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瑜陽 |
---|---|
論文名稱: |
以國際認證IC3檢測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戴建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電機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7 |
中文關鍵詞: | 資訊素養能力 、國際計算機綜合能力考核IC3 、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 |
英文關鍵詞: |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s, new-employ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資訊科技快速地發展,使人類的生活產生極大的改變。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師資是教育品質的關鍵。本研究為探究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以參加桃園縣2008年與2009年度資訊素養研習暨資訊素養能力檢定認證(國際計算機綜合能力考核IC3)的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為研究對象,獲得有效樣本數共173筆。根據內容分析法與調查研究法,將教師所檢測的成績與填寫之資訊行為調查問卷及接受訪談的結果,透過量化與質化的處理,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行為調查問卷背景變項之「性別」、「學校類別」、「年齡」、「目前職務」、「使用電腦的歷史」、「每週使用電腦時數」、「取得相關資訊類國際證照」對於資訊素養能力呈現顯著差異性。
2.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行為調查問卷背景變項之「目前職務」、「每週使用電腦時數」、「資訊相關修課情形」、「取得相關資訊類國際證照」對於IC3測評成績呈現顯著相關性。
3.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集群分組後於「計算機基礎領域」、「常用軟體領域」、「網路應用與安全領域」之通過表現皆呈現顯著差異。
依據本研究之分析歸納與討論,建議教師個人、各級學校及相關教育單位作為教師資訊研習課程規劃與資訊素養能力檢測的參考,以期提升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素養能力。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t makes a great change to people’s life.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of nation as the teacher is the key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of teachers, the subjects are the new-employ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who joined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information competence examination certification (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s, IC3) in 2008 and 2009. With 173 valid samples,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were processed throug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and survey research.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s:
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gender”, ”school types”, ”age”, “vocation”, “affiliation”, “history of using computer”, “hours per week”, and “related kinds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certificates”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questionnaire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of new-employ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2.There are significant relevances on “affiliation”, “hours per week”, “IT related subjects”, and “related kinds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certificates”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s of new-employ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3.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computing fundamental domain”, “key application”, and “living online” after grouped the new-employed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ummarized and discussions in this research,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all levels of schools and the related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can make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examination, and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of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中文部分
丁文鋒(2003)。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與態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尹玫君(2000)。國小老師的網路教學素養與培育。資訊與教育雜誌。79,13-19。
天下雜誌(2000)。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94-102。
王宗誠(2003)。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調查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奐敏、曾武清、施曉娟(2003年10月)。從資訊素養的觀點探討數位落差縮小的可能性:以新竹市龍山國小資訊教育為例。網路與社會研討會,1-30,台北市: 淡江大學。
王瑞壎(2005)。從知識管理指標探討數位時代教師的科技應用能力及其專業發展。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2,37-63。
王嘉祐、林淑珍(2007)。培養教師資訊素養以提昇教學效能有效策略之探討。商業職業教育季刊。106,2-7。
王韻淑(2008)。以國際計算機綜合能力認證探討線上測驗系統對學習成果與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台北市教育局(1998)。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一期。2009年4月2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lic.asp?sel=223
台南市教育局(2000)。台南市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2008年5月7日,取自: http://digschool.nknu.edu.tw/passport/
田振榮、邱茂城、鄭聰興、吳育昇、李金鈴、鐘怡慧、李瑞棋、周宜龍(2002)。以知識本位建構能力標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511-S-003-090。
白慧如(2004)。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巿。
先勝工作室(2008)。IC³計算機綜合能力總考核國際認證。台北:台科大圖書。
成露西(1999)。落實基本能力教育的一個實驗方案。邁向課程新紀元(下)。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朱孝業(2004)。科技大學非資訊類系資訊素養能力課程規劃之調查與分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1),96-113。
朱孝業、許淑蓮、曾婉婷(2004)。科技大學非資訊類系「資訊能力」課程規劃之調查與分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1),96–113。
行政院主計處(1988)。中華民國政府統計名詞定義。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何俊賢(2007)。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資訊素養影響之統合分析。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3-48。
何榮桂(2008)。資訊科技融入高級中學各領域教學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教業輔導處。
何榮桂、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3-27。
余民寧(2008)。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正己(2001)。從因特爾教師計畫談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5,15-21。
吳宗哲(2008)。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培訓課程初探。教師天地。156(10),59-63。
吳明隆(2007)。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圖書。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 4。
吳美美、王宏仁(2007)。數位時代中小學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概念構架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 2 (1),97-122。
吳美娟(2002)。網路學習主體建構暨各國網上學習之實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127,5-17。
吳清山(2005)。循序漸進推動教師換證、評鑑及進階制度。師友月刊,461,7-11。
吳清山、林天祐(2004)。PDCA 循環圈。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3,145。
吳清山、林天祐(2006)。教育名詞:課後輔導方案。教育研究月刊,142,155-169。
吳莉欽(2002)。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指標之探討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吳萬益(2008)。企業研究方法(第3版)。台北:華泰文化。
吳綿(2003)。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教師應備的基本能力。研習資訊,20(5),93-95。
李克難(2005)。教師資格檢定:從教師角色的觀點探討。現代教育論壇。12(12),478-489。
李佳玲(2004)。培育小小資訊高手-談資訊教育的教學理念。國教輔導雙月刊。44(2),50-53。
李航申(2005)。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巿。
李富民、吳孟勳(2001年10月)。知識經濟社會國民中小學教師應有的資訊素養。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台中:逢甲大學。
李進霖(2003)。探究「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兼論中小學教師證照制度的改進之道。學校行政雙月刊,25,89-108。
李京珍(2003)。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巿。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
杜保瑞(2002)。生命的意義在提升能力。T&D 飛訊第一期。1-8。
周雅釧、黃志勝、施淑娟、郭伯臣(2009)。結合線上診斷評量系統之適性補救教學研究。國立宜蘭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學報。2(1),419-425。
林育立(2005)。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現況調查-以宜蘭縣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林宜賢(2004)。南投縣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8-15。
林美娟(2008) 。國中小實施程式設計教學之適切性研究。中等教育。59(4),58-77。
林惠玲、陳正倉(2004)。基礎統計學(觀念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林煌(2001)。我國民中小學教師終身進修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巿。
林義堡(2007)。如何學習電腦?如何善用電腦?空大通訊。386,112-116。
林瑋茹、葉佩真(2002)。臺灣師資培育制度丕變-教師資格檢定時代的來臨。教育研究月刊,103,5-10。
林旻賜(2006)。彰化縣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邱玉菁(2004)。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果的再思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1(4),561-581。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法: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台北市:雙葉書廊。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台北:五南。
邱德青(2005)。科技文摘專刊。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563。
侯永琪、蔡小婷(2009)。雙聯學位國際認證初探。評鑑雙月刊,17,28-33。
姜宗模(2005)。中小學教師在數位博物館資源的應用與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9(2),107-117。
思遞波(2008)。技專校院師生取得民間職業能力鑑定證書採認執行計畫自評報告書。臺北市:思遞波。
思遞波(2009)。IC3常用應用軟體。2009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certiworld.com.tw/IC3.htm
施俊良(2004)。歷年資訊教育的推展成效。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3),43-55。
洪素敏、楊德清(2002)。創意教學─分數的補救教學。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9(12),37-52。
胡夢君(2003)。臺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教學科技設備使用情形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范瑞東(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師實施之困境與可行策略之文獻評析。中華人文社會學報。3,132-155。
苗宗祈(2001)。我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師天地,112,30-36。
苗蓬春(2003)。我國未來5年基礎教育資訊化的系統推進和實施關鍵。中國電化教育,9,12-22。
孫國珊(2003)。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徐昊杲、邱佳樁(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臺北:師大書苑。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2008)。桃園縣資訊教育白皮書。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教育人員國際資訊素養能力認證檢測中心(2009)。桃園縣九十八年度教育人員國際資訊素養能力認證檢測實施計畫。2009年11月8日,取自 http://host.jtps.tyc.edu.tw/~teitc/p01.html
高雄市教育局(1998)。高雄市資訊教育白皮書。高雄: 高雄市教育局。
高雄市教育局(2001)。高雄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指標。2008年5月10日,取自:http://digschool.nknu.edu.tw/
張可立、許碧珊、張德正、戴建耘(2007年11月)。大學生電腦基礎領域之資訊素養能力與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以輔英科技大學為例。資訊教育與科技應用研討會。台中:修平技術學院。
張玉山(2009)。從美國經驗看臺灣的國小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2(2),1-2。
張玉成(2005)。優質教師應備能力新指標:迎接變遷的挑戰。國民教育,45(3),2-8。
張向利、武小年(2005)。從計算機技術發展探索計算機教育改革。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5(4),74-76。
張宏明(2001)。高雄市國小教師對資訊融入學科教學的實施企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張明文(2007)。桃園縣ICT教育發展之研究-以全球資訊素養能力為基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文、莊金永(2007)。桃園縣國民國民中小學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教育政策與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83-204。
張原禎、徐新逸(2006年4月)。中小學學校應用網路科技實踐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方案之設計與評估。中華民國自動控制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張海靜(2008)。基於公共選擇理論的高等教育資源宏觀配置。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0(6),87-90。
張國恩(2003)。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2009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csdkaokao86issues1-3.htm
張雅芳(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413-434。
張雅芳、朱鎮宇、徐加玲(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413-434。
張雅玲、徐新逸(2000)。e世代國小職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8(2),203-228。
張順發、羅希哲(2005)。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73-97。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
張嘉原(2007)。我國民中小學教師證照制度與問題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49,211-227。
張碧玲(2004)。中小學校長網路素養對學校資訊教育實施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儀興、毛全良(2001年10月)。影響教學E化之研究:以台南市聖功女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台中,逢甲大學。
張德銳(2005)。我國民中小學教師證照制度的比較與改革建議。研習資訊,22
張潤娟(2007)。以就業為導向,加強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職業教育。10,188-189。
教育部(1997)。國家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國民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2008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index.doc。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輿情摘要。2008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edu.tw/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ary/moe-news
教育部(2003)。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中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資訊教育」議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年課綱(100學年度實施)之關於九年一貫。2009年4月18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8-2.php。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台北市資訊教學之未來願景與展望。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研討會實施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2009)。臺灣資訊教育推動理念、策略與現況。台北: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
莊維貞、許金發(2007)。國小教師電腦自我效能與資訊融入教學效能相關研究。遠東學報,25(3),411-430。
許天威(1986)。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臺北:五南。
郭生玉(1995)。台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補救教學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55號。
陳向明(2003)。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從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培訓做起。教育研究。6,64-75。
陳年興 (2004)。網路學習重要觀念與小組同步合作學習模式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5,74-92。
陳年興、洪雪芬(2003)。K12數位學校的教與學:網路教學的基礎與應用。高雄市:復文。
陳秀妍(2002)。國文教師電腦知能訓練教材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溥(2002) 。建構式網路學習活動之探討。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7(2),71-82。
陳欣舜(2001)。在職教師進修-網路多媒體教學應用課程之設計與發展。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欣舜、徐新逸(2000)。在職教師資訊素養內涵與進修方式及課程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0,11-21。
陳泗正(2005)。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的資訊素養對資訊課程與教學領導行為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金山(1997)。從終身教育的理念— 談教師進修的專業成長與發展。臺灣教育。553,53-58。
陳怜伶(2000)。高雄市高中教師電腦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威助(2007)。臺灣地區資訊教育與數位落差問題探討。資訊社會研究。7(13),193-228。
陳美紀(1996)。中小學教師電腦能力芻議。資訊與教育雙月刊。52,23-25。
陳泰安(2003)。高雄市國中教師資訊素養能力自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陳素蘭(2009年6月)。學校推動一生一專長的策略與方法。2009教育111學校經營學術研討會。台北:永安國小。
陳雪華(1996)。網路資源與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25,18-21。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蓉素(2005)。高校計算機應重視大學生的信息素質和能力培養。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2),51-54。
陳銘修(2005)。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儒晰(2006)。幼兒園教師運用網路社群實踐專業發展之探討。幼兒保育學刊,4,123-139。
彭利源(2000)。教師專業證照制度。學校行政雙月刊,10,11-17。
彭烜柳(2001)。我國縣市教師研習中心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韻萍(2002)。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證照制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家球(1993)。多元化的教師進修。竹縣文教。7,19-23。
曾淑芬、吳齊殷(2002)。臺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
曾琳雲(2004)。網路學習環境對高齡學習影響之初探。成人教育,78,44-51。
賀勝(2009)。淺析文科學生計算基能力的培養。生涯視野專題探討。3(5),29-37。
黃光雄、簡茂發(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茂夫(1998)。落實教師進修教育。技術及職業教育。48,17-19。
黃雅君(2000)。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其相關設備利用情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巿。
黃榮村(2003)。「教育部資訊教育辦理現況」專案報告。2008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04
黃榮村(2008)。挑戰二○○八:e世代人才培育的策略與願景。研考雙月刊。27(3),11-20。
黃銘宗(2004)。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用意願之調查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中任、李榮通(2007)。九年一貫資訊教育成效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9,169-186。
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75-105。
楊建民、徐敏珠、丁嘉仁 (2006)。知識經濟與資訊運用能力之考試與認證—以「產業電子化顧問師」認證為例。國家菁英季刊,2(3),143-160。
楊振昇(2004)。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楊涵如(2003) 「數位資本主義下的數位落差及其教育因應策略」,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市。
楊富全(2005)。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溫嘉榮(1997)。國民小學資訊教育現況探討。視聽教育。38(4 ),1-8。
溫嘉榮(2003年6月)。教師資訊素養能力認證策略之探討。第三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台灣:澎湖科技大學。
溫嘉榮、李士欣(2003年6月)。教師使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之影響因素研究。第三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台灣:澎湖科技大學。
溫嘉榮、李春雄(2003年6月)。教師資訊素養能力認證策略之探討。第三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台灣:澎湖科技大學。
溫嘉榮、施文玲、林鳳釵(2004)。中小學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能力指標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97-113。
葉連祺(2001)。中小學校長證照相關課題之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0,57-71。
葉連祺(2002)。知識本位教師資格檢定體系之建構。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資訊管理學會(2004)。全國高中職、國中、國小資訊通訊環境調查與研究報告書。臺北市:微軟。
廖錦文、盧建余、鄭志遠(2007年12月)。中等學校職業類科實習教師資訊融入教學能力與態度之研究。2007年NCS全國計算機會議。台中:亞洲大學。
臺灣教育改革協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臺灣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出版。
劉玉艷、陳志松(2008)。高校計算機公共課程現狀及教學改革探討。池州學院學報。22(5),127-129。
劉明洲、方黃正、楊倍箕(2005)。從資訊素養能力指標看臺灣中小學資訊課程之發展方向-台英兩國的比較與省思。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第十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建置臺灣主體性的課程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41-660。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劉明洲、黃振榮、陳志銘(2006)。以能力指標為導向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評量機制期末成果報告。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習科技研究所。
劉傑明(2002)。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態度與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秀娟(2002)。偏遠地區學生資訊素養現況探討研究─以臺東縣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樂國安(2007)。艾賓浩斯學習曲線。2009年5月9日,取自:http://tzyy-ling.leader.edu.tw/%A6%E3%BB%AB%AFE%B4%B5%BE%C7%B2%DF%A6%B1%BDu.pdf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誾(2007)。職前教師網路資訊問題解決能力發展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8(7),225-249。
潘慧玲(2006)。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蔡明春、何彥蓉(2003年,5月)。國小學生使用電腦時數與用途之現況調查。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蔡明蒼(2002)。高中學生電腦素養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玲玲(2003)。彰化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秀玲(2005)。臺北縣國中健康與體育教師資訊素養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鄭奇(2006)。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技術素質培養問題初探。國民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月刊,6,57-59。
鄭奇芳(2003)。高雄縣國中學生資訊與傳播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福昌(2008)。以IC3來檢測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富源(2005)。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高職教師之資訊素養對教學策略與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巿。
蕭瑞琪(2000)。邁向教師進修的新境界。臺灣教育。591, 49-51。
蕭錫錡(2007年3月)。落實國家專業技能標準之探討。九十六年度建立國家專業技能標準制度研討會,台北市:考選部。
賴阿福(2000年10月)。二十一世紀之資訊科技在教育上應用的新趨勢。八十八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研討會。台北市:興華國小。
賴錦緣(2001)。ISTE的教師教育科技標準及其對師資培育資訊。資訊與教育,85,45-54。
戴建耘、李宜穗、曾璽佳(2007年9月)。電腦焦慮對中學教師資訊素養自我效能感之影響-電腦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TAECT2007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戴建耘、袁宇熙、陳宛非、洪瑜陽、鄭福昌(2009年9月)。以全球標準IC3分析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師上機時數對應用軟體能力影響之研究。第五屆臺灣數位學習發展研討會。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
戴建耘、袁宇熙、葉國良、陳宛非、韓長澤(2009)。以學習理論探討基於全球標準之數位學習與測評系統架構及有效學習模式的實證分析。計算機教育-教學質量體系建設。163-171。
戴建耘、鄭福昌(2006年11月)。臺灣地區資訊素養論文發表之現況與趨勢。臺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台灣:台北。
戴建耘、鄭福昌、張明文、吳政達(2007)。桃園縣國小輔導團教師資訊素養能力與全球標準之比較研究。臺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台灣:台北。
戴建耘、韓長澤、黃議正、葉國良(2009年5月)。全球資訊與網路通訊核心能力適性學習系統之研析。GCCCE第十三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台灣:台北。
濮世緯(2002)。在網路世界中,未來教師進修機構之規劃方向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0,3-16。
薛雅勻、張瓊穗(2008年4月)。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其教學效能關係之初探。南臺灣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屏東縣:美和技術學院。
謝忠武(1998)。人力資源發展與教師進修— 兼談高雄市教師進修機構之組織與發展。國教天地。130, 37-42。
謝琇玲、陳碧姬、郭閔然(2002)。由教師資訊素養談資訊融入教學之道。資訊教育。92,87-95。
韓長澤(2001)。台北市資訊教育未來推動方向。教師天地,112,37-42。
韓長澤(2009年11月)。台北市資訊教育發展。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研討會。台北:蓬萊國民小學。
韓善民(2001)。我國資訊教育發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81,7-12。
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良諭(2003)。國中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簡瓊雯(2003)。臺灣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4,133-144。
羅清水(1998)。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進修制度— 談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國教天地。130,43-48。
譚春艷(2009)。計算機基礎改革的新思路。遼寧行政學院學報。11(2),2-9。
關淑尤(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嚴振農(2007)。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及學校效能知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67-182。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305-32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饒達欽、徐昌慧、饒嫚琳(2006)。臺灣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發展與前瞻。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17-36。
顧小清(2005)。資訊素養充實教師專業內涵。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月刊,1,9-18。
西文部分
Abid, A.(2004).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lifelong learning. 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Library and Infornation Congress: 70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 Paris, France: UNESC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 Retrieved May 13,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Bailie, F. K. (2001). Comparing a Local School District’s Teacher Use of Computing With Nationa lSurvey Results. Education Students o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7(3),12-20.
Bandura, A., & Schunk, D. H. (1981). Cultivating competence, self-efficacy, 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586-598.
Bankston, J. R. (1993).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a selected group of
Bassellier, Genevieve, Reich, Horner & Izak.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etence of business managers: A defi nition and research model.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7(4), 159-182.
Becker, H. J. (1999). Internet use by teacher: Conditions of professional use and teacher-directed student use. Retrieved May 23, 2006, from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Web site: http://www.crito.uci.edu/TLC/findings/Internet-Use/startpage.htm
Becker, Henry J. & Ravitz, Jason (2000). _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on Teacher’s Pedagogical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_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4):356-384.
Bereiter, C. (2002). 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Mahwah, New Jersey: Erbaum Associates.
Bitner, N. & Bitner, J. (2002).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Eight keys to succes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1), 95-100.
Bogdan, B.C. & Biklen, S.K.(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yman, A., & Cramer, D.(1997). Quat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SPSS for Windows. London: Routledge.
Carr-Chellman, A.A. and Duchastel, P.,(2000). The idealonline cours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vol.31, no. 3, pp. 229-241.
Cartelli, A. (2001).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in Italy: A Survey. SIGCSE Bulletin “Inroads”, 34 (4), 36-39.
Charles, C.M.(1988).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Longman.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Cortina, J.M.(1993). What is coefficient Alpha? An examination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1), 98-104.
Cronbach, L.J.(1990). Essentials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Devellis, R.F.(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llication. London: SAGE.
Donaldson, G. A. (1990). Principals in transition: Dilemmas in moving from manager to instructional leader.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MA.
Dorin,R.,& Davies,J.(1998). Partners in learning: Student,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library.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Doyle, C.(1994).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Concept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Syracuse, New York.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2002).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framework for ICT literacy. A report from the ICT Literacy Panel. Princeton, New Jersey: ETS.
Emans, B. and Sligte, H. (2003). Deliverable 7.5 Final field test and evaluation report.ITCOLE Project, 26249.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Amsterdam.
Fan, X., & Thompson, B.(2001). Confidence intervals about scor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please: An EPM guidelines editorial.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1(4), 517-531.
Foriska, T. (1994). The principal as instructional leader: Teaming with teachers for principals in Northeast Texas. Doctoral dissertation, Ea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
Gardner, P.L.(1995). Measuring attitudes to science: Unidimensionality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visite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5(3), 283-289.
Gilster, P (1998). Digital Literacy, CONNECTICUT LIBRARIES 1998, Vol. 40, No.2 Agents AND Aggregators Digital Literacy.
Griffiths, J. M., & King, D. W. (1986). New Direction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USA: Greenwood.
Gronlund, N.E.(1985).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New York: Macnillan.
Haushek, E., Kain, J., & Rivkin, S. (1999). Do higher Salaries buy better teachers? Working Paper. 70-82. Cambrid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Hollenbeck, K. & Timmeney, B.(2009). LESSONS LEARNED FROM A STATE-FUNDED WORKPLACE LITERACY PROGRAM. Upjohn Institute Staff Working Paper. 9-146.
Hollenbeck, K. & Timmeney, B.(2009). LESSONS LEARNED FROM A STATE-FUNDED WORKPLACE LITERACY PROGRAM. Upjohn Institute Staff Working Paper. 9-146.
ISTE(2003).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eachers. Retrieved September 5, 2008, from http://cnets.iste.org/teachers/pdf/page09.pdf
Jeremy I. Tutty & James D. Klein (2008). Computer-mediated instruction a comparison of online and face-to-face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Tech Research. 5(6). 101–124.
Kay, R.H.(1989).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 attitudes, liter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commit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1(3), 307-316.
Khan, B.(1997).Web-based instruction (WBI): What is it and why is it? 5-18.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leiman, G. (2004). Meeting the Need for High Quality Teachers: e-Learning Solutions. Retrieved on July 7, 2008 from http://www.nclbmits.org /ieheNeed.pdf
Lakkala, M., Rahikainen, M. and Hakkarainen, K.(2001). D2.1 Perspectives of CSCL in Europe: A review. ITCOLE Project, IST-2000-26249.
Lanahan, Lawrence (2002). Beyond School-Level Internet Access: Support for Instructional Use of Technology. NCES-2002-029. Columbia: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Lynch, C.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New Components in the Curriculum for a Digital Culture.
Marshall, J. C., & Bannon, S. H., (1986). Education computing in rural versus urban setting.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3(3), 131-135.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Mishler, E.G.(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E(2008). K-12 Engineering Education Summary Report. Retrieved May 13, 2009 from http://www.nae.edu/nae/naetech.nsf/weblinks/OpenDocumen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Being Flu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NCES (2000). Teacher Use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in Public Schools. Retrieved August 13, 2007, from http://nces.ed.gov/pubsearch/pubsinfo.asp?pubid=2000090
Niederhauser, D. & Stoddart, T. (2001).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erspectives and use of educational software. Te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7, 15-31.
Nordtveit, B. H. (2006). Literacy for Life- Senegal case study Report No. 2006/ED/EFA/MRT/PI/71. Paper commissioned for the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6, Literacy for Life, Washington DC: UNESCO.
Nothcutt, G. A. (1999). Predictors of teacher use of technolog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0, 23-35.
Nunnally, J.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OECD(2001). Closing the gap: Securing benefits for all fro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Pinto, J. N., Calvillo, M. J., & Nickell, G. S.(1985). Concurrent Validity Stude of Computer Attitude Scale (CAS). ERIC Doci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13(5). 77-82.
Popham, W. J. & Kirby, W. N. (1987). Recertification tests for teachers: A defensible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Phi Delta Kappan, 69(1), 45-49.
Robin H. Kay (2007).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computer software: an explor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 (2),333–352.
Schnitz, J. E., & Azbell, J. (2001). Commonaliti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olicy Initiatives among Nations. National Educational Computing Conference (NECC 2001), Chicago.
Schofield, Janet Ward & Davidson, Ann Locke (2003).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 10(1), 62-79.
Simoff, S.J. and Maher, M.L., (2000), Analysing participation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s, Design Studies, 21(2), 119-144.
Slavin, R. E.(1989). 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3-19.
Tucker, A., Deek, F., Jones, J., McCowan, D., Stephenson, C. & Verno, A. (2003). A model curriculum for K-12 computer science: Final report of the ACM K-12 taskforce curriculum committee. New York, NY: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UNESCO(2002, February). Recommendations addressed to the UNESCO. Youth Media Education conference. 15-16, Seville.
Verno, A., Carter, D., Cutler, R., Hutton, M., & Pitt, L. (2005). A Model Curriculum for K-12 Computer Science Level 2 Objectives and Outlines (Draft 02/2005). SIGCSE' 05, February 23–27, 2005, St. Louis, Missouri, USA.
Warschauer, M. (2003),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Webber, S. & Johnston, B. (2000), “Conception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New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6(6):381-397.
Whitehurst, G. J. (2002). Scientifically based research on teacher quality: Research on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esented to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 March 5, 2002.
Wilson, B.G.(1995). Special sectio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5-30.
WSIS - World Sub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6).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 Global Challenge in the New Millennium.
Yamakawa, O., Kikusawa, M. & Tanaka, T. (2007). Ability Measurement in Computer Literacy using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for Adaptive Learning. Schools in the Middle, 3(3),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