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淑子
論文名稱: 性別、主體、對話:重讀關漢卿旦本戲
指導教授: 潘麗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關漢卿旦本戲主體對話重讀女性主義女性書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5下載:9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作品完成後,作品本身即成為一個客觀的存在/文本(text),閱讀者觀看這個客觀的存在物/文本時,並不是被動的地感受、接受作者給予的訊息;而是從讀者自己的角度去閱讀,因而會產生不同的詮釋,這正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關係。作為一個女性讀者以文學中的女性來反觀自身的精神生活方式,往往對文人作家筆下受到父權壓迫的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性別特徵傾注新的思考與探索;筆者關注於女性讀者在理解、評論文本時,能夠以一種具有女性自覺性的閱讀,探討文學中的性別意識,重新剖析男性中心社會裡文學中女性形象,發掘被埋沒在男性中心理的女性言語。是以本論文的研究方向著眼於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企圖從關漢卿現存旦本戲中找出女性表達自我的聲音:她們是否能夠在一個男性社會體制下去面對自我,產生具有自主性的認知意識,重建女性內在自覺;在面對傳統宗法社會與自我意識的矛盾衝突時,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好。
    傳統社會中,最能表現出女性的自我意識呈現的莫過於是女性的婚戀觀,關漢卿的現存雜劇中有十二本旦本戲以女子為主角,探討到這個問題的包含有《閨怨佳人拜月亭》、《錢大尹智勘緋衣夢》、《詐妮子調風月》、《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杜蕊娘智賞金線池》、《錢大尹智寵謝天香》、《望江亭中秋切鱠旦》、《感天動地竇娥冤》等八劇,因此本論文擬以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為理論基礎「重讀」這八本旦本戲。本論文以「性別、主體、對話:重讀關漢卿旦本戲」為題,主要是想以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和相關的文學理論作理論思維的架構,重讀關漢卿的旦本戲。研究方法主要著重在劇本中女性角色的心理分析與語言表達,進而探析關漢卿書寫時的主體呈現。
    重讀(Re-reading)一詞承載著重新理解、再度審查文本的用意。筆者的重讀在此指遵循閱讀(Reading)的概念(解讀、理解、詮釋和分析文本含有的意涵)重新理解、詮釋舊有文本的意思,藉此作為重新建立新意義、新典範的基礎;此外,也具有重寫(Re-vision)的概念,意即筆者對關漢卿旦本戲的重讀,注重女性歷史、文化和心理層面,並嘗試為關漢卿研究建構新的論述視野。閱讀,趨向於注重文本和讀者互動的關係基礎,兩者之間相互作用,呈現雙向交流,互為主體,亦互為對象。在現代文學批評家的用法中,讀者個人閱讀位置(性別)的差異,產生了差異的閱讀。正由於個人閱讀位置的不同及文本的多義性,使讀者的閱讀活動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筆者在本論文中接受了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和女性主義者的批評經驗,把閱讀視為一種隱含著性別政治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再寫活動。把文本和作家視為第一主體,而讀者和閱讀則構成第二主體;閱讀的過程,通過第二主體對於第一主體的再生產,把第一主體框架在第二主體的閱讀與評價之中。筆者的閱讀策略,同時注重閱讀(詮釋)的對象——亦即文本及其意義,以及閱讀(詮釋)活動本身─—即意義產生的過程。
    人類主體的根本特性是每一個具體個人的活生生的個體感性存在,整體的存在和死亡只有在感性個體的自我與他者的對話、交流、溝通之中,才能充分體現。主體的建構就在自我與他者這兩者的對話和互動過程中形成。當具體的人在每一瞬間不同的場合「言談」,針對每個特殊的對話對象和語境便會產生不同的含意,即使是重複千百遍的最簡單的字詞。而「言談」永遠只存在於對話之中,面對空壁的獨白與內心的自語,也得要有一個與「我」對話的「他」,而這個「他者」或許是「自我」的「重疊」,更可能是社會的「權威語言」。本論文即以詩學的角度來分析關漢卿劇作中女性角色的話語,從中發掘她們因對自身價值不自足引起的疑問,從各種不同角度對自身存在的性質質疑、對話。
    找出關漢卿旦本戲中女性表達自我的聲音之後,筆者更企望能發掘出身為傳統男性的關漢卿以代言體的方式為女性發聲,是否是真正進入女性的話語系統,由女性的心理角度去發抒她們內心的言語?是否以鮮明的女性意識對女性心理、處境、追求的感同身受來塑造女性形象?克麗絲特娃認為女性是一種語言的「態式」(le mode),而「象徵」式的語言屬男性,「表徵」式的語言則屬母性,這兩種語言態式任何人皆可行之,並不受他們生物學上的性別限制。亦即並非因女人獨有的女「性」才產生女性語言,女性書寫(ecriture feminine)並不限定女性自身書寫,男性也可能以女性書寫來書寫。因此本文也試圖由女性心理、思想、言語來關照關漢卿筆下的女性角色,期望發掘出關漢卿能以一名男性作家的身分,對女性人物投入了一份女性的認同感、親切感,方能表現一種更為真實的女性內心世界,超越男權視野,建構出女性自身主體。
    因此本論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下列三層面,亦即去觀察關漢卿筆下的女性主體如何觀看自身的處境;而關漢卿以一個男性作家在男性的話語系統之下,是否能超越男權視角,建構出女性主體以及建構成什麼形貌;而最終則要瞭解「女性書寫」並不見得必是由「女性」書寫,只要對女性擁有真正發自內心的認同與瞭解,摒棄男權視角,那麼不限定女性,男性仍可以女性書寫來書寫女性,拓展創作的視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第三節 文獻探討 第二章 關漢卿略傳 第一節 關漢卿生平 第二節 關漢卿著作 第三章 女性的社會處境 第一節 傳統規範下的婦女地位 第二節 女性自我的聲音 第三節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第四章 關劇中風塵女子對自身處境的關照 第一節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第二節 杜蕊娘智賞金線池 第三節 錢大尹智寵謝天香 第五章 關劇中未婚女子婚姻自主意識的萌發 第一節 閨怨佳人拜月亭 第二節 錢大尹智勘緋衣夢 第三節 詐妮子調風月 第六章 關劇中寡婦人家對自我生活的建構 第一節 望江亭中秋切鱠旦 第二節 感天動地竇娥冤 第七章 關漢卿創作旦本戲時的書寫主體 第一節 女性書寫 第二節 關漢卿創作旦本戲時的書寫主體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關漢卿旦本戲的價值 第二節 關漢卿旦本戲的前瞻性

    專書
    一、與關漢卿直接相關的著作(依出版年先後次序排列)
    關漢卿戲劇集 北京大學中文系<關漢卿戲劇集>編校小組編 北京市 :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6[民65]
    關漢卿戲曲集 吳曉鈴等編校 中國戲劇出版社 [出版年不詳]
    關漢卿全集校注 王學奇吳振清 校注王靜竹 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8[民77] (1990.2刷)
    關漢卿戲曲集 吳國欽校注 臺北市 : 里仁書局 民87[1998]
    關漢卿研究資料 李漢秋, 袁有芬編 上海市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民77]
    關漢卿研究資料匯考 王綱輯考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8.4.
    二、民國以前的著作 (依作者年代排列)
    錄鬼簿元 鍾嗣成/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輯二/中國戲曲研究所/北京市:中國戲劇/1959
    青樓集元 夏庭芝/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輯一/中國戲曲研究所/北京市:中國戲劇/1959
    輟耕錄元 陶宗儀/筆記小說大觀七編第一冊/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65
    中原音韻元 周德清/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輯三/中國戲曲研究所/北京市:中國戲劇/1959
    元史 明 宋濂等著 /洪業書局
    宋元戲曲史王國維撰 葉長海導讀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2,1版
    顧曲麈談 吳梅著 / 岳麓書社 / 1998年8月1版1刷
    三、現當代著作(先依出版品首字,再依出版年月排列)
    二劃
    《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
    伍至學/臺北市:台灣書店/民87.初版
    《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引導》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台北:桂冠圖書/1990
    《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常若松/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民89
    四劃
    《中國戲曲通史1、2、3》
    張庚、郭漢城/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79
    《中國婦女史論集》
    鮑家麟編著/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
    《元代雜劇藝術》
    徐扶明/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
    耿湘沅/文史哲出版社/民71.7初版
    《中國戲曲史漫話》
    吳國欽/木鐸出版社/民72年8月初版
    《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
    顏天佑/臺北市:華正書局/民73.9初版
    《文化與自我》
    馬塞勒等著 任鷹等譯/臺北市:遠流/1990
    《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
    呂正惠主編/台北市:正中書局/民80
    《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
    鮑家麟編/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
    《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
    張淑香/大安出版社/1991.11.一版三刷
    《元人散曲選詳註》
    曾永義、王安祈/學海出版社/81年2月再版
    《元雜劇關馬白王四家作品中女性角色研究》
    高仁淑/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81
    《元曲選百種雜劇情節結構分析》
    潘麗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中國名妓藝術史》
    嚴明/台北市:文津/民81
    《中國戲劇史》
    張燕瑾/台北市:文津出版社/82年7月初版一刷
    《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
    克莉絲維登著 白曉紅譯/臺北市:桂冠/1994(民83)
    《中國娼妓──過去和現在》
    單光鼐/北京:新華書店/1995年2月
    《女性迷思》
    貝蒂‧傅瑞丹著/台北:月旦/1995(民84)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格蕾‧格林著 考比里亞‧庫恩編 陳引馳譯/板橋市:駱駝出版/民84
    《五四小說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識》
    李圭嬉/文化中研所/84.6
    《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
    吳達芸/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民85.5
    《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
    李翠英/台北市:台灣大學文史叢刊/民85
    《元雜劇的娼妓題材研究》
    黃慧貞/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5
    《元雜劇中女性意識之研究》
    張莉莉/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6
    《中國古代婦女生活》
    高世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7一版一刷
    《女性的禁忌:中國古代婦女禮儀的文化審視》
    趙健傳 張振軍著/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6.10
    《女性與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鄭振偉編/香港: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1996.11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顧燕翎主編/台北:女書/1996
    《元人散曲新探》
    汪志勇/學海出版社/85年11月初版
    《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
    任一鳴/香港:青文書屋/1997
    《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
    鍾慧玲 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審訂/臺北市:里仁/民86
    《女性主義》
    王逢振/揚智文化/1997.7初版三刷
    《女性新心理學》
    珍‧貝克‧密勒著,鄭至慧、劉毓秀、葉安安合譯/台北:女書/1997
    《女人的世界史》
    羅莎琳‧邁爾斯著,刁筱華譯/台北市:麥田出版/1998
    《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
    嚴明、樊琪/臺北市:洪葉文化/1999
    《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台北:學生/1999
    《女性主義經典》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台北:女書/1999
    《女性關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
    李仕芬 ╱台北:聯合文學/2000
    《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
    譚國根/香港:牛津大學/ 2000
    《女權主義文論》
    張岩冰/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1.2
    《巴赫金對話理論與其他》
    托多羅夫著,蔣子華、張萍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女性研究自學讀本》
    裘伊‧瑪姬西絲著 何穎怡譯/台北:女書/2000.3初版一印
    五劃
    《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
    洪淑苓、鄭毓瑜、蔡瑜、梅家玲、陳翠英、康韻梅著/臺北市:里仁/民86
    《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
    孫康宜/台北:聯經/1998
    《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
    譚國根/香港:牛津/2000
    六劃
    《再登巴比倫塔:巴赫汀與對話理論》
    董小英/北京:三聯書店/1994.10
    《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論》
    鮑曉蘭主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5
    《西方女性學:起源、內涵與發展》
    劉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
    七劃
    《形式與意識型態》
    廖炳惠/臺北市:聯經出版/民79.10
    《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
    簡瑛瑛/台北市:聯合文學/1998
    八劃
    《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
    張小虹/台北:聯合文學/民84年初版
    《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托里莫以著 陳潔詩譯/板橋市:駱駝出版/民84
    《金元北曲詞語匯釋》
    黃麗貞/台北市 : 國家/1997
    《性帝國主義》
    張小虹/台北市:聯合文學/1998(民87)初版
    《性/別研究讀本》
    張小虹編/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8(民87)初版
    九劃
    《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灣篇〕》
    子宛玉編/臺北市:谷風出版社/民77.11
    《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
    帕特里沙‧渥厄著,錢競、劉雁濱譯/板橋市:駱駝/民84
    《哈伯瑪斯》
    曾慶豹/台北:生智/1999
    《風月救風塵研究》
    吳賢俊/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十劃
    《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發行/民86
    十一劃
    《悠悠寫戲情 : 關漢卿傳》
    謝美生/北京市:東方出版社/1999[民88]
    《婦女與道德傳統》
    郝潤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4
    十二劃
    《第二性》第一卷
    西蒙‧波娃著 歐陽子譯/台北:志文/1992
    《第二性》第二卷
    西蒙‧波娃著 楊翠屏譯/台北:志文/1992
    《第二性》第三卷
    西蒙‧波娃著 楊美惠譯/台北:志文/1992
    十三劃
    《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張京媛主編/北京:北京大學/1992.1一版 1995.10二刷
    《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
    簡瑛瑛/台北:土緒/1997
    十四劃
    《蒙古社會婦女地位之研究》
    吳慧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民74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劉康/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緋衣夢系列戲曲研究》
    孫慧琪/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7
    十五劃
    《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
    江寶釵/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83.6
    《誰背叛了女性主義:年輕女性對舊女性主義的挑戰》
    丹菲爾德著 劉泗翰譯 /臺北:智庫/1997
    《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
    林幸謙/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
    十八劃
    《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
    李癸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0.5
    十九劃
    《關漢卿研究論文集》
    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關漢卿研究》第二輯
    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關漢卿及其作品》
    何慶華/[臺北市]:何慶華/民54[1965]
    《關漢卿研究論文集成》
    梁沛錦/香港:潛文堂/民58
    《關漢卿竇娥冤之研究》
    牛川海/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0.6
    《關漢卿考述》
    盧元駿/臺北:正中/民66
    《關漢卿雜劇研究》
    何美玲/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7[1978]
    《關漢卿三國故事雜劇研究》
    劉靖之/香港:三聯書店/1980[民69]
    《關漢卿「救風塵」研究》
    李競華/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民71
    《關漢卿戲曲故事集》
    趙賢州/北京市:寶文堂書店/1983[民72]
    《關漢卿戲劇人物論》
    黃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民73]
    《關漢卿戲劇論稿》
    鍾林斌著/西安市: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民75]
    《關漢卿旦本雜劇之研究》
    盧乃愛/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78
    《關漢卿現存雜劇研究》
    李哲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79
    《關漢卿傳論》
    張云生/北京:開明出版社/1990[民79]
    《關漢卿作品賞析集》
    霍松林/成都:巴蜀書社/1990[民79]
    《關漢卿旦本戲主角之研究》
    朱文慧/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關漢卿劇作賞析》
    康保成選析 黃天驥審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民80]
    《關漢卿戲曲集導讀》
    施紹文、沈樹華著/成都市:巴蜀書社/1993[民82]
    《關漢卿戲曲語言之派生詞與重疊詞研究》
    江碧珠/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
    《關漢卿雜劇的生命情感》
    劉幼嫻/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
    《關漢卿研究》
    徐子方/文津出版社/民83[1994]
    《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民83
    《關漢卿藝術範式闡釋》
    周國雄/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民86]
    《關漢卿評傳》
    李占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1版1刷
    二十劃
    《竇娥冤與「安蒂岡妮」的比較研究》
    梅湯姆/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68
    單篇論文(先依出版品首字,再依出版年月排列)
    一劃
    〈一個細微情節的發想:論竇娥冤戲劇中「奉養蔡婆婆」的信念與意義〉
    王隆升/鵝湖月刊)/第二六卷第四期(總號第304)/89.10
    四劃
    〈中國古代戲曲的奠基人關漢卿〉
    尚達翔/戲曲藝術(河南)/1983年第3期
    〈文化唯物論、女性主義與馬克斯人文主義〉
    杜立莫作 陳界華譯/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八期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碩果:元代四大悲劇與沙士比亞四大悲劇之比較〉
    岸波/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蘭州)/1989.3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下的台灣文壇──立基於一九八六年的省察〉
    李元貞/《解放愛與美》/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1990
    〈元曲四大戀愛劇:關漢卿之「拜月亭」、白樸之「牆頭馬上」、王實甫之「西廂記」、鄭光祖之「倩女離魂」〉
    莊錫燻/中師語文/80.5
    〈市井平民的真情與失意文人的悲愴〉
    張進德/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39卷1期/1999.1
    〈元雜劇婦女形象芻議〉
    江健/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1999
    五劃
    〈古典戲曲女性喜劇人物初探〉
    喬嘉瑞/昆明師專學報:哲社版/1988.4
    〈以「女性意識」解讀《望江亭》〉
    劉季雲/藝術論壇/一九九五創刊號/84.7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鑄〉
    陳嬌華/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第39卷第1期/1999.1
    〈台灣女性文學的走向〉
    黃樹紅/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六劃
    〈全國首屆關漢卿學術研討會縱述〉
    周一/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石家庄)/1989.1
    〈她往何處去: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地位〉
    陳淑珍/傳習 第十一期/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民82年6月
    〈回歸與失落:戲劇本體批評視鏡下的《關漢卿》與《蔡文姬》〉
    張時民/戲劇文學(長春)/1998.10
    〈伊希迦黑與她的新文體:另一種(理論)書寫/實踐〉
    朱崇儀/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
    〈走出「唯一」,流向「唯一」:從佛洛伊德到依蕊格萊〉
    劉毓秀/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
    〈法國新女性主義的書寫〉
    胡品清/聯合文學/17期/1986.3
    七劃
    〈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
    蕭嫣嫣/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
    〈我被決定故我在:論傅科與拉崗的主體觀〉
    邱彥彬/中外文學/第25卷‧第5期/1996年10月
    〈男性視野中的女性主義文學〉
    鄭堅/洙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5卷第1期/2000.3
    八劃
    〈批判與分離:當代主體完全存活手冊〉
    廖朝陽/中外文學/第25卷‧第5期/1996年10月
    十劃
    〈秘密花園:論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
    胡曉真/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8
    〈救風塵的衝突結構─巧計與自覺〉
    吳淑慧/國文天地/10卷1期/民83.1
    〈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
    伊蘭‧修華特著 張小虹譯/中外文學/166期/1986.3
    〈書寫與主體性:書寫布朗秀的書寫經驗〉
    蘇子中/中外文學/第25卷‧第5期/1996年10月
    〈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
    張淑麗/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
    〈芻議關漢卿筆下的竇娥〉
    姜豔秋/遼寧大學學報/28卷2期/2000.3
    十一劃
    〈淺論關漢卿與沙士比亞的異同〉
    張雷 張永溝/撫順師專學報:社科版/1988.3
    〈假戲真作,真戲假做:關漢卿筆下深通「權變」之女性〉
    姜翠芬/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1993年11月
    〈從竇娥冤一劇論中西悲劇的風格〉
    蔡輝龍/古今藝文/第二十卷一期
    〈張愛玲的臨界點:閨閣話語與女性主體的邊緣化〉
    林幸謙/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10
    〈淺談關漢卿筆下竇娥形象〉
    賀玉春/戲曲藝術/1998.1期
    〈從關漢卿的《普天樂‧崔張十九事》說起〉
    徐朔方/文學遺產/1998第二期
    〈麥克白與竇娥冤的謀殺比較〉
    何輝斌/上饒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1999年.4月
    〈從關漢卿戲曲作品看其創作思想〉
    李惠美/歷史教育/第四卷/1999.6
    〈淺析「救風塵」中所呈現的主題〉
    黃淑貞/修平人文社會學報/90.3
    十二劃
    〈評論:書寫與主體性:書寫布朗秀的書寫經驗〉
    蔡淑玲/《中外文學》/2第5卷第5期/1996.9
    十三劃
    〈試關漢卿劇作的語言藝術〉
    丁建芳/鄭州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
    十四劃
    〈對話理論與複調小說〉
    張檸/外國文學理論/1992年第3期
    〈試析元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李凡平/婦女研究通訊/82.4
    〈試論關漢卿筆下婦女形象的前瞻性〉
    包紹亮/三明師專學報/2000(2)
    十五劃
    〈論王國維的關漢卿研究〉
    毛慶其 郭小湄/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 / 1985.6
    〈論關漢卿戲劇結構的獨創性〉
    王明火宣/浙江師範學報,社科版(杭州)/1988.3
    〈論關漢卿的散曲〉
    王學奇 王靜竹/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1988.3
    〈論竇娥冤雜劇〉
    徐信義/中山人文學報/第一期/民82年4月
    〈論關漢卿的情愛觀〉
    陳其相/長沙水電師院:社科版/1993年第2期
    〈論關漢卿雜劇的兩個貢獻〉
    闕真/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科/第30卷第4期/1994.12
    〈論關漢卿的《竇娥冤》〉
    李漢秋/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科/1997.3期
    〈論據作構思的心理特徵〉
    曹樹鈞/戲劇、戲曲研究/1998.3
    〈談《竇娥冤》的悲劇性和悲劇美感〉
    梁惠敏/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八期/87.6
    〈論關漢卿公案戲對天人關係的思考〉
    韓曉/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科/總124期/1999.12
    〈論關漢卿雜劇中的男性形象〉
    尚作運/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0卷第3期/2000.9
    〈論關漢卿的戲曲創作〉
    鄧允建/文學遺產增刊/輯七
    〈論關漢卿的雜劇〉
    聶石樵/文學遺產增刊/輯五
    十八劃
    〈簡論關漢卿的謝天香〉
    尚達翔/當代戲劇(西安)/1985.5
    十九劃
    〈關於關漢卿的生平〉
    蔡美彪/戲劇論叢/1957年第2期
    〈關漢卿:瓦舍書會哺育的偉大戲曲家〉
    李漢秋/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 / 1981.2
    〈關漢卿筆下的性愛問題〉
    黃文錫/百花洲/1981年第2期
    〈關漢卿《望江亭》新探〉
    李漢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二期
    〈關於關漢卿的人道主義思想與里籍問題的通信〉
    王季思 常林炎/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石家庄)/1988.3
    〈關漢卿籍貫考辨〉
    趙景瑜/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 / 1984.22
    〈關漢卿劇作題材地域性淺析〉
    王雪樵/山西師大學報:社科板/1989.1
    〈關漢卿叢考〉
    張月中/河北月刊/1989.1.
    〈關漢卿生平作品推考〉
    劉蔭柏/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太原)/1992.3
    〈關漢卿生、卒年的再認識〉
    王學奇/河北師院學報:社科版(石家庄)/1992.4
    〈關漢卿散曲創作新探〉
    汪正章/南開學報:哲社版/1992.5
    〈關漢卿散曲的文化意蘊及審美價值〉
    關四平/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2.5
    〈關漢卿的創作意識與劇作「救風塵」析論〉
    李樹良/藝術學報第50期/81年6月
    〈關漢卿雜劇的宗教意識〉
    鄭志明/鵝湖月刊/第18卷第3期(總號208)/81.10
    〈關漢卿考異〉
    徐子方/河北師院學報(石家庄)/1994.3
    〈關漢卿的創新人格〉
    周國雄/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4
    〈關漢卿的戲劇〉
    劉中玉/復興劇藝學刊/84.7
    〈關漢卿行跡推考〉
    徐子方/晉陽學刊/1996.5
    〈關漢卿所塑造的三個妓女形象之試探〉
    趙美娟/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85.6
    〈關漢卿雜劇欣賞《竇娥冤》〉
    黃麗貞/中國語文468期/85.6
    〈關漢卿喜劇初探〉
    許灝/求是月刊/1996年第6期
    〈關漢卿雜劇欣賞《救風塵》上〉
    黃麗貞/中國語文474期/85.12
    〈關漢卿雜劇欣賞《救風塵》下〉
    黃麗貞/中國語文475期/86.1
    〈關漢卿身份考述:兼評院戶論種種〉
    徐子方/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7年第2期
    〈關漢卿散曲中的女性家族初探〉
    岳淑珍/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科/第18卷第2期/1998.4
    〈關漢卿雜劇中的民俗文化遺存〉
    吳國欽/戲曲藝術/1999.3
    〈關漢卿人生觀新探〉
    李占鵬/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第37卷第3期/2000.5
    〈關漢卿散曲與雜劇比較〉
    吳德崗/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卷第4期/2000.12
    〈關漢卿雜劇欣賞《金線池》〉
    黃麗貞/中國語文526期/90.4
    〈關漢卿在雜劇上之地位及其作品竇娥冤之故事研究〉
    王珮珺/明倫學報/90.4
    〈關漢卿雜劇欣賞《詐妮子》〉
    黃麗貞/中國語文527期/90.5
    〈關漢卿雜劇欣賞《緋衣夢》〉
    黃麗貞/中國語文530期/90.8
    〈關漢卿雜劇欣賞《拜月亭》〉
    黃麗貞/中國語文535期/91.1
    〈關漢卿雜劇欣賞《謝天香》〉
    黃麗貞/中國語文536期/91.2
    〈關漢卿戲曲的特色〉
    黃麗貞/中國語文538期/91.4
    〈關漢卿《竇娥冤》雜劇的編劇藝術〉
    黃麗貞/中國語文541期/91.7
    〈關漢卿底竇娥冤〉
    李束絲/文學遺產增刊/輯一
    二十劃
    〈竇娥悲劇成因淺探〉
    張福德/北方論叢(哈爾濱大學學報)/1989.2
    〈《竇娥冤》的民間性:《竇》劇被視為士大夫文學商榷〉
    莊蕙綺/中華學苑/第四十五期/84.3
    〈《竇娥冤》看一個「感天動地」的女性形象〉
    楊翠虹/文明探索/第二十二卷/2000.7
    〈《竇娥冤》論〉
    沈鴻鑫/戲曲藝術/200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