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雅涵
Chang, Ya-Han
論文名稱: 張載「氣」的思想之當代詮釋(1930―1990)――以張岱年、馮友蘭、牟宗三、唐君毅的詮釋為核心
指導教授: 劉滄龍
Liu, Tsang-L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張載張岱年馮友蘭牟宗三唐君毅唯物論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8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7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傳統宋明儒學分為理學與心學兩派,而近年氣學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自張岱年(1909―2004)於一九三七年完成的《中國哲學大綱》。有趣的是,氣學這支派系,是張岱年參照馬列主義(marxism - leninism)的唯物論(materialism)所提出,並將張載(橫渠,1020―1077)視為氣學的首位成員,而且在一九四九年過後才獲得中國大陸學者們的高度重視。馮友蘭(1895―1990)於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後,甚至基於唯物主義的立場,修改張載思想飽受爭議的唯物/唯心對立詮釋。在馮友蘭看來,張載的氣等同物質,其思想理論內部的道德意義,乃是人類的主觀寄託,而不代表氣就因此沾染上道德意義。另一方面,位於對岸的港臺新儒家並不將張載視為唯物論者,牟宗三(1909―1995)強烈反對大陸的唯物論詮釋,並嘗試破解張載思想是唯物論的見解。唐君毅(1909―1978)雖然也不將張載視為唯物論者,但是卻讓張載的氣擺脫唯物/反唯物的對峙關係。唐君毅指出,張載的氣並非物質,不過確實是以氣作為宇宙論形而上的首出觀念。

    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檢視當代張載氣的思想詮釋,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學者――張岱年、馮友蘭、牟宗三和唐君毅的觀點並提出評論。首先,探討他們各自的學術生平經歷、面對馬列主義唯物論的態度、詮解張載思想的前提和立論基礎。接著,討論他們認為張載的氣和宇宙論、人性論、認識論這三種面向有著何種關係,以評析其詮釋內容的理論周延性,繼而歸納出他們四位的研究貢獻和理論限制。目前的研究發現,從張岱年起初較為粗糙的唯物論詮釋,到馮友蘭經過改良的唯物論詮釋,以及牟宗三的反唯物論詮釋,再到唐君毅的非唯物論詮釋,對照一九八○年代迄今,兩岸關於張載氣的思想之研究文獻,可以看出八○年代末以後的張載詮釋,逐漸退出唯物論/反唯物論的爭執戰場,乃至於九○年代中葉之後,雙方學界皆出現新一波以唐君毅非唯物論詮釋為典範的解釋方向。中國大陸學界有丁為祥、楊立華、李曉春和周贊,臺灣學界則有朱建民、王開府、陳政揚、蔡家和、吳懷晨、郭寶文以及王雪卿。

    目錄 致謝 摘要 i 目錄 iii 第一章 一九三○至一九九○年代:張載思想三種詮釋典範的形成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評述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21 第二章 張岱年的唯物論詮釋 25 第一節 張岱年研究張載的文化背景 25 第二節 張岱年詮釋張載氣的思想內容評析 28 (一)宇宙論:太和、太虛、萬物、神、性 32 (二)人性論:天地之性、氣質之性 36 (三)認識論:德性所知、見聞之知 39 小結:張岱年詮釋的研究貢獻及理論限制 42 第三章 馮友蘭的唯物論詮釋 45 第一節 馮友蘭研究張載的文化背景 45 第二節 馮友蘭詮釋張載氣的思想內容評析 49 (一)宇宙論:太和、太虛、神、萬物 53 (二)人性論:天地之性、氣質之性 55 (三)認識論:德性所知、見聞之知 59 小結:馮友蘭詮釋的研究貢獻及理論限制 64 第四章 牟宗三的反唯物論詮釋 65 第一章 牟宗三研究張載的文化背景 65 第二節 牟宗三詮釋張載氣的思想內容評析 68 (一)宇宙論:太和、太虛、神、氣 73 (二)人性論:天地之性、氣質之性 79 (三)認識論:德性之知、見聞之知 84 小結:牟宗三詮釋的研究貢獻及理論限制 87 第五章 唐君毅的非唯物論詮釋 89 第一節 唐君毅研究張載的文化背景 89 第二節 唐君毅詮釋張載氣的思想內容評析 93 (一)宇宙論:太和、太虛、神、氣 97 (二)人性論:天地之性、氣質之性 103 (三)認識論:德性之知、見聞之知 106 小結:唐君毅詮釋的研究貢獻及理論限制 110 第六章 一九九○年代以後:唐君毅非唯物論詮釋的復興及再發展 1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1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12 (一)一九九○末葉迄今的中國大陸學界: 由唯物論走向非唯物論詮釋的轉變 113 (二)一九九○中葉迄今的臺灣學界: 從反唯物論邁向非唯物論詮釋的鬆動 116 小結:張載思想未來研究的發展潛力 119 參考文獻 121 一、古籍文獻(依朝代先後為序) 121 二、近代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121 (一)學術專著 121 (二)期刊論文 124 (三)學位論文 125 (四)報章雜誌、電子書籍 126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依朝代先後為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明〕李之藻輯:《天學初函》(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影印金陵大學寄存羅馬藏本)。

    二、近代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學術專著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李山:《牟宗三傳》(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李曉春:《張載哲學與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周愛靈著,羅美嫻譯:《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的新亞書院》(香港:商務印書館,2010年)。
    周燮藩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東傳福音》(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
    周贊:《張載天人關係新說――論作為宗教哲學的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帕米爾書店編輯部編:《中國本位文化討論集》(臺北:帕米爾書店,1980年)。
    林祥主編:《世紀老人的話:張岱年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林樂昌:《正蒙合校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程宜山:《張載哲學的系統分析》(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姜國柱:《張載的哲學思想》(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2年)。
    姜國柱:《張載關學》(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郭齊勇主編:《當代中國哲學研究(1949-20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俊民:《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陳政揚:《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喬清舉:《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彭國翔:《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黃秀璣:《張載》(臺北:東大出版社,1987年)。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增訂新版)。
    楊立華:《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翟志成:《當代中國哲學第一人:五論馮友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2000年二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心體與性體意旨述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薛化元主編:《《自由中國》全23卷總目錄暨索引》(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
    顏炳罡:《整合與重鑄: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展道路論爭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俄]日丹諾夫著,李立三譯:《日丹諾夫同志關於西方哲學史的發言》(佳木斯:東北書店,1948年)。
    [俄]亞歷山大洛夫著,王永江、顏品忠、湯俠聲等譯:《西歐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俄]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編:《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希〕亞里士多德著,苗力田、李秋零譯:《形而上學》(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1年)。
    〔希〕柏拉圖著,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臺北:左岸文化,2003年)。

    (二)期刊論文

    方克立:〈現代新儒學研究的自我回省:敬答諸位批評者〉,《當代》第89期(1993年9月),頁138-149。
    王林偉:〈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說――對諸哲學史家之詮釋的考察〉,《當代儒學研究》第11期(2011年12月),頁189、191-213。
    王開府:〈張橫渠氣論之詮釋――爭議與解決〉,《中國哲學論集》26號(福岡:九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會印行,2000年),頁20-41。
    牟宗三:〈共產國際與中共批判〉,《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3期(2009年9月),頁5-26。
    吳懷晨:〈衡定張載思想之「氣」概念――兼論張橫渠之「氣」與亞里斯多德之「物質因」的比較〉,《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41-166。
    李存山:〈「新氣學」辨正――與張立文先生商榷〉,《學術月刊》1998年第12期,頁46-52。
    李明輝:〈中國大陸當代新儒學的研究:背景、成果與評價〉,《當代》第63期(1991年7月),頁100-113。
    李明輝:〈學術辯論與意識形態鬥爭──敬答方克立教授〉,《當代》第90期(1993年10月),頁140-149。
    李明輝:〈當代新儒家「儒學開出民主論」的理論內涵與現實意義〉,Asian Studies 2.1 (2014):pp.7-18.
    杜保瑞:〈牟宗三以道體收攝性體心體的張載詮釋之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0期(2010年10月),頁103-123。
    金根郁:〈對以張載思想是氣一元論及唯物論之討論〉,《鵝湖月刊》第31卷第10期(2006年4月),頁41-48。
    施益堅:〈當代東亞倫理學的兩種主體概念――論和辻哲郎、唐君毅和牟宗三對哲學倫理學的進路〉,《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頁145-160。
    施益堅:〈歷史哲學與儒家現代化:論牟宗三思想從黑格爾到康德的轉折〉,《思想》第13期(2009年10月),頁159-171。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逆覺體證」義之運用〉,《鵝湖月刊》第22卷第7期(1997年1月),頁1-8。
    張立文:〈東亞意識與和合精神〉,《學術月刊》1998年第1期,頁25-29、88。
    郭寶文:〈從《橫渠易說》到《正蒙》:張載論本體之一貫脈絡――兼論張載與戴震氣學進路之差異〉,《淡江中文學報》第23期(2010年12月),頁171-205。
    陳玉森:〈張橫渠是一個唯心論者──張岱年先生〈張橫渠的哲學〉一文讀後感〉,《哲學研究》1956年第4期,頁136-140。
    陳佳銘:〈張橫渠與程明道的「天人合一」型態之比較〉,《當代儒學研究》第5期(2009年1月),頁37-74。
    陳昭瑛:〈徐復觀與自由主義的對話〉,《思想》第20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頁175-193。
    陳瑞麟:〈牟宗三「科學開出論」的形上學困難――以儒家思想為本的中國文化可以開出現代科學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2期(2011年10月),頁43-77。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4期(1977年5月),頁357-383。
    蔡家和:〈張載「太虛即氣」義理之再探――以《正蒙》為例〉,《當代儒學研究》第4期(2008年7月),頁1-22。
    鄧冰夷:〈〈張橫渠的哲學〉一文讀後感〉,《哲學研究》1955年第3期,頁142-146。
    呂世驤:〈張橫渠的哲學究竟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哲學研究》1955年第3期,頁146-148。
    黎漢基:〈如何評估唯心主義――中共鳴放運動的一個片段〉,《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頁197-226。
    蘇瑞鏘:〈《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關係變化初探:以徐復觀與殷海光為中心的討論〉,《思與言》第4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7-44。

    (三)學位論文

    王雪卿:《當代張載學:以氣學論辯為核心》(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四)報章雜誌、電子書籍

    〈中大改制之法理根據〉,《華僑日報》第3張第3頁(華僑教育),1970年7月5日。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辭職董事增至十位,董事會將開會討論〉,《華僑日報》第4張第1頁(華僑教育),1977年1月4日。
    〈新亞書院董事會發表聲明:中大聯合體制健全,不可輕率予以修改〉,《華僑日報》第4張第4頁(華僑教育),1975年1月12日。
    李卓敏:〈大學的改革:工作小組報告書與富爾敦報告書〉,收入《新紀元的開始一九七五―一九七八》,電子書。網址:http://www.iso.cuhk.edu.hk/ebook/index.html#lang=zh-tw&issue_id=722&ui=zh-tw&page=1。
    李祖法、錢穆、吳俊升、唐君毅、徐季良、沈亦珍、劉漢棟、郭正達、任國榮:〈新亞書院董事會辭職聲明〉,《華僑日報》第1張第1頁(電訊版),1977年1月3日。
    殷海光:〈中國文化發展的新取向〉,《自由中國》第21卷第2期(1959年7月16日),頁38-40。
    殷海光:〈五四是我們的燈塔!〉,《自由中國》第22卷第9期(1960年5月1日),頁271-273。
    殷海光:〈重整五四精神!〉,《自由中國》第16卷第9期(1957年5月1日),頁283-284。
    殷海光:〈展開啟蒙運動〉,《自由中國》第20卷第9期(1959年5月1日),頁271-273。
    殷海光:〈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自由中國》第18卷第9期(1958年5月1日),頁271-2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