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信誼 Chen, Sin-Yi |
---|---|
論文名稱: |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中的1966年賽夏族音樂研究 A Study of the SaySiyat Music 1966 in ''Alois Osterwalder - Shih Wei-Liang Archive'' |
指導教授: |
呂鈺秀
Lu, Yu-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6 |
中文關鍵詞: | 民歌採集運動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 、賽夏族音樂 、文化霸權 |
英文關鍵詞: | The folk song collected movement, Alois Osterwalder - Shih Wei-Liang Archive, music of SaySiyat, cultural hegemon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92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0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包含56卷盤帶,內容為由史惟亮和許常惠兩人於1960年代共同主導的民歌採集運動有聲資料。其中兩卷在盤帶盒面上,有記載著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的相關資訊。本文的研究重心,即以該檔案中1966年20首歌謠賽夏族歷史錄音與盤帶資料為論述基礎。
首先,本文建構當年三位採集者李哲洋、侯俊慶和劉五男,分別兩次前往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部落踏查的情形。繼之從20首樂曲中應用到賽夏語和泰雅語兩種語言,探討歌謠語言中的族群滲透現象,藉由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闡述北賽夏族群受強鄰泰雅族群的影響,使之泰雅化的現象。再探尋歌謠背後的文化意義,進而重建歌謠脈絡與社會文化關聯性。分析出1966年所採集的賽夏傳統歌謠結構,有著演唱兩次的重複形式,其中包含兩種重複型態;以及賽夏音樂中的複音平行現象,應非賽夏族的一種常態性演唱形式之結論。
“Alois Osterwalder-Shih Wei-Liang Archive”contains 56 volumes of open reel audiotape. These recording is about “The Folk Song Collected Movement” which was lead by 2 Taiwanese musicians,Wei- Liang Shih and Tsang-Houei Hsu, in 1960s. In the archive, there are 2 of the volumes showing the information about Wufeng Township in Hsinchu County, where the SaySiyat people lived, on the case. Thus, to study the 20 SaySiyat songs in the 2 volumes which was recorded in 1966 becom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First, the study constructs three collectors’s , Zhe-Yang LI, Chun-Ching Hou and Wu-Nan Liu, two trips to SaySiyat tribe in Wufeng Township. Second, because of the phenomenon of a song applying 2 different languages, Saisiyat and Atayal, take the cultural hegemony theory of Gamsci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ong neighboring Atayal group on northern SaySiyat ethnic group.
In addition, exploring the context of the songs is an important reconstruction process, it help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Saisiyat social and cultural relevance. This thesis reveals the traditional-song structure actually with second-repeated form and it includes 2 kinds of pattern. Besides, the parallel polyphonic phenomenon in SaySiyat music which was known as a special phenomenon, should not be dliberate.
一、專書
Robert Bocock著。田心喻譯(1991)。《文化霸權》。臺北:遠流。譯自:Hegemony.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 1986.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大圖書館。
史惟亮(1967)。《論民歌》。臺北:幼獅書店。
田邊尚雄著。李毓芳、劉麟玉、王櫻芬譯(2017)。《百年踅音: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朱鳳生(2005)。《賽夏族神話故事及習俗》。竹北:竹縣文化局。
朱鳳生(2011)。《導論賽夏族》。竹北:竹縣文化局。
何政哲(2015)。《2011年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記憶研究成果》。屏東: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余錦福(1998)。《祖韻新歌:臺灣原住民民謠壹百首》。屏東:臺灣原住民原緣文化藝術團。
吳榮順(1999)。《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臺北:漢光文化。
呂心純(2012)。《未退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傳統的再現與現代性》。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呂鈺秀(2003)。《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書局。
呂鈺秀(2009)。《音樂學探索:臺灣音樂研究的新面向》。臺北:五南。
呂鈺秀、黃均人策劃統籌(2017/10/27-2018/9/30)。〈「追尋歷史.原音重現——民歌採集五十年」特展〉手冊。臺北:臺灣音樂館。
李壬癸(1999)。《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修澈(2000)。《臺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修澈(主編)(2006)。《賽夏學概論》。苗栗:苗縣文化局。
林修澈(編著)(2004)。《南庄事件與日阿拐——透過文獻與追憶的認識》。苗栗:苗縣文化局。
施添福(2006)。《臺灣地名辭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第13卷。
施筱雲總編(2018)。《五峰鄉誌》。新竹:五峰鄉公所。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臺北:聯經。
胡家瑜(1996)。《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臺北:中華民族學會。第13卷。
胡家瑜(2015)。《賽夏族》。臺北:三民書局。
浦忠義(2016)。《福爾摩沙原起——16族介紹》。屏東: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張秀美(2005)。《苗栗縣泰雅族‧賽夏族原住民部落歌謠》。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張致遠(2002)。《苗栗縣賽夏族文化史調查研究期末報告》。苗栗:苗縣文化局。
許常惠(1979)。《追尋民族音樂的根》。臺北:時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常惠(1991)。《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1992)。《民族音樂論述稿(三)》。臺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2)《現階段臺灣民謠研究》。臺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6)。《音樂史論述稿(二)》。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陳運棟、張瑞恭(1994)。《賽夏史話——矮靈祭》。桃園:華夏書坊。
菈露‧打赫絲‧改擺刨(2018)。《賽夏語中客語借詞之音韻探討》。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黃美金、吳新生(2018)。《泰雅語語法概論》。臺北:原住民委員會。
黑澤隆朝著(1973)。《台灣高砂族の音樂》。東京:雄山閣。
黑澤隆朝著。王櫻芬、劉麟玉譯(2002)。「黑澤隆朝在臺之民族音樂調查資料彙整、翻譯及研究——《台灣高砂族の音樂》中譯本」。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愛德華.薩依德著。王志弘等譯(200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
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2004)。《臺灣賽夏族paSta’ay ka patol歌詞祭儀資料》。(未出版)
葉美利(2000)。《賽夏語參考語法》。臺北:遠流。
葉美利(2018)。《賽夏語語法概論》。臺北:原住民委員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2001)。《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臺北:臺原。
廖守臣(1984)。《泰雅的文化》。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200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冊,排灣族、賽夏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15)。《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趙正貴(2009)。《賽夏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變遷》。竹北:竹縣文化局。
趙福民(1987)。《賽夏族十年大祭——1986年矮靈祭南北兩祭團採訪錄》。臺北:三臺雜誌社。
二、期刊論文與研究報告
Loh, I-to (1982), “Tribal Music of Taiw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mi and Puyuma Style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tarosta, Stanley (1995). “A Grammar Subgrouping of Formosan Languages.”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 Taipei: AcademiSinica. 683-726.
日婉琦(2003)。〈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丘延亮(1968)。〈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草原雜誌》第2期:56-89。
史惟亮(1968)。〈臺灣山地民歌調查研究報告中〉。《藝術學報》第3期:88-110。
朱逢祿、呂鈺秀(2008)。〈賽夏族音樂〉。陳郁秀總策劃,《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16。
朱鳳生(2002)。〈賽夏族巴斯達隘祭歌探討〉。孔吉文、巴奈母路(主編),《原音繫靈 ——原住民祭儀音樂論文選》。花蓮: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11-30。
余錦福(2008/6)。〈泰雅族Qwas Lmuhuw(即興吟唱)下的歌詞與音樂思維〉。《玉山神學院學報》第15期:45-76。
余錦福(2017/6)。〈矮靈祭(paSta’ay)祭歌呈顯賽夏族傳統音樂與文化現象〉。《玉山神學院學報》第24期:39-56。
余錦福(主持人)(2005)。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計畫案「泰雅族音樂文化資源調查計畫」。
吳嘉瑜(1990)。〈史惟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榮順(2008)。〈原住民樂舞教育面臨的文化涵化與文化共頻現象〉。《政大原教界雙月刊》第19期:8-9。
呂炳川(1974)。〈臺灣土著族樂器〉。《東海民族音樂學報》第1期:85-203。
呂鈺秀(2001)。〈矮靈祭歌中幾個音樂律動問題探討〉。張己任主編。《東吳大學文學院第十八屆系際學術研討會「音樂的律動」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音樂系:57-71。
呂鈺秀(2003)。〈民族音樂學研究概念與採譜方法論——以其於台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之應用為例〉。《民俗曲藝》第142期:119-144。
呂鈺秀(2007/3)。〈矮人的呼喚——賽夏族音樂的風格與特色〉。《樂覽》第93期:56-61。
呂鈺秀(2009/12)。〈賽夏音樂中的時間疊置與延展〉。《民俗曲藝》第166期:125-140。
呂鈺秀(主持人)(2008)。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計畫案「賽夏族音樂採集計畫」。
呂鈺秀(主持人)(20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案「臺灣原住民音樂文本中的脈絡——賽夏、泰雅、阿美」。
呂鈺秀(主持人)(2018)。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計畫案「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賽夏族音樂調查計畫」。
呂鈺秀、孫俊彥(2007/6)。〈傳統的樣貌——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止善》第2期:21-42。
宋冠美(2014)。〈圖像、知識與帝國統治:清代台灣原住民形象的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環(2006)。〈西方文化霸權與葛蘭西的文化霸權論〉。《天府新論》第一期:115-118。
李哲洋(1976)。〈賽夏族矮靈祭歌舞素描〉。《全音音樂文摘》第11期:89-97。
汪明輝(總計畫主持人)(2009)。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計劃案「臺灣原住民文化歷史記憶泰雅族研究」。
阮琬琪(2016)。〈從《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探華歐學社音樂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周慶祥(2006)。〈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與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明利國(2004),《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一期)詮釋資料內容清單》,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林依辰(2013)。〈史惟亮德國檔案研究——紙質文件保存與影音紀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純慧(2006)。〈民族素材運用於當代音樂創作實例——台灣賽夏族矮靈祭音樂《矮靈之舞》〉。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林衡立(1956)。〈賽夏族矮靈祭歌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期:31-107。
柳小茵(劉五男)(1966)。〈一股逆流〉。《現代》第2期:10-11。
柳小茵(劉五男)(1967)。〈最長的錄音〉。《現代》第15期:40-41。
胡台麗(1995)。〈賽夏族矮人祭歌舞祭儀的「疊影」現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9期:1-61。
胡台麗(1998)。〈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4期:61-86。
胡台麗(2006)。〈賽夏族的播種歌與除草歌——兼論與矮人祭歌和日常歌謠的比較〉。《賽夏學概論》:199-223。
胡台麗、謝俊逢(1993)。〈五峰賽夏族矮人祭歌的詞與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77。
胡台麗、謝俊逢、亞奧(1994)。〈賽夏族矮人的叮嚀〉。《山海文化雙月刊》第3期:76-157。
胡家瑜(2009/12)。〈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現〉。《民俗曲藝》第166期:61-96。
風貴芳(2017)。〈賽夏族結婚進行語——傳統締結婚姻過程「對話者」談話與祭詞內容研究〉。《2017年原住民族研究優選論文集》:541-566。
孫芝君(2001)。〈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始末探索——兼從音樂圖書館立場看「民歌採集運動」意涵〉。《2001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3-24。
根穆凡(2009)。〈賽夏族 paSta’ay(矮靈祭)祭歌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張怡仙(1988)。〈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常惠(1985)。〈現階段賽夏民族祭典與民歌的保存〉。《民俗曲藝》第35期:4-35。
許常惠(1969)。〈臺灣民謠之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3期:81-110。
陳映璇(2018)。〈《聽,1967》——《歐樂思——史惟亮檔案》重返部落影音紀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燕谷(1995)。〈Hegemony(霸權/領導權)〉。《讀書》第2期:116-118。
曾作振(2004)。〈現代泰雅語的發展現況〉。《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黃均人(2017/5)。〈淺論音樂檔案的保存策略與方法: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的工作為例〉。《音樂研究》第26期:31-69。
廖珮如(2003)。〈「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金山(主持人)、朱逢祿(協同主持人)(2011)。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計畫案「賽夏族族譜彙編」。
潘秋榮(2017/10)。〈paSta’ay祭歌裡的靜與動——wawa:en與kamkakaSiri:兩首祭歌的分析〉。《民族學界》第40期:115-134。
賴盈秀(2003)。〈誰是「賽夏族」?——賽夏族族群識別與認同界線之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報紙
本報訊。〈研究整理民歌發展民族音樂〉。《中央日報》第6版,1970/1/7。
本報訊。〈民謠採集對日記 決定交由本報發表〉。《臺灣新生報》第3版,1967/7/20
許常惠。〈我們需要自己的音樂答史惟亮先生的公開信〉。《聯合報》第8版,1962/7/10,11,12。
四、網路資訊
〈「數位部落」賽夏族 Saisiyat〉。「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http://www.cis.ntu.edu.tw/blog/2014/05/09/dtsaisiyat/?fbclid=IwAR2e5YoKVNbLCkNsmyMpcbH3JlHx1jGbdKvd1d-M2WvnCxHPkILBaINIs5A(摘錄於August 27, 2017)。
呂鈺秀。〈根的聲音 回望民歌採集運動五十年〉。「傳藝online」。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storyarticle_121_102.html(摘錄於October 21, 2018)。
錢玉章。〈新竹縣五峰地區桃山泰雅語與茅埔泰雅語詞音位轉換比較初探〉。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https://goo.gl/JvFX7z(摘錄於May 7, 2018)。
〈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pse.is/GDCTT(摘錄於Jun 6, 2019)。
五、有聲資料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賽夏族錄音檔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胡台麗(製作、導演),李道明(導演)(1988)。《矮人祭之歌》。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家瑜(2011)。《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原舞者(1994)。《矮人的叮嚀》。臺北:原舞者。局版臺音字第 1119 號。