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段可薇
Duan, Ke-Wei
論文名稱: 培力或社會排除?從P. Bourdieu的思想分析腦性麻痺者生命歷程中的社會文化影響因素
Empowerment or social expulsion? An analysis of 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on the life course of Cerebral Palsy in the light of P. Bourdieu's ideas
指導教授: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口試委員: 林展立
Lin, Zhan-Li
李婉萍
Li, Wan-Ping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口試日期: 2022/12/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6
中文關鍵詞: 布迪厄生存策略生命歷程社會文化因素腦性麻痺者
英文關鍵詞: Pierre Bourdieu, survival strategy, socio-cultural factor, Cerebral Palsy
研究方法: 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1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1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一位中度腦性麻痺者的生命歷程的自我敘事研究,描述著研究者從幼稚園開始到研究所階段面對醫療、就學、家庭、工作及社會場域的不同歷程。透過自我敘說的書寫過程,重新梳理自身走過的生命歷程,並藉由 P. Bourdieu的社會理論中的慣習、資本、場域以及象徵暴力等重要概念,與研究者的生命經驗進行對話討論。
      本研究發現醫療、學校、家庭等場域因素都會交互影響腦性麻痺者的生活樣貌,及面對生活的生存策略,進而也影響到其未來用什麼方式面對社會及工作。
      在家庭場域中,家庭養育腦性麻痺者的觀念經常受到主流社會價值影響,家庭場域中的互動與看待障礙的方式,會深深影響腦性麻痺者如何內化社會價值與產生慣習。另一方面,研究者歸納出學業成績、人際互動、健全或健康的身體狀態以及學校氛圍、社團文化等因素,是影響腦性麻痺者學校生活的關鍵因素。特別是校園場域對腦性麻痺者的社會期待與互動模式,很容易直接影響其自我認同的建立。至於醫療觀念的影響,則是會以不同的形式在家庭場域及學校場域中出現,對腦性麻痺者持續發生交互作用。
      再者,研究者在整理腦性麻痺者不同階段的場域生活經驗時發現,當自身的障礙狀態與社會期待不符,則容易產生許多自我設限的現象,進而累積失敗、挫折經驗,並且認為很多事都因為自己的問題,最終將自我排除於場域或群體生活之外。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建議若不同生活場域能給予腦性麻痺者更大的彈性空間與互助的支持環境,增添其各項生活與學習能力,並透過自我探索方案協助其找到適合自己面對生活挑戰的方式與生命價值,更可讓腦性麻痺者辨認自身需求與狀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他人的想法,進而與不同場域的人找到合作與溝通的模式,達成合宜的平衡點。如此一來,社會排除的現象也將大幅降低。

    This is a self-narrative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elds on life course of the author with moderate syndrome of Cerebral Palsy. The study analyzes the researcher’s life stories from the age of 3 to 25in the system of medical service, education, family, working fields and diverse social communities. The researcher is able to puzzle out significant life event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Based on concepts of habitus, capital, field and symbolic violence proposed by Pierre Bourdieu, personal identity is further enhanced through the journey of self-conversation.
    The study reveals that fields including medical service, school and family interchangeably have an impact on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life style, strategies of making living and mindset toward future career and society.
    In the field of family, social values dominate the way of caretaking, in which interaction and perception of disabilities have fundamentally influenced internalization of self-value and development of habitus for a Cerebral Palsy patient. Additionally, school grades, relationship, wellbeing, school life, and club culture are discovered as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a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school life. In particular, development of self-identity is easily subject to relation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expectation in school field. Concepts of medical service would appear in diverse forms in fields of family and school, constantly having interaction on the Cerebral Palsy patient.
    Moreove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negative self-perception and limit occurs frequently as discrepancy between personal dis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expectation exists, which brings on more failure and frustrating experiences. Self-criticism coming along with leads to the researcher end up living away from the fields or communit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forementioned, the study suggests to provide more supportive flexible assistance which enables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to strengthen all kinds of living and learning abilities. Furthermore, self-exploration project offers people with Cerebral Palsy access to appropriate action towards challenges of life, empowering the group of people to identify their needs and status. It further encourages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understand others, which benefits to develop the approach of collaborating with people from distinct backgrounds. As a balance between the needs of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and social expectation are achieved,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exclusion can be exponentially decrease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腦性麻痺者特質及其生活與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6 第二節 特殊教育與身心障礙者社會福利發展背景 12 第三節 合理調整 15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模式觀點 21 第五節 Bourdieu的慣習理論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37 第四節 研究嚴謹度 39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0 第四章 自我敘說 第一節 兒時-那些與病為伍的日常 41 第二節 在安穩中的成長 50 第三節 探索啟航 68 第五章 研究分析 第一節 兒時-那些與病為伍的日常 114 第二節 在安穩中的成長 120 第三節 探索啟航 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78 參考文獻 182

    中文參考文獻
    壹、書籍
    王國羽(2014),缺角的台灣社會學研究:身心障礙研究,於王宏仁主編,巷子口社會學(一版,Part IV),大家。
    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2019),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一版),巨流。
    邱大昕(2014),誰來為獅子寫歷史?身心障礙者故事的社會學分析,於王宏仁主編,巷子口社會學(一版,Part IV),大家。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桂冠。
    段可薇(2021)。生命的光亮與黑暗 終有一天會綻放如花,載於胡心慈、王雅瑜(主編),(頁129-14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紐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雙葉書廊。
    張恆豪(2014)。我們還在為上公車抗爭:制度歧視與障礙者文化資訊權 ,於王宏仁主編,巷子口社會學(一版,Part IV),大家。
    曾凡慈(2014)。你是過動兒嗎?看你住在哪個國家而定,於王宏仁主編,巷子口社會學(一版,Part IV),大家。
    蘇峰山(2002)。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貳、期刊與研討會
    王育瑜(2012)。障礙者生活的想像:照顧與社區生活理念及政策探討。聯合勸募論壇,1,1-24。
    王國羽(2018)。人權取向之障礙模型對臺灣身心障礙政策與服務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162,125-136。
    吳秀照(2005)。從理論到實踐:身心障礙就業服務之理念與服務輸送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2,104-116。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2000)。台灣早期治療的發展與未來發展的希望。文教新潮,5,7-12。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
    林美珠、溫錦真(2018)。臺灣心理與諮商敘事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3,81-116。
    邱大昕(2017)。CRPD 與「合理調整」。社區發展季刊,157,236-240。
    孫迺翊(2016)。無障礙/可及性、合理調整與平等不歧視原則:從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檢視我國憲法及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之平等原則內涵。台大法學論叢,45,1163-1228。
    高鵬家、陳渝苓(2011)。遊戲與兒童發展之關係論述―理論與實際。大專體育學刊,113,15-21。
    張恆豪、蘇峰山(2009)。戰後台灣國小教科書中的障礙者意象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2,143-188。
    許天威、蕭金土、吳訓生、林和姻、陳亭予(2002)大專校院身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59 – 198。
    陳逸淳、黃敏原(2019)。論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象徵暴力」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9,51-106。
    黃瑋苓(2005)。國小普通班重度腦性麻痺學生支持需求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4,195-216。
    楊招謨、李如鵬(2003)。腦性麻痺青年自我概念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2,205-230。
    蘇峰山(2007,10月)。障礙與多元文化公民身分。「第三屆南臺灣社會發展 學術研討會」,屏東縣,台灣。
    參、碩博士論文
    甘敏郁(2014)。臺北市國中階段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未出版論文)。
    徐萩蓁(2011)。學習與成長 : 一位腦性麻痺幼兒於蒙特梭利教室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張晁綱(2017)。論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合理調整義務於我國之實踐-兼以美國、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作為借鏡。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郭凡箐(2021)。家庭支持對腦性麻痺者學習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黃筱智(2020)。如何透過照護網絡過「良好生活」?以臺灣高等教育階段的腦性麻痺者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黃詩婷(2017)。一位腦性麻痺大學生回溯融合教育的學習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葉冠伶(2022)。隱身與現身-腦性麻痺者之自我認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肆、政府報告書
    中華明國身心障礙聯盟(2019)。《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教材手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葉琇珊(2018)。身心障礙者就業的合理調整-從概念到實作的難題。107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研討會。監察院。
    潘佩君、嚴嘉楓(2020)。108年度身心障礙者合理調整實務參考指引暨教育訓練計畫期末成果報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7)。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法規概要。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伍、網站資料
    中華明國腦性麻痺協會(2021)。取自(https://www.cplink.org.tw/whats_cp.php)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2)。取自:(https://law.moj.gov.tw/)
    全國特殊教育網(2022)。取自:(https://special.moe.gov.tw/article.php?paid=180)
    腦性麻痺資料包(2000)。取自(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77ff8daf7e0abcffe355807/t/5b1ef1f3575d1ff6003b3ea0/1528754677746/cerebralpalsy_chinese_final.pdf)
    臺中榮總復健科(2016)。取自(https://www.vghtc.gov.tw/UploadFiles/WebFiles/WebPagesFiles/Files/3a5246e1-bd2a-44c7-a786-b1d548345fc3/%E5%BE%A9%E5%81%A5%E7%A7%91%E5%AF%A6%E7%BF%92%E5%B7%A5%E4%BD%9C%E6%89%8B%E5%86%8A.pdf)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網站https://www.ohchr.org/en/hrbodies/hrc/pages/home.aspxMicrosoft Word - UK EHRC 教育指引純中_final.docx (covenantswatch.org.tw)
    陸、外文翻譯書
    Bonnewitz, P. (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麥田(原出版於1998年)。
    C. K. Riessman(2008)。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Michael Oliver, Colin Barnes(2021)。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 紀大偉、張恒豪、邱大昕(譯)。群學(原出版於2012年)
    英文文獻資料
    Dickson, Elizabeth (2006). Disability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and the Obligation of Reasonable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Education, 11(2), pp. 23-42.
    Dickson, Elizabeth (2011). Reasonable adjustment and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ustralian legal issues and trends. In Squelch,J (Ed.) Sustainable Education,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 Education Law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Education Law Association (ANZELA) Conferenc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Education Law Association (ANZELA), Australia, 22-31.
    Liisberg, Maria Ventegodt (2015).Accessibility of services and discrimination: Concentricity, consequence, and the concept of anticipatory reasonable adjustment.
    Priestley, M. (2003). Disability: a life course approach. Cambri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