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岦慈
Liu, Li-Tzu
論文名稱: 高中生參與童軍團對社會支持與組織認同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行義童軍為例
The Impacts of Participating in Scout Troop on the Social Supports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Taking the Taichung C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蔡居澤
Tsai, Ju-Tse
口試委員: 蔡居澤
Tsai, Ju-Tse
吳崇旗
Wu, Chung-Chi
王俊杰
Wang, Chun-Chieh
口試日期: 2024/06/1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活動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couting Education and Outdoor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行義童軍童軍運動社會支持組織認同
英文關鍵詞: Scout, Scout Movement, Social Supports,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1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源自於英國,有百年品牌發展的童軍運動,近年來受到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重視。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更於民國103年啟動「童軍振興元年」計畫,並希望藉由積極推動童軍教育發展,進而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適性揚才、五育均衡、終身學習」的理念目標。然而童軍運動在推動的主旨上,是以青少年為本位的教育活動,但在過去的研究裡,多著重於國中階段的童軍課程發展、童軍團長的領導風格、以及國中的童軍團員的學習績效,在高中階段的研究少有著墨。因此本研究在探討高中生參與童軍團的社會支持與組織認同的影響。本研究結果發現:1、高中生不同的背景變項(性別、學校類型、年級、活動參與率、童軍年資)參與童軍團對社會支持,不具有顯著影響;2、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參與童軍團對組織認同,不具有顯著影響;3、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學校類型、年級、活動參與率)參與童軍團對組織認同,有部份影響;4、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童軍年資)參與童軍團對組織認同,具有顯著影響;5、高中生參與童軍團的社會支持與組織認同,具有正相關。童軍運動的參與是需要有不斷的新血投入。因此,本研究也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後續建議,讓更多人認識且瞭解童軍,並願意加入童軍運動的行列。

    Originating from the UK, the Scout Movement with a century-old brand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support and attention from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itiated the "First Year of Scout Revitalization" project in the 103r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out education actively, thereby realizing the goals of "customized talent development,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domains,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However, while the Scout movement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youth-centere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previous research has mostly emphasized the development of Scout cour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leadership styles of Scout leader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Scout memb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ith little focus on high school-level stud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cout troop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1、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gender, school type, grad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rate, years in scouting) do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participation in scouting troops and social support.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gender)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2、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gender) do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scouting troop;3、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type, grad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rate) partially influence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scouting troop;4、The background variable of years in scouting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scouting troop;5、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couting troop.Participation in the scouting movement requires a continuous influx of new member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will also propose subsequent recommendations to increas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scouting, encouraging more individuals to join the scouting move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童軍運動 12 第二節 社會支持 17 第三節 組織認同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8 第六節 資料分析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0 第一節 高中生參與童軍團對社會支持與組織認同之概況描述 40 第二節 高中生參與童軍團對社會支持與組織認同之差異情形 50 第三節 高中生參與童軍團對社會支持與組織認同之關聯性情形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 75 參考文獻 82 附錄 94

    王伶伶(2012)。參與社團對高中生學習成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
    王美慧(2012)。國小教師成就動機與工作投入間關係之研究:以工作家庭衝突、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09)。我國童軍運動的發展。臺北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09)。我國童軍運動的發展。2020年6月3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lVmYDl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09)。世界童軍運動的使命宣言。2020年5月24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GV8NoA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19)。童軍人口統計數。2020年5月24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3DgMOV
    中華童軍會編譯(2014)。童軍團長暨服務員手冊。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中時新聞網(2023)。提升孩子國際視野 新北推「童軍四年旗艦計畫」。2023年3月20日。取自於:https://reurl.cc/AAggeZ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江美菊(2011)。相關係數面面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李若維(2011)。高中童軍團實施自主學習課程之成效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何蓓蓓(2017)。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組織認同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呂建政、陳麗敏(2012)。中華民國童軍創始100年學術論文集。臺北市:中華童軍總會。
    杜容瑩(2007)。台北市國中學生學業無動機、社會支持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李憶婷(2019)。嘉義市高中職學生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李嘉軒(2019)。全國中等學校女子桌球選手社會支持及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汪慧君(2018)。臺北縣某高中學生知覺生活壓力、自尊、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怡苹(2022)。臺北市高中跆拳道學生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林宗樑(2008)。與大師座談-大專社團青年高峰會。2020年7月18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L3ynWX
    林幸生(2003)教練顉導行為、組織認同、心流體驗對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高、國中行進管樂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林淑芬(2008)。學習風格對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國中童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建宇(2022)。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社會正義領導、教師組織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義棟(2019)。公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創新領導、學校新文化、教師組織認同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吳允文(2016)。探討組織公平感與知覺外部聲望對於組織認同、組織承諾及認知組織績效之影響:以高級職業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吳佩樺(2009)。環保志工對組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吳佩璇(2022)。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及家庭因素對高中職生偏差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吳姿瑩(2023)。學校工作壓力與組織認同探討:以新竹市WDF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吳俐雯(2023)。臺南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認同、團隊成員交換關係、知識分享與集體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吳淑芬(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校長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吳孟儒(2022)。台灣女童軍進程改革與推動歷程(2014-2021)之研究-以女童軍至資深女童軍進程標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國基(2013)。童軍2014歲次甲午。臺北市:中華民國童軍文教基金會。
    胡立人(1996)。童子軍表解。臺北市:中華書局。
    柯唯甯(2023)。臺南市高中生學習壓力與其學習歷程檔案製作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胡秀娟(2006)。高中職學生家庭結構、自尊、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土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凃玉茹(2015)。導師領導風格對班級氣斯及學習滿意度之探討-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 (2002)。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徐瑋伶、鄭伯壎(2003),組織認同與企業倫理效益。應用心理研究,20,115-138。
    梁雙蓮(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末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洪永駿(2018)。新竹縣國小教師使用通訊軟體群組溝通校務與組織認同的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翁維智(2020)。縣長表揚績優童軍 勉與時俱進。2020年6月25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arOx1G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5)。推行童軍教育績優個人27名、績優學校36所獲表揚。2020年6月3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0oAWxY
    黃宣榕(2019)。臺灣弱勢青少年社會支持、憂鬱情緒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黃煜珊(2023)。青少年運動社會支持與身體活動是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黃璿庭(2023)。高中體育班學生社會支持、挫折容忍力與參與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施吟梅(2014)。高中職校學生參與學校社團活動對其導能力的展現與培養之研究-以屏東某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應文)。美和科技大學。
    洪臣偉(2020)。高雄市高中體育班學生知覺社會支持與角色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洪婉筑(2018)。國小教師組織社會化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組織認同及知覺主管支持在初任教師與資深教師不同角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修平科技大學。
    洪華真(2015)。童軍參與者人格特質、認真休閒特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南投縣國高中職為例。(未出版之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
    陳文中(2019)。探討健康促進參與、據點服務滿意度及社會支持對生活品質之影響-以台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
    陳怡瑄(2023)。國中生參與帶式橄欖球運動涉入程度、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陳俊緒(2019)。國小教師職場友誼對組織認同之影響-以職場八卦為調節作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陳威文(2019)。童軍團員從事老人服務活動動機、持續涉入與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某童軍團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姿伶(2013)。臺南市國中童軍團長領導風格影響童軍團氣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孟夆(2019)。高中職女生參與運動性社團社會支持、參與動機與運動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郭任璁(2018)。社會支持、內外控人格特質、知覺屈就與留任意願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郭虹麟(2018)。居家照顧服務員的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角色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許文娟(2019)。國中教師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意義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許鈺鈴(2022)。童軍之父—羅伯特.貝登堡The Founder of Scouting Movement- Robert Baden-Powell。2024年6月22日。取自於https://reurl.cc/nNj4x1
    黃文俐(2019)。高中職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手機成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黃玟閔(2017)如何提升外派人員效能?知覺組織支持與配偶家庭支持對外派人員組織認同、工作投入、工作壓力之影響-以主管家庭支持行為為調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黃炯彬(2019)。新北市國小棒球隊學童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黃淑如(2016)。社會支持、運動參與動機與再購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馮韻文(譯)(2013)。自殺論: 社會研究(原作者:Emile Dukheim)。臺北市,五南。
    黃沛瑩(2020)。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專題製作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黃嘉音(2019)。青少年憂鬱、社會支持與諮商求助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黃麗君(2006)。國中輔導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璿庭(2024)。高中體育班學生社會支持、挫折容忍力與參與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單小琳(1988),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賀楚彎(2012)。高中童軍大露營參與者動機、知覺價值、滿意度與再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張同廟(2020)。 大學生社團參與動機、社會支持對組織認同之影響。國立屏東大學學報。 第四期,143–180。
    張友謙(2020)。高中職生現實與網路自我揭露對社會支持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張秀娟(2021)。青少年桌球運動員社會支持、心理技能與運動幸福感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桂綿(2018)。高中職學生現實和虛擬社會支持、自尊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馨勻(2014)。工作氛圍、組織認同與主管員工關係品質對護理人員留任意願之研究-以南部某地區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楊定一(2010)。原來這些老闆都愛踢足球-企業總裁最好的教育 (Issue 451).。天下雜誌。
    楊俞家(2022)。技術型高中進修部學生社會支持及其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臺中市政府(2023)。中市府歡慶童軍節,分發國花級獎章表揚績優童軍。2023年3月3日。取自於 https://www.taichung.gov.tw/2295368/post
    蔡芷軒(2018)。公務員社會支持、集體效能中介組織認同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蔡岳儒(2008)。組織支持、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雲林縣政府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楊苓(2019)。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認同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楊雅婷(2018)。童軍活動對青少年學習動機、問題解決能力能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趙守博(2009)。我們是中華民國童軍-談我國童軍名稱及相關問題~童軍筆記之十八。2020年6月10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kdxoa9
    潘乃欣(2022)。不在課表上的一堂課該怎麼上?親子天下雜誌,125期
    劉孟穎(2023)。臺中市音樂性社團之高中生知覺社會支持與參與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劉珮儀(2022)。國中教師職場友誼、組織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賴清德(2024)。童軍全國大露營開幕 賴總統:以童軍精神連結世界。2024年7月11日。取自於https://reurl.cc/A2nN8d
    賴均翔(2023)。利社會行為、社會支持對於高中生網路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
    蕭炳宏(2020)。國小桌球選手運動與動機及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鄭曉芬(2002)。世異童軍運動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WOSM)。童軍雙月刋。2024年6月21日。取自於https://reurl.cc/0v89YM
    謝又華(2001)。深耕童軍在臺灣。教育家的話,31,187-198。
    羅明屏(2011)。臺北市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社會支持、學習適應與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蘇永耀(2020)。今天是三五童軍節,蔡英文期勉童軍夥伴成為台灣社會中流砥柱。2020年3月5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O1Zm4g
    鐘武達(2017)。日行一善很開心!全國童軍教育績優表揚。2020年6月5日。取自於 https://reurl.cc/g7VYM4
    戴相萍(2021)。華德福教育體系教職人員及家長的組織文化與組織認同研究-以北部公辦公營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Abrams, D., Ando, K., & Hinkle, S.(1998).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o the group: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subjective norms as predictors of worker’s turnover inten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4, 1027-1039.
    Albert, S., Ashforth, B. E., & Dutton, J.E. (2000).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Charting new waters and building new bridg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 13-17
    Ashforth, B., & Mael, F.(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1),20-39.
    Cameron, K., Bright, D., & Caza, A. (2004).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virtuousness and performanc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7(6), 766-790.
    Caplan, G. (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Daley, S.E., & Hammen, C.(2002).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Du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Perpectives from Dysphoric Women, Their Best Friend, and Their Romantic Partne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0, 129-141.
    Demaray, M.K., Malecki, C. K., Rueger, S. Y.,Brown, S.E., &Summers, K. H. (2009). The role of youth’s ratings of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ly supportive behavi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cep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1), 13-28.
    Durkheim E.(1987).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Hall, A.T., Schneider, B., Nygren, H.T.(1970). Personal factors i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s Science Quarterly, 176-190.
    Dutton, J. E., & Dukerich, J. M. (1991). Keeping an eye on the mirror: Image and identity in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 517-554.
    Heller, K., and Swindle, R. (1983). Social network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In Felner, R. D., Jason, L. A., Moritsugu, J., and Farber, S. S. (eds.),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Pergamon Press, New York.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ouse J. S., Kahn, R. L., McLeod, J. D., & Williams, D.(1985). 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 In S. Cohen, & S. L. Syme(Ed),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pp.83-108). Orlando, Fla.: Academic Press.
    Kantor, J. M(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Commitment Mechanisms in Utopian Communi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499-517.
    Kim, S. W., Price, J. L., Mueller, C. W. (1996). The determinants of career intent among physicians at a U.S. Air Force hospital. Human Relations, 49, 947-976.
    Mael, F.A., & Ashforth, B.E.(1992). Alumni and their alma mater: A partial test of the reformul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2), 103-123.
    Miller, V. D., Allen, M., Casey, M., & Johnson, J, R.(2000). Reconsider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3(4), 626-658.
    Parsons, T. & Shils, E.A.(1951).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tchen, M. (1970). 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job.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ender, N.J.(1987).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2nd ed.). 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Porter, L. W., Steer,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V.(1974)。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Riketta, M. (2005).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6(2), 358-384.
    Roade, C. (2001).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ostering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o the local subsidiary and the glob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2(8), 1269-1291.
    Robbins, S. P.(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Robert K., & Angelo K.(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5thed.) The New York: McGraw HILL.
    Sanford, F. H(1955a). Psychiatry and legisl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0, 135-138.
    Sarason, B. R. J.(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27-139.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Social Issue, 40. 11-36.
    Sigund Freud(1899).Identification is not simple imitation but assimilation on the basis of a similar antilogical pretension. A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 P18.
    Tajfel, H., Flament, C., Billig, M.G. &Bundy , R.F.(1971).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 group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 149-177.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2007). The Mission of Scouting.https://reurl.cc/qVjVm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