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凌照雄 Ling, Chao-Hsiung |
---|---|
論文名稱: |
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研究 |
指導教授: | 蔡宗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8 |
中文關鍵詞: | 林希逸 、老子鬳齋口義 、三教會通 、無所容心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95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2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老子》全書僅五千餘言,然而注釋之作,汗牛充棟,字數難以計數,蓋因其書言簡意賅,且多涉及形上之玄理,其義難明,而歷來注解之作,或就其主觀意識而論,或以之詮證己見,皆成一家之言,各有特色。肅翁注《老》之作《老子鬳齋口義》,為其學術淵源與思想系統的具體呈現,進而析論,則可歸結於兩個重點:一是將「道」之形上意義,落實於現實世界,亦即以「德」為主要論述基礎,且以「心」為其根柢,極言老子之「道」不能僅就形而上之宇宙論觀之,亦須就「心上理會」。換言之,「道」之於天地萬物,猶如「心」之於千條萬端,兩者互相對照參看,方能符合《老子》之深意。其次,肅翁注解《老子》,用意在於糾正前人之繆誤,得老子初意,故用字遣詞力求淺顯,同時也一一指出老子的為文之法與譬喻處,期許「千載而下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也」,是以詮解方式亦為《口義》之重點。肅翁所著之《莊子鬳齋口義》,於《莊》學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意義非凡,研究者眾多;然而《老子鬳齋口義》卻少有相關論述,或因用字淺白,注解偏重現實層面「德」之闡釋,是以乏人問津,但其義理實有獨到之處,且能反映時代思想。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目前涉及此書之研究概況,並提出研究方法與步驟。搜尋兩岸以「林希逸」或其著作為題之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即可發現大都集中於《莊子口義》,以及對肅翁理學、詩學成就之研究,而以《老子鬳齋口義》為研究對象僅有三篇期刊論文,且因囿於篇幅,僅是通論性的介紹,或以形上之「道」為重點。於是勉力為之,藉由深入了解其書之中心思想、獨特論述以及注解方式,並予以分割、拆解、歸類,然後再以肅翁之思想脈絡及體系為基準,確立論文之綱目,重新建立其詮解《老子》之論述架構,繼而遍及具體論證內容,深掘並擴大肅翁之見解。除了以「文本分析」與「比較」、「歸納」等方法外,亦參考勞思光先生提出之「基源問題研究法」,試圖以「《口義》如何詮解《老子》」與「何以如此詮解」為問題,追尋其答案,冀望以此而掌握肅翁詮解《老子》之脈絡。
第二章為〈林希逸之生平、著作與學術〉,乃析論《老子鬳齋口義》之基礎,蓋肅翁之生平與師承,造就其思想主體,並影響其注書之立場,是以欲明其詮解之精神,必先了解肅翁所處時代之思想背景與學術淵源。總的來說,肅翁身為理學大家,故詮解《老子》偏重於「心」,即「道」落實於現實層面之表現,亦即為「德」。此外,儒、道、釋三教之精神於後宋一朝已揉捻融合,雖然門戶之見仍在,但實際上互相吸收,互相影響,這一點亦可由肅翁之詮解得而證之。肅翁官至中書舍人,且為理學大師,在學術上有其影響力,劉辰翁之《老子道德經評點》以《老子鬳齋口義》為本,於每一章之後,先是抒發己見,然後援引《口義》內容,或稱許,或批駁,甚或僅列肅翁之說法。由此觀之,則《老子鬳齋口義》實是重要之注《老》之作,因此亦於本章之中敘明。
三、四、五章為析論《老子鬳齋口義》重點,不僅是肅翁老學思想之精華,亦為本論文用力處,從外在之詮解特色,至內在詮解之義理向度,深入分析,然後回復以完整之思想系統。
第三章分析《口義》之詮解特色。肅翁以儒者自居,以孔、孟為尊,自是以儒學為本,注解《老子》,當然無違儒家學說。然而究其根本,則儒、道本有差異,更與佛教教義不同,肅翁融合三教學說,仍以儒學為主,於是提出「不畔於吾書」,以及「佛經亦此義」兩種視野以詮解《老子》,而成為其詮解特色。肅翁言老子所言「無為而自化」、「不爭而善勝」,皆不畔儒學典籍,差異只在老子矯世憤俗,用字偏激耳;其次,佛學與《老子》有義理相近處,肅翁亦多有涉獵,於是佛教「豁達空」、「撥因果」、「不垢不淨」等用語,皆成為詮解《老子》之用。《口義》並援引「真空實有」、「齋戒沐浴」等思想,大方呈現其所受佛教之影響。
第二個特色為指明《老子》借喻之語。肅翁以為,老子善用譬喻說理,然而後世注家將其「借諭之語」解讀為「指實之語」,因而失其旨。深入推論,則可從兩面向理解,一是《老子》之譬喻,乃作為「明其道」之用,故需分辨所指稱者為何,如此才能得其欲明之「道」。其次,肅翁以為,老子對於所處時代之習尚崩壞多所不滿,因而感念三代之簡單淳樸,故有感而發並就以喻之,所以解讀《老子》時,必須還原時代背景,方能真正明瞭老子所要表達的義理。
第三個特色是「文法之用」。肅翁師承艾軒學派,除了義理,亦十分重視為文之法,因為該派認為文章與義理相輔相成,兩者皆精,必能使文、義斐然。肅翁直言,歷來部分注《老》之作,因為不能得老子本意,導致後世誤解,《老子》義理不彰,甚或淪為邪說,皆源於注釋不清。故肅翁之注,務求字句,乃至於全章皆能清楚明白。同時亦著重《老子》為文之法,於註解中每每強調「文法」,目的即在於使讀者明白老子為文之法,增進對其文的了解。
第四章〈《老子鬳齋口義》論「道」〉。與其他注本相比,肅翁對於形上「道」之詮解較少,然而並非全然不提,統整其說,蓋可從「道」之本體、「道」之作用與「道」之運行三個方向觀之。「道」之本體,肅翁以為可從《老子》之理論中,歸結出「無」與「有」二者。「無」為天地萬物之根源,「有」則為「道」生成萬物之作用,兩者構成「道」之「體」與「用」。肅翁並以佛教思想「真空實有」詮解。《老子》稱「道」為大亦為小,肅翁以「道」之特性為主軸,言萬物皆賴「道」以生,「道」衣養萬物,豈不為大?然而「道」無主宰之心,甘為萬物之下、之後,由此觀之,則為小矣。
至於「道」的作用,肅翁以為是「自然」,言「道至於自然而極」。具體而論,則是「無為」與「柔弱」。《口義》強調,無為無不為者,至理也,無為而功自成,乃至道之妙用。換言之,也就是「無心而為之」,順應天地萬物自然之理,不強加妄為,則能「天長地久」。再者,「弱者」亦為道之用,肅翁主張,老子之學主於虛,主於弱,「虛」即是前言所謂「道」之體,而「弱」則為道之用。只是此「弱」並非只是消極的逃避,肅翁言老子之意乃在於具備「強」的能力,主觀上選擇以「弱」自處,知雄而守雌,一如老子所謂「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如此方為正道。
其三,則是「道」之運行。老子強調互相對立的概念,然而此「相對性」並非恆久不變,在達到極端後,便往另一個方向運行,此即為「道」之運動性與規律性。是以肅翁就此義推論之,「正言若反」、「與物反矣」,此皆以負面的說法呈現正面的意義,似反一世之常言,但實為正論也。再者,則是「反復而求其初」。前言「弱」為道之用,則「反」者為道之動。肅翁以為,靜者,動之所由生,並以《易》之「艮所以成終成始也」釋之,指「道」為起點,亦為終點,萬物自「道」而生,最終亦歸於「道」,如此運行不輟,宇宙方能生生不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第五章為〈《老子鬳齋口義》論「德」〉。綜觀《口義》,即能體認肅翁對「德」之闡釋,所佔比重較「道」為多,且較具體。「道」向下落實於現實世界,即是「德」。肅翁以為,道不可見而德可見,故以德為道之容。本論文闡發肅翁對於「德」之論述重點,由內而外,由己而及於他人。首先為以「心學」為底的虛與靜。肅翁注《老》,重點在於「心學」,認為「道」之於天地萬物,猶如「心」之於吾輩,天地萬物依恃「道」而運行,「道」非惟就天地說,更要就心上理會。肅翁論「道」,已視「無所容心」為重點,其在「德」亦復如是。「無心為之」則取決於「靜」與「虛」,所謂「虛致於極,守靜也篤」。「守靜」的基礎在於「致虛」,心若虛空,不為外物所亂,方能靜篤以觀萬物之變;使心「虛」與「靜」,則能「觀其復焉」,掌握「道」之根本。
其次,由心向外拓展而至於個人修為,則為「修養工夫」。修養工夫可涵括兩部分,一是對於歷來「養生觀念」之撥正。《口義》點出後世養生觀念由來之章節,亦認同可作為養生之用,但也強調老子初意本不為此。肅翁以為,《老子》之文,用意不在於鼓勵追求長生不老,而是透過鍛鍊身體,包括精神與身體的修養,使修道者更容易接近「道」之境界,而且出發點不同,其結果亦不同,後世修養家因此而為邪說者,皆是不能理解老子之真義導致。生理上的修養如此,精神上的修行亦十分重要,而欲達到理想的境界,則需以「微妙玄通」的為「士」之道做為標準。對於「道」,不敢有為,有如臨深履薄,不因外在事物而易其心志。若論具體作為,則是「三寶」,三寶人人有之,不必外求,外可勝物,內可自守。上述二者相加,方是正確的修養工夫。
最後則是群己關係。追求「道」與「德」,肅翁認為目的在於實踐,不論是群己關係之體現,或是應用於政治之上,皆能以《老子》之言作為準繩。首先是「不與物爭」之人我關係。社會的紛擾,皆因「不知足」而起,於是《老子》將「知足」列為重點,肅翁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乃「千古萬古受用不盡者」,亦可看出肅翁推崇備至。此外,肅翁對於老子以水為喻,表達「不爭」之德的說法,亦多所發揮。至於將《老子》義理應用於政治之上,肅翁頗能掌握其重點,以「取天下必以無心」為原則,而欲達到此一目標,在於「以百姓心為心」,取法三代聖人之制,以民為先,不強加妄為,如此才是合於「道」之政治型態。另外,肅翁以「小國寡民」作為完全國家類型的象徵,上述種種作法與原則,皆是為了達到此一目標的手段。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許多注家都以為《老子》呈現諸多對於戰爭與軍事的思想,不過肅翁認為,與戰事有關之章節,均是譬喻,只是老子用以解說「道」而已,並非指實之語。
《老子鬳齋口義》完整呈現林希逸的《老》學思想,同時也忠實反映其「三教合一」的學術淵源,成為眾多注《老》著作中,十分具有特色的注本,即便只就宋代《老子》學的發展狀況評比,《口義》亦不失為一獨特佳作。
一 、專書
(一)古籍(先按朝代排列,相同朝代再依姓氏筆劃排列)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廖名春、劉佑平整理:《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晉〕僧肇著,徐梵澄譯注:《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魏〕王弼等撰:《老子四種(《老子王弼注》、《老子河上公注》、《馬王堆帛書老子》、《郭店竹簡老子》)》(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漢民整理:《論語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王真:《道德經論兵要義述》(收錄於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唐〕玄覺著,釋弘憫、何勁松釋譯:《永嘉證道歌.信心銘》(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97年)
〔宋〕文天祥:《文山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23,第11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林亦之:《網山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88,第114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收錄於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宋〕林希逸撰,黃曙輝點校:《老子鬳齋口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宋〕林希逸:《道德真經口義》,(收錄於《道藏》冊49,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宋〕林希逸,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24,第11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程頤、程顥:《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 劉辰翁:《老子道德經評點》(收錄於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選舉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1,第27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蘇轍:《老子解》(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
〔元〕吳澄:《道德真經吳澄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明〕小野壹:《莊子口義棧航》(收錄於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2年)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20,第8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焦竑:《老子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明〕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收錄於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永瑢、紀昀編纂:《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清馥撰,徐公喜、管正平、周明華點校:《閩中理學淵源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清〕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易順鼎:《讀老子札記》(收錄於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清〕郝玉麟:《福建通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28,第5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梁啟雄:《荀子柬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定本,〔清〕王梓材、馮雲濠、何紹基校:《宋元學案》(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劃排列)
大學圖書公司編審部編註:《中國傳奇小說選註》(臺北:大學圖書公司,1969年)
王淮:《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尹志華:《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江師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
呂思勉:《理學綱要》(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杜保瑞、陳榮華:《哲學概論》(臺北:五南書局,2008年)
吳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高亨:《老子正詁》(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6年)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容肇祖輯:《王安石老子注輯本》(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道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袁新保:《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梁啟雄:《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
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黃念祖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集注》(北京: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編,2004年)
張松如:《老子校讀》(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傅佩榮:《解讀老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童書業:《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熊鐵基、馬懷良、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劉大杰:《校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事業,1980年)
謝無量:《中國哲學史》(香港:中華書局,1940年)
鍾應梅:《老子新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嚴靈峰輯校:《老子宋注叢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嚴靈峰:《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2008年)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二、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武內義雄著,連清吉節譯:〈日本的老莊學〉,《鵝湖月刊》193期(1911年7月),頁41~45。
楊黛:〈《莊子口義》的理學觀〉,《浙江學刊》1989年第3期(1989年6月),頁78~81。
簡光明:〈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探義〉,《中國文化月刊》第174期(1994年4月),頁42~60。
楊黛:〈《莊子口義》的注莊特色〉,《中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4期(1997年4月),頁21~26。
王迪:〈從書誌考察日本的老莊研究狀況─以鎌倉、室町時代為主〉,《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6月),頁33~54。
孫紅:〈以禪解莊─林希逸《莊子口義》對《莊子》的闡釋〉,《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第4期(2003年8月),頁14~17。
陳紅映:〈我與《南華真經口義》〉,《西南古籍研究》(2004年),頁83~85。
張梅:〈《莊子口義》對《莊子》文學的分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2004年5月),頁13~45。
曾文瑩:〈僧肇的般若思想─兼論《肇論》對玄學的融會〉,《世界宗教學刊》第五期(2005年6月),頁147~176。
邱敏捷:〈林希逸《莊子口義》「以禪解莊」析論〉,《玄奘佛學研究》第4期(2006年1月),頁1~34。
李波:〈評點視角下的林希逸《莊子》散文研究〉,《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第11期(2006年11月),頁59~62。
李見勇:〈《莊子》研究的新突破─論林希逸《莊子口義》〉,《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7年),頁49~54。
李見勇、王勇:〈三教合一歸終理學─論林希逸《莊子口義》的思想傾向〉,《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頁74~78。
石明慶〈林希逸詩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學術基礎簡論〉:《新國學》第七卷(2008年),頁262~278。
許志信:〈林希逸莊子義理研究〉,《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第2卷第2期(2008年6月),頁33~75。
李見勇:〈通俗易懂曉暢明白─論《莊子口義》的語言特色〉,《文教資料》2008年11月號上旬刊(2008年11月),頁32~33。
楊文娟:〈林希逸《莊子口義》的散文評點特色〉,《諸子學刊》第三輯(2010年),頁321~339。
丁丹:〈林希逸與江湖詩人交游考〉,《文教資料》2010年6月號下旬刊(2010年6月),頁39~41。
李秋芳:〈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及其價值〉,《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8卷第2期(2011年3月),頁209~212。
林溪:〈略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林希逸《莊子口義》的評價〉,《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14卷第1期(2012年1月),頁113~115。
陳德和:〈論林希逸對老子《道德經》形上思想的解讀─以《老子鬳齋口義》為中心〉,《嘉義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9月),頁145~160。
劉思禾:〈林希逸解莊論─以自然天理說的辨析為中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期(2012年3月),頁89~93。
邢華平:〈論詮釋者的解經解經視域─以林希逸《莊子口義》為例〉,《讀者欣賞》(2012年),頁67~69。
王偉倩:〈論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的注解特色〉,《衡水學院學報》第14卷第6期(2012年12月),頁94~97。
劉思禾:〈南宋林希逸的理學思想〉,《蘭州學刊》2013年第4期(2013年4月),頁16~25。
孫紅:〈林希逸以儒解莊及其原因〉,《北方論叢》2013年第5期(2013年5月),頁10~14。
沈揚:〈林希逸詩學思想的淵源與獨創〉,《集美大學學報》第17卷第1期(2014年1月),頁9~16。
周炫:〈劉克莊與王邁、林希逸的文學交游述考〉(《湖南社會科學月刊》2014年4月),頁254~256。
蔡錦寬:〈林希逸《莊子口義》「以儒解莊」之闡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8:4期(2014年12月),頁57~78。
王晚霞:〈林希逸《列子鬳齋口義》知見版本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2卷第1期(2015年1月),頁83~86。
蔡錦寬:〈林希逸《莊子口義》以文學解《莊子》之探祈〉,《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8:1期(2015年3月),頁51~82。
王晚霞:〈南宋士風與士林文化中林希逸與諸權貴交游考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6卷第4期(2015年4月),頁65~69。
王晚霞:〈林希逸的佛教觀〉,《南昌大學學報》第46卷第3期(2015年6月),頁43~49。
王晚霞:〈林希逸的文學思想〉,《福州大學學報》2015年第4期(2015年8月),頁76~80。
王晚霞:〈林希逸生卒年考辨〉,《東南學術》2016年第1期(2016年2月),頁233~239。
王晚霞:〈南宋文人的文化生活─以林希逸與文人雅士的交游為中心〉,《閩江學院學報》第一期(2016年6月),頁12~24。
三、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簡光明:《林希逸莊子口義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陳怡燕:《林希逸《莊子口義》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溪:《《莊子口義》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王倩倩:《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年)
王偉倩:《林希三教融合思想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5年)
安江:《林希逸《莊子口義》評點研究及其對外傳播》(太原:山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論文,2015年)
李京津:《林希逸莊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