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宋德忠 SONG, DE-ZHONG |
---|---|
論文名稱: |
中英文雙語大學生語言詞彙與概念表徵之研究 The study of lexical and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university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林清山
Lin, Ching-Sh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畢業學年度: | 8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4 |
中文關鍵詞: | 語言詞彙 、文字連結論 、雙語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探討雙語使用者的詞彙與概念的聯結型態,亦即考關:「
概念媒介論」及「文定連結論」兩種語言詞彙表徵理論何者可以成立。比較不同外
語能力受試者的詞彙與概念之連結方式的差異,亦即考驗「中間論」的預測是否成立
。檢驗「相減法」及「促發法」對語言詞彙表徵理論之假設考驗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一利用實瞼一、實驗二以不同英語能力大學生為受試,考驗上述三個假設。
實驗一以20名「英語能力非勵練組」大學生為受試,利用反應時間的「相減法」配合
中文詞及圖形的命名(翻訪)或分類作業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中文詞與圖形的英文
命名反應時間之差小於中文詞與圖形的中文分類反應時間之差。「文字連結論」的預
測獲的支持。
實驗二以20名「英語能力熟練組」名大學生為受試,實驗方法與實驗一相同。其實驗
結果發現:中文詞與圖形的英文命名反應時間之差小於中文詞與圖形的中文分類反應
時間之差。此結果與實驗一發現相同,亦支持「文字連結論」的預測。
研究二中實驗三以24名大學生為受試者,利用「促發法」配合字(詞)彙判斷作業,
比較語言內相關字、語言間翻訪字、及語言間相關字等三種促發項對目標項的促發效
果。實驗結果發現:中文目標項並未具有明顯的促發效果,因此未能支持本研究中有
關促發效果關係的假設。在英文目標項部份,本實驗則發現具有明顯不同的促發效果
型態,且語言間重複促發效果相近於語言內語意/連結促發效果,而此兩促發效果又
均大於語言間語意/連結促發效果。此種促發效果型態支持「文字連結論」的預測。
綜合句實驗考驗結果,本論文獲得以下主要結論:
一. 中、英雙語大學生的英語詞彙、母語詞彙及其概念的表徵方式是兩語言語意相對
應的翻訪詞彙直接連結。因此,在英語詞彙的產生歷程中以母語詞彙為媒介,而未必
需要以概念為媒介。
二. 中、英雙語大學生的語言詞彙及概念的表徵方式並未因語言能力熟練程度變化而
有所改變,亦即「中間論」所預測的現象並未發生。
三. 不論使用「相減法」或「促發法」的反應時間研究派典,在本研究中實驗結果頗
相近似,亦即大體上一致地支持「文字連結論」之理論假設。
除根據研究結果和發現加以討論之外,本論文還提出各研究的可能限制以及今後繼續
進行有關研究之建議,以供未來的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