0年10月),頁1~13。
    莊耀郎:〈郭象獨化論的再省思〉,《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8期(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年7月),頁1~21。
    許愷容:〈仙遊與抒情:〈遠遊〉中虛實相生現象之探究〉,《人文研究期刊》第13期(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16年12月),頁179~204。
    許朝陽:〈宋代理學所建構思孟學派的文獻問題與理論歧異〉,《輔仁國文學報》第33期(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0月),頁63~87。
    陳 靜:〈黑水城《呂觀文進莊子義》研究〉,《諸子學刊》第2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2009年6月),頁209~230。
    陳仕華:〈《七略》《別錄》輯本考〉,《書目季刊》第48卷第2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9月),頁43~58。
    陳鼓應:〈三玄四典的學脈關係——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之一〉,《諸子學刊》第2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2009年6月),頁55~77。
    陳鼓應:〈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2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5年5月),頁89~117。
    陳麗桂:〈《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理論〉,《諸子學刊》第17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2018年12月),頁122~141。
    陳麗桂:〈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10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5年10月),頁3~24。
    陳麗桂:〈由道到術──漢代道家相關文獻對「道」的理解與詮釋〉,《政大中文學報》第22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12月),頁43~68。
    陳麗桂:〈「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成大中文學報》第46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9月),頁1~31。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1年11月),頁59~82。
    陳麗桂:〈從出土簡帛文獻看戰國楚道家的道論及其相關問題──以帛書〈道原〉、〈太一生水〉與〈亙先〉爲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9月),頁123~144。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6年8月),頁5~18。
    陳麗桂:〈黃老與齊學(一)──治國〉,《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年6月),頁117~155。
    陳麗桂:〈《呂氏春秋》導讀〉,《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10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98年10月),頁986~988。
    陳麗桂:〈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頁248~266。
    曾 敏:〈莊起元《草書跋張宏〈海上三山圖〉》〉,《書與畫》第50卷第4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2年5月),頁4~5。
    曾振宇:〈「精氣為物」與「物物者非物」:先秦時期的兩種本體論──《易傳》與莊子思想比較研究〉,《哲學與文化》第46卷第6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9年6月),頁57~72。
    湯一介:〈總序〉,收錄於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道家文化研究叢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頁1~4。
    馮友蘭:〈論「六家」〉,收錄於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頁85~95。
    黃文樹:〈陽明後學的成員分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9月),頁371~388。
    黃竹芳:〈「氣」概念與「气」字原型之考辨〉,《問學》第25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21年8月),頁111~137。
    黃冠閔:〈詮釋何往?呂格爾的想像論與詮釋空間〉,《哲學與文化》第40卷第7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3年7月),頁5~31。
    黃敬家:〈禪與本草的結合:〈禪本草〉、〈炮炙論〉以禪為藥之禪修譬喻〉,《成大中文學報》第65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19年6月),頁119~154。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06年6月),頁61~80。
    楊思范:〈「南華」起源考〉,《中國道教》2002年第3期(北京:中國道教協會,2002年6月),頁38~39。
    楊儒賓:〈序言:今日的張載氣學〉,收錄於王雪卿:《當代張載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1年7月),序頁7~23。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3年3月),頁101~144。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錄於邢益海編:《冬煉三時傳舊火:港臺學人論方以智》,《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1月),頁183~222。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原道》第14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245~270。
    楊儒賓:〈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收錄於楊儒賓等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東亞文明研究叢書》第52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頁103~159。
    楊儒賓:〈莊騷與巫文化〉,「『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7月17日)。
    楊儒賓:〈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收錄於林明德策畫:《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關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3月),頁299~340。
    楊儒賓:〈導論〉,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頁3~59。
    劉笑敢:〈從超越逍遙到足性逍遙之轉化──兼論郭象《莊子注》之詮釋方法〉,《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3期(北京:中國哲學史學會,2006年8月),頁5~14。
    劉光順:〈從混沌到顯明:王陽明心外無物新解〉,《哲學與文化》第45卷第5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8年5月),頁145~161。
    劉滄龍:〈心物之間的美學辯證──從牟宗三的《莊子》詮釋談起〉,《清華學報》第51卷第3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21年9月),頁513~537。
    劉榮賢:〈中國先秦時代氣化本體觀念的醞釀與形成〉,《靜宜人文學報》第18期(臺中:靜宜大學文學院,2003年7月),頁53~69。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1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10年6月),頁155~199。
    鄧克銘:〈方以智論《莊子》──以道與物為中心〉,《漢學研究》第31卷第3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13年9月),頁1~29。
    鄧克銘:〈方以智的禪學思想〉,《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6月),頁303~311。
    鄭吉雄:〈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源──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東海中文學報》第22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年7月),頁125~156。
    鄭燦山:〈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以其老子疏為討論核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期(新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7月),頁151~178。
    蕭振聲:〈論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三家的哲學史觀〉,《當代儒學研究》第11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2011年12月),頁149~187。
    蕭登福:〈論佛教受中土道教的影響及佛經真偽〉,《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7月),頁80~93。
    蕭裕民:〈《莊子》〈齊物論〉「天籟」之適解及文本解讀的幾點思考〉,《國文天地》第35卷第6期(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19年11月),頁86~90。
    賴錫三:〈《儒門內的莊子》與「跨文化臺灣《莊子》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3月),頁3~30。
    賴錫三:〈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的整合道路〉,《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3年3月),頁283~332。
    戴景賢:〈論方以智王船山二人思想之對比性與其所展顯之時代意義〉,《文與哲》第12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6月),頁244~528。
    戴璉璋:〈玄思與詭辭──魏晉玄學契會先秦道家的關鍵〉,《國文學報》第42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12月),頁31~54。
    謝明陽:〈王叔岷《莊子校詮》勝義舉隅〉,《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6月),頁197~229。
    鍾彩鈞:〈王叔岷先生學行簡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1年9月),頁79~84。
    簡光明:〈郭象注解《莊子》的方法及其影響〉,《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18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3年6月),頁37~60。
    簡光明:〈莊學註疏「回歸原典」的方法及其檢討〉,《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32期(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09年3月),頁1~27。
    簡光明:〈莊子思想源於田子方說辨析〉,《鵝湖月刊》第226期(新北:鵝湖月刊社,1994年4月),頁28~31。
    嚴靈峰:〈莊子的知識論〉,《哲學論集》第14期(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系,1982年2月),頁1~13。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6/1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