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尹麗雲
Li-Yun Yin
論文名稱: 職棒球迷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之消費行為及需求研究
A Study on Baseball Fans’ Consumer Behavior and Demand of Cell-phone Sport Adding Value Services
指導教授: 黃煜
Huang, 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手機加值服務運動消費者行為職業棒球運動行銷
英文關鍵詞: cell-phone value-added service, consumer behavior in sport, professional baseball, sports market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探討職棒球迷的手機加值服務使用行為及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的需求為何,以自編之「職棒球迷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消費行為及需求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職棒十八年到球場參與賽事的球迷為研究對象,於國內六支球隊兩兩對戰時,以叢集抽樣法進行問卷調查,總計發出600份問卷,回收583份,有效回收樣本數573份,有效回收率95%。本問卷量表之Cronbach’s α值達.968,並以建構效度確立量表信效度,同時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一、研究結論顯示:
    (一).受訪者去年一年中進場觀賽的次數以1~3場為最多,在球場消費金額以600元
    以下居多數;大多數的受訪者每月手機加值服務平均費用約100元以下、每月
    使用頻率約為1~10次、每次使用時間約為1~10分。
    (二).職棒球迷每月手機加值服務花費較高者或每次使用手機加值服務時間較長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中的即時資訊及賽事資訊的需求較高。
    (三).職棒球迷到現場的觀賽次數越多者或在球場的消費金額越高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的需求度越高。
    (四).男性職棒球迷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中的即時資訊告知有較高的需求,而女性職棒球迷則是對圖鈴下載存有較濃厚的興趣。
    (五).20歲(含)以下的職棒球迷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中的即時資訊需求最高。
    (六).高中職的職棒球迷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的需求最大。

    二、研究建議:
    (一).電信系統業者應積極透過促銷或補貼手法推廣3G手機及3G門號,提升使用工具的普及度,以便加速職棒球迷的適應及使用。
    (二).運動組織可藉由手機媒介建立專屬轉播頻道,或直接與電信系統商洽談轉播權。
    (三).媒體界應儘速建立手機播報平台,將運動賽事現場轉播部分以手機為媒介廣為曝光。
    (四).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針對電信系統業者、運動組織及媒體界人士進行質性訪談,瞭解產官學界的想法,相信對推廣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會有更大的助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baseball fans’ behavior of using cell-phone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their demand of sport adding value services. The self-redacted “A questionnaire on baseball fans’ consumer behavior and demand of cell-phone sport added value services”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tool, and the baseball fans who attended the games of the 18th year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Cluster sampling was adopted to ask spectators in the paired matches among six domestic professional baseball teams to fill out the survey. A total of 6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583 pieces were returned. 573 pieces were valid, an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95%. The Cronbach’s α of the questionnaire scale reached .968, and the validity of this survey was also tested. Besid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collected data.

    Several conclusions were made as follows;
    1. It found that most of the subjects watched the baseball games 1~3 times and spent no more than NT$600 in the past year. By average, most of them spent NT$100 on cell-phone value-added services by a frequency range of 1-10 times every month, and each time lasted about 1-10 minutes.
    2. Those who spent more money and time on cell-phone value-added services had higher demand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and gam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cell-phone value-added services.
    3. Those who had a higher frequency of watching baseball games or spent more in the baseball field had a higher demand of cell-phone sport adding value services.
    4. Male fans had a higher demand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about sport games, and female fans showed more interests in picture and ring tone download.
    5. Professional baseball fans under age 20 (including 20) had a higher demand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cell-phone sport adding value services.
    6. Professional baseball fans studying in high schools /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had the largest demand of cell-phone sport adding value services.

    Additio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future
    study. First, telecom service providers should promote 3G cell-phone and 3G phone accounts through promotional sale or subsidy so as to enhance the prevalence of user tools and facilitate baseball fans’ adoption and utility of value-added services. Secondly, sport organizations can use cell-phones to establish an exclusive broadcasting channel or directly cooperate with telecom service providers on live broadcast. Thirdly, media community to establish a cell-phone broadcasting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exposure of live games using cell-phone as a medium. Final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follow-up studies could perform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telecom service providers, sport organizations, and media workers to understand the opinions from the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the academia.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promotion of cell-phone sport adding value services would be greatly benefited.

    目 次 目次……………………………………………………………………………………. iii 目次……………………………………………………………………………………. v 圖目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3第二節 研究目的……………………………………………………………… 6第三節 研究問題……………………………………………………………… 7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行動電話市場概況…………………………………………………… 11 第二節 運動消費行為意涵…………………………………………………… 27第三節 運動觀賞媒介論述…………………………………………………… 36第四節 需求理論與需求預測………………………………………………… 44 第五節 本章總結……………………………………………………………… 5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第二節 研究流程……………………………………………………………… 52第三節 研究工具……………………………………………………………… 53第四節 研究對象和實施程序………………………………………………… 60第五節 預試結果……………………………………………………………… 62第六節 研究構面之因素分析與信度檢定…………………………………… 65第七節 資料處理……………………………………………………………… 69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個人基本資料樣本分析................................................................. 72 第二節 手機使用行為及手機加值服務使用行為之樣本分析................... 76 第三節 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描述性分析...................................... 83第四節 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性分析………........................... 88第五節 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10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0 第一節 結論...………………………………………………………………… 120 第二節 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7 附錄 正式問卷……………………………………………………………........ 140 表目次 表2-1 全球行動電話市場概況…………………….…………………………………… 14 表3-1 「手機使用行為及手機加值服務使用行為」變數問項………………………. 53 表3-2 「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量表」問項……………………………..………… 58 表3-3 「個人資本資料」變數問項………….…………………………………….…… 59 表3-4 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量表信度分析…………………….………………… 63 表3-5 Cronbach’s α係數信度高低與參考指標………………………..……………… 65 表3-6 KMO值判斷分析表………………………………………….............................. 65 表3-7 KMO與Bartlett檢定…………………………………………………………… 66 表3-8 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量表因素分析及信度檢定………............................. 67 表4-1 問卷發放數與有效問卷數………………………………………………………. 71 表4-2 個人基本資料之分配統計表……………………………………………………. 72 表4-3 「手機月租費」之分配統計表…………………………………………………. 76 表4-4 「每月手機帳單平均費用」之分配統計表…………………………………..... 77 表4-5 「每月手機加值服務平均費用」之分配統計表………………………………. 77 表4-6 「每月手機加值服務使用頻率」之分配統計表………………………………. 78 表4-7 「每月手機加值服務使用時間」之分配統計表………………………………. 78 表4-8 「手機加值服務使用地點」之分配統計表……………………………………. 79 表4-9 「影響手機加值服務使用原因」之分配統計表………………………………. 79 表4-10 職棒球迷之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量表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84 表4-11 不同「性別」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12 不同「性別」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13 不同「婚姻」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89 表4-14 不同「婚姻」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89 表4-15 不同「年齡」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0 表4-16 不同「年齡」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0 表4-17 不同「年齡」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91 表4-18 不同「學歷」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2 表4-19 不同「學歷」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3 表4-20 不同「學歷」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93 表4-21 不同「職業」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4 表4-22 不同「職業」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4 表4-23 不同「職業」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96 表4-24 「每個月可支配所得」不同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 表……………………………………………………………………………… 96 表4-25 「每個月可支配所得」不同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7 表4-26 「每個月可支配所得」不同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98 表4-27 不同「觀賽次數」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99 表4-28 不同「觀賽次數」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99 表4-29 不同「觀賽次數」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00 表4-30 不同「消費金額」之受訪者對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 101 表4-31 不同「消費金額」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分析表102 表4-32 不同「消費金額」之受訪者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02 表4-33 職棒球迷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差異總表…………………. 103 表4-34 「手機月租費」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106 表4-35 「每月手機帳單平均費用」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107 表4-36 「每月手機加值服務平均費用」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 108 表4-37 「每月手機加值服務使用頻率」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 109 表4-38 「每次手機加值服務使用時間」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 110 表4-39 「手機加值服務使用地點」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111 表4-40 「影響手機加值服務使用原因」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 112 表4-41 「過去一年進球場觀賽次數」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 113 表4-42 「過去一年在球場中消費金額」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需求之迴歸分析 ………………………………………………………………………………... 115 表4-43 職棒球迷對不同手機運動類加值服務之迴歸分析總表………………….. 115 圖目次 圖2-1 我國行動電話用戶數………………………………………………………… 12 圖2-2 我國3G行動電話用戶數…………………………………………………….. 13 圖2-3 台灣地區行動上網(Mobile Internet)用戶數…………………………….. 16 圖2-4 運動進場率與參與率之階梯圖……………………………………………... 28 圖2-5 運動涉入決策過程…………………………………………………………… 30 圖2-6 運動消費者行為……………………………………………………………… 33 圖2-7 Maslow需求層級架構………………………………………………………... 45 圖3-1 研究架構……………………………………………………………………… 51 圖3-2 研究流程……………………………………………………………………… 5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宗先(1972)。經濟預測。台北市:大中國圖書。

    王之弘(1990)。職業棒球市場區隔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韻筑(2006)。2006年上半年台灣行動服務市場發展分析。工研院IEK-ITIS計畫分析,未出版。

    台灣大哥大(2006a)。NBA湖人隊後衛Kobe Bryant巡迴之旅 台灣大哥大獨家取得3G影音轉播權。2006年11月7日,取自台灣大哥大,網址http://service. taiwanmobile.com/servlet/Satellite?cid=1106027924100&pagename=Corporate%2FPage%2FcorContentPageT&release_id=1152519541392

    台灣大哥大(2006b)。洲際盃瘋棒球 與王建民相見歡 台灣大哥大邀用戶一起為中華隊加油!2006年11月1日,取自台灣大哥大,網址http://service.taiwanmobile.com/servlet/Satellite?cid=1106027924100&pagename=Corporate%2FPage%2FcorContentPageT&release_id=1162282487791

    江芳韻(1999)。我國行動電話服務消費價值之研究--系統行銷策略試擬。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5)。電信相關統計-我國行動電話用戶成長趨勢。台北市:交通部電信總局。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運動傳播輿論反應現況與展望。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6年,9 月26日)。全球行動電話市場概況。國情統計通報。2006年12月20日,取自www.stat.gov.tw。

    沈永軒(2001)。台灣行動電話市場區隔與定位分析--以行動加值服務市場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宗耀(1996)。我國行動數據通訊服務的發展機會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驥(2001)。行動加值服務業者進軍大陸市場策略分析-以訊通國際YesMobile發展策略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允仁(2003)。球隊認同對球迷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盛滿(2003)。影響顧客採用行動通信3G系統意願之關鍵因素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巫坤達(2004)。運動傳播行為與運動之社會認知效果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何力文(2005)。2006年10月5日,取自台北今日報,網址http://www.taipeitoday. 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714

    忻元陞(2005)。行動網際網路之入口網站及資訊內容服務需求分析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周靈山(2002a)。大學生觀賞運動競賽節目之動機與行為。大專體育,59,144-150。

    周靈山(2002b)。大學生觀賞運動競賽的媒介使用動機、行為與評價研究--以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吳松齡(2001)。企業研究所在校生與畢業生參與專業人才證照驗證行為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與實務。台北市:松岡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2005)。統計應用學習實務(第二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吳建興(2005)。行動加值服務應用不足 3G推動恐生阻力。2006年10月12日,取自經濟部工業局「電信平台應用發展推動計畫」/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17

    吳建興(2006a)。2006年第二季我國行動上網觀測。2006年10月 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43

    吳建興(2006b)。51%的英國10歲孩童有手機 12歲則提高到9成。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 page=news&id=44

    吳建興(2006c)。中國行動電話用戶高達4億 成為全球最大行動市場。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169

    吳建興(2007)。2007第一季我國行動上網觀測。2007年5月25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71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林千源(1995)。兄弟象職業棒球隊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怡秀(2002)。輔仁大學體育系學生對體育新聞接觸程度調查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119-139。

    林曉盈(2005)。行動加值服務使用者之消費價值、使用動機及使用行為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俊良(2005)。消費者對台灣大哥大企業形象的認知—以台中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惠君(2005)。行動電話加值服務顧客滿意度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素華(2006)。電信業者的行動加值服務對關係品質與品牌忠誠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立(2006)。規格不一 手機電視在德國尚未普及。取自中央社,網址http://
    news.msn.com.tw/cna/cna_full_text.asp?yy=06&mm=09&dd=06& name=41

    林世懿(2006a)。台灣有42%網民使用行動網路服務 平均每月花費268元。2006年10月12日,取自經濟部工業局「電信平台應用發展推動計畫」/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29
    林世懿(2006b)。日本手機上網超越電腦上網 使用人口近7千萬。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307

    林宏達(2006)。ESPN說在地故事 十年稱霸亞洲。商業週刊,985,50-52。

    洪司桓(2003)。台灣職業棒球現場觀眾再購意願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春日井 博(1988)。需求預測入門(書泉出版社編輯部)。台北市:書泉。(原著於1971出版)。

    施錦雯(2003)。消費者使用行動加值服務的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中部大學生為例。大業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威寶電信(2006a)。台灣3G龍頭威寶電信獨家直播中華職棒賽程實況與台灣移動媒體科技攜手 全力帶動3G加值服務市場。2006年10月5日,取自威寶電信,網址http://www.vibo.com.tw/news/telecom/index.jsp?pItemRid=15664

    威寶電信(2006b)。轉播世界棒球經典賽 邀您一起為中華隊加油。2006年10月5日,取自威寶電信,網址http://www.vibo.com.tw/news/telecom/index.jsp?pItemRid=3978

    徐志明(2004)。全球行動上網使用行為調查結果公佈。2006年10月12日,取自經濟部工業局寬頻暨無線通訊產業推動計畫/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 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69

    徐嘉良(2005)。運動贊助效益評估--中華三菱汽車贊助兄弟象棒球隊的個案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初版)。台北市:揚智文化。

    莫季雍(2002)。傳播科技與運動發展:機會與挑戰。大專體育,59,3-10。

    黃天中、洪英正(1993)。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黃以宏(1997)。類神經網路建構半導體廠生產績效模式。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月春(1997)。消費者行為模型之釋評。臺中商專學報,29,415-427。

    黃仲達(2003)。灰色理論在農業銷售預測及其供銷關係探討之應用。國立嘉義大學運輸與物流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煜(2004)。提昇我國職業棒球經營策略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33(4),28-34。

    范國恩(2003)。行動電話服務市場之轉換用戶市場區隔研究-以台北市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莊耀嘉(2000)。馬斯洛。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莊順斌(2004)。全球行動數據市場至2009年時將達到1890億美元。2006年9月28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3335&SearchString=行動影音

    陳光偉(2003)。產品上癮性與需求層級變動之關係-Maslow理論觀點之檢視。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北市。
    陳一德(2004)。消費者對3G應用服務偏好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佳慧(2004)。行動通訊環境多媒體物件使用者接受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俊光(2005)。3G手機影視新平台 電視業卡位搶頭香。2006年 10月3日,取自CPRP資傳網,網址http://www.cpro.com.tw/channel/news/content/index.php? news_id=9601

    陳怡伶(2005)。全球行動用戶將再擴增 亞洲是龍頭之區。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55

    許文宜(1994)。我國廣播電台「電話交談」(call-in)節目之研究─打電話者(caller)的使用動機與媒介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生玉(1991)。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出版社。

    許惠貞(2003)。以生活型態變數探討手機用戶之行動加值服務需求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黛君(2005)。職棒球迷的認同感、產品認知與群體規範對贊助商產品的態度及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許雅婷(2006)。台哥大推出Mobile ESPN 提供世足快報服務。2006年9月29日,取自Ithome,網址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37481

    張弘明(2003)。手機廣告的消費慾望城國︰以NOKIA系列手機廣告為例。2006年12月1日,取自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論文,網址http://commd.b.nccu.edu.tw/ccs/old.ccs/con2003/conworks/ccs2003conworks_5B.htm

    張家榮(2004)。台北市大學生對職棒轉播的收視動機與行為及評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信宏(2004)。媒體記者使用行動電話加值服務對新聞產製之影響研究-以高雄媒體記者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旨華(2006)。日本行動上網領先全球 其他國家仍大有發展空間。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 page=news&id=4439

    葉怡成(1993)。類神經網路模式應用與實作。台北市:儒林。

    湯擷嘉(2003)。運動觀賞者對出國觀賞運動的旅遊需求、動機及期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志龍(2002)。手機服務便利性對消費者行動商務付費使用意願之影響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趙書珣(2006)。日韓中三國啟動行動電視服務 為搶未來大餅。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 news&id=4471

    蔡淑如(2004)。GPRS行動影音市場規模將近50億美元。2006年9月28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 asp?news_id=2965
    蔡易靜(2006a)。2006年通勤族無線關鍵應用服務需求調查。2006年 10月12日,取自經濟部工業局「電信平台應用發展推動計畫」/資策會,ACI- 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38

    蔡易靜(2006b)。2010年英國3G滲透率將達68% 加值服務為致勝關鍵。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124

    廖慧美(2005)。民眾反應不差 芬蘭行動電視準備上路。2006年10月 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 id=3962

    劉美稚(1999)。台灣職業棒球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雅慧(2004)。職棒球迷的球隊認同感對贊助企業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La new熊隊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芳梅(2003)。台灣首次行動上網使用行為調查結果公佈。2006年10月12日,取自經濟部工業局寬頻暨無線通訊產業推動計畫/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 66

    劉芳梅(2005)。2004年台灣行動上網使用率 仍落後亞洲鄰國。2006年 10月12日,取自經濟部工業局寬頻暨無線通訊產業推動計畫/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05

    劉芳梅(2006)。E-mail和氣象體育新聞 最受美國行動上網者的歡迎。2006年10月12日,取自資策會,ACI-FIND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443
    潘美秋(2003)。灰色理論應用於台電公司人力需求預測。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宗益(2004)。國內職業棒球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鄭心怡(2005)。以使用者意願探討3G行動通訊服務之關鍵成功因素。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賴墩淮(2005)。第三代行動電話加值服務市場區隔與使用意願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雪芬(2005)。以手機加值服務吸引青少年參與節慶活動之研究:以高雄市立高中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志強(1992)。職業棒球球迷俱樂部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簡秋暖(1998)。體育科系學生閱讀體育運動新聞使用與滿足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顏月珠(1996)。統計學(五版)。台北市:三民。

    嚴雅馨(2003)。兄弟象棒球隊球迷之運動參與程度及對其行銷策略滿意程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蘇相如(2004)。消費者使用行動電話加值服務之行為研究-以行動娛樂服務為例。實踐大學貿易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derfer, C. P.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b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 142- 175.

    Adams, R. (2004, November 15). MLB.com subs rise 60 percent,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Brandes, A. (2006, April 24-30). XM, Sirius try to make numbers work.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9(1), 18,19.

    Bernstein, A., Fisher, E., & Kramer, S. D. (2006, January 16-22).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wireless,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8(36), 15-19.

    Carey, J.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Boston: Unwin Hyman.

    DeFleur, M. L., & Ball-Rokeach, S. (1982). Theories of bunch Communication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Donald, S. R., & Craig, J. (1978). Ethylene Economics and Production Forecasting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 Process Economics, 3(4), 267-278.

    Donlebell & Krasner, O. J. (1977). Selecting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from Business Require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73- 383.

    Eitzen, D. S., & Sage, G. H. (1989). 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 (4th ed). Dubugue, IA: Wm.C.Brown.

    Greendofer, S. L. (1981). Hank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 Urbana, IL: Stipes.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Galloway, J. J., & Meek, F. L. (1981). Audienc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 An expectancy mode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4), 435-449.

    Julia, G. (2002). Cellular telephone subscriptions by country. Global Mobile, 9, pp7-10.

    King, B. (2005,March 14). Reaching today’s fans, Delivery of sports info continues to evolve as fans demand more,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p.17.

    Kaplan, D. (2006,April 24-30). Sprint to stream NFL Network,s draft coverage against ESPN,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9(1), 11.

    Katz, E. (1959).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culture. 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2, 1-6.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Blumler, J. G., & Katz, E. (Eds.),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p.19-32). Beverly Hills, CA: Sage.

    Leung, L. & Wei, R. (2000). More than just talk on the move:U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the cellular phon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7(2), 308-320.

    Murray, H. H.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lelland, D. C., (1995). Studies in Motivation.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Crofts.

    Mannell, R. C. (1999). Leisure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Jackson, E. L., & Burton, T. L. (Eds.), Leisure Studies: Prospects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LB.com (2006). MLB.com sets online ticketing record for sixth straight year passing the 20 million tickets sold mark for first time. Retrieved January 22, 2007, from MLBWeb sits: http://mlb.mlb.com/NASApp/mlb/news/press_release/press_release.jsp?ymd=20060821&content_id=1621485&vkey=pr_mlbcom&fext=.jsp&c_id=mlb

    Mullin, Hardy, & Sutton (2003). 運動行銷學(程紹同、江澤群、黃煜、彭小惠、呂佳霙)。台北市:藝軒。(原著於1999出版)

    Montgomery, B., & Vrban, G. L. (1969). Management Science in Marketing. Prentice-Hall Inc., NJ: Englewood Cliffs.

    Rubin, A. M. (1986). Uses, gratifications, and media effects research. In Bryant, J. & Zillmann, D. (EdS.), 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 (pp.281-302).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othman, J. L. (1989).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2nd ed.). Harper & Row Inc.

    Windahl, S. (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In Wilhoit, C. G. & Bock, H. D.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 (pp.174-185). Beverly Hills, CA: Sage.

    Zaltman, G., & Burger, P. C.(1975). Marketing Research: Fundamentals & Dynamic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