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馨 Huang, Hsin |
---|---|
論文名稱: |
圖像敘事應用於獨立刊物之創作研究—以情感教育為例 A Creative Study of Visual Iconographic Narrative in Zine Design — A Case of Affective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蘇文清
Su, Wen-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9 |
中文關鍵詞: | 圖像敘事 、敘事手法 、情感教育 、獨立刊物 |
英文關鍵詞: | iconographic narratives, narratives, affective education, zin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39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是藉由圖像敘事手法,以「情感教育」議題為出發點,進 行獨立刊物之創作。透過文獻探討,以「圖像敘事」為切入點,了解圖像 敘事的定義、手法及羅蘭・巴特五種敘事符碼之構成元素。文獻第二部分 則進行情感教育相關議題、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狀態學理爬梳,從中可得出 愛情為青少年在成長中最關注的議題之一,而同理、對話及討論為引導青 少年情感學習的方法。最後,則從獨立刊物的表現內容演變和設計彙整出 多元內容的發展歷程及圖像、文字、版面編排等設計要素,作為後續刊物 創作之依據。
在專家深度訪談法中,本研究訪問設計、教育兩方專家,進行情感教 育與的獨立刊物設計要素的確立,並歸納出情感教育之獨立刊物設計的五 種表現手法,藉此了解刊物實際進入校園的可行性。最後結合文獻與研究 結果,從資料搜集、訂定主題、到設計執行,導入實際之創作驗證,完成 《For Youth Vol. 01 #Love & #Like》之刊物創作設計,與敘事符碼交互驗 證。最終得出三結論:其一,圖像敘事之構成要素為開頭、過程及結尾, 呈現形式則有主題間的連續、視覺焦點或形色質的延伸、時間空間的建構 三種手法。其二,五種敘事符碼皆能對應至刊物設計中不同的敘事與功能。 其三,歸納出情感教育獨立刊物之設計流程四步驟。期望本研究能對日後 圖像敘事刊物設計之研究參考及依據。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using iconographic narratives to design a zine about affective educ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ing, From the analytic approach of documents, it can be known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technique of iconographic narratives and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five narrative codes by Roland Barthes.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literature, sorting out the issues related to affective education and common mental states among teenagers. From th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ove” is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s by teenagers. Growth, empathy,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are the guides for teenager’s affective education. After all, this study connects the concept of affective education and the design elements of zine to be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design.
In the expert in-depth interview, this study interviewed both of design and education experts to establish the elements of zine design for affective education. Next, combining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results, from data collection, theme setting, to design execution, import actual creation verification, complete the zine creation of "For Youth Vol. 01 #Love & #Like". Finally, three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 the elements of iconographic narratives are the beginning, the process, and the end. Second, the five narrative codes can all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narratives and functions in the zine design. Third, sum up the four steps of the design process of zine on affective educ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iconographic narratives publications.
Andrew Haslam(2014)。書設計,設計書(Book Design)(陳建銘譯)。臺北市:原點。
Brown, T.(2010)。設計思考改造世界。臺北市:聯經。
Donald A. Norman(2011)。情感@設計(王鴻祥、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譯)。臺北市:源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Elkind David(2007)。遊戲讓孩子更聰明:玩出創造力與競爭力。臺北市:久周。
Jonathan A. Smith(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Qualitative Psychology)。臺北市:遠流。
Michael Quinn Patton (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Qualitative Research &Evaluation Methods)。嘉義市:濤石文化。
Works 編輯部(2009)。書・設計 Book Design(黃碧君譯)。臺北市:積木文化。
內田廣由紀(2010)。好感度版面設計法則。臺北市:城邦文化。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五版)。臺北市:五南。
王儷靜(2016)。身體:女生一定要這樣嗎?。性別教育(頁80-100)。臺北市:華都文化。
古曉茵(2014)。ZINE,我的獨立出版:設計、製作、發行由我決定。臺北市:麥浩斯。
艾伯特・拉伯赫(2005)。書的歷史(Histoire du livre)(廖啟凡譯)。新北市:吳氏圖書有限公司。
西野嘉章(2013)。裝釘考(王淑儀譯)。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志賀隆生、市川水緒(2014)。Girls ZINE:動手做,與 ZINE 同樂(黃薇嬪譯)。臺北市:田園城市。
李志銘(2010)。裝幀時代:台灣絕版書衣風景。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李偉文(2016)。電影裡的愛情學分──51部影片,陪孩子談情說愛。臺北市:親子天下。
拓植博芳(2011)。真好看!版式設計的美感法則:圖文整合、色彩搭配、版面平衡一次學會。臺北市:博碩文化。
松田哲夫(2009)。戀上書—一本書是如何做出來的?(林韶安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林俊良(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臺北市:藝風堂。
林昱瑄(2016)。多元性別-我是誰?愛上誰?。性別教育(頁80-100)。臺北市:華都文化。
哈克/黃士鈞(2013)。讓愛成為一種能力。臺北市:方智。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郝廣才(2002)。好好照顧我的花。臺北市:格林文化。
國家圖書館(2006)。以古通今—書的歷史。臺北市: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張春興(2015)。教育心理學(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畢恆達(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臺北市:巨流。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心理。
陳雪麗(2000)。情感教育—儒佛情緒觀的現代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游美惠、楊幸真、王儷靜、林昱瑄、楊巧玲、姜貞吟、蘇芊玲、成令方、蕭昭君(2016)。性別教育Gender Education。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德祥(200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臺北市:五南。
愛瑞克・先德沃爾(Erik Centerwall)(2002)。複數的性:從多元文化角度探索性(Exploring Sexuality as a Cultural Phenomena)。臺北市:女書文化。
愛瑞克・先德沃爾暨瑞典國家教育部(Erik Centerwall and Skolverket)(1998)。可以真實感受的愛(Love! You can really feel it, you know)(劉慧君譯)。臺北市:女書文化。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臺北市:女書文化。
楊幸真(2010)。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臺北市:巨流。
楊芳枝(2012)。流行文化裡的性別。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二版)。臺北市:巨流。
楊勝雄(2002)。編排設計。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賈斯汀・里查森醫師(Justin Richardson)、馬克・查斯特醫師(Mark A. Schuster)(2008)。不怕小孩問(Everything You Never Wanted Your Kids to Know About Sex)(柯清心譯)。臺北市:大塊。
劉安彥、陳英豪(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鄧惠文(2014)。學習在一起的幸福。臺北市:三采。
羅蘭・巴特(2010)。戀人絮語(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汪耀進、武佩榮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譚光鼎(2013)。教育社會學(二刷)。臺北市:學富。
林文寶(1999)。《台灣文學年鑑》。臺北市:天衛文化。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M. (1998). 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s.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Thousand Oaks, CA: Sage. 150-178.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raper, W. (1990).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R. Murray
Harris, Paul L. & Olthof, Tjeert (1982). The child''s concept of emotion. In G. Butterworth & P. Light (Ed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Sussex, England: Harvester. (轉引自 R. S. Lazarus, 1991, p.488)
Jensen, Larry C. & Wells, M. Gawain (1979). Feelings:Helping Children Understand Emotions. Provo: Brighman Young University Press.
Pikunas, Justin. (1969). Human Development: A Science of Growth. New York: Mcgraw-Hill.
Solomon, Robert C. (1986). Literacy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emotions. In Suzanne de Castell、Allan Luke & Kieran Egan (Eds.), Literacy, Society, and Schooling: A Rea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editor) ,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Studie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Puurula, A., Neill, S., Vasileiou, L., Husbands, C., Lang, P., Katz, Y. J., ... Vriens, L.(2001). Teacher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 affective education: A Europea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Compare, 31(2), 165-186.
Sigi(2010)。Fanzine 發出你的自主聲音,No Magazine, No Life。MING,12 期,172-177頁。
王佑菁(2012)。教育部積極推動情感教育,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 期,84。
王鈺婷(2015)。探台灣同人誌文化的發展性於文化創意與商業構築之可能。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伊彬(2000)。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國科會91年度研究計畫補助結案報告。計畫編號為NSC 89-2411-H-011-001。
伊彬、林演慶(2006)。視覺影像處理之眼球運動相關研究探討。設計學報,11(4),59-79。
伊彬、林演慶(2008)。近一世紀之審美研究趨勢。設計學報,13(2),1-29。
李志宏(2016)。國中生的大冒險愛情告白。師友月刊,591,62-66。
李宛珊(2015)。愛情來得太早?青少年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親密之旅方案為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麗凰(2011)。中學生的性與情感教育教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6,30-3
卓耕宇(2011)。親愛的大人們,我不是無感的青少年!-高中生的情感關係難題與戀愛空間的拉扯。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5 期,19-22。
林演慶(2011)。流行插圖在世代與性別的審美回應與潛在心理結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洪芷寧(2014)。臺灣「獨立刊物」文化生產場域自主性研究。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韋彥如(2013)。愛情的教與學:一個小學情感教育的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修慧蘭(2013)。失戀=失落+失去自我。張老師月刊,431,52-56。
高毓霠(2014)。強化情感教育向孩子開口談愛。禪天下,116 期,30-33。
郭麗安、陳宇平、王大維、劉安真、張歆祐(2017)。青少年性教育與情感教育內涵之探究:教師、學生與家長觀點之比較。學生事務與輔導,56(2),28-49。
陳姵雯、田育瑄、邱紹雯、賓靜蓀、李宜蓁、張淑瓊、陳娟娟(民107年1- 2月)。好好談性從情感教育開始,親子天下,97,62-132。
陳盈孜(2011)。擬童式繪畫手法應用於Zine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市。
陳盈孜、簡佑宏(2009)。ZINE之初探。工業設計學報。
單文經(1996)。插圖總類與設計原則。教學科技與媒體。28,30-37。
曾本馨(2011)。誰說他/她們不懂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6期,42-45。
游美惠(2006)。親密關係。文章發表於教育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 育研究所、台灣女性學學會聯合舉辦之「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 」 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游美惠(2011)。性別與情感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5期,10-12。
游美惠(2018)。愛情一直都是困難的人生功課。張老師月刊,482期,16-19。
游美惠、林怡吟(2002)。浪漫愛的意識形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0期,112-115。
黃依玲、王以仁(2012)。大學生情殺事件與愛情失落及相關處遇策略。諮商與輔導,320期,2-6。
黃思慈(2013.6)。Zine,台灣獨立刊物的發展與概況。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黃莉潔(2015.7)。台灣Zine獨立刊物創作與發展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藝術學報,新北市。
楊佩真(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情感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楊幸真、游美惠(2014)。台灣性別與情感教育研究之回顧分析:知識生產的挑戰與展望。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十四卷二期,109-163。
楊曉萍(2011)。「情感教育課程」對國中生異性交往態度之影響-以宜蘭縣壯圍國中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1)。以性別教育協助青少年重寫性腳本。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6期,56-59。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1)。正視青少年親密關係的需求協助孩子在關係中自我成長。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5期,13-18。
劉佳淇(2002)。適合高齡者閱讀之報紙文字及其版面編排設計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潘欣苡(2016)。圖像敘事理論運用於無字繪本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采萱(2012)。台灣獨立出版社之生存形態分析。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新北市。
潘采萱(2012)。台灣獨立出版社之生存型態分析。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昭君(2014)。三角愛情該如何解決?小六班級學生教我的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6期,77-85。
謝欣宜(2013)。教育戲劇之故事戲劇教學模式在情感教育的運用—以臺北市立石牌國中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顏瑞儀(2016)。談台版小誌的獨立出版與創作教學現況。實踐設計學報,臺北市。
Zines vs. Magazines: What’s the Different? (2017)。2019年3月15,取自https://blog.issuu.com/zines-vs-magazines/
專題訪問,談獨立出版,攝取健全又完整的閱讀養分(2016)。2019年3月15,取自https://www.wanyu.tw/2017/08/indiepublishers.html
情感教育,比考試成績重要(2018)。2019年3月15,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1342
Zine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2018)。2019年3月20,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Zine#History
Zine Info(2008)。2019年3月20,取自http://www.allthumbspress.net/zineinfo.html
Zines and Do-It-Yourself Democracy(2005)。2019年3月20,取自
https://pages.uoregon.edu/culturwk/zine_exhibit/
Gutenberg and the Book that Changed the World(2015)。2019年4月6,取自http://retinart.net/beautiful-things/gutenberg-book-changed-world/
兒童綜合刊物——《新兒童》(2017)。2019年3月20,取自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90/%E5%85%92%E7%AB%A5%E7%B6%9C%E5%90%88%E5%88%8A%E7%89%A9%E3%80%8A%E6%96%B0%E5%85%92%E7%AB%A5%E3%80%8B
北九州市『雲のうえ』 街の名物はフリーペーパー(2014)。2019年5月23,取自https://www.projectdesign.jp/201411/mediaventures/001694.php
KEG DE SOUZA(2008)。2019年5月23,取自http://www.kegdesouza.com/
專屬新竹的城市指南:《貢丸湯》地方生活誌(2020)。2020年1月14,取自https://vocus.cc/citilens/introduce
黃孫權 ( 2003 )。從fanzine到blog。Heterotopias。2020年1月14,取自:http://heterotopias.org/node/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