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育瑋 Guo, Yu-Wei |
---|---|
論文名稱: |
臺灣與大陸新聞媒體交流合作之制度研究 The Institution Analysis on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News Media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3 |
中文關鍵詞: | 新聞交流合作 、新制度論 、制度變遷 、制度創新 、受限理性 |
英文關鍵詞: |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News Media, New Institutionalism, institutional chang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bounded rationalit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32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2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援引新制度論為分析框架,探究臺灣與大陸新聞媒體交流合作之制度問題。解讀式內容分析的結果顯示,誘致性制度變遷開啟臺灣與大陸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再由臺灣政府實施強制性制度變遷,而形成彼此對立又互補的局面。目前不斷的制度創新仍足以因應臺灣與大陸新聞媒體交流合作的制度稀缺問題。然而,儘管正式制度逐步放寬,非正式制度卻多所受限。例如中國大陸之新聞與社會責任密不可分,而臺灣方面則相對自由。此二元對立之制度環境致使臺灣與大陸新聞媒體交流合作呈現受限理性的特徵。同時,因為路徑依賴的影響以及意識形態的剛性,臺灣與大陸新聞媒體交流合作之制度很難發生根本性的變遷,甚且更難達到制度創新中的倫理創新。
In this paper,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news media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was explored by New Institutionalism analysis frame. The hermeneutic content analysis was show, imposed institutional change started the news media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further with Taiwan government complementing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us the two parties were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for each other.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us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cope with institutional scarceness. However, with the formal constraints being gradually deregulated, the informal constraints were more restricted. Binary opposition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made the policy-making of news media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bounded rationality.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inflexibility of ideology,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institutions of news media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to hav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al chang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move to the ethics innovation stage in a short time.
中文部份:
〈聯合報享特權 大陸特批代印〉(2012年11月17日)。《中國時報》,第A6版。
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2012)。〈兩岸新聞交流回顧與展望〉,《大陸情勢雙週報》,(1616):1-4。
中國新聞年鑑社(2012)。《中國新聞年鑑2012》。北京:中國新聞年鑑社。
中國新聞年鑑社(2013)。《中國新聞年鑑2013》,北京:中國新聞年鑑社。
中野明(2012)。《賽局理論實戰運用策略》。新北:楓書坊。
中華民國行政院(2008年12月22日)。〈健全民主法治,落實保障人權〉。取自「中華民國行政院即時新聞」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0407DDFAB52DD123
仇佩芬(2001年2月9日)。〈首批大陸記者抵臺駐點〉,《聯合報》,第2版。
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
王守國(2004)。〈我國報業經營改革的制度變遷分析〉,《河南社會科學》,12(3):115-118。
王宗銘(2012年11月14日)。〈不設媒體辦事處 王郁琦:推兩會綜合辦事機構〉,《中國評論新聞網》。取自http://hk.crntt.com/doc/1023/0/3/8/102303834.html
王明達(2012年11月17日)。〈陸委會:兩岸新聞交流應資訊對等〉,《青年日報》,第4版。
王洪鈞(1992)。《新聞採訪學》。臺北:正中。
王毓莉(2002)。〈網際網路發展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之初探〉,劉麗芳(編),《兩岸三地市場開放與資訊交流》,頁87-11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
王毓莉(2005)。〈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爲例〉,《遠景基金會季刊》,6(1):1-50。
王銘義(1994)。〈兩岸媒體對雙方會談報導之分析〉,臺北論壇基金會(編),《媒體與兩岸談判》,頁189-218。臺北:財團法人臺北論壇基金會。
王銘義、林淑玲(2000年11月10日)。〈大陸記者獲准來臺駐點採訪〉,《中國時報》,第13版。
王躍生(2000)。《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
世界華文傳媒年鑑社(2013)。《世界華文傳媒年鑑2013》。北京:世界華文傳媒年鑑社。
史冬冬(2012年10月)。〈兩岸關係之臺灣新聞傳媒維度研究:歷史,現狀與未來〉,「2012新興傳播媒體之發展趨勢與影響論壇」,臺灣臺北。
白德華(2011年11月10日)。〈閩臺兩大報業合辦兩岸傳媒月刊〉,《中國時報》,A14版。
石開明(1996年12月2日)。〈中共頒布臺灣記者採訪規定〉,《聯合報》,第10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年4月11日)。〈有關媒體報導政府暫緩許可大陸兩家媒體來臺駐點〉。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out?@3^1933363525^107^^^1^1@@69574872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年9月28日)。〈陸委會針對兩岸新聞媒體交流及國臺辦設立臺商專責機構之回應〉。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out?@1^1142362205^107^^^1^1@@695748720872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年1月31日)。〈陸委會:中共應正視兩岸互不隸屬的事實,並改善新聞自由〉。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out?@2^840427981^107^^^1^1@@69574872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年11月13日)。〈政府同意大陸東南衛視及福建日報社兩家大陸地方媒體來臺駐點〉。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out?@1^1056046003^107^^^1^1@@69574872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1年10月26日)。〈第15屆兩岸新聞報導獎頒獎典禮主委致詞稿〉。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out?@1^483010953^107^^^2^1@@670752506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11月13日)。〈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優勝獎項揭曉〉。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lib?@2^1394689739^107^^^3^4@@47615243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4年2月3日)。〈大陸新聞人員來臺專訪社區營造,驚豔臺灣社區文創發展〉。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lib?@2^1394689739^107^^^2^4@@87319918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4年4月7日)。〈政院104年度施政方針,(103年3月27日行政院第3391次會議通過):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取自「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政策」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8915&ctNode=5629&mp=1&xq_xCat=2014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4年11月7日)。〈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文教交流統計〉。取自「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統計」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4111311353971.pdf
何舟(1998)。〈中國大陸的新聞自由:過去、現在和將來〉,何舟與陳懷林(編),《中國傳媒新論》,頁12-49。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
呂曉偉、李慧(2008)。〈兩岸關係中的博弈論體現〉,《內蒙古電大學刊》,(105):10、11、44。
李永得、徐璐(1988)。《歷史性.大陸行》。臺北:自立晚報。
李英明、賴皆興(2005)。〈從理性博弈向結構博弈轉移:兼論兩岸結構博弈〉,《遠景基金會季刊》,6(4):1-29。
李茂政(2002)。《當代新聞學》。新北:正中。
李娟(2013年7月25日)。〈兩岸記者西北行聯合採訪啟動〉,《民眾日報》,第A18版。
沈遠新(1997)。〈制度選擇:中國中期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契機〉,《中國研究》,2(12):9-17。
辛文萍、陳小願(2012年6月3日)。〈范麗青:秉持積極開放態度促進兩岸媒體交流交往〉,《你好臺灣網》。取自http://big5.gwytb.gov.cn/gate/big5/www.taiwan.cn/xwzx/dlzhsh/201206/t20120604_2708980.htm
邢利宇、路梅(2013年12月22日)。〈兩岸媒體人呼籲:早日實現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中國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tw/2013/12-22/5648422.shtml
初國華(2010)。〈由新制度主義觀點來分析中共國家行為:以反分裂國家法為例〉,《聯大學報》,7(1):1-22。
林文斌(2004)。〈制度變遷:動態機制的觀點-以臺灣中央銀行制度的變遷,1949-61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3):389-433。
林克倫(2011年6月28日)。〈范麗青呼籲 開放媒體互設常駐〉,《中國時報》,第A13版。
林奎燮(2003)。〈新制度主義及其在中國大陸研究上的意義〉,《展望與探索》,1(11):94-111。
邱君平、鄒菲(2004)。〈關於內容分析法的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雙月刊)》,30(150):12-17。
邱莞仁(2014年1月18日)。〈去年交流人數逾800人次 創新高 國臺辦:盼兩岸新聞交流更熱絡〉,《工商時報》,第A7版。
俞雨霖(1997)。〈兩岸新聞交流十年:回顧與期許〉,趙傑夫(編),《跨越歷史的鴻溝-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頁241-248。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韋奇宏(2003)。〈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結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分析〉,《問題與研究》,42(1):123-146。
唐次妹(2012年10月)。〈新制度主義視野下的兩岸新聞交流-困境與出路〉,「2012新興傳播媒體之發展趨勢與影響論壇」,臺灣臺北。
徐瑞希(2005)。〈兩岸新聞交流〉,王麗珠(編),《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頁31-74。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祝仲康(2009)。〈兩岸新聞交流模式:以東森電視公司為例〉,《復興崗學報》,(94):123-148。
張多馬(1995)。《大陸新聞事業概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張彬(2010)。〈從赴臺駐點採訪看兩岸新聞交流〉,《兩岸關係》,2010(3):40-42。
張裕亮(2002)。〈大陸報業經營制度改革-制度變遷理論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5(6):23-48。
張銘清(2014年7月9日)。〈張銘清口述歷史:兩岸新聞交流如何打破堅冰〉。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lib?@2^1394689739^107^^^27^8@@63299708
曹晶(2009)。〈兩岸關係變革中的兩岸新聞交流〉,張銘清(編),《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頁455-480。北京:九州。
郭泰淵(2011年2月19日)。〈臺灣文盲率降低 跌破2%〉,《自立晚報》。取自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artid=20110219abcd006
陳旺(2011年11月21日)。〈海峽兩岸傳媒人才交流與培訓中心在福建廈門揭牌〉,《中國政府網》。取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11-11/21/content_1999755.htm
陳炳宏(2006)。〈臺灣媒體企業之中國大陸市場進入模式及其決策影響因素研究〉,《新聞學研究》,(89):37-80。
陳懷林(2000),〈試析中國媒體制度的漸進改革-以報業為案例〉,《新聞學研究》,(62):97-118。
曾建元(2014)。〈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控制〉,《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3):189-203。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49(3):145-176。
新華通訊社(2011)。《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
新華通訊社(2012)。《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
新聞評議會傳播資源組(1997)。〈兩岸新聞交流的現況與未來展望〉,《新聞評議》,(276):4-5。
楊志弘(1993)。〈海峽兩岸新聞交流之探討〉,《報學》,8(7):71-79。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臺北:弘智。(原書:Stewart D. W. & Kamins. M. A. [1984]. Secondary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道格拉斯.諾斯(1996)。《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臺北:時報。
臺灣工作年鑑編委會(2011)。《臺灣工作年鑑(2010年卷)》。北京:兩岸關係雜誌社。
劉幼琍(1994)。〈傳播科技對兩岸新聞傳播之影響〉,《臺大新聞論壇》,1(2):48-71。
劉立行(2009)。《國家電影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新北:正中。
劉立行(2013)。《兩岸新聞媒體交流合作對兩岸資訊傳播之影響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01G017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劉秀珍、林天良(2009年12月16日)。〈兩岸媒體合作備忘 聯合報系、河南日報牽手〉,《聯合晚報》,第A13版。
劉國深(2014)。〈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制度供給問題〉,《全球政治評論》,(47):5-10。
劉康(1999)。〈意識形態與兩岸關係的突破〉,《海峽評論》,(98):12-19。
劉舒凌、鄭巧、朱曉穎(2014年2月11日)。〈張志軍與王郁琦會面並達成積極共識〉,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politics/chinanews/20140211/02295445938.html
蔡熊山(1997),〈臺海兩岸憲政發展之比較〉,《通識教育季刊》,4(2):33-57。
蔣安國(1997)。〈兩岸新聞交流的結與解〉,《兩岸文教交流簡訊》,(3):6-8。
鄭巧(2014年8月7日)。〈雲南省騰沖啟動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取自「兩岸知識庫」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kmlib?@2^1394689739^107^^^2^5@@873199181
鄭巧、石龍洪(2013年3月28日)。〈范麗青:希望兩岸新聞交流不斷取得新進展〉,《你好臺灣網》。取自http://www.hellotw.com/lajl/jqhd/201303/t20130328_828641.htm
蕭真美(2000)。〈兩岸印刷媒體交流與互動之檢討〉,《中國大陸研究》,43(9):103-116。
靜軒(1997)。〈兩岸新聞資訊交流現況〉,《兩岸文教交流簡訊》,(3):2-5。
藍孝威(2012年8月17日)。〈廈門商報塗紅我國旗 網友痛批〉,《中國時報》,第A3版。
藍孝威(2014年11月18日)。〈新聞交流 旺旺中時、北京日報簽約〉,《工商時報》,第A10版。
藍孝威(2014年2月14日)。〈籲陸解除封鎖臺灣網站〉,《中國時報》,第A3版。
藍孝威、陳柏廷(2013年2月7日)。〈兩岸新聞交流 先鬆網站封鎖〉,《中國時報》,第A17版。
羅森棟、董益慶(1997)。〈兩岸新聞交流〉,中國新聞學會(編),《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頁305-321。臺北:中國新聞學會。
英文部份:
Fioretos, O. (2011).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5(2), 367-399.
Guo, Z. (2001). To each according to its niche: Analyz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for a structural segregation in chinese press.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 14(1), 15-29.
Hall, P. A. & Taylor, R.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7.
March, J. G. & Olsen, J. P. (1984).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3), 734-749.
Moe, H. & Syvertsen, T. (2007). Media institutions as a research field: Three phases of norwegian broadcasting research. Nordicom Review, 28(4), 149-167.
Mosco, V. (200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North, D.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th, D.C. (1991).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1), 97-112.
North, D.C. (1992a).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st, 36(1), 3-6.
North, D.C. (1992b). Institutions, ideolog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TO Journal, 11(3), 477-488.
North, D.C. (1994).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3), 35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